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辽宁出版集团董事长

辽宁出版集团董事长

发布时间:2021-02-03 21:06:21

股东可以担任同业的其他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不

要拿出不一样的概念题材,拿出不同的盈利模式,关注未来产品及业态的改造,这样资本介入才会成功。

作为业内知名的社科类出版策划人,北京的唐剑(化名)最近忙碌了许多,不仅重庆出版集团上门“谈选题”,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川文轩)也邀他做策划总监,负责畅销书产品线的操盘。

与此同时,众多著名策划人被地方出版、发行集团“狩猎”的情况也多了起来。不过这些动作都异常低调,只在出版人的聚会上才传递出零星信息:有的人获得策划邀请,有的获得资本投资,有的则被直接“挖脚”。

四川文轩是中国第一家按照上市公众公司标准和规范设立的大型股份制出版发行企业,主要发起人为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四川新华也是全国七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四川文轩在人力资源上的攻坚战只是其加紧上市的步伐之一。原因似乎很简单,根据加入WTO的承诺,2007年是中国出版分销行业全面放开的第一年,貌似低调的背后孕育着重大变革,上市正是文化企业重要选择之一。

政策破冰

众多出版人受到地方出版、发行集团礼遇相邀只是一个表象,幕后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突围和出版发行集团改制上市的资本冲动。这种冲动与政策层面的破冰一脉相连。

2006年7月,《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集团公司上市融资;鼓励出版集团公司和发行集团公司相互持股,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并购、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等等。

几十天之后的10月17日,整合多时的上海新华传媒(18.21,0.00,0.00%)有限公司,通过借壳华联超市(600825.SH),实现了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核心业务整体上市的战略。这标志着中国出版发行企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诞生。

今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涛曾委婉透露,总署已推荐六家国内出版企业上市。几天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再次强调,2007年要切实加强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分类指导,在总结上海新华传媒集团上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骨干企业上市融资。

对此,一些改制试点企业频频表达出自身上市意愿,出版发行集团的上市问题似乎变成了一个难以降温的话题。

蜂拥上市

《财经时报》获得的信息表明,新华发行系统的集团公司,上市前景比较明朗,四川文轩最有可能成为今年中国出版发行集团上市的“黑马”。此外,江苏新华、安徽新华都在积极备战上市,但没有具体时间表。

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秘书长张雅山告诉《财经时报》:“新华发行系统的资产一般都归各地方管理,上市工作也多由地方主导,一般要将后勤、旅游、酒店、地产等非主营业务剥离后,才能将图书经营业务等优质资源注入集团等待上市。”

按照张雅山的解读,资产规模十几亿,三年以上持续盈利,且达到20%以上利润率的发行集团比较容易受资本青睐。

据了解,四川文轩是发行企业里较早拿到上市“名额”的,但四川文轩上市路途并不顺利。四川文轩成立于2005年,囊括了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旗下图书、音像产品连锁等业务,号称净资产11亿元人民币

成立之时的四川文轩就表态要争取在2006年实现国内A股上市,当时预计融资10个亿,但直到2007年3月,四川文轩的上市依然在“准备中”。

3月2日港股市场有消息称,四川文轩等新股有望在短期内展开上市聆讯,集资15.6亿港元。而四川文轩出版事业部总经理王益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进展不方便透露,如果有消息会有正式公告。”

《财经时报》的调查显示,被看好的六大出版巨头(辽宁出版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江西出版集团、湖南出版集团和外研社)均称上市工作都在“推进中”。但部分出版集团上市遭遇了暗礁,有的集团甚至已经表示上市并不是融资的唯一选项。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3月就传出要在香港上市的辽宁出版集团希望募集资金超过5亿元人民币,为此还进行了经营性资产的拆分。但迟至今日,辽宁出版集团并无太多进展。

“辽宁出版集团目前还没上市的原因很多,有时候领导意见也很重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告诉《财经时报》。“不过几大出版集团都在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加速规范改造,由于编辑机构和经营性资产需要拆分,所以出版集团直接上市还有待加速,毕竟目前内容编辑方面的资产还没开放。”

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钟建华则透露了好消息:“江西出版集团正在进行股份公司改造,积极筹备发行集团、书报刊集团,并有望明年上市。”

盈利模式待突破

“我们曾有望借壳诚成文化上市,集团现在上市的目标依然没变。但是先通过私募再上市,还是直接IPO有待比较。时间表并不重要,核心是找到出版界一个新的盈利模式。”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龚曙光告诉《财经时报》。

事实上,是否能成功上市并被认可,最关键的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除了未能全面开放的出版编辑业务,包括发行、广告、印刷、物流等都可成为出版发行集团优质资产上市的“打包方案”。

龚曙光表示,出版集团纷纷上市,首先要有区别,“要拿出不一样的概念题材,拿出不同的盈利模式,关注未来产品及业态的改造,这样资本介入方成。”湖南出版集团也在探讨网络出版、电子杂志、手机报等新型盈利模式。

无论如何,上市后持续表现良好将是资本对出版发行集团上市的必然要求。“传统出版规模在缩小,网络出版分流、教材降价、阅读人群减少等等,都是正在筹备上市的出版集团所面临的难题。此外,专业的出版上市辅导机构的缺失也是新难题,毕竟这些机构要了解中国出版发行的游戏模式。”龚曙光说。

㈡ 辽宁人民出版社的主管单位

辽宁出版集团是中国出版业第一家完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并获得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大型出版产业集团;代表辽宁出版业的主体、实力和发展方向。2000年3月正式运营。集团以“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为发展目标,不断提高纸介质为主体的传统出版物质量,全力促进纸、光、电、磁等多介质的互动发展,为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载体丰富多元、传递迅捷高效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辽宁出版集团积极致力于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的快速转变,率先以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建立现代出版发展平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先后建成中国出版业第一个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编辑手段数字化的“出版智能大厦”;运行中国出版业第一个实现出版物计算机网络配送,与世界先进配送技术全面接轨的“出版物配送中心”;引进国内第一套数字化印刷制版系统(CTP);应用世界先进的POD数码印刷设备;生产第一例标准中文电子图书“掌上书房”;开发中国出版业第一个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实现编辑、印刷、发行主要环节与世界发达国家出版产业最前沿的高新技术一步到位接轨。
辽宁出版集团提倡“以人为本”,倡导靠人的知识、素质、技能提高产出的效率和质量。坚持培训和引进并重,积极创造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条件。符合现代出版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在中国出版业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辽宁出版集团已经展现出现代出版产业新形象。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辽宁出版集团集团视察工作时,给予高度评价说:“一个中国现代出版业出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前来视察时称赞:“辽宁出版集团搞得很成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看到集团的发展成果时,高兴地连连说:“大开眼界”,“没想到出版业发展到这样”。
辽宁出版集团先后被辽宁省委命名为改革发展先进典型,被辽宁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3年6月,成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㈢ 辽宁出版集团的准备上市

2008年6月30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了数项决策,包括受让控股集团旗下3家出版社、与2位自然人分别合资成立书业公司。出版传媒此次受让完成后,其控股股东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出版集团)的整体上市接近完成,仅存1家出版社有待注入上市公司。为提升公司图书选题策划、发行能力,出版传媒此次选择与2位知名策划人合资,成立图书策划公司,以51%的“微弱优势”控股,并接受2人选择“资源出资”方式入股。 “整体上市”接近完成
据出版传媒董事会有关人士介绍,出版传媒本次增发中,受让的3家出版社分别为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少儿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春风社)和辽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音像社),均系出版集团全资子公司。其中,少儿社账面价值约1990万元,评估价值约2204万元,增值率约10.8%;春风社账面价值约225万元,评估价值约305万元,增值率约35.9%;音像社账面价值约291万元,评估价值约288万元,略有“贬值”。
作为第一家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打包上市的传媒公司,出版集团旗下原有11家出版社,2007年年末上市时,其中5家被置入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新闻出版总署在给国务院的《关于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有关问题的情况报告》中,针对上市时保留在出版集团的6家出版社,初步同意了转让给上市公司的计划。
上述文件显示:“除辽人社和民族社之外的出版社,可以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增发或收购等方式并入发行人”。因此,4家出版社的转让“应不存在政策审批障碍”。此次受让3家出版社后,出版集团基本完成了整体上市,仅留辽宁教育出版社由集团持有,有待注入上市公司。出版传媒董事会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如上市招股书所述,该社的受让将“在条件成熟时”再进行。

㈣ 辽宁出版集团的规范转制

辽宁国有出版业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政企不分、冗员太多、包袱沉重、效益低下。凭借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辽宁省出版集团义无反顾走了“三步棋”:2000年3月,辽宁出版集团正式挂牌运营,在中国出版界率先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授权辽宁出版集团经营集团成员单位中所占用的国有资产,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集团虽然当时还保留着事业单位的“身份”,但已开始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根据资产关系、企业规模、经营效益和业务范围等情况,辽宁出版集团在国内第一家按照产业链关系,将编辑、印刷、发行、印刷物资供应等23个成员单位改组为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等,实行整体推进、集约经营、专业发展,实现规模效益。
2004年底,辽宁出版集团进一步规范转制,事业单位的身份彻底抛弃,成为表里如一的现代企业。集团对不适应的近1000人进行一次性剥离和分流,人数之多在中国出版界前所未见。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社会保障到位、政策到位、感情到位,局面比较稳定。转制后,集团实行全员聘用制,将过去的“身份管理”改为“岗位管理”。为了事业发展,集团还公开招聘了200多名全日制院校的硕士生、博士生等专业急需人才。集团提出了“出版资源要向高产出单位流动”的口号,图书结构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与此同时,辽宁出版集团还率先打破了期刊社和出版社“只生不灭”的状况,主动对运转多年亏损严重的2家期刊亮了“红牌”。
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关精神,辽宁出版集团正在规范推进经营性资产上市工作。为了保证文化安全,集团作了相当周密的制度安排,确定了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保持法人治理结构的统一以及出版社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分离和对出版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等原则。中央领导同志在视察之后评价说,辽宁出版集团建立了一系列具有出版产业特点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这些机制配套运行、行之有效、水平高、非常规范。
转制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给辽宁出版集团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遵循的原则是:不求先做大,务求先做强,用知名品牌展示现代出版产业的全新形象:国内第一个将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出版业的智能大厦已经建成,这里的专用光缆设备直接同3颗卫星连通,从书稿的编辑到成书摆上书店柜台,最短只需要7天时间;国内第一个现代化出版物配送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这个配送中心面积有4.5万平方米,可供品种60万种;国内第一家涉足电子图书的出版集团在这里诞生,并推出了中国第一代标准中文电子图书――“掌上书房”;国内第一家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商务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资图书发行公司――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在此成立,借世界传媒巨子之“船”使中国出版物更便捷地进入国际市场。全集团转制以来,每年出版近2000种新书,其中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中国读本》发行量达到1000万册,创造了近几年中国图书市场发行量最高纪录。集团规划出版的冯其庸先生《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受到中央领导称赞。在每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集团版图书订货额连年名列中国前茅。

㈤ 辽宁出版集团的荣誉

在中国出版业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辽宁出版集团已经展现出现代出版产业新版形象。原中央政治局权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辽宁出版集团集团视察工作时,给予高度评价说:“一个中国现代出版业出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前来视察时称赞:“辽宁出版集团搞得很成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看到集团的发展成果时,高兴地连连说:“大开眼界”,“没想到出版业发展到这样”。
辽宁出版集团先后被辽宁省委命名为改革发展先进典型,被辽宁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3年6月,成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㈥ 辽宁出版集团的背景

辽宁出版集团是中国出版业第一家完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并获得国有资回产授权经营的大型出版产业集答团;代表辽宁出版业的主体、实力和发展方向。2000年3月正式运营。集团以“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为发展目标,不断提高纸介质为主体的传统出版物质量,全力促进纸、光、电、磁等多介质的互动发展,为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载体丰富多元、传递迅捷高效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㈦ 辽宁出版集团的公司机构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经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与原行政管理机关(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彻底脱钩,成为中国出版界第一家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并获得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出版产业集团。2000年3月29日正式挂牌运营。被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全国出版改革试点单位。2003年6月,又被列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以图书出版作为主业。其成员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及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出版社,在各自分属的出版领域内力创一流水准。一大批精品图书在国内出版界产生强烈反响和广泛赞誉,畅销和常销图书质量稳步提高,标志性图书和品牌图书快速增长。在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的三项大奖评选中,获奖品种和数量比例逐年增长。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一大批“走出去”优秀图书成功地进入到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改制设立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制品及其他印刷品等文化传媒产品的编辑、出版、发行和市场运作。图书产品门类齐全,范围广泛,市场网络遍及全国。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真正具有内容传媒概念的出版上市企业,致力于通过资本运作、品牌运作、推进跨媒体、跨区域的文化相关产业多元化投资与经营,成为中国出版业第一家大型国有出版企业战略投资者。

阅读全文

与辽宁出版集团董事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元人民币对英镑 浏览:794
万云股票 浏览:758
红蜻蜓股票行情 浏览:56
股票福建板块 浏览:784
股票有个xd 浏览:499
广州财金投资咨询 浏览:340
自动下单股票软件 浏览:385
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走势 浏览:507
汉天下融资 浏览:109
170000韩币换算人民币 浏览: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币 浏览:194
贵金属微信骗局吗 浏览:579
澳元200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898
链农融资情况 浏览:784
外汇买3手怎么买 浏览:264
稳定增长股票 浏览:145
融资租赁香港上市 浏览:153
和信理财是非法集资吗 浏览:631
平安银行贷款协议 浏览:273
外汇win系统 浏览: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