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一个公司,没上市前,注册资本1000万,A占80%,B占20%,然后经过一段时间运作,使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达到2000万(假设资产2000万,负债为0)。然后,这个公司要上市了。要发行2000万股股票,每股1元,共2000万元。
(请注意:
第一,公司原来的注册资金是1000万元,太小了,根本达不到上市的要求;以下我们假设是1亿元。
第二,1000万元注册资本的公司根本不可能发行2000万股股票,发的太多了,谁会批给你啊?以下假设在发行前1亿元注册资金的情况下发行2000万股;
第三,发行的2000万股面值是每股1元,但是发行价肯定高于1元,以下我们假设是3元。)
那么这个公司上市后总资产有1.6亿元(=1亿元+2000万股*3元/股)
发行完成后,公司注册资金变成1.2亿元(发行前1亿元+发行了2000万元),其中A持有注册资金中的8000万元(发行前就有这么多,发行后仍然是这么多),占%66.67%(=8000/12000),B持有注册资金中2000万元(发行前就有这么多,发行后仍然是这么多),占16.67%。剩下16.67%是散户占有。
(这时候你肯定要问了,为什么散户出了6000万元,怎么只占有16.67%,而B只出了2000万元,也占了16.67%。因为,发行是溢价的,散户花了6000万元,只买回来2000万股,而B是原始股东,他的一股只花了1元钱)
股票上市发行的时候,申购价就是发行价,以上假设是3元。
申购结束后,等到第一天上市交易的时候,以中国目前状况来看,成交价可能会再翻一倍变成6元,甚至10元,那都是有可能的。
② 上市公司大股东最大持股比例
大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回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答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 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股本总额4亿元以下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75%,股本总额4亿元以上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90%。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换句话说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同时,股权结构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反过来,股权结构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
③ 上市公司单独占33%股份股东的权力与义务是哪些(急!!!!!!)
针对你的问题我来做一些通俗易懂的回答 希望你可以掌握这个知识
目前A股上市流通内的容是普通股 拥有普通股就拥有公司决策投票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购买普通股的收益可以从股票差价中获得 也可以从公司分红派息中获得
而优先股获得收益的方法只有一种 那就是年终的股息收入(一般股息率是固定的 比如5%)
优先股比普通股的好处在于两点:
1:年终股利分红的时候 是先给优先股支付股息 剩余利润再用于普通股分红(如果被分完了普通股就没有股利分红了)
2:当公司破产倒闭后,资产清算时会优先赔偿优先股持有者的损失,如果赔偿玩优先股公司再无资产可供赔偿的话,普通股持有者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但是优先股没有决策投票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个问题:
当你买了一个上市公司股票之后,但凡开股东大会你都是可以去参加的,如果现实的去不了,那么可以在网上利用你的股票交易软件可进行股东大会决议的投票权(赞成 反对或者弃权),这就是你作为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补充
④ 如何确定股份占比
上市公司总股本应该是当前股价乘以发行的该公司总股票量。新人想加入就要花钱买专,或者经股东大属会和证监会批准,定价定向增发一定数量的股数特价卖给此人并约定若干年后才可以买卖。你花了多少钱买股票,除以公司总市值就知道自己占股比例了。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
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
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
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3、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⑤ 当持股比例达到30%时触发要约收购的理解
一、2%和5%不矛盾。
二、要约收购分为两种:主动要约和被动要约。主动要约是内收购人主容动自主发起要约收购,被动要约则是触发了法律条件,也就是题目中提到的持股比例超过30%,这时候继续增持的话,必须以要约收购的形式进行。
三、若得到了证监会的批准则可以商议进行部分要约收购,收购比例不得低于已发行股份的5%,若未得到证监会的批准则要进行全面要约收购。
(5)上市公司股份占比34是关键点扩展阅读
2%属于证监会规定的豁免要约事项,具体说是属于“免于提出豁免申请直接办理股份转让过户”的情形,简单的说就是豁免发出要约并且直接可以购买,但是有前提,就是持股达到30%以后的一年以后,而且当年增持不超过2%。
当达到百分之三十时,达到了强制要约,可以进行商义部分收购,这个额度是要在百分之五以上的,但是如果没有得到证监会的批准就还得进行全面要约。
⑥ 上市公司股份总额怎么确定
1、发行量的下限
按照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后总股本在4亿股以上的,公版开发行的比例权为10%以上。不足4亿股的,公开发行的比例为25%以上。根据这条规则,你可以倒算一下该发多少股。
假设上市前1亿股,上市后公开发行的比例为25%以上,假设发行X股,也就是
X/(1+X)大于等于25%。很容易求出最小的发行量X。
2、发行量的上限
现有法规没有直接规定发行量的上限,不过却规定募集资金量不超过项目所需资金量,而你设计的项目不可能太大,否则证监会有理由怀疑你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些项目并且否决你的上市申请。因此发行量不可能太大,像你说的1亿股发2亿股基本不可能出现。
3、实践中公司一般按照25%或10%的比例底线来发行,管理层不喜欢企业融资太过分。
⑦ 一般情况下股本占上市公司的百分比是多少才能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
只要买了公司的股票就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了。
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版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股东具有决策表决权、选举权和收益权等。
严格来说,在公司法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内涵有所区别: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是指在公司成立时向公司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是指在公司设立时或设立后合法取得股份,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一般来说股份有限公司的启动资金比有限责任公司多。
⑧ 持股数和持股比例是什么
持股数指的是所持股票的数量,持股比例指的是持股量占该总量股的百分比,持股比例越高,则对该股票发行的公司控股权越高,当持股比例超过50%,持股可以称为绝对控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八十六条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百分之五,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8)上市公司股份占比34是关键点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三十五条股票发行采用代销方式,代销期限届满,向投资者出售的股票数量未达到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百分之七十的,为发行失败。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股票认购人。
第三十六条公开发行股票,代销、包销期限届满,发行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股票发行情况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⑨ 股份比例怎么算
计算公式为:出资额/注册资本金。例如本来注册资本金为90万,出资10万,那持股比例就是10/(90+10)也就是占比10%。但公司法规定股东或者章程另有约定的除外。
⑩ 控股比例是怎么算的
一、不是,股份制企业都有股东的说法,无论上市与否,公司主要分两类,股份制的非股份制的,非股份制的就没有股东的说法了
二、持股比例是指出资额占注册资本金的比例,即:出资额/注册资本金。例如本来注册资本金为90万,出资10万,那持股比例就是10/(90+10)也就是占比10%。股东或者章程另有约定的除外。年底的分红也按这个比例进行。
三、最大权利是股东,因为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推举产生的,所以股东是最大,或者股份做多的股东才是最大的,因为发言权大,日常经营决策由董事会来做,日常经营由总经理或者总裁来负责,重大问题,必须通过股东大会来决策,也就是由全体股东来做决定,如果多数股东认为决策侵犯了股东的利益,那么就可以罢免董事会,重新选举新的董事会,但如果,股份比例不够,那就不能罢免董事会的,至少要过半数的股份。
(10)上市公司股份占比34是关键点扩展阅读
根据《公司法》第216条(二)的规定: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