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回眸2019丨贯穿汽车圈一整年的四个字
总结下来,刚刚过去的2019年的不景气确实表现在汽车圈的方方面面。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寒冬带来凄凉的现实的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如今,回顾完2019,展望崭新的2020,未来可期。或许明年再次回眸时,“喜”可能就是那个贯穿汽车圈2020年的一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华泰汽车被曝破产是谣言,但欠了近300亿债,它真的还能活过来吗
华泰汽车破产肯定是谣言,但是华泰汽车最近的汽车销量确实有点惨淡,让人们觉得这个企业挺不过来了!
与华泰略有不同,力帆则多次通过变卖资产从而缓解资金紧张。力帆股份曾表示,“公司将通采取处置闲置资产、加速应收账款的催收、新增银行授信等方式获得流动资金,优先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所以相较于破产传闻是否真实,对于这四家企业来说,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扭转局面。
㈢ 4家车企破产,龙头经销商集团关了31家4S店,车市进入寒冬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11月份还没过去一星期,整个汽车行业的舆论圈子俨然被知名车企重组、停摆、出售股权等新闻承包了。
1-4日,包括华晨、北汽、恒大、长江等在内的4家车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但这样的广汇,却在疫情之后陷入了利润下滑的困局,整体状况也受到资本市场和汽车行业的共同关注。
业绩上,1-9月,广汇汽车的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下滑41.6%,与经销商经营状况直接挂钩的现金流更是连续三个季度为负。
此前,《汽车服务世界》也报道过,广汇汽车上半年的利润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团。
渠道上,1-9月,广汇汽车一共关闭了31家门店,新开了11家门店,集团门店规模减少了20家。
广汇的盈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主营业务的整车销售板块,该板块1-9月在营收上占了8成,但毛利率仅为2.55%。
与此同时,广汇汽车的维修服务、佣金代理等业务,毛利率超50%,其中售后维修业务更是广汇唯一出现利润增长的业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汇的资金链问题自然受到关注。
10月,广汇汽车就被曝“资金链陷入紧张”,也有多个投资者针对“广汇汽车资金呈现持续流出状态”现象询问广汇汽车董秘。
关于公司股价、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广汇却并未给出回复。
但是,广汇汽车三季度的现金流持续出现70余亿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实,为了补充流动资金,广汇汽车控股股东还在9月质押了部分股权。
加上10月的时候正通、润东先后发布股权转让/冻结信息,这些经销商巨头的动向真实反映了经销商群体的经营压力开始加剧。
巨头们的资金压力都始终存在,非巨头的状况自然也不敢说好。
4S店:被骗or卖龙虾?这是一个问题
当卖车不再能获得高额利润已经成为现实的当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经是基本事实。
此前,中国流通协会公布了3组数据体现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车销量处于下滑趋势;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继退网。
4S店经销商撑不下去退网、维权等新闻今年就没停过,上述出问题的车企几乎都被自己的经销商维过权,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我们来看另一群4S店经销商面临困境后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关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车市场增长乏力,厂家填补市场的预期不容易实现。
各家车企业绩止跌回升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家汽车经销商,背负着艰巨的任务,承受着巨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一些撑不住、想扩大盈利空间的4S店经销商,会选择跟非主机厂/车企进行合作等方式减轻自身的负担、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间。
但这种“没有车企和所属集团保护”的做法,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10月31日,浙样红TV报道:杭州多家宝马经销商与汽车代理公司合作,却被骗了上千万。
一位杭州萧山汽车城十多年开店经验的汽车经销商老板向媒体反映:自己与某汽车事务代理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但从9月下旬开始,该公司老板突然失联、电话关机、办公室人去楼空。
媒体在采访过程中,陆续发现有不少当地4S店经销商与车主均被该公司拖欠车款,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
这些经销商之所以会受骗,原因很简单:
1、价格便宜:原价28万的宝马车,该代理商只卖26万,低于市场价的五六个点;
2、经销商想要获取更多利润,从该公司订车以后转卖可以赚取差价。
3、经销商会选择的汽车事务代理公司都会是熟人且有过业务往来,有一定信任基础。
上述报案的店主跟该公司老板认识了十多年,却还是被骗了。
事实上,车企与4S集团的每一次变动,对于最下游的4S店个体来说都是一次洗牌。
过程中他们要么紧跟上游的脚步走一步看一步、要么慌路求生找别的赚钱机会,有些4S店老板觉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车生意,干脆选择发展第二产业了。
在湖北有汽车经销商的投资人,一边开店卖车,一边开店卖小龙虾,卖小龙虾的利润比卖一年车的利润还高,这已经成为坊间“美谈”。
是循规蹈矩继续承压苦苦支撑?还是冒着风险跟“车圈的老朋友(汽车事务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发展自己的第二春卖个龙虾啥的?
这指不定会是未来3万家4S店老板隔三差五的灵魂拷问。
写在最后:
本文的出发点并非唱衰4S店,只是盘点4S店群体当下的真实境况。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文中并没有出现“4S店遇难了、独立售后能不能趁机获益”等相关言论。
原因很简单,今年4S店不好、独立售后也不算理想,只是行业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头整合的动作太多,导致大家的舆论焦点多放在了“强者正在如何越强”身上。
两个月前,汽车服务世界发过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万汽服店转让,实体店难在“实体”?》体现了汽服店现状,其中提到了一点:去年谁店多,谁光荣;今年谁店多,谁头大。
这其实表明:2020年,独立售后面临的窘境与车企、4S集团以及4S店群体是类似的。
动荡的时候,强者的抗风险能力虽然更强,但他们必须进行的转型动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风浪,大船难转弯。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绿驰汽车被国资收编,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有何价值所在
近日,一条工商变更信息坐实了之前的传闻,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绿驰汽车已经被河南国资收购。
说到绿驰汽车,估计很少有人了解,毕竟这家车企实在是太过“低调”了。但要说到它的创始人王向银,相信汽车圈里无人不知,作为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于2016年成立了绿驰汽车,但自创立伊始,绿驰汽车便难言好运。
对河南国投来说,收购绿驰汽车意味着可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培育自己的本土车企,从汽车的设计到生产、销售,其产业链极为宽广,如果运营得当,对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税收问题颇有好处。在绿驰汽车之前的产品宣传上,车身及车内无线充电、NFC虚拟钥匙及指纹解锁、L2.5级自动驾驶技术等是其亮点,这些亮点和其背后的技术实力也许是河南国投看中绿驰汽车的价值所在。
前有安徽政府扶持蔚来,现有河南政府收编绿驰,当地方政府与汽车产业结合起来,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华泰汽车张秀根入主曙光后,对曙光汽车这一上市公司的业绩有影响吗
华泰汽车是国内最早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曙光也是国家汽车整专车出口基地企业。二者联属合后在人员、技术和管理方面能有很大提升,营销网络铺开后销售业绩肯定会提高。还有从成本角度看,多一个人分担,固定摊销成本一定会有所降低。再加上企业人员调整和结构上的优化,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所以业绩会有很大的正面积极影响。
㈥ 新势力绿驰汽车变身国资企业,河南国投持股60%
3月25日,小编从天眼查查询获悉,造车新势力绿驰新能源于今年3月完成股权变更,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河南国投”)出资约20.2亿元正式入主绿驰汽车,持股60%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方。
绿驰汽车注册资本也由13.47亿元增加至33.66亿元,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名称由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股权变更完成后,目前绿驰汽车由深圳九州汇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深圳九州”)100%股权变成河南国投持股60%,深圳九州持股40%。
据悉,河南国投成立于2017年12月,河南经济技术协作集团持股65%,是其控股股东;河南省中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5%。而河南经济技术协作集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100%控股的公司,即此番河南国投出资入主绿驰汽车,也让绿驰汽车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被国资控股的企业。
绿驰汽车成立于造车新势力最活跃的2016年,由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创立,初始投资方为中能东道、中能资本和中能东道(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1月,推出首款轿跑车型概念版天王星,但从成立至今,绿驰汽车至今未有量产产品下线,反而陷入投资方非法集资、创始人王向银离职、欠薪不发等传闻。如今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3月9日起被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三次列为被执行人,仍陷入8条法律诉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宝能欲增股,展观观致汽车的未来如何
奇瑞汽车旗下车型众多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领域的革新,众多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摆脱了以往“低质低价”的营销方式转向高质量发展,首要的发展就是建立自己的高端品牌,现今出现了吉利领克、长城WEY等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不俗,很多赢得了购车新势力的认可,为此奇瑞也进行着自己的高端品牌,首先是2017年的观致,然而在市场表现力上,不尽乎人意。
宝能也是如此,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中,依稀记得宝能表示要为国产自主品牌做贡献,当时的观致处于发展时期,如果知道是现今的这种状况,恐怕也不会贸然进军,而现今增加股资改善观致汽车,对于“门外汉”宝能来说,又有几成胜算?而奇瑞的话,旗下“儿子”太多了,所以不一定要靠观致支撑企业发展,现今4月上市的奇瑞品牌的捷途,就是最好的例子,奇瑞想的就是,“这个儿子不行,就换下一个”。
而宝能呢?奇瑞甩锅,接好吗?反观现今的国产高端品牌,如果产品本身没有实质性吸引消费者的地方,而且在智联、智慧生活上不符合消费者需求,那么又能在市场中存在多久呢?
㈧ 2015华泰汽车倒闭导航坏了无法修,卖车的跑了,修车的和别人合并了,不负责,总公司售后更不谈,打了
算了吧,到外面找个装导航的地方修一下,要不然就换一个有售后有导航吧。
㈨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大型、独立、专业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公司,公司坐落于北京的上风上水之地——海淀与昌平交界处北京国际信息产业基地内,占地面积50亩,研发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是北京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国际国内著名汽车设计、研发和整车制造企业,具有25年以上几十种商用车和乘用车新车型的设计开发经验,并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国内知名汽车设计专家和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公司秉持“自主创新,技术报国”的理念,形成了从汽车目标市场分析预测、产品规划、造型设计、产品工程设计、样车试制、工艺工装系统整合、供应商体系规划与同步开发、目标成本规划与控制以及生产准备到投产技术服务等全方位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开发能力。公司为国内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发的新车型,款款深受市场欢迎,仅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上一次展出五款该公司开发的新车型。截止目前,由公司核心团队主导开发的汽车产品,国内市场累计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上。公司的主要客户有:北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潍柴集团、山西大运汽车、一拖集团、陕汽集团、山东五征汽车、华泰汽车以及三一重工等大型汽车集团和新兴汽车企业。公司现设有造型设计部、车身设计部、电器电控部、底盘设计部、试制试验部、产品管理部、项目管理部以及综合管理部等十个部门,可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提供汽车整车新产品和部件总成新产品的系统设计开发服务。此外,公司还凭借多年积累的国内外供应商体系资源为客户提供针对特定产品品质和价格定位的供应商体系优化方案。公司与欧洲及日本多家汽车专业技术公司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汽车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学习和交流渠道,同时公司还与国内外有实力的模具、焊装夹具、检具制造厂商以及车身内外饰件、电器、底盘部件等系统供应商形成了整车系统同步开发体系。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专业、系统和超值的设计开发服务”的质量方针,通过项目合作除了为客户提供特定项目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成果以外,还可协助客户进行目标市场分析预测及产品规划,为客户培养技术人才,协助客户完善建设技术质量体系和营销体系等超值服务,为客户营造目标市场竞争的核心综合能力而共同努力。
法定代表人:陈言平
成立时间:2004-02-04
注册资本:8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1400643274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高新二街6号
㈩ 滴滴拟融资100亿吗
4月1日起即将在无锡上线外卖的滴滴近期拟融资1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外卖业务在起步阶段仍将是烧钱大战。
3月17日,新京报记者查询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信息平台发现,中信证券—滴滴第【N】期CP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于3月16日受理,此计划拟发行金额100亿,品种为资产支持证券-ABS。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计划发行人为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唯一股东为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为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
至于目前资金流向,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该融资计划处于已受理阶段,尚未拿到正式批文,资金流向也未最终确定。
4月1日起无锡开城外卖烧钱大战将开启
从多方信源获悉,滴滴外卖将于4月1日在无锡上线。而此前滴滴已在各地招聘外卖骑手,待遇优厚。“滴滴外卖吸引了许多无锡资深外卖骑手加入。”无锡外卖骑手王南(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忠诚骑手已招满,培训也已完成。
登录滴滴配送客户端,页面显示目前,滴滴配送城市包括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等九大城市。
2016年6月,滴滴宣布完成了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两个月后,2016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据媒体报道,滴滴投资人表示,以国际通用的含员工持股计划标准,滴滴最新估值576亿美元。
“滴滴现在融资可以发展业务,也可以进行多维的投资和布局,以及战略短板的补足。”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滴滴不仅仅进行ABS(资产证券化)融资,还可以与银行贷款、债券配合,大体量的公司用钱的成本比较低。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滴滴本次试图用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进行融资,用其旗下所属资产进行融资,不稀释股权,有利于补充流动资金应对眼前的烧钱大战和多元化布局。
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
3月7日,滴滴出行与北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进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双方基于各自优势及广泛的合作基础,深入开展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出行服务、定制车及充换电等领域的业务合作。
此前2月7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汽车、东风乘用车、东风悦达起亚、华泰汽车、江淮、吉利、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奇瑞、中国一汽、众泰新能源12家汽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新能源共享汽车服务体系。
滴滴方面表示,未来希望通过实施共享汽车平台化战略,广泛与汽车制造厂商,分时租赁平台,租赁公司,基础设施(加油、充电)服务商、后市场服务商等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全面开展合作。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1月,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由为天津市泽锦源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变更而来。与此同时,其经营范围也由经营太阳能类产品,变更为包含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汽车租赁、票务代理、二手车销售等业务。
此前1月25日,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在智慧交通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希望滴滴变成一个连接所有交通工具的平台,帮助用户和所有的交通工具之间建立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