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胡海平的杉杉投股(杉杉集团母公司)胡海平
胡海平,男,1967年出生,浙江舟山人,中共党员。现任杉杉投股(杉杉集团母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兼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董事长。并担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企业家顾问,浙大研究生联合会副会长、校友会理事,竺可桢学院上海分会会长,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化学电池协会理事,廊坊开发区经济顾问,安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舟山商会副会长,《中外管理》杂志演讲嘉宾和《波士堂》等多家财经电视节目的创业演讲嘉宾。2010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CEO,中国式综合商社操盘手。
胡海平,高级工程师职称,1985年从舟山中学免试保送至浙江大学混合班,之后攻读浙大化学系硕士研究生,1992年获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以综合能力考评第一的成绩进入广州宝洁任部门经理,后升任亚太地区营销总经理。96年进入杉杉集团,历任杉杉科技集团总裁、杉杉集团总裁、中科廊坊科技谷有限公司董事长、杉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总裁。
近年获得主要奖项:
2002年:“上海科技创业领军人物”
2003年:“上海市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
“上海市实施发明成果优秀总工程师”
2003年:“上海市高技术成果转化领域创新人才精英奖”
2005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上海浦东十佳杰出青年”
2010年:“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中国十大杰出CEO”
第一个创始:杉杉科技——新能源、新材料
1996年.在宝洁任职五年后,经过深思熟虑向公司提交辞呈。选择了被列入中国500强的杉杉集团开始新的创业。进入杉杉集团后被董事会任命为集团副总裁。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杉杉集团下属的50多家分支企业进行整顿,下大决心精简掉15家效益低下的分厂、分公司,集中财力加快杉杉主业发展,进行优势扩张。接着又大力推动“杉杉股份”上市,以筹集发展基金。另一方面在内部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三年后,被董事会任命为集团总部搬迁总指挥,负责将杉杉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同时借上海政策优势和人才资源,构建了“杉杉”高科技版块.1999年兼任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并引进了第一个高科技项目,即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业化项目,胡海平凭着自己在化学和电化学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国际锂离子电池基础材料市场走势的敏感性,大胆组织科研开发,所研发的锂离子小型电池及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的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CMS的制备技术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被纳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组织完成了 “SiC、SnC等高容量合金负极材料”、“钛酸锂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正极锰酸锂、三元材料及动力电池专用正极磷酸铁锂”、“电解液”等项目的开发。在胡海平的带领下,科技人员同心协力,申报了数十项自主专利,并拥有多个国家863科技项目成果。并于2000年10月正式投产至2001年5月已创产值三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
经过十年的发展,杉杉科技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领域成为国内最大生产企业,并在技术先进性和规模化方面跻身世界的前三位,成为世界三大锂离子小型电池及动力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之一。
杉杉科技在锂离子电池综合材料研发和制造上为全球同行业所瞩目,与比亚迪、东莞新能源(ATL)、天津力神、比克、美国A123、加拿大MOLI、德国EVONIC、苏州星恒等国内外一流的锂离子电池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杉杉科技正努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综合材料研发和制造商。
杉杉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研发制造已走过11个年头,除了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进行大力投入外,还积极进入太阳能领域的产业拓展,目前,杉杉旗下太阳能电池产业已有多条标准生产线,正朝着年产500MW的目标迈进。因在新能源领域的杰出贡献,2010年胡海平被评为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10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CEO。
第二个创始:杉杉园区——民营机制+风险资本运作下的第四代科技新城
中科廊坊科技谷
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中国第四代科技园)
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位于芜湖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规划占地10.21 平方公里,为安徽省和芜湖市的重点科技产业基地。芜湖市委、市政府政府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倾全市之力并联合中国500 强——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运作。力争将芜湖生命健康城打造成全球性、专业化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成为芜湖继奇瑞汽车,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之后的芜湖第三张名片!
该项目是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徽省生物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 年)》的具体实施;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以生命科技为先导,以生命健康产业为支撑,以提高健康生活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建设“健康城市”的科技理念,着力发展生命健康领域的“2.5 产业”。打造一个将健康理念融于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十分钟工作生活圈”。成为集研发孵化、生产制造、成果转移、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医疗保健和康居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第四代科技园区!
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一期规划占地4 平方公里,为健康城核心区和启动区,由杉杉投资控股旗下的中科芜湖科技园有限公司开发运营建设,计划总投资90 亿元,通过5-8 年的建设,建成以生物工程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新药研制开发、干细胞再生医学、生物农业、保健产品、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为导向,配套高端技术服务,集群式发展的生命科技城;建设集中应用系统的生态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生态低碳城;集中展现活力健康的新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康居、休闲、健康、时尚的商业环境,建设高品质空间环境的健康商业城;力争把生命健康城建设成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之一,实现年销售收入180 亿的战略目标。
『贰』 全球生物工程在眼科方面有哪些进步
目前全球生物工程在眼科方面最大的进步就是:生物工程角膜进入“视线”;
我国是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世卫组织2010年 《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我国共有盲人824.8万人,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其中,角膜疾病是致盲眼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是继白内障后第二大致盲眼病,也是眼球摘除的第一因素。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约400万人,85%的角膜盲源自感染性角膜病,且每年新发角膜盲患者约10万人。
青岛眼科医院专家介绍,角膜移植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器官移植,因为角膜具有无血管和淋巴管的特性,移植后不会出现排异反应,角膜被称为人体中的“免疫赦免区”。绝大多数人离世只要愿意捐献眼角膜,大部分角膜都可使用。但受传统观念束缚,我国角膜供体严重缺乏,这同国外的角膜捐献形成强烈反差。如仅有1000多万人口的斯里兰卡,签字同意死后捐献角膜的人数超过500多万。在美国,正式建立的眼库有103所,每年可进行角膜移植6万多例。然而在我国,角膜捐献率却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全国每年捐献仅仅为3000余例,加上国外捐献或进口的眼角膜,每年施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仅为4000—5000例,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角膜是来源于美国、斯里兰卡等国的捐赠,全国眼库几乎都是空库。绝大多数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等待。很多患者因为不能及时进行角膜移植而失明,有的甚至被迫摘除眼球,永远失去复明的希望。
纯人工材料角膜缺点明显
青岛眼科医院专家介绍,当前,角膜盲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体捐献角膜手术移植、人工角膜移植术等。国外虽然已有以异质性材料如玻璃、硅胶等为原料研发制作的人工角膜,但这些人工角膜均为人造高分子化学材料制成,存在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差,临床试验效果不佳,无法形成连续化上皮,不能与患者自体组织完全整合等缺点,病人排异反应明显。角膜看起来薄而透明,却是由无数排列紧密、纵横交错成网状的胶原纤维构成,光靠化工分子材料等纯人工材料,目前无法做出这样精密复杂的结构。
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市场需求和异质性材料人工角膜的缺陷,才催生了生物工程角膜这样的产品。专家表示,欧美国家并不做类似的研究,因为他们人体捐献角膜数量已足够应对手术需要。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年捐献的角膜数量超过六万,而他们的总需求只有5万多,欧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可是,生物工程角膜在我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愈后效果接近人体捐献角膜
全球首例生物工程角膜通体呈透明状,看上去和一般的隐形眼镜差不多。厚度一般在0.3—0.5毫米,相当于一张纸的厚度。中国再生医学公司CEO邵政康介绍,这种角膜的原材料是一种特别圈养的猪的眼角膜。
他介绍,猪眼角膜取下后,经脱细胞特殊工艺多级处理,去除了角膜中的细胞、杂蛋白、多糖等抗原,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因此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由于取材于生物角膜,保留了天然角膜胶原纤维结构,有利于细胞附着、移行和增生,促进组织再生,生物相容性明显优于高分子材料的人工角膜;利用特殊工艺,去除了生物细胞和其他抗原性物质,炎症反应和免疫排斥反应极低;角膜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并形成与正常角膜相似的结构,使植入后的角膜透明度好;具有与人眼角膜相似的力学性能,能满足临床手术的需要;无需使用保存液,不需要眼库的保存条件,容易保存,且保存时间长,易于运输,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角膜移植。“简单地说,就是它与人体捐献角膜在其他方面的参数都差不多,最大的优势就是没什么排异反应。因为捐献角膜是有细胞的,而生物工程角膜是脱细胞的,移植到眼睛里后,眼睛里的细胞会爬到这个角膜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会越来越好,大概能恢复到0.4到0.5。”
从2010年开始,由北京同仁医院牵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河南眼科中心等国内多家知名眼科医院参与了首例生物工程角膜的临床试验。四家医院115例角膜溃疡患者作为入选病例,手术之后恢复视力的比例大约 60%—70%,防止溃疡、防止角膜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成功率达到94.44%,愈后效果接近人捐献角膜。
据了解,一枚生物工程角膜约需人民币一万五千元左右。相比而言,移植一枚人体捐献的角膜所有费用加起来大约在两万多元。临床效果和患者承担费用两方面,生物工程角膜都占据一定优势,那它能够替代人体捐献的角膜吗?青岛眼科医院专家表示,生物工程角膜只能针对未穿透性的角膜损伤进行移植,而这部分患者占所有角膜致盲患者的一半,放在全国范围内,约有200万人。如果是穿透性角膜损伤,移植人工材料角膜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所应用的生物工程角膜是用动物的角膜,患者移植后,可以逐渐与自己原有的角膜组织整合,从而终生使用。
『叁』 海通证券怎么买不了中国再生医学股票代码
中再生没上市啊
『肆』 和熙生物旗下的YOB面膜是医美面膜吗
YOB面膜不是医美面膜哦,虽然和熙生物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内国再生医学医疗与健容康美容产业领先平台的高科技企业,但YOB的几款面膜都不属于医美面膜的范畴,不过这些面膜的成分都很不错,主打的是活性细胞因子,采用的脂质体包裹技术可以携带95%以上的精华直达肌底,我自己也在用这款面膜,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伍』 中国A股股票市场有哪7大新兴产业
2010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七大新兴产业也就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具备能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有三个: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2、节能环保,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电动汽车,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带动的发动机运行新型汽车产业。
4、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目前主要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再生医学的发展。
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6、生物育种,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7、信息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陆』 中国再生医学集团股票关联
国际医学即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柒』 哪个沪深上市公司与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有关系
2007年,华晨汽车直接或间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美国上市),金杯汽车有内限股份公司和上海申容华控股有限公司三个上市公司,拥有控股和参股公司100家,资产总额3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全年实现销售410亿元人民币 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