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海尔家电集团高管年薪

海尔家电集团高管年薪

发布时间:2021-05-01 17:34:09

A. 海尔集团副总裁王友宁简介

1970年3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任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开发部研究员,质改科科长,科研所技术处处长助理,技术开发部小家电研究所所长助理,小家电所所长,技术开发部窗机所所长,海外市场支持部部长海外所所长,商品开发二部部长,商品开发部海外开发部部长,海外市场部部长,白电集团空调产品部总监.

B. 海尔在网络平台上发现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张瑞敏认为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就必须完成这一转型,他相信分布式发展比中控式发展更能让海尔实现第二次高速成长。
一切矩阵式结构的传统企业都应该看看海尔的转型逻辑。海尔转型绝不只是那些看不懂的概念。但正因为知道他的逻辑,所以才担心他的未来挑战巨大。
李华刚在海尔干了24年,现在他有三个职位:日日顺乐佳贸易公司总经理、海尔电器COO、巨商汇董事长。
2013年,李华刚决计不做中间商,试图通过一个互联网平台来管理经销商及小卖家,这就是巨商汇。经过长达九个月的研发,2014年3月,巨商汇正式上线,但只针对海尔的经销商,同年12月才对社会其他品牌开放。
今年以来,巨商汇每月有十几亿元的非海尔品牌业务成交额,计划今年全年达到200亿元左右,而平台的总交易额则将达到800多亿元。
这个B2B的生意管理平台做的是熟客生意。所有上线的经销商必须经过厂家的认证,且一个地区只能有一个,认证后方可进入品牌商的线上渠道管理体系,提交订单、付费、货品流通等。而且,巨商汇并不通过买卖双方的交易获得佣金,它的商业模式是免费为买卖双方提供技术平台,再以服务的方式收费,比如金融机构给经销商提供贷款,巨商汇会向金融机构收费。
李华刚对《财经》记者说,因为巨商汇的存在,去年海尔渠道减掉了2000多名业务员、近2000个产品型号。他总结,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效果——三减一加,减人、减产品、减流程、加服务。
巨商汇已经成为比海尔更具想象力的平台,“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并不比阿里巴巴小的生意。”5月10日收盘,阿里巴巴(NYSE.BABA)市值为2146亿美元,海尔电器(01169.HK)和青岛海尔(600690.SH)则分别为624亿港元和808亿元人民币
这个脱胎于海尔的内部创业企业,会在海尔集团投资驱动平台之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外部资源进来的创业性企业。当前海尔集团约占巨商汇90%股份,员工持有10%左右。A轮资本进入后,员工持股将增加至20%以上。目前,已有包括红杉在内的四家机构对巨商汇展开尽职调查。
目前在海尔,像巨商汇这样创立于海尔之内、发展于海尔之外的内部创业公司有200多个,他们称之为“小微公司”。
在互联网时代,分布式管理是企业获得快速成长的较好方式,海尔亦希望以这种管理方式,完成企业的网络化转型和再次高速成长。但这种转型不只是组织架构上的“失控”,还包括战略方向的调整、业务流程的落地等系统改造。
4月29日上午,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企业一定要水乳交融,不能水油分离。”
网络化的根本动机
这是一个不断自我“折腾”的企业,因为它的首席执行官认为,“没有哪一个企业不折腾就能成功。”但它的“折腾”从来都不是被迫的,也没有出现过像苏宁云商(002024.SZ)因转型而造成严重利润和收入的下挫。因此,家电业内很多人认为,海尔转型永远是一件让人看不懂的事情。
2000年,参加完达沃斯论坛之后的张瑞敏在海尔内部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新经济之我见》的文章,其主旨大概是——不触网就得死。海尔人对此并不理解,不过张瑞敏也未真的动手改造海尔。2004年,海尔总收入顺利过千亿,并未出现张瑞敏担心的现象。但旋即张瑞敏便宣布“1000天流程再造”,这次动了真格的。
海尔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认为,如果没有2000年和2005年的铺垫,海尔今天的网络化战略无法实施下去。
经历了2006年、2007年的业绩个位数增长之后,2008年稍有起色,张瑞敏又抛出了新的理论——倒三角架构下的商业模式转型。业界一度将此理解为去掉制造工厂的轻资产模式,但事实是海尔仅用自主经营体的方式实现流程倒逼。
这次不彻底的改革同样没有带来任何波折。但随着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颠覆之势日渐清晰,张瑞敏发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变了,它只有一条原则:能不能使你的生态系统中各方都受益?
2012年12月26日海尔再度提出转型——正式实施网络化战略,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将过去封闭的传统企业组织变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平台,与上下游的关系从零和博弈变成利益共享。但这一次海尔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2010年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便已宣布进行互联网转型。
传统企业在多年的网络化铺垫中,转型似乎成了并不难理解的唯一出路,而对转型带来的业绩损失也持接受态度。
2014年青岛海尔收入887.75亿元,同比增长2.51%;201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8.71亿元,同比略降2.5%,考虑合并报表范围变动等因素,同口径收入增长超过2%。
青岛海尔已合并抵消了海尔电器收入,基本涵盖海尔的主营业务,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厨电、热水器、渠道(日日顺),但不包括电视机、手机、电脑、小家电、房地产,以及在海外生产并销售的国际业务(约30亿美元)。海尔集团整体业务2014年全球营业额是2007亿元,同比增长11%,利润实现150亿元,同比增长39%。
海尔主营业务增长放缓的同时,其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亦有所下降。
根据中怡康的调查数据,今年一季度,海尔冰箱、洗衣机、空调占中国市场份额分别是26.66%、26.5%、12.36%,而2012年全年相应的数据是29.91%、29.88%、13%。
有海尔专卖店的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表示,海尔一线的销售人员不仅要在市场上真刀真*地与对手拼,还要应付集团的各种转型、流程变化,很辛苦。周云杰也向《财经》记者表示,此次网络化转型强调与用户的沟通,因此停掉了很多广告,经销商做起来并不容易,销量会有下滑。
周云杰认为:“这种大的转型,按照常规来讲,不是增长缓慢,应是大幅下降、跌到谷底再起来。我们做到这样已非常不易。”
但亦有海尔洗衣机上游零配件供应商向《财经》记者表示,海尔在渠道执行力上要逊色于美的、格力这样事业部制的垂直管理方式,与转型实际关系不大。
近十年来,获得飞速发展的大多数企业均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管理方式,如三星、美的、格力甚至包括小米等互联网企业,而海尔采用的是矩阵式管理方式,矩阵式管理最具代表性的是GE,但GE的家电业务已于去年被伊莱克斯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矩阵式管理的最大特点是,按功能搭建管理架构,如海尔将渠道与产品分别装入了两家上市公司——海尔电器和青岛海尔,这样做的好处是资源更好地被协同利用,坏处是环节迂回,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执行不能及时到位,而且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CEO把控所有资源的走向,这又导致了另一个问题,权力过于集中、向下放权力度不够。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海尔高管有一半以上是山东人。同时,海尔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集团企业,但其职业经理人的工资却可能是中等偏下的。青岛海尔董事长、总经理梁海山年薪仅为139万元(税前),而美的集团(000333. SZ)董事长、总裁方洪波的年薪则为713万元(税前),与联想集团(00992. HK)董事长杨元庆亿元年薪更无法相比。
某家电企业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表示,海尔如果能解决机制、结构、文化的问题,便可重回高速增长通道。
在这样的大逻辑下再看海尔此次网络化转型,一方面有迎合互联网大势的求变之举,亦有彻底改造其管理架构和机制的动机。

C. 海尔的员工待遇怎么样

实习期间工资: 研究生:2000元/月 本科生:1500元/月 专科生:1000元/月 福利待遇:五险一金,住房补贴,上下班公交车,大学生公寓免费提供住宿10个月。实习期一年,转正后工资:研发中心:6000-8000(本)

D. 海尔集团的工资待遇

实习期间工资:

研究生:2000元/月
本科生:1500元/月
专科生:1000元/月

福利待遇:五险一金,住房补贴,上下班公交车,大学生公寓免费提供住宿10个月。实习期一年,转正后工资:研发中心:6000-8000(本)

在海尔转正后不再按照学历拿工资,而是根据岗位拿工资,所以有可能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拿一样的工资.完全根据能力来.不过来的大学生很大部分都分到开发部,市场部和海外推部门.都比较好,薪水都比较高,可以让大家过的很舒服.但是总是有一小部分不幸的学生被分到事业部搞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工资一般.压力也很大,很忙.被领导骂是经常的.毕竟搞生产管理的领导都是在海尔工作过的老员工.学历比较低,素质差了点.呵呵.希望想来海尔的做好心里准备.不过总体来说来应届生来海尔还是很不错的.很能锻炼人.签约3年.从海尔出去发展也比较好.一般都能找到更高薪水的工作.

在青岛.海信招聘的原则就是:只要是海尔工作过的,海信统统要.并且在以前海尔的工资上涨500左右.级别也提一个等级.这就是海尔的牛比之处.因为人家都知道海尔的管理很严格,培训也很多,在海尔工作过的一般都比较强.说白了就是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很强.呵

E. 海尔集团员工待遇

实习期间工资:
研究生:2000元/月
本科生:1500元/月
专科生:1000元/月
福利待遇:五险一金,住房补贴版,上下班公交车,大权学生公寓免费提供住宿10个月。实习期一年,转正后工资:研发中心:6000-8000(本)
在海尔转正后不再按照学历拿工资,而是根据岗位拿工资,所以有可能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拿一样的工资.完全根据能力来.不过来的大学生很大部分都分到开发部,市场部和海外推部门.都比较好,薪水都比较高,可以让大家过的很舒服.但是总是有一小部分不幸的学生被分到事业部搞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工资一般.压力也很大,很忙.被领导骂是经常的.毕竟搞生产管理的领导都是在海尔工作过的老员工.学历比较低,素质差了点.呵呵.希望想来海尔的做好心里准备.不过总体来说来应届生来海尔还是很不错的.很能锻炼人.签约3年.从海尔出去发展也比较好.一般都能找到更高薪水的工作.
在青岛.海信招聘的原则就是:只要是海尔工作过的,海信统统要.并且在以前海尔的工资上涨500左右.级别也提一个等级.这就是海尔的牛比之处.因为人家都知道海尔的管理很严格,培训也很多,在海尔工作过的一般都比较强.说白了就是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很强.呵

F. 海尔副总简介

访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先生

说起海尔,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海尔集团是我国最为知名的家电企业之一,在长兴有着非常大的消费群体。本次中日经济讨论会邀请了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昨天下午记者对喻子达先生进行了采访。

喻子达是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津贴、博士学位。他在海尔集团先后主持开发了282项产品,在制冷、信息、数字芯片、家电控制等领域共申报专利120多项,开发的产品多次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喻子达先生畅谈了海尔集团成功的秘诀及对下一步的发展构想。他说,对于企业来讲,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把整个社会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出奇制胜,拥有市场。技术创新要以用户为中心,顾客群做大了,企业才能做大。从定位角度来说,应该把顾客放在第一位,把企业放在其后。企业要打自己的品牌,没有技术创新是不行的,技术创新要做的话我认为应按用户的需求来做。

他向记者介绍,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海尔作为为消费者提供家电的供方,要把握住这个脉搏,使电器和网络与人结合为一体,比如在办公室里想看到家里的冰箱是否关好了,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该企业目前的一个构想。

对于这次来长兴,喻子达说,第一印象就是“要比想象中好得多”,虽说长兴是一个县城却有着如此优美的环境和繁华的市容市貌。对于长兴举办这次中日经济讨论会,他说最深的体会是“不简单也不容易!”

问他今后是否有意向来长投资,喻子达说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来定,要看当地的消费情况,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将很有可能。

周云杰,男,32岁,现任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88年7月从华中理工大学毕业后加盟海尔,入厂仅一年,便被破格提升为销售处处长助理。任职期间,他紧紧把握市场脉博,力抓营销网络的建设并使之初具规模,为海尔冰箱的市场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3年初,周云杰上任冰箱二厂厂长,他推行“赛马不相马,人人是人才”的用人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技术改造方面,他突破单层生产的思维定势,首创了冰箱的双层生产工艺,提高工效近一倍。

G. 海尔的员工待遇怎么样,急!!!!!

听人说:“海尔集团的名气很响,但是服务很差,对员工也是,它的钱都用在了国外创品牌上了,还有高层的待遇非常好。”
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自己先进去看看实情,不要很相信道听途说的。

【转载】海尔员工自曝管理内幕

说到在海尔工作的3年,是很有收获的3年,也是让人困惑和迷茫的3年,我认清了毕业后接纳我的第一家公司、将来的500强企业海尔,需要的不光是赞颂和崇拜,还需要理性的思辩和清理。

新员工入职

我于1998年毕业,怀着对中国家电前10名企业以及对张瑞敏的崇拜,走进了海尔的大门。这一次与我一起进入海尔的有一百多位同样怀揣美好远大理想的同学,因为当时住的是集体宿舍,所以大家晚上经常聚在一起指点江山,那时候的愿望相当美好,可是现在的我不得不丈量着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新员工一入职,首先接受的是海尔企业文化培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洗脑)。而洗脑的形式和方法却是如此的落后和呆板。 什么木桶理论,斜体小球理论,80/20原则,赛马不相马……我们一个一个的背诵,然后一个一个的写感想,写得好的感想会在一种叫《海尔人》的内部刊物上发表——以表大学生的决心。

然后就有专门搞宣传的和培训的进行案例讲解,当然了,他们所选取的案例都是激励型的——以后才知道这些案例要么是编的,要么是夸大其词。我们于是一遍一遍的再写感想,我那时候一直很老实自觉的完成各种感想,于是就被培训老师列入了一级培养目录中——这是后来我辞职的时候人事主管找我谈话时泄漏的……

军训完了以后就是进工厂劳动,学习冰箱、洗衣机、空调的生产流程。进工厂劳动之前,培训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多向工人师傅学习,多写合理化建议,多写宣传稿,要勇于表现自己;特别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8小时工作时间,除了吃饭,其他时间哪怕是累得不行了,也不要坐下;要听车间主任和各个班长的分配,对工作不挑不拣,不怕脏不怕累……我们也是满怀着下基层锻炼的理想到车间里去了。我去的是一个冰箱厂,一到车间,车间主任就笑了,说:“以后我们车间的宣传稿和合理化建议就靠你们了!”于是我们被下放到各个班组,一进班组,班长便拍着我们的肩膀说:“这个月4篇宣传稿就靠你了,记得有一篇要中稿哟,合理化建议你要分担两条……至于劳动么,你们就在旁边看着吧,长得白白嫩嫩的,哪是干活的料?”以后这半个月,他们真的是一点活都不让我沾,班长也不怎么管我,满以为这是对我的关照,怕我累着。后来与早一年来的大学生聊天才知道,人家每个岗位都是有质量要求的,一点点划伤,一点点不干净都是要扣工资的,而你们干错了不会扣你的,肯定是扣这个岗位上的人的,所以这么一来,谁敢让你干啊?后来我就听说我们这批大学生里有个在冰箱厂,帮师傅装冷藏室的瓶架,一不小心将门弄了个裂缝造成这个门体报废,结果扣了她师傅30多块钱。所以我们在车间劳动的日子,就天天在车间里转悠,时间很难打发,苦不堪言。回到宿舍里还要琢磨着宣传稿怎么写,合理化建议怎么提……为了提高宣传稿的中稿率,那段时间竟然学会了吹、捧、夸大事实。如果宣传稿、合理化建议完不成任务,那么你的实习成绩表上的评定将会是合格以下。

就这样在车间里“锻炼”就是大半年,

H. 海尔 年薪18万 每月能拿到多少

所谓年薪是依年为单位结工资的,如果分摊的话,每月18/12=1.5万,每季1.5*3=4.5万,

I. <求助>海尔的年薪制待遇到底怎么样

否决后,估计860,完成任务是还行,不过准备多买些假发票,海尔的收入都是靠贴票完成的!

J. 谁知道海尔集团营运经理年薪是多少

海尔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国家特大型家电企业,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海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被作为成功的案例,写进哈佛大学、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案例库,成为全球通用的教材,这在中国企业界是前所未有的。这标志着海尔已经从最初的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发展到以自己的创新管理进入国际管理界的前沿。海尔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国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有所裨益和启迪。一、OEC管理模式海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创造了OEC(OverallEveryControlandClear)模式,即目标系统、日清系统和激励机制共同组成的管理模式,称之为海尔的管理模式目标系统是指产品的目标层层分解,量化到人,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从每个岗位的各个环节到车间的每一项细小工作都落实到责任者,当日事当日毕,同时要找出差距,提出改进目标。每一个班组有一个日高栏,每人每天的工作数量,表现情况一目了然。而这一切又与每个员工的工资收入挂钩,同样登上日高栏。海尔的每个车间都有一块印着两个脚印的地板,叫“6S”的大脚印。它代表的内容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每天班前、班后,班长站在“6S'’大脚印上,组织大家讲评。最初是做得差的员工,站在6S上反思工作,在以后大家素质普遍提高,就改为优秀员工站在6S脚印上介绍经验体会。二、“市场链”负债机制从1999年开始,海尔又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市场链”SST负债机制(即“”、“索赔”和“跳闸”三个词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这是海尔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创造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将外部的竞争环境转移到内部来,改变原有的直线式职能组织机构,让每一个海尔人都直接面对市场。具体的内容是:各部门、各道工序所有员工之间模拟一种市场关系,每个员工不再是仅仅对自己的上级负责,而是对自己的市场负责,上道工序是下道工序的供应商,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市场,相当于客户。我为下道工序提供了半成品或服务,下道工序给我相应的报酬,如果我的.工作完成的不好,半成品的质量或服务的质量影响了下道工序,下道工序要向我索赔,如果既不又不索赔,第三方就会跳闸,由他负责解决前两者的问题。这样“人人都是一个市场,人人都面对一个市场,每个员工都成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同时感受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这样就把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压力传递到每个员工的肩上,激活每个员工的责任心,变压力为动力,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新的管理机制变职能为流程,真正形成了流程再造、机构重组、资源组合。蕴涵着企业负债经营的思想。海尔认为企业给员工使用的资源,如设备、工具、材料、科研经费等,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负债,你经营这些资源就要使这些资源增值。如果资源增值了,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增值,就应该索赔损失。“市场链”负债机制使企业组织更加扁平化,信息反馈加快,进而使海尔实现了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营运资本的“三个零”目标。三、80/20责任原则海尔集团灵活地将“马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运用于干部管理。即从管理学角度,把80:20作为确定比值,要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项目,即20%,以带动80%。运用该法则于管理,即职务越高,责任越重。对于错误和责任,干部与员工责任分别为80/20,即干部要对其下属的错误负80%的责任,具体工作人员负20%的责任。“谁掌握多大权力,谁就承担多大责任”。虽然管理人员是少数,但是,赋予了职权,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海尔的管理是到位的,事无巨细均有人管;海尔的运转是高效的,职权利责,赏罚分明。

阅读全文

与海尔家电集团高管年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外汇的特征 浏览:704
期货长线百分之十的仓位轻仓 浏览:606
投管投资官网 浏览:909
工行股票市值 浏览:649
期货高开几十个点 浏览:115
无抵押个人网上贷款 浏览:324
期货涨10个点是多少钱 浏览:613
1063股票 浏览:767
丹华资本投资公告 浏览:782
银行工作让我买基金 浏览:539
兰格网北京废钢筋价格 浏览:633
2019年4月最新贷款基准利率 浏览:872
狮桥融资租赁总公司 浏览:819
伊朗的外汇管制 浏览:794
红枣主力期货 浏览:404
股票平权 浏览:544
红枣期货的红枣规格 浏览:65
信托收税吗 浏览:58
民融资租赁 浏览:716
投资2万亿美元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