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读者文摘的公司全称叫什么
该公司叫《读者文摘》有限公司
《读者文摘》
1922年,在纽约格林威治村一家地下酒吧的房间里,一对夫妇创办了《读者文摘》(Reader'sDigest)。一开始,它从其他杂志收集文章,摘要后汇集成书,然后通过邮购方式发给读者。后来该杂志演变成直接邮寄销售的先驱之一,并成为世界上最大出版商之一。目前以50个版本在全球发行,涉及19种语言,在世界60多个国家销售。该杂志被形象地称作“曾是候诊室及中产阶级床头历史悠久的必备之选”。
《读者文摘》其它相关信息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的出版商《读者文摘》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24日根据《破产法》第11条,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读者文摘》有限公司说,根据事先拟定的破产协议,公司将通过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完成债务重组。这一破产重组计划须经破产法院法官批准。计划完成后,公司债务有望从22亿美元削减至5.5亿美元。
《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以温暖人心的故事和隽永文风深受各国读者喜爱。但近些年来,受互联网阅读等冲击,《读者文摘》发行量急剧下滑,拖累广告业务收入,债务则持续上升。上世纪70年代黄金时期,《读者文摘》发行量超过1700万份,而去年滑落至800万份。
除招牌《读者文摘》外,《读者文摘》有限公司还拥有90多份杂志,每年销售约400万册(份)书籍和音像制品。根据破产重组计划,《读者文摘》有限公司不会裁减员工,也不会出售旗下分支机构。
申请破产保护发生在《读者文摘》被私募股权基金收购的第3年,成为媒体行业收购大潮中出现的又一起失败案例。
2007年3月,由利普伍德资产公司牵头的私募股权方以举债的方式,出资28亿美元收购了《读者文摘》,并从公司杂志部门抽调资深老手,希望改变《读者文摘》自2005年以来的年年亏损态势,然而不久后到来的金融风暴,加剧了《读者文摘》广告收入和订阅人数的下降。
“收购交易是在投资银行业务的泡沫高峰期进行的,公司背负了22亿美元的债务。”读者文摘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汤姆·威廉姆斯表示。
09年1月,读者文摘有限公司还曾经实施“对抗衰退计划”,包含裁掉现有3500名员工中的8%。09年6月,读者文摘宣布保证美国发行量,从800万本缩减到550万本;同时把每年的发行期数,从12期减少到10期……尽管如此,还是无法避免这家历史悠久的杂志走上破产之路。
按重组方案,利普伍德资产公司将减少其股份和董事会席位。而读者文摘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将移交给该公司的贷款方。其贷款方以摩根大通公司为首,还包括通用金融、美林公司等。
据称,一旦破产保护申请获得法庭批准,绝大多数供货商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全额补偿。
当美国读者文摘有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连夜传到中国的时候,美国读者文摘中国地区总经理史永强迅即声明:“中国地区的业务一如往常不受任何影响,公司对待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方针策略没有丝毫改变。构建包含新媒体业务在内的整合媒体平台仍是《普知Reader’sDigest》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普知Reader’sDigest》杂志于2008年成立,由美国《读者文摘》与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版权合作出版,标志着《读者文摘》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普知》由《读者文摘》在沪全资子公司上海英萃广告有限公司负责管理。
09年3月份,面对美国读者文摘有限公司经营濒危的传言,英萃公司出面辟谣称“与事实不符”。随后的4月份,《读者文摘》在中国市场推出其87年历史上第一个加大新装版,并在北京、上海及广州创下了单月近10万本的促销销量。
不过,相较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洋彼岸的美国传媒行业,我国的传媒行业却风生水起。有数据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新闻出版业市场潜力初现,新媒体出版增长达40%以上,投资增长36%,产值增长40%左右。
事实上,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文化传媒行业将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
【相关链接】
曾与中国《读者》打官司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原名《读者文摘》,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就达到16万册,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册。
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行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及新名包括读者、读友、读者之家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当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⑵ 《财经》杂志属于哪一个集团所有集团的经营策略是什么旗下还有哪些刊物或者其他子公司
免费的就是你下了应用之后,可以用应用下载里面免费的杂志。收费的就是要花钱才可以下载,收费终方是杂志社。收费的杂志肯定都是比较热的,而且内容比较好的,免费的内容一般较少。
希望采纳
⑶ 《读者》《知音》《意林》三者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读者》是198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杂志。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1985年1月,《知音》诞生于白云黄鹤之乡——江城武汉。经过长期艰苦创业和发展,知音除拥有品牌杂志《知音》以外,还下属6种子刊、1家子报、5个子公司、1个网站和1所学院。知音坚持不断变革与创新,积极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知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总资产逾3亿元,净资产2.3亿元,产业由期刊出版延伸到网络媒体、广告经营、书刊发行、印刷制版、物业开发、高等教育等领域,基本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经营的格局。
《意林》是由长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知名文摘期刊,杂志创刊于2003年8月,是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意林》的内容风格现实温暖,通常用一些故事、寓言和生活经历来吸引读者。在价值观的宣传上,《意林》强调励志和人文关怀,是我国杂志类中的佼佼者。
⑷ 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于2010年5月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200万元。现公司总部位于兰州,下设北京分公司、深圳分公司、惠州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四大分支机构。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读者手机、读者阅读平板电脑、读者商务办公平板电脑。
法定代表人:金大时
成立时间:2010-05-11
注册资本:2141.18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2000000001684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520号
⑸ 甘肃读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怎么样
甘肃读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是2018-05-14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宝安南路振业大厦A座20楼2008房。
甘肃读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MA5F4LKKX0,企业法人张华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甘肃读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户外拓展训练;户外赛事活动及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组织策划;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咨询;文化用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讯设备的销售;市场营销策划;会议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营业性演出);计算机技术培训(不得面向全国招生);文化纪念品、工艺美术品(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研发、销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
通过爱企查查看甘肃读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⑹ 读者集团简介
读者出版集团
目录
成立
规模
编辑本段成立
读者大楼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2006年1月18日在宁卧庄宾馆隆重举行。这是甘肃省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读者出版集团也是甘肃省文化事业单位“转企”的第一家,是甘肃省出版业向产业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编辑本段规模
成立后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设3个编辑室、12个子公司和4个职能管理部门。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二、三编辑室作为集团下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和模拟法人单位运作。12个子公司为读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读者》杂志社)、甘肃民族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飞天电子音像出版社、《老年博览》杂志社、书刊发行公司、甘肃教材出版中心、物业管理中心。
读者关注的《读者》杂志社将改为读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读者》杂志及其子刊的出版经营和相关产业经营,是集团的核心子公司。
读者集团公司的资产、资源、人事、经营由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出版业务部等4个职能管理部门统一负责。读者集团公司实行集约化经营,以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和相关的物资经营为主,兼营广告等其他传媒及相关产业。
⑺ 文新报团,解放日报,Smg,旗下的媒介集团都有哪些
所有信息 单位网址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闵行区信息中心 新闻出版 闵行区
...
山河报刊广告公司 新闻出版 闵行区
...
虹口区教育晚睛园 新闻出版 中心区域
...
宝山区图书馆 新闻出版 宝山区
...
宝山报社 新闻出版 宝山区
...
奉贤报社 新闻出版 奉贤区
...
安亭镇图书馆 新闻出版 嘉定区
...
光学学报编辑部 新闻出版 嘉定区
...
安徽省颍上县新华书店驻上海工作处 新闻出版 嘉定区
...
上海证券报
地址: 上海市陆家渡路367号
邮编: 200127
房地产时报
上海市汉口路300号解放日报大厦25楼
少年日报
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
上海金融报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23号二楼
上海侨报
上海市延安中路847号5楼
英文星报
上海市淮海中路200号淮海金融大厦20楼
新闻午报
上海市康定路211号20-21楼
上海农工商报社
上海市华山路263弄7号
松江报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镇乐都路339号电信大楼16楼
南方都市报
上海市九江路333号金融广场806室
上海商报社
上海市绍兴路54号
劳动报社
上海市昌平路700号
旅游时报社
上海市蒲汇塘路101号沪贵苑3楼303室
⑻ 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于2013年04月0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软件、硬件开发、销售及维护等。
法定代表人:张红
成立时间:2013-04-07
注册资本: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708861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山社区彩田南路2032号海天综合大厦彩田路2038号
⑼ 报业集团有哪几个子公司
1996 年 1 月 15 日 ,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组建成立。 作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这艘报业航母的旗舰和主报,《广州日报》创刊于 1952 年 12 月 1 日。一代代广州日报人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艰辛,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曲折,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热血沸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理性思考,凭着超前的目光和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报业奇迹。 在全国地方报纸中,《广州日报》划时代地由 4 版扩至 8 版、 12 版、 16 版…… 目前日均 52 版、日发行量 165 万份。 《广州日报》 97 版“ 香港回归 ” 纪念特刊, 200 版“ 新世纪 ” 纪念特刊等均创下报纸出版版数的历史纪录。在《广州日报》创刊50周年之际,《广州日报》用环保纸发行了100版纪念刊,回顾《广州日报》发展史。 《广州日报》是中国最早自办发行的报纸之一 , 也是国内最早实现全彩印刷的报纸; 1998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被批准为全国工业战线以外,也是全国新闻界和社会科学界第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作为我国媒体行业中最早实施 ERP 系统的单位 , 广州日报全面实施基于 SAP 的 ERP 管理工程,资产整合更加有效,企业经营更加完善。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最先提出“数字化记者”的概念,通过数字相机、手提电脑、卫星数字电话进行跨地域采访。 2004 年 10 月 18 日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上海文广新闻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在上海联合签署了合作协议,跨地区办报,于2004年11月15日推出全国首家综合性财经类日报《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报业巨头《广州日报》【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面临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形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实施多品牌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一个集 1 张主报、 15 张系列报、 4 家杂志社、 1 家出版社和 1 个网站的 “ 报业航母群 ”。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品牌系列报刊——《信息时报》、《足球报》、《岭南少年报》、《老人报》、《广州文摘报》、《舞台与银幕》、《商旅导报》、《现代育儿报》、《南风窗》、《新现代画报》、《赢周刊》、《美食导报》等,以其专业的传媒视角,权威的信息发布,独到的剖析解读,丰富的新闻资讯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都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确立了强势的品牌地位。 近两年的报业集团新军——《看世界》、《番禺日报》、《增城日报》、《篮球先锋报》、《大东方》、《第一财经日报》也以前沿的观点,专业的品质,重视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倍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广州日报》以国内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龙头角色,致力探索媒介与市场互动的最佳模式,市场化运作始终保持领先,摘取多项产业发展桂冠,开创中国报业的新时代。作为领先中国媒介产业化的先锋,《广州日报》以其主流大报的形象与深入广泛的市场影响,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媒介品牌之一。引导主流,彰显大报影响力。《广州日报》以最出色的新闻成就中国主流经济体系中的第一传播平台,以创新经营主导中国报业革命的潮流,以品牌吸引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主流读者群,不断引导主流传媒的创新之路。 2004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和“经济联合国”——世界经济论坛(WEF)编制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广州日报》以46.1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国综合类报纸首位,成为中国大报第一品牌。1991年开始举办“广州日报杯”全国报纸优秀广告奖,为推动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2004年广告经营收入17.17亿,连续十一年广告收入高踞全国报业榜首,2004年、纳税2.54亿,成为广州地区第三大的纳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