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合肥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合肥海尔特种钢板研制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彩色钢板及后续产品研制开发和生产销售的合资企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化复合材料研制开发和成果应用能力。公司于2001年从韩国(浦项)引进全套彩色钢板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成果,建成国内技术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家电板生产线,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万吨/年。
公司现与美国、德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复合材料、卷钢涂料优秀供应商建立全球系统开发与合作网络,不断消化、吸收国际先进产品工艺,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提高自身产品国际竞争力。
目前合肥海尔特钢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有着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团队。
一直以来,我公司本着海尔“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用人理念,热烈欢迎责任心强、踏实勤奋、善于创新的有志之士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
法定代表人:刘连民
成立日期:2000-08-30
注册资本:4139.4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安徽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01007233067755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繁华大道200号
经营范围: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技术的研发、投资、技术转让、技术应用、技术咨询;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产品的外观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金属卷材、薄板、彩钢、钢卷的剪切、配送、销售和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Ⅱ 深圳大田河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大田河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建筑钢结构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等。
法定代表人:田振
成立时间:2013-12-16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850967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下横朗新村95号705
Ⅲ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08年6月24日,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冀政函[2008]60号),河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独资成立专河北钢铁属有限公司。 2008年6月30日,根据河北省国资委(冀国资[2008]86号),将河北省国资委所持有的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产权整体划入河北钢铁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1月19日,“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于勇
成立时间:2008-06-24
注册资本:200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3000000002040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公司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385号
Ⅳ 河北钢铁集团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挂羊头卖狗肉------河北钢铁集团只是挂名------赠送10%名义股权-------不参加管理------民营版钢铁厂的待遇极低权------高管和少数技术骨干待遇极高-------八小时四班三运转-------乌烟瘴气
Ⅳ 金士力佳友(天津)有限公司的高层简介
闫希军,汉族,中共党员,主任药师,博士研究生、国务院特贴专家,现任天津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天津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会长、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闫希军开始走上新的创业之路。
1989年,闫希军被调到解放军第254医院任药械科主任,负责全院的医疗设备、药品的采购以及药品的供应与管理。当时医院资金比较困难,药械科经费更少,医院要发展,给药械科的压力自然主要地落到了闫希军的肩上,仅靠上级有限的拨款显然不可能也不现实。找到医院领导,领导说,你要钱,没有;要政策,可以给,你们可以搞“自主开发,内引外联”。这句话,在闫希军心里点亮了一盏灯。
为了寻找收入来源,闫希军从事过多种经营,但都是无功而返,钱没赚来,却赚了一身教训。最后,他决定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制药上来,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中药,倾心致力于研制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充满挑战的路。中医药的剂型几千年来都是“丸散膏丹汤”,他偏要把一服药的药效浓缩在米粒大的几颗滴丸上,谈何容易!但认准的事,闫希军绝不轻言放弃。
没有资金,起步的艰难可想而知。既是战友又是爱人的吴峰给予他坚定的支持。缺少技术资料,他们共同钻研;没有技术标准,他们就亲自一遍一遍地测试:湿度、温度、黏度、含量、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就像唐僧取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经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惨痛……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们亲自设计的滴丸机里吐出一个个黑珍珠般的小颗粒时,夫妻俩动情地举手相庆,“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在复方丹参滴丸研制初见成效的时候,闫希军的脑海里又冒出了一个念头,他要把这项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复方丹参滴丸的新药证书还在申报的过程中,他就想“没有胎儿,先谋产房”,筹划建设一座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耗资就达800多万元的现代化制药大楼。
消息传开,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人都说闫希军“疯”了。当时254医院和上级主管部门按军队医院的编制规定,只能给制剂室投资140万元,可剩下的那700万元,再加上设备投资,资金缺口近千万元,需要闫希军自筹。不仅巨额的资金缺口是个难题,更难的是由于资金不足,筹建制剂大楼的规划就不能立项,不能上马。
闫希军本能地觉得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挑战。他坚信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因为他知道,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冠心病,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200万!冠心病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古老的中医药一定会大有作为;国家开始酝酿启动的中药现代化工程,一定会加快推进,古老的中医药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如果这时候再不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就是贻误战机,就是对事业的不负责啊!
爱人吴峰总是在关键时刻坚定地支持他。夫妻俩为了寻找资金,每天奔走在京津各大药厂之间,邀请他们参股入股。天道酬勤,他们的诚意得到了可喜的回报,最终找到了投资伙伴———天津中央制药厂,解决了部分宝贵的资金。
他的执著,也得到了当时北京军区后勤部营房处董明祥处长(现任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的大力支持,他提出的“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案,合理地解开了一时资金不足的“死结”,加上闫希军的积极争取,制剂大楼终于被批准立项。
筹建制剂大楼,让军人闫希军展示了另一个方面的才能。只要不出差,他几乎每天都“长”在工地上,从设计到施工,从采购到进料,逐项把关。就算是一根钢筋、一袋水泥,他都要精打细算。他的战友们笑着说他,“你老闫对自己的儿子也没这么精心过!”看着漂亮的现代化的制药大楼在他眼前一天天地长高,闫希军感到无比的振奋。
1993年底,大楼盖起来了,经过几番的试制、报审、验证和临床,复方丹参滴丸也顺利地获得了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与此同时,技术性能、工艺流程先进的滴丸制剂生产线也建成了。天士力集团的前身———天使力联合制药公司于1994年5月诞生了。
新药上市,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想把它变成商品,这中间还要“爬雪山”、“过草地”、“抢渡大渡河”……但“苦”和“难”,对闫希军都算不了什么,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已造就了他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性格。为了跑市场,他磨薄了嘴皮子也磨厚了脚板子,带领战友们打起了“攻坚战”,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做宣传,尝遍了“千辛万苦”,经历了“千难万险”,走遍了大江南北———省市地县。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市场终于向闫希军露出了笑脸,医院、药店开始八盒、十盒、三箱、五箱地进他们的药了。复方丹参滴丸的生产、销售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接下来,喜讯和荣誉接踵而来,1995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1996年达到2700万元,1997年销售收入突破8000万元。“复方丹参滴丸及其系列研究”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列入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国家973基础科学研究项目。
1998年,闫希军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时期!年初,北京军区以天士力为核心企业,成立了北京军区医药集团(师级编制),闫希军担任集团总经理。正当闫希军踌躇满志,准备在军队医药行业大干一场的时候,军区传达了党中央和军委的决定,要求部队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与部队脱钩! 有令必行是军人的天职!“何去何从?是脱下军装,去走一条艰难的经商之路,还是继续留在部队,与自己苦心经营的‘天士力集团’告别?”
部队和天士力都是闫希军的“命”,闫希军遭遇了他人生第一个两难选择!
军区领导对他说:“部队减员,但不减人才,你是部队的优秀人才,完全可以留下来,去留问题你自己决定吧。”言外之意,充满挽留之情。
战友们劝他:“你这么长的军龄了,既荣立过二等功,又获得过军队和国家的科技奖,既是正高职,又是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留在部队稳稳当当一辈子多好。”他知道,战友们都是为他好。
那一夜,他辗转反侧,彻夜无眠,军营生涯的一幕幕重又在他脑海中回放……
第二天早上,他做出了一个果敢的决定:不跟部队要官职,不跟部队讲条件,脱下军装,勇赴商海!
部队领导关心地说:“老闫,你这不是自断后路吗?你就算不要地方安排工作,最起码也要办个退休,把十几万的安家费拿到手啊!”
闫希军深情地说:“我是个孤儿,16岁就来到部队,是部队培养我长大,给了我现在的一切。我的根已经扎在了军营,我的灵魂永远归属军营。但是,现在的天士力还只是一株小苗,我们这些人有责任把它培育长大。就算是部队交给我这名老兵的未完成的任务吧!”
在他的带动下,47名和他一起开创天士力的干部和志愿兵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集体脱下军装“下海”了。 带领上千名的员工,未来之路怎么走?企业怎么发展?这一切都要在“闯”与“创”中寻找答案。
原来的军办企业,虽然没有在税收等方面享受什么优惠政策,但干部、志愿兵的工资由部队保障,企业经营成败,工资可以保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闫希军深知,闯荡市场所面临的巨大风险,都要由还显稚嫩的天士力独自承当;只有把大家的思想从“旱涝保收”的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把每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命运牢牢地绑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才能使“天士力”这条船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破浪前进。为此,他提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建议一提出,就遭到了强烈反对。有人质问:“你让我们投资入股,企业要是赔了,我们不就倾家荡产了吗?”改制大会上,闫希军慷慨陈词:“企业不改制,就没有前途;大家不绑在一条战船上,企业就很难发展好。企业要是赔了,我和大家一样倾家荡产!仗还没打就惦着输,企业没办就惦着赔,这不是我们军人的作风!军人的作风是什么?军人的作风就是敢打必胜、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只有具备了这种作风,我们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发展壮大!”他还郑重地要求大家:“企业的股权改制,是给大家一个机遇,也是给大家一个挑战。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既不能从我们的企业里借钱,也不能向事业单位借钱,我们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自己担负起这笔债务,自我加压,负重前进。”
天士力的股份制改造得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意天士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彻底改制。闫希军和妻子吴峰带头,把家里全部的积蓄都拿出来买了企业的股份,他的战友和大部分骨干也都购买了股份。正是依靠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扶持、闫希军的积极带动,以及这批创业者敢冒风险的精神,驾驭着天士力驶入了现代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长期的军旅生涯造就了闫希军高超的组织管理艺术和指挥家的战略胆识,这些才智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从1996年起,国家大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闫希军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机遇给中药企业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对中药行业形成的强大冲击力。
闫希军清楚地记得,当年随国家中药管理局组织的企业代表团访问美国的深刻经历。中国药业的长期落后状况,使国人对国外的医药市场所知甚少。他想,美国是心脏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复方丹参滴丸在那里一定会有市场。可到了美国才发现,在这个高度发展的经济强国,中药要想以药品的身份进入主流市场何其艰难!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中药企业的产品能够拿到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企业的中药产品都是作为保健品或食品放在华人区杂货店的货柜上卖。闫希军随身带去的复方丹参滴丸,更是很少有人问津。
这是深藏在闫希军心底里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日本、韩国都能拿着“洋中药”在全世界赚钱,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军人使命感激励着他,也鞭策着他:振兴中医药的神圣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如果不能把中药推向世界,既愧对祖先,也愧对后人!
背负这种沉甸甸的使命感,闫希军在积极地寻觅着进军国际市场的良机!也在蓄积着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
1996年下半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优良的中药品种,冲击国际市场。复方丹参滴丸在众多的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闫希军立即着手准备科研报告,向美国FDA递交了复方丹参滴丸以药品身份进入美国市场的申请。
他又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沟壑重重、荆棘丛生的路!
中医药为什么难以走上国际市场,道理其实很简单。首先,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外国人很难接受,什么“阴阳五行”,什么“四气五味”。在他们看来,肝就是肝,肾就是肾,阴在哪儿?阳在哪儿?看不见的东西一律不承认。其次,中医药的“表达”方式落后,除了汤药就是大药丸,外国人不敢吃。第三,西药是化学的,成分一清二楚;而中医药是经验医学,是我们老祖宗根据经验一点一滴摸索出来的。至于怎么治的病,药的哪种成分起作用,没有说得清。第四,药材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即使是同一种草药,由于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文条件不同,种植管理不同,药效成分也会有很大差异,用这样的药材生产的中药制剂,质量则很难掌控。
怎么办?闫希军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堡垒要一个一个地攻克。
闫希军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他敏锐地意识到,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必将出现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他以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系统地思考着中药业的发展方向。传统中药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他立足于对传统中药的创新,提出了“现代中药”的新概念。现代中药依据中医药的理论指导,应用现代先进的种植、提取、分离、酶解和制剂技术,去除药材毒性成分,以多元活性成分或多元单体组成的有效物质群配方制剂,运用多元指纹图谱和色谱技术定性、定量,达到了国际植物药标准。 根据这个理论,闫希军提出了“三个创新”。一是工艺创新,研制性能先进的滴丸设备,工艺流程全部自动化,采用先进的萃取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实现现代制药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结合;二是剂型创新,必须改变中药落后的大汤药、大药丸的传统剂型,利用先进的分子分散技术,使中药实现“三小”(体积小、剂量小、毒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五方便”(生产方便、储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的目标;三是标准创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等先进技术监测产品质量,实现对中药复方制剂定性定量分析,使中药的质量、药效、安全性与世界接轨,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
在研发现代中药的过程中,闫希军强烈地意识到,中药国际化必须打造出一条符合国际标准的一体化现代中药产业链。经过严格考察和系统研究,天士力在陕西商洛建起了第一个符合中药材种植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药源基地;率先倡导并建立了现代中药和植物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国内首创应用国际领先的多元指纹图谱质控技术,进行药品质量全程监控,实现了现代中药数字化与世界植物药质量标准的双项接轨。
把传统的中药产业推进到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推上现代制造技术先进平台,是闫希军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现代中药先进制造数字化平台”,成功研制出运用IT技术、智能化控制的国内最大的滴丸制剂和外包装生产线。一个符合现代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现代化中药生产示范基地由此诞生。 一手在扎扎实实地打造现代中药的基础工程,另一手在紧紧地抓住国际市场。美国的市场门槛固然很高,但绝不是不可逾越。几年的辗转跋涉、考察交流,闫希军渐渐摸准了进入美国医药市场的门径。
在随后的几年里,闫希军多次往返美国。在美国FDA大楼宽敞的会议室里,面对着20多位挑剔的美国药学专家、学者,闫希军和他带领的专家团队成竹在胸,侃侃而谈:“中医药作为世界医学宝库的文化瑰宝,在过去的历史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过伟大的贡献。现在,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愿意将最优秀的中药产品与美国人民共享……”在接下来的答辩中,闫希军就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工艺、质量检测方法回答了美国专家的所有疑问。
美国FDA的审批人员在进行了一系列审核后,郑重宣布:准许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IND申请,进入Ⅱ期、Ⅲ期临床研究!闫希军认真地听着翻译的复述,他还没有听完,就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淹没了……此情此景,深深地定格在闫希军的脑海中,他为此而振奋,他为此而自豪,他仿佛冲破了严冬的坚冰,看到了中医药春天的曙光!
1998年1月12日,国家18个部委组成的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正式宣告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成为中国第一例通过美国FDA-IND心血管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复方中成药,实现了国药“零的突破”。
闫希军在美国的首战告捷,更加坚定了他开拓国际市场、把中医药推向世界的决心。他把中国的两句古话写进了自己的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志者,事竟成”。 从此,闫希军像一个百折不挠的行者,开始了他驰骋世界医药市场的旅程,他的足迹遍及五大洲。一边是复方丹参滴丸进军FDA的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除了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语言方式的接轨,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另一边是普药的国际市场开拓要紧锣密鼓地开展。在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南非、中非、西非、俄罗斯、越南、韩国、阿联酋等十几个国家先后建立了天士力分公司和办事处。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的天士力现代中药也分别以处方药或保健药的身份顺利打入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34个国家的医药市场。2004年4月,闫希军在天士力的发展史上又写下了精彩的一笔:天士力在荷兰成功抢注了400多个中药颗粒批号,一举打入欧盟25个国家的医药市场!
天士力不但注重自主创新,还注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了“核心专利、外围专利、防御专利”等一整套保护措施,全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使天士力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不断扩大。
每逢周一,当金色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天士力集团总部和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天士力分公司、办事处都会伴着太阳的脚步,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国的五星红旗、天士力集团的司旗在异国他乡的蓝天上迎风飘扬,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每个置身其中的炎黄子孙顿生豪迈之情。在众多的国家,那些服用了天士力现代中药恢复健康的消费者,每逢集会,“中国万岁!”“我爱天士力”的欢声笑语,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国药”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福音。
11年的创业,天士力从风雨中一路走来,资产总额从当初的1200万元发展到50亿元,员工从40多人发展到5500人,由占地几亩的小厂区发展到1300亩的现代中药城,从一味中药的产业经济向大健康产业扩展,产品涵盖了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保健品等,形成了“大病种、大品种、大市场、系列化”的产品群。复方丹参滴丸更是连创佳绩,创下了中药单一品种连续四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奇迹。2005年,“天士力”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中药第一品牌。
Ⅵ 北京河钢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河钢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1月0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销售金属材料、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石及制品、建筑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等。
法定代表人:闫秀军
成立时间:2014-01-07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00001665027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甲92号17层1701单元
Ⅶ 河北钢铁集团李贵阳年薪多少
李贵阳是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原邯钢董事长,其年薪酬并不高,每年65左右,与央企高管薪酬和省内其他企业比差远了。
Ⅷ 牡丹江佳河钢结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黑龙江省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苏景华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牡丹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新宏基大厦1603室
法定代表人:苏景华
成立时间:2008-10-24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3100010009021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新宏基大厦1603室
Ⅸ 河北钢铁去产能1600万吨 97%民企是哪些
中国10大首富,开始的时候多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马云
【简介】
姓名:马云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64年10月
籍贯:浙江杭州
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供职机构:阿里巴巴集团
职务: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办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阿里巴巴(B2B)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软银集团董事、中国雅虎CEO兼总经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下工商咨询委员会(ABAC)会员
李嘉诚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8年7月29日
祖籍:广东潮安
1940年到香港。
1943年到一家钟表店当店员。
1945年在橡胶厂当推销员。
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
李嘉诚,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杰出的世纪企业家。在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过程中,白手起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企业王国。从开办塑胶公司到投资房地产业,目前又将视野投向信息产业,成为移动电话大王。在海外的主要投资包括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业、英国菲力斯杜集装箱港、巴拿马运河港和北京的东方广场等。重点投资项目包括地产、港口、通讯、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七大项,投资地点遍及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李嘉诚早已成为华人富商,但他的住房仍是30年前的,每次出行仍乘民航班机。但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捐助福利事业。从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亿用于资助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事业,兴建医院和老人院。根据他的贡献,去年,被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时代》杂志联合评为“世纪企业家”,该荣誉是从15位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企业家中挑选出来的,李嘉诚夺魁当之无愧,他也是当今最大影响力的国际人物之一。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优酷吧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李嘉诚年历 1928·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 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府城(今潮州市湘桥区)北门街面线巷5号。
1933 李嘉诚入潮安县府城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 1936 李嘉诚随父转入潮安县庵埠镇(今彩塘)崇圣小学就读至1938年。
1939·6月 李嘉诚随父到潮安县郭垄小学就读。是年6月21日,日寇侵占汕头,翌日又占领潮安县庵埠镇。
1940·年初 李嘉诚随父到祖母许氏出生地澄海县隆都镇後沟村避难。不久,全家又逃往文祠镇松坑村躲避战乱。 年终 李嘉诚随父亲从文祠镇松坑村长途跋涉,历尽艰辛,逃亡到香港。其後李嘉诚不忘自学,充实自己。
1943 李嘉诚的父亲不幸病逝。从此,李嘉诚只好提前挑起赡养母亲和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後来到香港高升街一家钟表店当店员,两年後又到一家五金制造厂和塑胶裤带制造厂当推销员。
1948 李嘉诚任塑胶厂业务经理,后晋升为总经理。
1950 李嘉诚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5万港元,开设一间小型塑胶厂,取名 “长江”。
1957 在香港北角创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向华强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80年代,向华强和弟弟向华胜创办“永盛”电影公司,喜欢看港片的人都知道,一般永盛出品的电影,前面的出品人、制片人等很多就是他们兄弟俩的名字。向华强的前妻便是丁佩,知道丁佩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说起李小龙的,便不由得会想起丁佩了。当年李小龙便是猝在她的香闺之中。向华强之后娶的是陈明英,即陈岚。夫妻二人从90年代后期经营“中国星”电影公司,一般向华强都是出任出品人,而陈岚即任行政监制,拍摄出了很多卖座的佳片好片,公司事业现今颇为兴盛。最近的香港电影《黑社会》就是“中国星”和旗下子公司一百年电影公司共同制作的。
向华强的弟弟向华胜,香港著名电影商人。他们兄弟俩出身自一个大家族,有江湖地位,在香港电影界也都举足轻重。1993年电影市道开始不振,向华胜淡出电影圈,把永盛的招牌给哥哥向华强搞“永盛娱乐”,而他自己却专注炒股,并进军澳门赌业,荷包暴涨。直至1997年金融风暴,加上其膝盖骨刺复发,向华胜的事业发展才有所减缓。1999年底,向华胜东山再起,注入作价两亿的永盛电影版权及宽带业务换回近三成控制股权。2000年底,香港网络股票飙升,向华胜计划出售宽带业务引发大股东撤股,股价暴跌,当时市场盛传向华胜有意出货,实则他早已金蝉脱壳。向华胜在向氏13个兄弟中,排行老幺,与七哥向华波和十哥向华强都活跃在娱乐圈。
史玉柱
简介
史玉柱,安徽人。研究生毕业后1989年“下海”,在深圳研究开发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获得成功。1992年成立巨人高科技集团,注册资金 1.19亿元,被1995年7月号《福布斯》列为中国大陆富豪的第8位,是当年惟一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如果经商也是一场游戏,史玉柱玩了一场大翻盘,表现可圈可点。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全国排名第八的亿万富豪,再到负债两个多亿的“全国最穷的人”,再到身家数十亿的资本家,史玉柱演绎的真实故事,超乎财经小说的想象发挥。在民营企业家命运沉浮变幻的序列中,史玉柱再次崛起,2001年,史玉柱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大事年表
1962年生,安徽怀远人。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
1989年1月,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为软科学硕士。随即下海创业。
1989年夏,史自认自己开发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作为产品已经成熟,便用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该部虽名之为电脑部却没有一台电脑,仅有一张营业执照。当时深圳电脑价格最便宜一台也要8500元。为了向客户演示、宣传产品,史决定赌一把,以加价1000元的代价获得推迟付款半个月的“优惠”,赊得一台电脑。以此方式,如史在半月之内没有收入,不能付清电脑款项,不但赊购之电脑需要交回,1000元押金也将鸡飞蛋打。为了尽快打开软件销路,史想到了打广告。他再下赌注,以软件版权做抵押,在《计算机世界》上先做广告后付款,推广预算共计17550元。1989年8月2日,史在《计算机世界》上打出半个版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广告刊出后,史天天跑邮局看汇款单,整个人几乎为之疯狂。直到第13天头上,史终于收到汇款单,不是一笔,而是同时来了数笔。史长出一口气。此后,汇款便如雪片一般飞来,至当年9月中旬,史的销售额就已突破10万元。史付清全部欠账,将余下的钱重新投向广告宣传,4个月后,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的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这是史的第一桶金。此后,史再接再厉,又陆继开发出M-6402,一直到M-6405汉卡,获得巨大成功。4个月后营业收入即超过100万元。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3。
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M-6403实现利润3500万元。1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一改再改,从18层升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1亿元,未向银行贷一分钱。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成为珠海第二批重奖的知识分子。
1994年年初,巨人大厦动工,计划3年完工。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巨人集团危机四伏。
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但一直未申请破产。
1999年注册建立生产保健类产品的生物医药企业——“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21日注册成立“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在珠海收购巨人大厦楼花。
2000年,史玉柱又在媒体露面,据其介绍,他和原班底人马在上海及江浙创业,试图东山再起,做的是“脑白金”业务,据说还不错。经过几年的历练和反思,人成熟了许多。他一再表示:“老百姓的钱,我一定要还。”并定下了2000年年底还钱的时间表。
2001年,史玉柱“重出江湖”,在上海申请注册一个巨人公司,谋求上市。
2004年11月18日,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史玉柱任董事长。
2005年11月15日,《征途》正式开启内测 。
2006年7月26日,史玉柱和其18位公司高管在开曼群岛正式注册“Giant Network Technology Limited”,此公司通过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名为“Eddia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的公司控制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100%股权。
2007年6月11日,“Giant Network Technology Limited”正式改名为Giant Interactive Group Inc. 也就是现在上市公司的正式名称;同时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杨子
中国巨力集团执行总裁
以其加长捍马和出演多部电视剧男主角为新闻媒体所广泛报道,
据说“杨子”是他的化名,杨子本人不愿透露其真名,甚至连其出生的具体年份亦是个秘密。很少有富人对于享受舒适的生活方式那么理直气壮,杨子是其中一个。
杨子很小便遵循家族传统,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和训练:童年在河北农村渡过,初一因想了解中国,便和亲戚朋友一道自助游,杭州、无锡、南京玩了个遍。从初二寒暑假开始,在工厂里勤工俭学。车工、铣工、刨床、磨床、钳工都尝试过,并全部拿到上岗证。晒图、审图和设计他也样样通晓。“车间里根本不知道我是公司老板的儿子。”
主要作品:《青花》、《卡布其诺》、《浴火凤凰》、《天下第一宴》、《天仙配》
所获奖项:第12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
黄光裕
姓名:黄光裕
2005年胡润“中国富豪榜”排名:1
05年财富:140 亿元; 04年财富:105亿元
籍贯:广东汕头
年龄:36
教育:大专
所属集团:鹏润投资集团
公司总部:北京
主要行业:家电零售、房地产
行业地位: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销售商
上市公司:中国鹏润(0493.HK),2002年4月收购;宁城老窖(600159),2002年11月收购
商业策略:连锁经营,直接向厂家大量进货的应付帐款使鹏润拥有可向其他领域投资的现金流
鹏润地产目前在北京三、四环附近储备了丰富的土地资源。2004年4月,国美电器正式杀入音像连锁业。去年5月,黄光裕抛售了“中国鹏润”11.1%的股份,成功套现7650万港元。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最困难时,黄光裕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也因为家境困难,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又连贷带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在那里,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做服装生意,有面料、季节性的讲究,我也不太懂。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当时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黄光裕在回忆当初创业情形时说。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尽管是有货不愁卖,但黄氏兄弟仍然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而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
黄光裕回忆说,其实当时有“逼”的成分。因为那时的商业机构大多是国有单位,有一级、二级批发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实力比他强,门路比他多。“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销。
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不仅是薄利多销,在货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我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为了寻找价廉物美的“好商品”,国美是不是和当时很多的家电零售商们一样,从广东番禺一带贩卖了一些走私货,黄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间对此传闻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样,你不得不承认黄是一个商业天才。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在这个市场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想到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电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货一卖而光”。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达七八家。
为了避免“消费者看了广告也不知到何处买产品”的情况发生,黄光裕说服那些用美金做产品形象广告的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既让厂家广告开支得以减少,又让消费者“看得到买得到”。进而黄光裕又向厂家要求,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到1993年时,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而黄氏兄弟财富增长后,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如果说黄光裕是众多厂家形容的零售市场的一个“价格屠夫”的话,至此,黄光裕初步打造了“国美”这把“屠刀”。
24岁的黄光裕和哥哥分家后,开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电零售王国,并从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他和国美的财富神话:1993年,黄光裕的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
“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是半步。” 黄光裕说。而正是凭着这领先的“半步”,黄光裕信心倍增,奋力拓展。目前,国美已经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年内有望达到400家。
“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
日前,黄光裕就蝉联胡润百富榜榜首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态十分平和地说:“这只代表社会对我们公司的一个评价。”“我从未计算过自己的身价——觉得算这个没什么意义。其实,中国的富人很多,而且我对‘中国首富’这个提法也没任何概念。”他说,今后会加倍努力,把国美集团继续做大做强。
黄光裕坦陈,他并不喜欢此类排行榜曝光自己的财富,但他也表示不怕上榜,“因为这个榜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企业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的”。认同李嘉诚的“商者无域”,黄光裕创业18年,铺就了遍及中国的零售网络。2004年6月,黄光裕在香港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令所有人瞠目。他让市值只有2亿元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掏出88亿元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项收购之前,胡润把黄光裕所有的财富定格在46亿元,而此次交易,使黄光裕一举跃居“中国首富”的位置。
“把国美的门店开到国外,这是我们一直在准备的事情。”黄光裕又恢复了以往淡淡的口吻。据透露,黄光裕正在考虑国美高层持股方案,但他自己决不放弃绝对控股地位。而按照国美集团的设想,到2008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如此看来,黄光裕的身价仍有很大升值空间。
Ⅹ 河钢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16年2月19日,公司名称由河北钢铁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变更为河钢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春华
成立时间:2011-07-08
注册资本:2243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3000000002553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385号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