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上市公司董事长继续创业

上市公司董事长继续创业

发布时间:2021-05-02 20:54:41

上市公司董事长是否可以投资同行企业

上市公司董事长可以适度投资同行企业,但没有股东大会同意不能担任同行企业职务。

⑵ 一个人被判处三年徒刑,缓刑三年。还能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吗。还能管企业吗

刑期没有结束一般不能担任,假如缓行结束了,可以担任私营企业的主管或者董事长,国营企业一般不可以。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问我

⑶ 一家上市公司,老板,总裁,董事长和CEO和总经理的关系是什么谁才是老大依次排名是

总裁是老大。依次排名:总裁,董事长,CEO,老板,总经理。

⑷ 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都是亿万富翁吗

不一定,还是要看董事长持有的原始股份。创业板的董事长一般都持股较多,亿万富翁不少。

⑸ 有谁知道怎么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公司成为董事长

上市来公司一般有三类董事源,得看你想成为哪一种
1、执行董事,一般是公司元老,核心高管,或者大股东,在股东中占控股地位,能从业务上或投票权上对公司事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这部分董事主导公司日常事务,参与企业所有决议。
2、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般与公司无关,但曾在公司的某方监管机构(如证监会)担任要职,在行业内德高望重。这部分董事通常已经退休,不插手公司日常事务,但在某些问题上对公司行使监管作用,参与重大问题决议,确保董事的独立性,提醒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3、非独立非执行董事,较大股东,代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议,不插手日常事务,也不具备独立性,主要代表不占控股地位的大股东的利益。

董事长的任免和变更需要董事会决议通过,这属于企业重大决议,对于老百姓想进入董事会,至少得掏个上亿买股票吧。对于那些总股本在几千万的小公司,只要买入51%,就必然是董事长了。

⑹ 上市公司老总创业的平均年龄

根据目测,上市老总大概都在40-60这个年龄,再中国改格开放40几年,差不多都是二十几岁左右

⑺ 上市公司董事长有很多股份,但工资少

因为公司法对董事长转让股份有时间和数量限制的。还有些企业对高管的股份也限制的。
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一般都是控股股东,持有的股票自上市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因此想卖也不能卖。三年过后也不能随便卖,一旦减持超过5%就要公告,全卖了难度更大,已经涉及到上市公司收购了,会有很复杂的审核和批准程序,而且大量减持会造成股价大跌,影响整体收益。

⑻ 上市公司董事长如何赚钱除了公司利润还加上股票的收益吗

董事长的有每年的分红嘛 最大股东
加上年薪
或者抛售自己手头的股票~~

⑼ 上市公司董事长能否兼任总裁

可以

有关研究表明:(1)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下,这个人就是CEO。这种情况与美国的董事长兼CEO相似,有20.9%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该类公司的决策和执行权高度合一。(2)在董事长不任总经理并且不是每天在公司上班的情况下,总经理可以看作是CEO。这种情况与美国的董事长和CEO分任情况类似,该类公司的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对分离,有34.3%的中国上市公司是这种情况。(3)在上述两者之间,董事长不任总经理但每天在公司上班,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具有CEO的职能,类似于国外往往在两个公司合并后的磨合期产生的双CEO现象。至于实际运作中董事长和总经理谁的权力更大就要看实际情况了,一般而论可能董事长强一些而总经理弱一些,有44.8%的中国上市公司是这种情况。

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缩写CEO)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又称作行政总裁、总经理或最高执行长。

他向公司的董事会负责,而且往往就是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在公司或组织内部拥有最终的执行权力。在比较小的企业中首席执行官可能同时又是董事会主席和公司的总裁,但在大企业中这些职务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担任的,避免个人在企业中扮演过大的角色、拥有过多的权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公司本身与公司的所有人(即股东)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企业首席执行官制度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纷纷实行首席执行官制度,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首批企业首席执行官(以下简称CEO)。为此,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什么是CEO?中国为何要有CEO?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涵义,按照我的理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企业领导人与职业经理人两种身份的合一。

企业CEO制度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所组成的执行机构这样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公司执行机构由高层执行官员组成。这些高层执行官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该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就称为CEO,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担任企业CEO的,可以是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也可以是总经理。CEO的主要职责是:(1)执行董事会的决议;(2)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3)经董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或处理业务;(4)任免经理人员;(5)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业务情况,并提交年度报告。

CEO领导下的执行班子,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

我们发现近来一些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企业,正在竞相推行CEO制度,于是产生了中国的首批企业首席执行官。

在国外,CEO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建立并运转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日渐繁忙。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阻滞和沟通障碍,影响了经理层对企业重大决策的快速反应和执行能力,一些企业开始对传统的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变革。CEO就是这种变革的产物之一。它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原来董事会手中的一些决策权过渡到原有经营层手中。CEO不是总经理,也不是总裁,它的权力非常大,其中有40%~50%是董事长的权力。董事会成为小董事会,其主要职能是选择、考评和制定以CEO为中心的管理层及其薪酬制度。CEO虽不是企业的出资人,但它对重大决策却有拍板权。在国外,对CEO的约束主要不是董事会,而是企业中一个称为战略决策委员会的机构。这种战略决策委员会才是支持或否定CEO经营决策的主要权力机构。在许多国家,组成战略决策委员会的人员大部分不是企业中的人,更不是企业的出资人,而是社会上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等方面专业的知名人士。所以说,是人力资本控制了企业,而不是出资人,出资人的利益仅仅表现在产权的利益回报上。

CEO的设立,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为人力资本合理定价的思想。我们通常所讲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正在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现代生产正在由围绕机器转向围绕知识进行。人力资本由此取得了对货币资本的压倒性地位。人们不难发现,年薪制、股票期权以及其他类似的激励举措只不过是市场为合理定价企业家人力资本而顺理成章作出的制度安排。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家人力资本必然会找到自己的合理价位。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进入企业之后,已经引发了企业产权制度的巨大变革。人力资本除了获得工资之外,还应该获得产权回报。企业由出资人完全拥有的现象正在逐渐改变。CEO的出现,也标志着传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必须分立的理论也已经有了重要修正。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让许多企业都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忙着策划、调整,厉兵秣马,以应对世界市场的挑战。CEO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在我国出现的。也应看到,我国一些企业的CEO只是称谓上作了更改,实际上还是董事会决策下的总经理日常负责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CEO。应该说,人力资本作为资本走上前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一个企业总经理的称谓改称CEO,不能仅仅只是称谓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让企业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应为更重要。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董事长继续创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外汇的特征 浏览:704
期货长线百分之十的仓位轻仓 浏览:606
投管投资官网 浏览:909
工行股票市值 浏览:649
期货高开几十个点 浏览:115
无抵押个人网上贷款 浏览:324
期货涨10个点是多少钱 浏览:613
1063股票 浏览:767
丹华资本投资公告 浏览:782
银行工作让我买基金 浏览:539
兰格网北京废钢筋价格 浏览:633
2019年4月最新贷款基准利率 浏览:872
狮桥融资租赁总公司 浏览:819
伊朗的外汇管制 浏览:794
红枣主力期货 浏览:404
股票平权 浏览:544
红枣期货的红枣规格 浏览:65
信托收税吗 浏览:58
民融资租赁 浏览:716
投资2万亿美元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