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要实行一参一控,对证券公司有什么影响谢谢
很多大机构,例如中信、汇金旗下的证券公司多得不得了。整合的话,有两方面影响,好的是资源整合有利内部运作的协调与优化,不好的地方时整个的整个过程很复杂,耗费的成本很高,而且有时候有些好的资产不得剥离出去而不好的资产又得留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其实他们一早就整合了。所以一参一控的影响是好是差利害关系谁大是要落实到具体公司具体事项分析的。
㈡ 参控公司是借壳上市吗
借壳上市是非上市公司买上市公司的股份,买到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之后就可以在董事会会议上提议让自己的公司借壳上市,同时表决时候自己有更多的表决权,通过2/3的选票,就可以了
㈢ 什么是一参一控
一参一控标准 所谓“一参一控”,即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为避免同一股东旗下的证券公司间的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正式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后,证监会对证券行业提出了“一参一控”的政策要求。
鉴于一些大的企业作为控股方同时控股或参股多家证券公司的情况在我国比较常见,业内人士指出,“一参一控”规则无疑会令国内证券行业出现一次大刀阔斧的整合,也将改变我国证券行业的未来版图。
证监会明确的关于落实“一参一控”政策的具体要求共包括五个方面:
提示一:2010年12月31日前达标
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达到《意见》的要求。《意见》下发前,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对所持有或控制的证券公司股权已有退出约定或整合承诺,且约定或承诺完成股权退出或整合的期限早于2010年12月31日的,仍应当按期履行约定和承诺。
提示二: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整改计划
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不符合“一参一控”监管要求的,应当在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措施可行、时限明确的规范整改计划,承诺按照规定时限达到监管要求。到2009年12月31日还没有提交规范整改计划的,由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予以特别关注,采取询问、谈话提醒等方式,加强监督指导,督促其及时提交规范整改计划,落实监管要求。
提示三:逾期将采取监管措施
三是到期仍不符合“一参一控”监管要求的,由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记入监管档案,并在分类评价中相应扣分。从到期之日起,到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达到监管要求前,对证券公司提出的新业务、新产品、新网点行政许可申请,实施冷淡对待的审慎监管措施——即不受理申请,已受理申请的中止审核。
提示四:关于汇金及建银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期间,经国务院批准的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建银投资重组证券公司的方案对股权退出有明确时限规定的,继续按照重组方案执行;重组方案没有明确退出时限的,可在《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之日起五年内(即2013年5月31日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提示五:关于券商上市
为了维护上市证券公司的资质条件,减少规范整改过程的复杂性和涉及面,避免上市后出现重大变更事项,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符合“一参一控”要求的证券公司不能申请上市,如证券公司拟在上述期限前申请上市的,应当在申请上市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据业内专家介绍,新近上市的光大证券(27.60,0.28,1.02%),就是在解决了“一参一控”问题后,才实现上市的。
㈣ 股票持有多少比例,才达到控股,能够参与公司管理
跟股票的分布情况有关,股权越分散达到控股的持股比例越低,一般上市公司持股30%就能控股。参与公司管理须推选董事人选进入董事会。
㈤ 控(参)股公司翻译
This company cna manage itself directly though held by the Sinopharm Group Co.,Ltd.Acting as a listed and the No.1 brand of the Sinopharm Group Co.,Ltd,it has already been one of the core companies of Sinopharm Group Co.,Ltd in Henan Province.
有不满意的地方我可以修改
㈥ 一参一控的相关法规
2004年,《基金法》及一系列管理办法基本定型。“一参一控”的提法,被明文规定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管理办法》中。
证监会明确的关于落实“一参一控”政策的具体要求共包括五个方面:
提示一:2010年12月31日前达标
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达到《意见》的要求。《意见》下发前,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对所持有或控制的证券公司股权已有退出约定或整合承诺,且约定或承诺完成股权退出或整合的期限早于2010年12月31日的,仍应当按期履行约定和承诺。
提示二: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整改计划
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不符合“一参一控”监管要求的,应当在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措施可行、时限明确的规范整改计划,承诺按照规定时限达到监管要求。到2009年12月31日还没有提交规范整改计划的,由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予以特别关注,采取询问、谈话提醒等方式,加强监督指导,督促其及时提交规范整改计划,落实监管要求。
提示三:逾期将采取监管措施
三是到期仍不符合“一参一控”监管要求的,由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记入监管档案,并在分类评价中相应扣分。从到期之日起,到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达到监管要求前,对证券公司提出的新业务、新产品、新网点行政许可申请,实施冷淡对待的审慎监管措施——即不受理申请,已受理申请的中止审核。
提示四:关于汇金及建银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期间,经国务院批准的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建银投资重组证券公司的方案对股权退出有明确时限规定的,继续按照重组方案执行;重组方案没有明确退出时限的,可在《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之日起五年内(即2013年5月31日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提示五:关于券商上市
为了维护上市证券公司的资质条件,减少规范整改过程的复杂性和涉及面,避免上市后出现重大变更事项,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符合“一参一控”要求的证券公司不能申请上市,如证券公司拟在上述期限前申请上市的,应当在申请上市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据业内专家介绍,新近上市的光大证券(27.60,0.28,1.02%),就是在解决了“一参一控”问题后,才实现上市的。
㈦ 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实际控制权是指企业不同的利益参与者实际对企业运行和企业重大决策产生的影响。[1]实际控制权是实际做出决策的权力,实际控制权来源于对信息的掌握。
㈧ 一参一控标准的简介
为避免同一股东旗下的证券公司间的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国务院2008年4月23日正式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后,证监会对证券行业提出了“一参一控”的政策要求。
鉴于一些大的企业作为控股方同时控股或参股多家证券公司的情况在我国比较常见,业内人士指出,“一参一控”规则无疑会令国内证券行业出现一次大刀阔斧的整合,也将改变我国证券行业的未来版图。
证监会明确的关于落实“一参一控”政策的具体要求共包括五个方面: 2010年12月31日前达标
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达到《意见》的要求。《意见》下发前,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对所持有或控制的证券公司股权已有退出约定或整合承诺,且约定或承诺完成股权退出或整合的期限早于2010年12月31日的,仍应当按期履行约定和承诺。 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整改计划
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不符合“一参一控”监管要求的,应当在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措施可行、时限明确的规范整改计划,承诺按照规定时限达到监管要求。到2009年12月31日还没有提交规范整改计划的,由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予以特别关注,采取询问、谈话提醒等方式,加强监督指导,督促其及时提交规范整改计划,落实监管要求。 逾期将采取监管措施
三是到期仍不符合“一参一控”监管要求的,由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记入监管档案,并在分类评价中相应扣分。从到期之日起,到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达到监管要求前,对证券公司提出的新业务、新产品、新网点行政许可申请,实施冷淡对待的审慎监管措施——即不受理申请,已受理申请的中止审核。 关于汇金及建银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期间,经国务院批准的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建银投资重组证券公司的方案对股权退出有明确时限规定的,继续按照重组方案执行;重组方案没有明确退出时限的,可在《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之日起五年内(即2013年5月31日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关于券商上市
为了维护上市证券公司的资质条件,减少规范整改过程的复杂性和涉及面,避免上市后出现重大变更事项,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符合“一参一控”要求的证券公司不能申请上市,如证券公司拟在上述期限前申请上市的,应当在申请上市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㈨ 一参一控的介绍
2002年7月1日,中国证监会制订并颁布的《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简称《规则》)正式实施根据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这就是业界简称的“一参一控”。这是为“一参一控”的由来,市场俗称为“1+1原则”。
㈩ 一参一控的特点
表面看,老百姓购买基金后,基金资产由托管行保管,基金公司并不能直接挪用持有人资产。但是,单一的第三方托管措施并不能防止基金公司通过操纵股价、合谋做庄等隐蔽方式,间接盗窃持有人的资产。
因此,基金法规明文规定,单只基金持有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数量不能超过流通股的10%,旗下所有基金持有同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数量不能超过总股本的10%。而“一参一控”政策就是为了防止一些机构通过控股两家基金公司,进而通过控制投资决策来达到控制基金资产的可能。如果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两个“10%”的限制就会因同一个实际控制人可能进行的统一指挥和调度,而令其效力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