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分红制度
你好!公司分红合理避税可搜“捷税宝”——顾问免费筹划,包落地实施!
企业利润分红制度
1、分红总额比例:
劳动分红总额及其比例一般由企业最高决策层做出,分为“首期比例”和“续期比例”。
1)“首期比例”是指企业初次建立分红制度的年度所确定的分红比例,用公式表示为S=H*G/L
式中:S为首期劳动分红比例;H为劳动分红总额占工资总额的%;G为年度工资总额;L为年度可分配利润总额。
2)“续期比例”是指建立利润分享制度以后的年份中,劳动分红比例可以按照不变、累进或
浮动三种方式确定。不变是指首期比例确定之后,以后年度的劳动分红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不变;累进是指劳动分红比例逐年按一定比例上调;浮动是指劳动分红比例不固定,随企业利润而变化。分红额度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从企业利润中提成,比较常用的形式是浮动分红比例,计算方法是在企业获得的利润达到预先规定的“投资回报率”之后,剩余部分即为红利。
2、雇员分红比例:劳动分红总额确定之后,在雇员之间的分配方式为:
1)按工资的固定百分比分配。该种方式以工资为基础,把分红作为一种补充劳动报酬。
2)按工资的累进百分比分配。在该种方式中,工资层次越高,所或劳动红利百分比越高,累进分配方式主要起着拉大工资档次,刺激雇员多做贡献的作用。
3)按“分红系数”分配。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不同岗位的“劳动分红系数”,用
年度红利总额除以系数总额,求出标准红利,在乘以个人所承担工作的红利分配稀疏。
公式为:A=[Y/(X1-n)]*Xn 式中:Y为年度分红总额;X1-n为系数总额;Xn为个人红利分配系数。这种方法是通过分红体现工作岗位和雇员个人对企业利润贡献的双重差异,与其它工资比例法相比,更具有合理性。
❷ 企业利润分红制度具体怎么写
企业利润分红制度——
1、 分红总额比例
劳动分红总额及其比例一般由企业最高决策层做出,分为“首期比例”和“续期比例”。
1)“首期比例”是指企业初次建立分红制度的年度所确定的分红比例,用公式表示为:S=H*G/L 式中:S为首期劳动分红比例;H为劳动分红总额占工资总额的%;G为年度工资总额;L为年度可分配利润总额。
2)“续期比例”是指建立利润分享制度以后的年份中,劳动分红比例可以按照不变、累进或浮动三种方式确定。不变是指首期比例确定之后,以后年度的劳动分红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不变;累进是指劳动分红比例逐年按一定比例上调;浮动是指劳动分红比例不固定,随企业利润而变化。分红额度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从企业利润中提成,比较常用的形式是浮动分红比例,计算方法是在企业获得的利润达到预先规定的“投资回报率”之后,剩余部分即为红利。
2、 雇员分红比例
劳动分红总额确定之后,在雇员之间的分配方式为:
1) 按工资的固定百分比分配。该种方式以工资为基础,把分红作为一种补充劳动报酬。
2) 按工资的累进百分比分配。在该种方式中,工资层次越高,所或劳动红利百分比越高,累进分配方式主要起着拉大工资档次,刺激雇员多做贡献的作用。
3) 按“分红系数”分配。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不同岗位的“劳动分红系数”,用年度红利总额除以系数总额,求出标准红利,在乘以个人所承担工作的红利分配稀疏。公式为:A=[Y/(X1-n)]*Xn 式中:Y为年度分红总额;X1-n为系数总额;Xn为个人红利分配系数。这种方法是通过分红体现工作岗位和雇员个人对企业利润贡献的双重差异,与其它工资比例法相比,更具有合理性。
❸ 股份制公司年终是如何分红的
股份制公司年终的基金分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红利再投资。
股东可以以三种形式实现分红权:
1、以上市公司当年利润派发现金;
2、以公司当年利润派发新股;
3、以公司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若投资者未指定分红方式,则默认收益分配方式为现金分红。投资者可以在权益登记日之前去购买基金的机构处进行分红方式的修改。
具体分红方法:
方法一:化整为零,将年终奖金平摊到各月中发放,而不采取一次性发放的方式。
例如月薪1800元,年终奖25000元,若按传统做法,那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5000-200)×15%-125=3595元。如果选择年终奖分摊至每月发放,
则变为25000÷12+1800-2000=1833.33元,因而所缴纳税款为(1833.33×10%-25)×12=1959.96元,相较于传统形式节约了3595-1959=1636元个人所得税。
不过该方式是将原本在年终时发放提前到年初开始分月发放,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成本。然而若采取今年的奖金来年发放,那么对企业和个人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但这种方式要建立在来年企业的资金和存续情况相对稳定的前提之上。
方法二:一分为二,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既不需要改变企业原有的奖金发放制度也不会增加任何成本。
可将年终奖拆分为13月工资和年终奖两部分,以月薪10000元,年终奖70000元为例,按正常缴税方式可知,年终奖70000÷12=5833.33元,适用20%征税率,因而所缴纳税款为70000×20%-375=13625元。
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便可将70000元的年终奖定义为发放“1.2万元的13月工资”以及“5.8万元年终奖”,则年终奖58000/12=4833.33元,适用于15%的征税率这一档,
应缴税13月工资税金(12000×20%-375)+年终奖税金(58000×15%-125)=10600元,节约税金13625-10600=3025元。
方法三:零头递延,这个办法主要就是为了避免上文中提到税前多,税后反而少的现象。
所谓零头递延,即对计算出的商数和税率临界点相差不多的年终奖,采取零头滞后一个月发放。如年终奖62000元,计算出的商数得5166.67元,适用于20%的税率,
因此个人所得税为62000×20%-375=12025元。如果将2000元奖金递延到下月作为工资发放,而本月只发60000元年终奖的话,所计算出的商数为5000元,适用于15%的税率比例,
个人所得税60000×15%-125=8875元,另外的2000元可得2000×15%=300元个税,合计缴税8875+300=9175元,节约税金12025-8875=3150元。
四、最后一种办法叫奖金费用化,即以发放有价证券等代替现金形式。
在一些股份制企业里,公司在年终会给业绩优秀的员工配发股份,参与公司分红。这样一来,部分企业高级白领十多万的年终奖金就需要缴纳30%-45%左右的税率,而利息、股息、红利都只适用20%比例的税率,显然比传统方式优惠得多了。
❹ 股票的新分红制度
是按照当天持股截止算的 也就是说 当天买进 也是可以分红的
这种情况是和 交易系统 收盘结算有关的 如果想了解 请追问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