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抄 简介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营信息产业的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简称紫光股份,股票代码000938)。公司股本结构中,清华控股占48%,社会流通股占47%,其它法人股占5%。
2.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18日,是经国家经贸委国经贸企改[1999]157号文件批准,由紫光集内团有限公司(原名为容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电子器件工业总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原名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市密云县工业开发区总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于英涛
成立时间:1999-03-18
注册资本:104230.3162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000000274564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紫光大楼
3. 紫光股份 和紫光集团的关系是怎样的
抄紫光股份 和紫光集团的关系袭:紫光股份是由紫光集团发起设立的。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信息电子产业的中国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股票简称紫光股份,代码000938),由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1999年发起设立。
简介: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自身优势业务的特点,将公司战略聚焦于IT服务领域,致力于打造一条完整而强大的“云—网—端”产业链,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的行业应用领域全面深入,并成为集现代信息系统研发、建设、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
紫光股份的核心业务基本覆盖IT服务的重要领域:硬件方面提供智能网络设备、存储系统、全系列服务器等为主的面向未来计算架构的先进装备。软件方面提供从桌面端到移动端的各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方面涵盖技术咨询、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软硬件产品和服务都在紫光股份领先的顶层设计中得到有效整合,使信息化系统展现出最优化、完整一体的运行效果。
4. 请问000938紫光股份怎么样
在炒股的岁月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从来不看大盘,不关心指数,我只专心炒内个容股,事实上说这种话的人是很无知的;看大势,赚大钱,咱们赚不了大的,至少不能亏吧.看看这近一年的下跌,又有哪只股票能幸免于难呢!
股市中有名至理名言,上升通道中(不破5--10日线)永远持有,下降通道里,不陪主力玩.在熊市里空仓的确是种境界,很少有人做到(包括我自己常常手痒).那是不是不能做了呢?我说不是的,只要我们能抓住熊市中超跌反弹的机会,虽然说收益比不上牛市里,可至少能超过银行里的利息,但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一年一两次而已,而且是在对大盘有经验前提下.
在这里我只是告诉你一些做股票的思路,相信对你会有帮助,今年的大幅下跌到现在,事实上根本没有自身的中级反弹产生,相信未来几个月,外围的情况好一些了,会有一次做股票的机会,到那时,不管是000938或是别的股票都会有不错的收益,如同下跌市中,好的股票也一样在跌.
目前只能观望!从盘面看0938破位在即.
5. 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07年3月29日,公司前身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11月23日,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刘洪超
成立时间:2007-03-29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2742503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67区隆昌路大仟工业园1号楼12楼05、06室
6. 紫光集团的详细介绍紫光集团的经济实力怎么样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教育部批准发起设立的高科技A股上市专公司属,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于1993年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同年11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G紫光、股票代码000938。
7. 紫光股份这个股票怎么样
紫光股份目前不错
业绩好,盘子热度良好
公积金巨高,转增可能性非常大
8. 紫光股份与方正科技怎么差距那么大
公司是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旗下的内地上市企业,也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之一。公司致力打造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IT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覆盖产品、销售、服务和高新技术四大环节。公司03年起正式进入快速发展的PCB(印刷电路板)行业。消息面上,公司光缆产品望切入军工领域;公司是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旗下的唯一A 股上市公司。作为北大方下集团旗下公司,方正科技是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IT 企业之一。公司公告称将全资收购方正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100%股权,从此开始进军智慧城市及社区宽带业务。方正科技关于收购方正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和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100%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备案的公告
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5月30日召开公司第十届董事会2014年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收购方正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关联交易议案》和《关于拟收购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关联交易议案》(详见公司临2014-018号公告、临2014-020号公告),并于2014年7月29日召开公司2014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两项议案。公司拟以现金人民币合计约15.75亿元收购方正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宽带”)和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国际”)100%股权。
近日,方正宽带和方正国际已在各自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成了上述股权收购的工商变更登记备案手续。本次工商变更完成后,公司持有方正宽带和方正国际100%股权,标志着公司已经形成“PCB元器件---高速宽带及物联网---五大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的覆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各层次的业务结构,公司将不断整合和拓展智慧城市信息化领域的解决方案,实现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完整布局,转型成为致力于“智慧城市、便利生活”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践行“智慧城市真实贡献者”的企业使命。
方正国际是方正信产旗下从事系统集成等业务的IT 企业。公司从事智慧城市业务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战略体系。同时,公司依托北大资源教育、方正移动医疗等方正集团旗下子公司的丰富资源,未来可以在智慧城市领域展开更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方正宽带借宽带网络切入社区智能柜业务
依托宽带网络所覆盖的广泛用户,方正宽带逐渐实施智慧社区战略。2014 年4 月,公司开始推出方正智能柜业务,陆续在国内部分小区安装智能快递终端,从事快递收揽业务。与一般从事智能柜物流企业不同,公司宽带接入用户达400 万,拥有丰富社区资源,有望实现快速推广。
从IT 制造到IT 运营服务的转型
公司当前PC 生产业务产业附加值较低,而且面临行业增长瓶颈的问题。通过收购方正宽带、方正国际,公司顺利实现向附加值更高的IT 运营服务类业务转型,有望进入增长快速车道。同时作为方正信产旗下唯一的A 股上市公司,与集团内其他子公司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是大概率事件。现有股东及员工增持公司股份亦表现出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公司称,方正宽带业务和方正国际业务可以在 IT 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部署、智慧社区建设方面形成有机、有效的协同。若交易成功,公司会形成"PCB 元器件支撑移动智能终端及通信网络---高速宽带接入支撑智能家居及智慧社区---五大行业解决方案支撑智慧城市"的业务结构,公司将转型成为致力于 "智慧城市、智慧生活" 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
9. 紫光集团怎麼那麼有钱
紫光在芯片领域一直动作频频,从2013年到2014年先后收购展讯、锐迪科等芯片公司,又增资成为TCL第四大股东,今年5月份完成对惠普旗下华三的收购。紫光野心可见一斑。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表示,紫光要做世界级高科技企业集团。因此,必须要发展IC和IT产业,掌握核心技术。那么国际并购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行自主研发。
Dostorage评论:之前的收购,就不说了,紫光牛逼哄哄地为啥要搞美光,他们的未来会幸福吗?
美光之前和英特尔有合作一个合资公司,主要研发闪存技术方面的方向,并且也有所深入的进展。
再之前,其实英特尔一直想收购美光,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搁浅了,后来不得已,干脆联姻合资做闪存方面的研发。
为此,英特尔也从美光那里受益过。
一旦紫光收购美光,那就是在触碰英特尔的奶酪了,英特尔会干么?英特尔投放在美光一起费尽心思的合资公司如何办?
有人说:紫光有钱。没有钱办不了的事情。
紫光不也收购了那么多牛逼公司么,还差一个美光。等着吧,紫光迟早变成一个超级大胖子,但不是巨人哦。
什么是巨人,如IBM,百年屹立不倒,小机大机被x86怎么围攻,但其业务还是比较稳定,其中的原因在哪里?不就是技术、产品、方案和研发的传承么?
那么紫光通过这些一股脑儿的收购之后,到底有什么技术、有什么产品、有什么方案、有什么研发传承了么?
产品是有,必然做商业运作没有产品怎么行。
技术是有,但创新都是别人的,如与惠普旗下华三的案子,其技术创新不也以后必须依靠美国惠普么?
研发传承,我看紫光很难,毕竟不是技工贸出身,一个商人如何玩技术,怎么看都不像样。再怎么着,华为每年是真金白银地砸技术,每年专利一直唏哩哗啦地注册。紫光泥?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对此,有人说:一旦美光被紫光收购,那么因为业务变化,美光不仅要瘦身,可能紫光从此也将走向收购的末路。
世间任何事务都有兴衰,就看你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败,从而在败之前,从衰中寻求新路。紫光会吗?紫光能吗?紫光想吗?
230亿美元,说明紫光真有钱。豪!紫光。
紫光大老板赵伟国财大气粗,曾经飙话:紫光集团收获300亿元投融资,将大举扩张目标千亿美元市值。
但是,我们看到最新的市值表现,紫光总市值170亿人民币不到,而美光总市值接近190亿美元。试问,一个170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如何拿出230亿美元收购一个近190亿美元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