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

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1-06-03 08:09:29

❶ 想了解一下怎么对上市公司调研.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先研究下公司的报表
然后你可以去上市公司的办公地甚至工厂去实地调研
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对接待投资者都是比较认真的,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

❷ 个人投资者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

不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发现成长股!大家一定觉得这个观点很奇怪,事实的确如此。在10多年前,做为一个普通的个人价值投资者,凌通选择了很多有成长的股票,回报都不错,但当时基本没有去过上市公司调查,因为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面对千里之外的上市公司,极难去所投资的公司访问,这些困难包括:时间问题、资金问题和去了没人接待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现在对于大部分投资人来说仍旧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自己的经历表面,在没有办法进行实地调查,并不是不能发现成长股。这时我们主要是采取了一种抽象把握的投资选择方法,这种抽象把握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先从道理上思考为什么有些公司能成长,这种成长的理由和逻辑是什么?比如:茅台、伊利等股票,股价大幅上涨,基本面持续成长,我们就解剖这些成长公司,思考它们为什么能成长,于是发现了这些成长股在需求特征,供给特征以及管理层和治理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相似性,我们把这些条件反复地总结推敲后认定任何成长股必需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成长,而满足了这些条件它就一定能成长。于是凌通的手里相当于得到了一把量测成长的标尺,拿着这个标尺进行量测,符合条件的就认定它是成长股。
这些成长条件都是一些高度的抽象逻辑和法则,是高度宏观地逻辑和法则。比如:我们认定成长必须是在需求无限增长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成长必须是在供给垄断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出现,这些原则都比较宏观和抽象的。用这些原则选股,是对被选择公司的最宏观最抽象的经营状态和条件进行判断。虽然,这种方法太过于宏观和粗线条了,但在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这样一种成长选择模式,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在人类几千年的认识论领域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种是著名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种观点认为对任何一个事情的认识都必须亲身感受和实际触摸,否则不可能有正确结论;另一种认识论是,首先认识根本道理,然后利用根本道理可以通过推理来获得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在对普遍规律和共同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可以透过推理和演绎不接触具体事物,了解具体事物的发展原则和变化方向。比如,人类认识到万有引力的规律,利用万有引力规律计算出在太阳系里还有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最终人们根据计算结果就到这个行星。
凌通说的这种通过认识成长的根本规律和宏观逻辑然后利用这些规律和逻辑依次寻找成长股的方法,显然属于第二种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普遍。比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古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古语。战争的指挥者不到战场就能指挥打胜仗,原因是他利用了基础规律指导具体战争。对这种认识论,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专门的论述,老子认为只要认识了事物总的变化规律,就自然认识了具体的变化。老子同时认为万物都有根本的变化规律,透过一件件具体事物的分析,运用规纳的方法就可以抽象出整体的变化规律,有了整体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认识了所有具体事物。
总体上看来,在没有办法进行实地调查,并不是不能发现成长股,这时主要是利用宏观规律来选择股票。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太过宏观,太过粗,只能判断长期的宏观趋势,与中观的具体变化的把握没有办法实现,这种方法只能做长期持有,不能做中观的操作,只能形成定性的结论,难以形成定量的细化,这是它的局限性。解决这种局限性就需要通过细化和去上市公司走访来实现,下一节我们讨论如何去上市公司走访。
投资要想取得成功,发现那些真正具备投资价值和成长潜力的明星股、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很多公募和私募基金在重仓买入某只股票之前,都要亲自去相关公司进行现场调研,掌握一些最真实的一手资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成功率。
一、在访问上市公司之前,一定要充分收集与该公司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年报信息、行业信息、市场竞争信息以及媒体的综合报道,把这些信息都收集到手,初步形成关于这家公司的大概印象和逻辑判断。不能在什么也不掌握、不了解的情况下前往公司,那样的话,到了上市公司之后,面对大量情况和现象无法进行分类归纳和思考,从而使得调研的价值大为降低。如果未到上市公司之前就形成了全面的判断,你就会知道自己需要了解什么,需要考察什么,需要重点关注什么,调研就是有目标的、有效率的和有价值的。这和中学生做物理试验极其相似,学生们在做实验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器材以及试验的目的,如果没有提前准备,老师就不让进实验室。
二、到上市公司之后,不要把调研的精力只盯在企业本身上,要多同与企业关联的部门和公司交流。任何一家企业总是有相关的原料供应商、产品代理商等关系紧密的企业,要想了解这家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与之关联的企业进行调查访问,可信度和效率会更好。我们前一段时间去山西汾酒进行调查,为了了解汾酒的经营情况,我们专门访问了为汾酒生产包装瓶的关联企业,我们和工人交谈中得到的信息是汾酒对包装瓶的需求是稳定的和持续不断的,这使我们认识到汾酒的经营是稳定的和正常的,访问关联企业可以提高调研的效率和质量。
三、到上市公司之后,一方面要与企业的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等多接触,因为这些管理层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但管理层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存在投投资人所好的问题,所以和管理层沟通完之后,应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这家公司各个环节、各个角落的实地走访中,和工人接触,到车间中去,到厂区中去,在广泛的接触中感受企业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现象来剖析企业。同样举山西汾酒的例子,在山西汾酒厂区内走访时,看到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我们通过和建筑工人的沟通,得知这是新建的科技中心,我们感到汾酒对关乎企业长远的重大战略有大手笔的投入,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好处。
四、详细记录自己的访问过程,这种记录包括笔记、照片、录音、录像。作为一个远道而来的调研者,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看到、听到的信息量纷繁复杂,如果不做必要的记录,回去之后,很多事情和细节可能就忘记了,从而使调研得到的信息量大为减少。一定要通过大量的记录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最后的结论,证明自己哪些看法是正确的,哪些看法不正确,这家公司处于什么状态,就像中学生做完实验后要写实验报告交给老师一样。
其实,去上市公司并不是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的唯一方法,在超市里、在街上行走时都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去年因为参加某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我结识了来自深圳的个人投资者林先生,他长期持有招商银行、赣粤高速、中国平安,获得了巨额回报。在与林先生的交流过程中,他对为什么要买这些股票作了简单的说明:“我的老家在江西,我住在深圳,每年我都要乘汽车通过赣粤高速往返于江西和深圳之间,在乘车的过程中,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公路上不断增长的车流量,所以就买了赣粤高速。刚刚从江西老家来到深圳时,我看到有一家银行在马路上推销信用卡,感到非常奇怪,在一般印象中,银行总是高高在上的,哪有在马路上摆摊发行信用卡的呢?简单了解后发现,这家银行发信用卡手续非常简单,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于是就在马路上办了我的第一张信用卡,这家银行就是招商银行。使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后进一步熟悉了招行,所以就买入了招行的股票。买入平安保险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因为我们家的保险买的就是平安公司的,是平安的顾客,所以就买了平安。”
林先生取得如此之高收益率的原因竟然是如此的简单,是观察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后发现了大牛股。仔细观察生活,适当进行思考,就能发现成长股。观察生活是寻找成长股的条件,明星股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
陈理的调研顺口溜
所有的投资名家都对公司调研有一番心得,陈理也不例外。他自己在过去上市公司调研中的经验总结成了一组“顺口溜”:
1、看年报一手资料,有疑问电话了解;
2、调查前做好功课,准备好要问问题;
3、多参加股东大会,与高管接触对话;
4、直接去拜访公司,参观与董秘交谈;
5、去超市或服务点,观察和用户闲聊;
6、听竞争对手意见,向行业专家请教;
7、读老总文章书信,留意其言行思想------摘自网络,前部分来自董宝珍,<<财务与会计>>,2008,68-69页

❸ 去企业实地调研的策略

调研说白了就是挖掘企业经济信息包括深层的和表面的,谁最了解呢?财务经理比较了解,那么采访咨、询问、问答的方式一般是不会的到什么的,因为企业的很多经济上的信息是不愿意随便外泄的,要想做一篇有血有肉论文,我觉得双方已诚意的方式通过介绍,相互了解以后亲临工作岗位实习一段时间,才能有所体会。

❹ 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要注意什么

不能在什么也不掌握、不了解的情况下前往公司,那样的话,到了上市公司之后,面对大量情况和现象无法进行分类归纳和思考,从而使得调研的价值大为降低。如果未到上市公司之前就形成了全面的判断,你就会知道自己需要了解什么,需要考察什么,需要重点关注什么,调研就是有目标的、有效率的和有价值的。这和中学生做物理试验极其相似,学生们在做实验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器材以及试验的目的,如果没有提前准备,老师就不让进实验室。 二、到上市公司之后,不要把调研的精力只盯在企业本身上,要多同与企业关联的部门和公司交流。任何一家企业总是有相关的原料供应商、产品代理商等关系紧密的企业,要想了解这家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与之关联的企业进行调查访问,可信度和效率会更好。我们前一段时间去山西汾酒进行调查,为了了解汾酒的经营情况,我们专门访问了为汾酒生产包装瓶的关联企业,我们和工人交谈中得到的信息是汾酒对包装瓶的需求是稳定的和持续不断的,这使我们认识到汾酒的经营是稳定的和正常的,访问关联企业可以提高调研的效率和质量。 三、到上市公司之后,一方面要与企业的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等多接触,因为这些管理层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但管理层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存在投投资人所好的问题,所以和管理层沟通完之后,应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这家公司各个环节、各个角落的实地走访中,和工人接触,到车间中去,到厂区中去,在广泛的接触中感受企业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现象来剖析企业。同样举山西汾酒的例子,在山西汾酒厂区内走访时,看到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我们通过和建筑工人的沟通,得知这是新建的科技中心,我们感到汾酒对关乎企业长远的重大战略有大手笔的投入,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好处。 四、详细记录自己的访问过程,这种记录包括笔记、照片、录音、录像。作为一个远道而来的调研者,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看到、听到的信息量纷繁复杂,如果不做必要的记录,回去之后,很多事情和细节可能就忘记了,从而使调研得到的信息量大为减少。一定要通过大量的记录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最后的结论,证明自己哪些看法是正确的,哪些看法不正确,这家公司处于什么状态,就像中学生做完实验后要写实验报告交给老师一样。 其实,去上市公司并不是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的唯一方法,在超市里、在街上行走时都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去年因为参加某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我结识了来自深圳的个人投资者林先生,他长期持有招商银行、赣粤高速、中国平安,获得了巨额回报。在与林先生的交流过程中,他对为什么要买这些股票作了简单的说明:我的老家在江西,我住在深圳,每年我都要乘汽车通过赣粤高速往返于江西和深圳之间,在乘车的过程中,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公路上不断增长的车流量,所以就买了赣粤高速。刚刚从江西老家来到深圳时,我看到有一家银行在马路上推销信用卡,感到非常奇怪,在一般印象中,银行总是高高在上的,哪有在马路上摆摊发行信用卡的呢?简单了解后发现,这家银行发信用卡手续非常简单,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于是就在马路上办了我的第一张信用卡,这家银行就是招商银行。使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后进一步熟悉了招行,所以就买入了招行的股票。买入平安保险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因为我们家的保险买的就是平安公司的,是平安的顾客,所以就买了平安。 林先生取得如此之高收益率的原因竟然是如此的简单,是观察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后发现了大牛股。仔细观察生活,适当进行思考,就能发现成长股。观察生活是寻找成长股的条件,明星股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❺ 股票投资股票怎么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和研究一定要实地调研吗大家都怎么的怎么去挑选一直股票

专门从事股票投资的机构,在对某某股票做长期投资前对上市公专司进行调研(包括实地调属研)的,具体的调研内容券商是有详细的程序,外人是不得而知的。散户挑选一只股票是没有能力做这些调研的,差不多就是从个股的基本面来找,也就是流通盘、业绩、市盈率、成交量、是否热门、利好信息、再加上K线和其它技术形态等这些信息来选择的吧。

❻ 去上市公司调研,都考察哪些方面呢最好是能给一份调研表…

要看是什么来行业的公司。我主要自说工业企业,1、你到公司应看其原材料进货渠道和成本,2、其生产过程中是否对当地的环保造成影响,造成影响会有多大。3、要看其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4、询问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如果答不出来,就不要投资了。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还能投资吗?5、当地政府对其的影响(这条自己领悟)。6、其产品的市场环境如何,是否已出现换代产品,其产品在市场中的档次定位,主要针对什么消费群体,所什对的消费群体对其产品的评价(就是市场反馈)。7、企业的体制是否完善,完善的话是否运行健康?8、询问公司其主要大股东的情况,及与大股东的关系,是否经常有业务往来。9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与大股东的关系。10、员工的收入与生活情况。11、销售渠道是否完善。12、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这要从其他员工来了解,还要从主要管理人员的言行中了解。13、公司的负责人(董事长、总经理、总裁等)对公司与流通股东的态度。14、公司主要技术员工的数量,及在全部员工中所占比例的大小。15、如果以上14条有两条不通过的话,请不要投资该公司。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麻烦采纳,谢谢!

❼ 上市公司调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公司的领导团队,战略规划;
公司的经营业绩情况;
公司的实地工作场地的开工情况;
公司的研发能力;
公司的应收款应付款;
等等。

❽ 在买股票之前有没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做实地考察和走访调研

作为股民,是完全有必要了解一个公司运行情况的,只有对公司运行有一定了解,清楚公司运行是否正常,公司股票是否存在升值空间,才能选择购买。
可以去看一下巴菲特的传记,买进一支股票前先作一定了解观察。

❾ 在买股票之前有没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调研

如果你不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资金机构 你去考察调研什么也得不到

❿ 为什么机构要去上市公司调研

机构要去上市公司调研

就是投资公司

需要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与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招商e贷款额度 浏览:469
股票量价齐跌说明什么 浏览:368
方正重组理财 浏览:392
过户多久拿到监管资金 浏览:977
近期的理财诈骗公司 浏览:721
260108基金今天净 浏览:647
贷款提车上路需要多久 浏览:383
证券咨询公司的投资顾问 浏览:382
杭州南海成长股权基金 浏览:373
合肥鑫汇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么特点 浏览:958
医院股权融资 浏览:245
信托产品图片 浏览: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资金揭秘 浏览:515
怎么买万达股票 浏览:306
湖南源汇信托 浏览:891
汽车融资网站 浏览:747
外汇价1美元人民币 浏览:649
方正科技股票价格 浏览:802
景顺长城动力混合基金净值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