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象的公司理念
白象集团以‘献卓越食品服务顾客、创白象价值回馈社会’为使命,努力进取,锐意改革,坚持管理创新,追求持续快速健康成长,立意打造国内主食行业第一品牌。不断提供让消费者接受和认同的产品,是白象集团赢得消费者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更是‘白象’方便面赢得市场的立足点。白象产品分为20个系列、109个规格、306个品种,深受全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市场分布在全国包括海南、西藏的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国拥有1200多个一级批发商的庞大销售通路网络。从2005年开始,白象集团积极倡导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实施产品结构升级,开发研制的大骨营养系列产品,重新把握了方便面行业的‘定味权’,以其健康、美味、营养的诉求,开创了行业骨汤、骨面产品的新品类,又一次领导了全行业的消费潮流。
② 白象食品集团是国企吗
股份制企业。总公司是河南正龙食品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姚忠良是河南前粮食厅的局长,后来国企改制不知道怎么就把正龙改成他自己的了。
③ 白象食品集团的介绍
白象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方便面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横跨面粉、挂面、粉丝、面点、饮料和种植等多个领域的全国大型综合性食品企业,是“河南省粮食深加工和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全省粮食深加工十家重点保护企业”和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信息化500强第159名。公司创建于1989年,现有总资产达16亿元人民币,集团有9个方便面生产基地、1个面粉生产基地、1个挂面车间、2家调味料公司等17家企业组成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工厂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吉林、山西、湖南、江苏、四川、陕西等省份。
④ 白象集团的总部在哪儿
白象食品集团,是“河南省粮食深加工和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全省粮食深加工十家重点保护企业”和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信息化500强第159名。公司创建于1989年,现有总资产达16亿元人民币,集团有9个方便面生产基地、1个面粉生产基地、1个挂面车间、2家调味料公司等17家企业组成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工厂主要分布在吉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江苏、四川、陕西等省份。
⑤ 有谁知道白象集团怎么样
做方便面的吧?曾经风靡一时的,现在不清楚了
⑥ 白象的公司实力
白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族食品加工企业,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称为‘中国面制品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之一’,是中国方便面行业河南军团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销量最大、企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食品集团公司。每年消耗面粉90万吨,实现小麦转化120万吨,为河南省的粮食深加工转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直接带动的面粉厂、造纸厂、纸箱厂、精装纸公司、机械制造厂、调味料公司、运输公司等相关企业数千家,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从2001年开始,白象集团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粮食深加工十家重点保护企业之一,2004年被列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5年,白象被省政府评为百户重点龙头企业,被信息产业部列为企业信息化500强。长期以来,白象集团把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开发力度,加强对产品品质的科学改良,不断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有效整合,使新产品的质量和结构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满足新产品的开发及研究的需要,集团公司每年投入高达2000万元的资金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维护、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研发中心实验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具有各类实验检测设备200余台,总价值1000万元,其中有:质构仪、布拉班德粉质仪、拉抻仪、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油脂稳定性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远红外水分测定仪等各种先进实验检测设备,能针对集团各类产品的各项性能及指标进行检验、检测、分析以及新产品的小试及和中试。
白象作为食品生产企业,精选上等原料是确保产品品质的关键。公司目前拥有优质麦繁种基地,并将在其他省市山区远离污染进行优质小麦品种的培育。严格按照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健康农业标准种植,大大降低了化肥及有害农药的投放量,使面粉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后期食品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为持续提高集团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集团作为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了国家食品药品检验检疫局和中国食品协会组织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从农田到餐桌对危害食品安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⑦ 白象集团旗下所有公司的联系电话
曾经以“非油炸,更健康”迅速火爆全国的五谷道场方便面,如今却正面临着风雨飘摇。近日有消息显示,五谷道场位于房山区的工厂遭封、总部已撤出北京,且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破产申请”。昨日,五谷道场中旺集团董事长王中旺的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营销专家李志起昨日向记者表示:“五谷道场项目失败已无法挽回。”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五谷道场总部已撤出北京,移师河北隆尧。其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富顿中心的北京总部办公室内,如今只有20多人留守,显得有些冷清。而此前这里曾多达三四百人,掐指算来,此次的大举撤离距五谷道场总部驻京才仅一年有余。 去年年底,五谷道场牌方便面北京市房山厂区被法院贴上封条,原因是欠下供货商近1000万元货款和银行的4000多万元贷款。其实早在去年9月,五谷道场便被曝出资金链严重断裂,以致出现拖欠员工工资,北京、上海、重庆等多地供货短缺的现象。 五谷道场曾被业内喻为一匹黑马,用短短的6年时间便做到了全国第六的市场位置。然而仅仅才过了短短的2年时间,其销售便一落千丈,如今市场上已经很难寻觅到五谷道场的身影。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扩张过快,以及过分乐观估计非油炸方便面前景而大把撒钱,是中旺集团资金链数次紧张的主要原因。 对此,李志起表示:“五谷道场失败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其品牌的运作上,其投资扩张过于超前,而实际上非油炸方便面市场并没有爆炸式的增长。其不断抽调大量资金来弥补五谷道场所造成的损失,以至于陷入资金短缺的无底困局。五谷道场项目的失败将无可挽救。”但李志起最后强调:“不过对于中旺集团来说,其传统优势在于中低端方便面,如果能够及时收缩,还是可以度过这个冬天的。”五谷道场的发迹史 2001年,以王中旺为首的13位股东出资180万元创建了河北中旺食品有限公司(中旺集团前身)。 2003年12月26日,获得“康师傅”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注资3亿元。 2005年集团总部由河北省隆尧县迁至北京,五谷道场品牌开始运作,中旺集团步入了二次腾飞阶段。 2006年,五谷道场销售额达到15亿,中旺集团因此荣登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的榜首。 2007年,誓言增加到48条生产线,拿下方便面市场份额60%的五谷道场命运急转直下,衰落速度比成长时还要快。 2008年11月20日,公司破产重整。2009年2月12日,中粮集团1.09亿取得该企业股东股权. [编辑本段]中粮集团接管五谷道场2009年2月26日,中粮集团正式接管北京五谷道场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并重新任命新的高管团队,康师傅创始人之一、白象方便面总裁宋国良出任总经理,原五谷道场执行总裁王海晖出任副总经理,另有两位中粮人士李东明、张晓时出任副总经理。中粮入主后的五谷道场还将继续做大非油炸方便面业务,未来还将进一步投入资金。同时,中粮也将小规模进入油炸方便面市场,因为全盘接手的五谷道场也有部分油炸方便面产能。通过重组五谷道场,中粮成功进入方便食品行业。宁高宁入主中粮后,就一直期望中粮旗下各个业务能进入价值链上游,推出有竞争力的终端产品,而非甘心做价值链下游的原料商。行业人士认为,目前,中粮在面粉、油脂、酱料、香精等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方便面上游产业的原料控制能力。同时拥有福临门、长城、金帝等下游渠道支持。进入方便食品行业有一定基础。中粮方便食品业务并不只局限于方便面业务。2009年中粮还将在微波食品、冻干食品等业务板块进行并购。 中国的刘哥
⑧ 白象食品集团的简介
白象食品集团是以食品的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集团企业,主要产品有“白象”牌系列方便面、挂面、面粉和粉丝等。集团现有97条方便面生产线,日产可达3000万包,年可产100亿包,实现中国市场人均7.69包。自治区,全国拥有2600多个一级批发商的庞大销售网络,占到全国方便面市场份额的16%。自2004年至今,集团每年的方便面销售收入均在30亿元以上,连续三年稳居全国方便面行业前三名。
产业规模
集团正式创立于1997年,至今已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江苏、四川、陕西、吉林等省市布局10个方便面生产基地、2个面粉生产基地、1个挂面车间和2家调味料公司。集团先后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粮食深加工和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全省粮食深加工十家重点保护企业”和 “中国面制品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之一”。
产品市场
集团现拥有国际一流方便面生产线92条,年产方便面近100亿包。2003年,白象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潜心研发出骨类系列方便面,首次成功打破了国内方便面行业多年只有牛肉面口味的产品格局,重新把握了方便面行业新的“定味权”。此后8年间,白象“骨类”系列方便面以其健康、美味、营养的产品诉求,得到了全国亿万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引领了国内方便面市场全新的消费潮流。国际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数据显示, 2003年至今,白象方便面始终保持17%左右的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全国方便面行业三甲之列。
品牌发展
随着白象食品集团的快速发展,“白象”品牌先后荣获“亚洲品牌500强”、 “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知名品牌认知百强”、“河南省著名商标”等诸多荣誉。2009年,白象正启动新品牌发展战略,经过为期两年的全面梳理和形象提升,一个全新的、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新白象朝着国际化的品牌之路大步向前。
产业拉动
截止2011年年底,白象年产业消化面粉已超过90万吨,实现小麦转化120万吨,全国300多万户农民因此受益。与此同时,白象产业还直接带动面粉厂、造纸厂、机械制造、调味料、运输等上下游相关企业3000多家,全国超过50万人从事于白象的相关工作。白象正努力为河南及全国的粮食深加工转化、农业产业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责任
多年来,白象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未忘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投身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从向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设立“白象大学生救助基金”,到慷慨捐建5所希望小学帮助贫困孩子;从举公司全力驰援汶川地震,到集团跋涉2300多公里亲赴玉树地震一线抗震救灾;从白象全力护航奥运圣火勇攀珠峰,到白象设龙门石窟专项基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十多年来,白象食品集团已累计投入各项公益资金五千多万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白象食品集团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前景,尽管前进之路面临挑战,但白象人坚信,只要坚持“致力于提供健康食品,共享快乐生活”的企业使命,秉承“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家万户”的企业精神,专注品质,用心经营,就一定能够缔造出一个更加稳健、更具活力、更受尊敬的世界级食品企业。
经过3年时间的漫长等待,方便面巨头之一白象食品最终放弃继续IPO。这背后,一方面是作为其主业的方便面销量几乎停止增长;另一方面,曾被寄予厚望的鲜面食业务还没有走出其大本营郑州,便几乎烧光巨额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