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红派息问题 上市公司分红好还是送股好啊
不能简单的说从来不分红的公司就一定是不好的公司,首先买入一只股票无非是希望赚钱,那么如果一只股票虽然有给你分红,比方你10元买入,每股分你1元,但是却跌到了5元,相信你不会坚持认为那是一家让你满意的公司,实际上赚钱就有两种基本的方式,第一种是分红;第二种是股票上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不分红你未必不会赚钱,分红未必不会让你赔钱。
在股市中不通过分红来使得股东获利的情况很多,黑格尔说过:存在即是合理。
现在我们就从公司的角度讨论不分红而获利的合理性:
上市公司无非就是通过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进行经营、投资,进而获取利润、回报股东。那么她所处的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经营策略?都不存在固定的模式。
处于行业快速成长的公司,她们的获利显然应该用来再投资提前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创造更多的利润,那样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好比一个十分有天赋的孩子,在小学就已经名列前茅,到初中更是出类拔萃,顺利完成9年义务教育之后,是否应该希望他立刻找份工作呢?尽管他有可能创造出比同龄孩子更多的财富,但是如果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的料,由于没有在关键年龄得到足够的教育,最后损失的不只是他自己和他的家庭,而是整个社会。更简单的说,一个还没有成熟的果实,一定要摘下来,可能只有酸涩而已。
因此分红绝对不是回报股东的唯一方式,我们这样来作一个比方:
假设市场平均股价是20元,平均收益是1元;
那么存在这样一只股票也是20元,但它的收益达到了2元,收益率是平均的2倍,那么如果行业高速发展,也就是说由于没有出现市场饱和,再投资的结果将是产生同样的收益率,您是希望把这些钱分给你去投资那些只能收益1元的股票呢?还是希望公司继续壮大?或者希望公司分红之后由于财务能力下降,被别的公司来抢占市场使得公司的收益率下降?
长期维持高收益的公司的股东权益、净资产、公积金都会不断增加,当达到平均的两倍,它可以进行十送十的股本扩张计划,表面上你的持股比例没有变化,但是由于它扩张之后仍然等同于甚至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常言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投资者进行比较之后,至少又会涨到市场的平均股价水平,此时而你的股份数额却增大了一倍,那就明显超值的回报!
事实上,在中国经常分红的公司未必能够给投资者足额的回报,因为分红不是几个不懂经济、经营的股东随便说下,董事会就会通过的,董事会必须从行业、公司、国家政策、股东利益最大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只有那些没有必要进行再投资、行业已经饱和的公司才会大额分红,而那些行业又会由于充分竞争、长期经济利润为0而不可能创造更多的回报给股东。
所以市场上您经常看到超级牛股,并不见得就是分红明星、但大部分是当时的热门行业。
㈡ 分红派息,什么是“分红”什么是“派息”
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
派息指的就是派发现金,派息是分红的一种,分红包括派发现金和配股。
分红是将未分配利润,在扣除公积金等项费用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而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送股形式,它是从公积金中提取的,将上市公司历年滚存的利润及溢价发行新股的收益通过送股的形式加以实现。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分红派息,是指公司以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及任意公积金后,将剩余利润以现金或股票的方式,按股东持股比例或按公司章程规定的办法进行分配的行为。
(2)上市公司股东分红和派息扩展阅读:
股份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一般为一年),如果营运正常,产生了利润,就要向股东分配股息和红利。其交付方式一般有三种:一种以现金的形式向股东支付。
这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形式。二是向股东送股,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把资金留在公司里扩大经营,以追求公司发展的远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第三种形式是实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产品作为股息和红利分派给股东。
参考链接:分红派息-网络
㈢ 怎么分析一个上市公司分红好与不好 怎么能知道 派息率 多少
我在选择复一家公司股票的时候怎么制才能知道这个公司的分红好不好?
你看他历年来的分红记录,如果能拿净利润30%以上来分红就算比较好的,类似佛山照明每年拿70%以上的净利润来分红就是非常牛的。
----------
派息率
所谓派息率,也就是当年派息总数/同年每股总盈利,这个指标的确一般介于40-60%之间,某些上市公司派发特别股息,会使这个指标超过100%。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会认为超过60%的派息比率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困难。派息比率这个指标,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愿意通过现金回报股东的豪爽程度,仅此而已。
㈣ 派息,股息,红利之间有什么关系分别解释下
派息:就是分红的意思。股息:股票的利息,这是针对优先股股东而言的。红利:上市公司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三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其中股息+红利=股利,为上市公司分配给所有股东利润之和。下面是详细的解释:
派息,股票投资者对这个词会非常熟悉,是上市公司分红方案的意思。包括3种方式:1. 派现,就是每10股送X.XX元;2. 送股,就是每10股送XX股(赠送已有股份);3. 转股,就是每10股转XX股(多余公积金转成股份)。
股息,这个概念只针对优先股股东。优先股是一种特殊股份,不享受股票买卖差价,只享受固定股息,性质类似于债券。上市交易的股票都不是优先股。
红利这个概念与股息相关,上市公司支付完优先股股东股息之后,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称为红利。一般都是现金,也就是每10股送X.XX元。
㈤ 上市公司分红规定
1、股东的盈余分配权,俗称股东分红权,指股东基于公司股东的资格和地位而享专有的请求属公司向自己分配股利的权利。股东行使该权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从实体上公司需有实际可供分配的利润。二是从程序上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得到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通过。在以上两个条件未满足时,股东的盈余分配权尚只能是法律层面的期待权益。2、在公司存在可供分配利润的前提下,如果公司长期不分红,从程序上来说,根据《公司法》第167条规定,股东的盈余分配权以股东先行内部救济为原则,即股东可以提出召开股东会,讨论利润分配方案。3、股东的盈余分配权(股东分红权)诉讼救济途径:当公司具备上述的利润分配条件,股东可以依法提起盈余利润分配诉讼;当公司过分提取任意公积金或以其它形式侵害股东的盈余分配权时,任何一个股东都可以资本多数决滥用,股东大会决议侵犯股东正当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撤销股东会决议的撤销之诉或确认股东会决议无效的确认之诉,同时请求分配股利。
㈥ 上市公司分红方式有哪些
上市公司分红规定如下:1、上市公司必须在章程中明确分红政策。2、上市公司可以内进行中期的现容金分红。3、近三年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才能进行分红。4、在分红以前,上市公司需要拟定利润分配的方案,董事会要说明是否制定现金分红预案。5、公司应该在季度报告中说明现金分红政策的执行情况。
㈦ 股票中分红配股项目中的转增和派息和分红各有什么区别
送股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无偿赠送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现,又称为送红股或股票股利;派息是指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称为派股息或派现金股利;转增股本与分红有所区别,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而转增股本也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送股形式,但送股的资金不是来自当年可分配盈利而是公司提取的公积金,因此又可称为公积金转增股本,两者的出处有所不同,另外两者在纳税环节上也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效果是大体相同的。
1、现金股利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红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形式,派发现金股利时,股东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含税现金股利的20%。因此,根据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应缴纳600元[(100000÷10)×0.6×20%×50%]的个人所得税。
2、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本公积金除外),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资本公积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转赠资本。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规定:“资本公积金”是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