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硅晶圆供应商上市公司

硅晶圆供应商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1-07-12 10:34:31

Ⅰ 杭州中欣晶圆最有可能借壳的上市公司是哪家

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09月28日,注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东垦路888号。经营范围包括研发、制造:高品质(功率器件、集成电路用)半导体硅片、半导体集成电路零部件、器件项目的筹建;经销自产产品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太阳能光伏发电、售电业务;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
应答时间:2021-03-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Ⅱ 台塑集团是做什么行业的

台塑集团是台湾最大的工业集团,第二大民营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共有30多家子公司和事业部,经营领域横跨塑胶、化纤、货运、机械、医疗、教育等行业,在美国、印尼及香港等地设有6家海外分公司。

台塑企业的多元化发展,由塑胶工业起步,逐渐跨足石化、纤维、纺织、电子、运输、重工、能源、汽车、生物科技等产业,同时拓展海外投资事业。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本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宗旨,也着手开办医疗、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大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2)硅晶圆供应商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台塑企业自1954创立台塑公司至今,共拥有生产事业超过120家,医疗及教育等公益事4家,由此结合成为一个庞大企业体。

台塑集团以连锁的造型作为共同标帜,表示各公司间之纵横联系、互助合作及和谐圆融的意义,象征台塑企业体的一贯性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强大发展力。

标帜中各公司的代表符号,均取自中国文字的意象,其用意为宏扬我中华民族固有之优良传统文化,在国际商场上独树一帜,以简洁有力的型态,加深大众印象,以及对台塑企业的信赖感。

Ⅲ 12寸300mm的硅晶圆片 国内有哪几家上市公司生产

嗯,300ml的归清远片儿,国内有几家已经上市了,不需要买国外的了。

Ⅳ 有人知道王永庆是什么人吗

王永庆是台湾最知名的大企业家,是白手起家的典型,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更是许多台湾青年人最崇拜的企业家。
1954年3月,38岁的王永庆创立台湾塑胶公司(前身称福懋塑料工业公司,1957年改为现名),生产塑胶原料PVC。以此为起点,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王永庆建构了一个庞大的企业王国——台塑集团。
50年后的今天,台塑集团成为台湾最知名的企业集团,也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到2002年,台塑集团共有近百家分子企业及关系企业,员工达7万多人,资产总额1.5万亿元新台币,资产净值与营业收入均超过7000亿元新台币,在台湾企业集团中均排名第1位。到2003年,集团营业收入估计超过8000亿元新台币,6家上市公司以12585亿元新台币的股票市值高居第1名。
台塑集团经营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
王永庆的投资事业不仅在岛内创造了许多第一与奇迹,而且早已将事业伸向工业大国美国,在美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90年代以来,王永庆又将目标投向了祖国大陆,虽然建立石化产业链的“海沧计划”失败,但仍在大陆各地建立了以石化原料加工为主的30多家企业与大型发电厂,而且还在两岸构建新的石化、汽车、钢铁、物流、医疗等重要产业,再创新的奇迹。
与此同时,王永庆看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开始在东南亚进行新的投资布局,将越南作为投资东南亚的中心。继在越南投资兴建南亚聚酯纤维厂、台化纺织厂与南亚聚丙烯薄膜厂后,台塑集团又在越南投资成立台湾兴业公司,在面积达300公顷的越南同奈省仁泽工业区建立石化中下游工业基地,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兴建纺织原料、多元聚酯、纺纱、纤维等石化中下游产业及自来水厂、发电厂等配套企业。到目前,台塑集团已累计在越南投资近5亿美元,未来进一步扩大投资。
可以预期,王永庆将在21世纪建成一个以台湾、大陆、美国、东南亚为核心的全球事业布局,将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跨国大集团。
庞大的“六轻工程”
王永庆从经营石化业中下游的塑胶产品起家,尽管早已在70年代就成为世界级的“塑胶大王”,但长期无法进入官方垄断的石化上游即石油冶炼行业。王永庆为此奋斗了20余年,才在台湾经济自由化的上世纪90年代初得以实现,在台湾兴建第一个民营的“轻油裂解厂”即所谓的“六轻”(台湾第六个轻油裂解厂),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实现了王永庆多年的石化王国梦。
“六轻”位于台湾西海岸云林县麦寮乡。这是一个填海造地、兴建几十座工厂的巨大工程。该工程占地2600多公顷,一至三期工程已投资5400多亿元新台币,2003年已正式启动第四期工程,再投资1250亿元新台币,前四期总计投资6650亿元新台币(约200多亿美元),是台湾历史上最大的民间投资工程。全部工程完工后,估计可创造8300亿元新台币的产值,超过2002年台湾新竹科学园区7000亿元的产值规模,未来“六轻”将成为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齐名的另一个台湾经济奇迹。
“六轻”四期工程完成后,将建成包括三座轻油裂解厂在内的80多座工厂,年炼油量将增加到2310万吨,日炼油量将超过50万桶;乙烯年产能提高到280万吨,丙烯产能达到250万吨,石化主要产品规模将跻入世界前五大企业。
“六轻”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不仅为台塑集团带来巨额收益,而且对当地与台湾总体经济贡献甚大。前三期投资总额所生产的直接生产总值达到6100亿元新,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产值1万多亿元新台币,对台湾岛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达6.7%,建厂期间为中部地区带来了10万个工作机会,而整个产业链带动的工作机会更达75万个。
然而,近90岁的王永庆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又提出投资近千亿元新台币的“六轻”五期工程规划,在投资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发展半导体、平面显示器等高科技产业,使台塑集团未来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台塑“六轻”是台湾的一个跨世纪大工程,被称为台湾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王永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丰碑。
巨大的电力网
为了保证集团企业稳定的电力供应,及争取高利润的电力事业,台塑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能源电力事业。目前台塑公司、南亚公司、台化公司、台塑石化公司等都建立了汽电共生发电厂,另外还专门成立了麦寮汽电公司。为应对台湾“电业法”的修正可能出现的变化,台塑集团未来将通过自有输电线路,连接各地电厂,建立“台塑电力中心”,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力系统。
另外,台塑集团还在大陆建立了漳州华阳电厂与昆山汽电共生厂等,而且还计划扩大漳州电厂电及兴建新的汽电共生厂,增强台塑集团在大陆投资事业的用电需要。电力事业逐渐成为台塑集团又一个新的事业王国。
电子科技王国
王永庆是以石化业起家,建立起世界级的石化企业集团。不过,80年代后期,在长子王文洋的带领下,台塑集团逐渐进入高科技领域发展,而且在电子材料领域已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又进入显示器、半导体、网络科技等领域发展,正在建立起一个新的电子半导体产业王国。
经营石化下游产品的南亚公司是台塑集团第一个进入电子产品高科技领域的企业。1986年,任南亚公司第四部经理的王文洋主导,投资生产印刷电路板,并逐渐打出知名度,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印刷电路板企业。后来,印刷电路板事业逐渐从南亚公司分离出来,成立南亚印刷电路板公司,专门负责生产印刷电路板、铜箔基板、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30亿元新台币,已是全球第二大印刷电路板供应商,预计2004年有望取代台湾华通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商。
1990年,台塑集团成立福懋科技公司,主要从事IC封装及测试等电子业务。1995年,南亚科技公司成立,由王永庆亲自出任董事长,主要生产显示器、内存(DRAM)、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台塑集团最大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南亚科技公司资本额达275亿元新台币,股市市值超过600亿元新台币,年营业年收入达300多亿元新台币。1995年,台塑集团还成立台湾小松电子材料公司,主要生产硅晶圆电子材料。目前,台湾小松电子材料公司计划投资100亿元新台币,生产12英寸芯片。另外,2003年,南亚科技公司与英飞凌公司合作,投资22亿美元兴建的华亚半导体公司,开始生产最先进的12英寸芯片,预计2004年正式投产,年产能芯片5.4万片。这一切预示着,台塑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步伐加快,未来发展前景不可小视。
台塑光电公司目前投资160亿元新台币,规划生产年产72万台的电子显示器。同时,台塑集团还建立了台塑网络科技公司,正式进入网络领域。
目前台塑集团在电子、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规模还赶不上专业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但已初步建立起从研发到电子材料、显示器、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半导体制造与测试、光电、网络等较为完整的电子科技产业体系,一个新的台塑电子科技王国正在诞生。
正在形成中的医疗健康养生体系
看好生物科技事业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台塑集团积极进军生物科技事业。2001年,成立长庚生物科技公司,由三房大女儿王瑞华担任总经理(丈夫杨定一任董事长),负责中药与西药产品的开发,目前主要生产绿茶素、灵芝等30多种保健产品。2003年,长康生技公司开始评估在台的“香草药草生技园区”投资计划。2003年底,台塑生医公司正式自台化公司分割成立,王永庆的小女儿王瑞瑜担任总经理,主要开发生物医学材料,整合台塑集团在医药制造、长庚大学研发、长庚医院临床实验等三大资源。预计生物科技产业将成为台塑集团未来一个新的重大事业。
目前,88岁的王永庆开始积极推动“养生村世纪大梦”。王永庆亲自捐出大片土地,投资100多亿元新台币,兴建“长庚养生文化村”,计划通过“以工代金”办法,让老人在这里得以“活得老,做到老”,“安养”晚年。
加上长庚医院体系及长庚护校等医疗事业,台塑集团正在建成一个包括医疗、医药、医疗器材、生物科技、保健、安养等在内的医疗健康养生体系。
新世纪的工程规划
近90高龄的王永庆,似乎还没有停止事业的发展,还在不断规划新世纪的投资计划。2003年11月14日,王永庆提出一个更为惊人的投资建设计划,即打造“台北副都市”的世纪投资大案。
这一规划包括兴建桃园观音国际港、大型炼钢厂、汽车城、燃煤电厂、高科技园区、金属加工制造园区等项目,总计投资过1.26万亿元新台币。此一投资案将成为王永庆麦寮“六轻”工程之后,又一个惊人之举的世纪超级大工程。
其中观音国际港规划更具战略布局。观音港位于桃园科技工业区、观塘工业区及大潭工业区之间,海域面积达1200公顷,陆地800多公顷的范围内,初步规划总投资570亿元新台币,计划兴建27个码头的国际大港。若能顺利推动,未来台塑集团将拥有麦寮、观音、宁波三大港口,形成台湾海峡的货物运输网络。
家族与集团领导布局
王永庆家族的祖辈,是清道光年间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金田乡移居今天台北县新店直潭的。王家在台湾第一代祖先是王永庆的曾祖父王天来。其祖父是王天来四子王添泉。王永庆的父亲是王添泉的次子王长庚。王家在台早期主要以种茶为生,到了王长庚这一辈,开始了半农半商的生活。
王永庆15岁时离开家乡,到嘉义闯天下。这一去,竟改变了王家日后的生活,王家逐渐成业当地的有钱人家。王永庆创建台塑公司后,事业越做越做大,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最具知名度的大企业,王家也成为台湾最有名望的大家族之一。
今日,王氏家族亲友甚多,岛内外总计上百人。其中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是王氏家族的两大势力。
王永庆一生先后娶有三房妻室,大太太郭月兰未有生育;二太太廖娇生有两男三女,分别是王文洋、王文祥、王贵云、王雪龄与王雪红。三太太李宝珠则生有4女,分别是王瑞华、王瑞瑜、王瑞惠与王瑞容。
弟弟王永在娶有两二房妻室,共生育三子五女。
王文洋因一段婚外情打乱了王永庆接班部署,在王文洋被迫离开台塑集团之后,王永庆二房一系子女已基本淡出家族事业。目前除王文祥在台塑美国企业任职及大女儿王贵云在南亚公司任职外,二房其他子女均未在台塑集团内任职,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创出一片天下。二女儿王雪龄与简明仁夫妇创办大众电脑集团,已成为台湾知名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三女王雪红创建的威盛电子集团,已是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集团。长子王文洋则在大陆创建了宏仁集团,并在上海合作设立宏力半导体公司,开创台湾半导体进军大陆的先锋。
王永庆三太太李宝珠一系全是女将,但在台塑集团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房长女王瑞华不仅担任台塑集团下属长庚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而且是台塑集团“六人决策小组”成员,主要负责集团医疗、生物科技事业与美国的投资事业。
王永庆的弟弟王永在一系则是台塑集团的主要家族管理成员,主要负责集团石化及相关事业。王永在长期任台塑集团总经理,长子王文渊已出任台化公司总经理,次子王文潮任台塑石化公司(负责“六轻”)总经理,两兄弟同时是集团“六人决策小组”的成员。
2002年,尽管王永庆宣布退休,不再过问集团的具体经营事务,但仍是集团与主要企业的董事长,是台塑集团幕后的舵手与精神领袖。
为了台塑集团的长远发展,王永庆于2002年4月决定在台塑集团总管理处下成立“五人决策小组”,2003年王瑞华进入“决策小组”,并形成新的“六人决策小组”,各自分管集团不同的事业领域。目前“六人决策小组”成员分别是:台塑公司总经理李志村、台塑总管理处副总经理杨兆麟、南亚塑胶公司总经理吴钦仁、台化公司总经理王文渊、台塑石化公司总经理王文潮、长庚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王瑞华。
在王永庆的接班布局中,由家族成员与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集体领导团队“六人决策小给”,作为集团接班的过度平台,逐渐由第一代的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的“二王体制”向第二代王文渊、王文潮兄弟为主的第二代领导班子过度,以便带领台塑集团迈向一个新的时代,继续实现王永庆尚未实现的众多投资计划与理想。

Ⅳ 国内自主研发电子芯片的公司有哪些

1,展讯:

作为中国领先的手机芯片供应商之一,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目前已形成2G/2.5G/3G/3.5G移动通信技术基带、射频芯片产品系列,完成TD-SCDMA、TD-LTE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国家重点攻关课题。

Ⅵ 生产硅晶圆的上市公司

封装好的~~那种元芯是看不到的~~我们用的CPU就是用那种大大的硅晶圆切割成一个个的小块然后封装成的
切割好以后,inter会去专门检测切除后每个小元芯的实际效果~~然后根据他们本身的素质去给CPU设置官方出厂的主频 一般来说 越靠近硅晶圆内侧的切出来的CPU素质越好!!~~

Ⅶ 十年后哪家公司会成为中国芯片制造业的龙头

芯片行业是一个产业,而不是某一个企业,这里面所涉及的上下游企业比较多,有半导体材料,芯片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产品封测等多个环节。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而且很复杂,单凭一个企业不可能完成芯片所有程序的制造。

所以具体10年之后,哪些芯片企业有机会成为我国芯片行业的龙头,不应该从某个企业独立去分析,而是要从多个环节中当中的优秀企业去分析。我们就按照芯片制造的上下游从上到下来分析一下哪些企业有这样的潜力。

1、芯片设计代表企业:华为海思和紫光集团。

处理器代表企业:华为海思。


以上是目前芯片行业当中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也是未来10年之内我国在芯片行业里最具潜力的企业。但是芯片行业的发展不是固定不变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更加先进的企业出来。不管怎么样,我们希望我国的芯片发展越来越好,能够诞生越来越多的优秀芯片企业,这样才能突破一些国家的封锁,真正做到独立自主。

Ⅷ 硅片的用处是什么

『产品列表』

多晶硅硅锭(图) 硅片(图)
电池片(图) 铝合金彩色边框组件(图)
环氧树脂封装组件 光电幕墙组件(全玻组件)
太阳能草坪灯(图) 太阳能庭院灯(图)
太阳能通信电源(图) 太阳能移动电源(图)
http://ccn.mofcom.gov.cn/EntInfoShow/HeBei/985505/4143762.htm

受太阳能需求急剧增长的影响,生产硅片的原材料多晶硅价格几年之间上涨了3倍,而预计今后几年多晶硅的供应缺口将维持在5000吨左右,多晶硅价格有望继续上涨。这将有可能引发我国硅片生产行业新一轮洗牌,寻找国际技术合作伙伴将是途径之一。

光伏业推动多晶硅价格暴涨
光伏产业正成为最热门的新能源行业,在美国上市的无锡尚德的董事长施正荣由此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但蓬勃发展的太阳能电池也带动了多晶硅原材料价格上涨,并殃及到国内的半导体材料产业。

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军企业有研硅股(600206)总经理周旗钢向记者透露,原来售价为每公斤不到30美元的原材料多晶硅,现在价格上涨到每公斤110美元左右,受此影响,有研硅股2005年生产成本增加了3000万元。

周旗钢认为,多晶硅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就是太阳能电池。由于全球原油价格上涨,欧美地区对新能源的需求上升,这些国家都采取了鼓励太阳能发展的措施,这促使太阳能产业蓬勃发展,从而导致多晶硅需求猛增。

根据中金公司分析师吴丰树的分析数据,2002年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的需求量为6800吨,2003年为8700吨,2005年则上涨到1.56万吨,四年之间涨了1.3倍。而根据国外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多晶硅的产量为2.88万吨,其中半导体级多晶硅为2.07万吨,太阳能级为8100吨。从需求上看,半导体级多晶硅需求量为1.9万吨,略有过剩;太阳能级的需求量为1万吨,呈现供不应求之势。

与此同时,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也一路高涨,从2003年的每公斤23美元,上升到2005年底的每公斤90美元,已经高于半导体级多晶硅的平均市场价格。由于半导体级多晶硅同样可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因而造成半导体级多晶硅的短缺和价格上涨。

多晶硅有价无货
随着太阳能的迅猛发展,多晶硅原料市场还面临有价无货的困境。由于技术垄断原因,目前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原料由7家企业提供,而2005年这7家企业共生产半导体级多晶硅2.12万吨、太阳能级多晶硅6600吨,开工率为100%,再大幅提升多晶硅供应量的可能性不大。国内企业虽也有生产,但在纯度方面大都达不到要求。

吴丰树认为,2006年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将分别达到31500吨、36250吨、40100吨、44700吨和50150吨。 但是,这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据测算,到2010年半导体级多晶硅和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总需求将达到6.3万吨。面对这样的产能缺口,预计需要再过3年才能弥补,而2006年、2007年间,全球多晶硅将出现3000吨到5000吨左右的缺口。

这种供应短缺情况同样也波及到我国国内市场,国内多晶硅市场供应短缺甚至更为严重。其原因是我国目前还没有生产多晶硅的成熟技术,所用多晶硅几乎全部要靠进口供应,而国际硅片制造商多与多晶硅原料提供商存在产业联盟关系,更多的是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

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需要的半导体级多晶硅约1000吨,到2010年,预计半导体级多晶硅的需求量将达到2000吨。而据中国工程院的专家调查,我国2004年的多晶硅产量只有60吨,2005年863项目支持的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投产,全国多晶硅产能可以达到400吨左右,但由于投产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产,2005年的多晶硅产量也只有180吨左右。

周旗钢无奈地表示,自己公司能够以每公斤80、90美元的价格拿到多晶硅就很不错了,国内很多企业即使以每公斤100美元的价格也拿不到货。

硅片厂面临成本压力
原材料价格上涨给硅片企业带来成本上涨的压力。以有研硅股为例,据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介绍,有研硅股2004年全年生产了120多万片4、5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平均月产10万片左右。而2005年上半年就生产了70多万片,预计全年产销将达到160万至170万片,平均月产达到15万片左右。虽然产量增加了,但是业绩并没有提高,2004年每股收益为0.016元(前三季度为-0.046元),2005年前三季度为-0.035元,仍旧处于亏损状态。

有研硅股是目前国内半导体材料的领军企业,其4、5英寸硅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50%,6英寸硅片的市场占有率为30%。周旗钢认为,公司近几年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多晶硅价格上涨,使得8英寸以下的硅片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与有研硅股同病相怜的是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浙江海纳(000925)。

技术难题制约国内企业

除了原材料涨价外,国内硅片生产企业更面临着技术和规模的突破难题。
目前,芯片制造向更大尺寸和更精细制程技术演进。而国内多数硅片的生产多集中在小尺寸上,基本在8英寸以下,其中以4、5、6英寸为主。资料显示,在4英寸和更小的硅片方面,国内供应商几乎满足了国内市场的全部需求。在5英寸硅片方面,我国本地供应商2004年的销售额占到了近90%。但在6英寸硅片方面,2004年海外供应商约占我国市场的60%。

我国主要硅片生产商有有研硅股、宁波立立电子(原名为“宁波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浙大海纳等7家企业。这些厂商目前专注于生产6英寸和直径更小的硅片,只有有研硅股和宁波立立电子有生产8英寸硅片的能力。而只有有研硅股有能力生产12英寸的硅片。

周旗钢认为,从目前来看,8英寸硅片是世界主流产品,但已趋饱和,正逐渐向12英寸硅片过渡。2006年,全世界12英寸硅片需求将达到1200万片,并且12英寸硅片目前正处在强劲发展的初期,其产量预计到2020年才会到颠峰。

他认为,未来也只有生产12英寸硅片才会有相当的利润,而只生产其它小尺寸硅片的厂家必然会被淘汰。据业内人士测算,生产12英寸硅片用单晶硅每公斤需要1309元,按每公斤12英寸用单晶硅生产5片12英寸硅片计算,则每片成本为261元,而12英寸硅片的销售价格为1200元左右。
王国平对有研硅股分析后认为,2006年该公司4、5、6英寸产品形成的每股收益将为-0.030元,而12英寸抛光片产品的收入将达到11.06亿元,每股收益达到0.076元。

周旗钢甚至认为,如果国内企业不能够从大尺寸方面进行技术突破,国内的硅片行业洗牌就势在必行,其致命打击就是原材料价格的继续上涨。经过洗牌,最后剩下来的企业将屈指可数。据行业人士估计,在太阳能电池需求的拉动下,多晶硅材料2007年全年的期货已经售罄,这些材料的现货价格近期达到每公斤140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像有研硅股这样的企业有能力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它还面临买家的消费习惯和自己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半导体行业专家莫大康认为,12英寸芯片生产对材料的性能要求非常高,买家往往会对原料供应商进行长期的可靠性跟踪试验,而一旦他们选定了供应商就不会轻易改变。

此外,有研硅股还面临规模化生产的挑战。目前根据该公司12英寸硅片生产线的生产计划,2006年前两个季度的月产量为3000片左右,预计年底达到月产5000片,但这无法满足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的原料需求。

寻求战略联盟是出路
周旗钢认为,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涨价,公司会采取提高原材料综合利用、提高产品售价以及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等措施。

但他也承认,要解决原材料问题还需要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如扩大供应商规模,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以保证供应。据他介绍,有研硅股目前获得了日本一家公司的原材料,这家公司以每公斤70美元的价格给有研硅股提供30吨多晶硅,这个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得多,但条件是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全部返销该公司。而有研硅股从美国公司手中以每公斤90美元的价格获得60吨多晶硅同样是依靠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国内其他几家硅片生产企业同样也在寻求国际合作伙伴,从而获得技术支持。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几年,不排除这些企业与国际多晶硅生产企业建立资本联系。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也正是周旗钢下一步的打算。

2005年世界7大多晶硅厂商产量

厂商多晶硅产量(吨)产能开工率

半导体级太阳能级

Hemlock520022007400100%

Tokuyama380014005200100%

Wacher320018005000100%

MEMC30007003700100%

ASiMi28002003000100%

Mitsubishi25003002800100%

Sumitomo7000700100%

合计21200660027800100%

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介绍《硅片的奥秘》

2002-10-29 9:56:46 阅读200次

每一时代都造就一些占尽风流、惊诧世人的英雄人物。当今社会,是硅片称
雄的时代。“石头变财富”、“海水变能源”,将是未来社会的标志。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我们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和艺术融合的时代,
电脑技术为人们提供了科学和艺术沟通的有力手段,而小小的硅片则是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正因为如此,在我们这个时代,发展、更新最快的技术产品是电脑,社会投入技术力量最多的研究项目是开发硅片。从1947年第一个晶体管问世以来,硅片的发展已经跃越6代,这是历史上任何其它技术革命无法相比的。小小的硅片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给我们的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硅片的奥秘》一书及所配光盘通过追溯硅元素平平凡凡的过去,分析硅片
大显身手的现在,预测硅片令人眩目的未来,并配以丰富的图片及视频,向读者讲述了硅片给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

http://www.vsvt.com/book626309.html

Ⅸ 生产光刻机有哪些上市公司

生产光刻机上市公司:ABM、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佳能、尼康。

1、ABM

ABM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San Jose。主要经营光罩对准曝光机(光刻机),单独曝光系统,光强仪/探针。公司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和亚洲。

ABM总部位于美国硅谷,亚太销售服务、维修中心设于中国香港,公司在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地区设有代理机构。W.J.H.公司为ABM指定的中国独家代理商。

2、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坐落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内,邻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和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

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要致力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投影光刻机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IC制造与先进封装、MEMS、TSV/3D、TFT-OLED等制造领域。

3、佳能

佳能(Canon),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从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

4、尼康

尼康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三家能够制造商用光刻机的公司,似乎在这个领域不被许多普通人知道,许多人只知道尼康的相机做的好,却不知道尼康光刻机同样享誉全球。

Ⅹ 硅片回收闽来客服

大家好!我是
闽来硅片回收客服
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打关键字
硅片回收闽来客服
苏州硅片回收闽来客服
闽来硅片回收客服!都可以找到我公司
苏州硅片回收闽来
我是国有企业长期回收废旧金属,硅片、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片、ic级硅片,多晶硅
蓝膜片
抛光硅片
硅晶圆、头尾料
碎硅片
废硅片等。全国统一服务口号
-电话--13812387555
硅片商标
P
N
闽来LDK
是专注于太阳能多晶硅料、铸锭及多晶硅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2007年实现销售收预计将达6.5亿美元。目前产能超过1000MW,成为中国上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供应商,并成为全球第一家进入“吉瓦俱乐部”的光伏企业。目前,闽来LDK订单已排至2018年,订单总量超过了13GW,成为世界在手订单最多的多晶硅片供应商。中国最大的硅片交易中心
苏州闽来硅片交易中心

阅读全文

与硅晶圆供应商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元128000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8
借贷宝内部贷款一万的额度 浏览:298
8元人民币兑韩币 浏览:621
个人外汇结算账户结汇 浏览:109
美元与黄金价格反向变动 浏览:177
菲律宾350比是人民币多少 浏览:53
云南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招聘 浏览:343
在生铝锭价格 浏览:63
驻马店太平洋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930
智荟理财 浏览:357
5年10年指数基金 浏览:733
能反映主流资金的指标公式 浏览:734
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在哪看 浏览:912
混合股股票 浏览:589
众生药业定向增发价格 浏览:76
股票就像小三 浏览:144
外汇战法排行 浏览:639
南京什么宝理财 浏览:997
黄金的未来走势 浏览:616
cpa融资租赁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