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利用公司法等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2. 私企和国企混改私企员工属于国企的员工吗
企业进行混合改革之后,员工的身份基本上都是合同制,不存在私企与国企的分别,混改的目标就是为了消除国有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的,所以,作为原国有企业的员工一定要摒弃原有的思维,接受并适应新环境,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做好工作,不要再计较所谓的身份问题了。
3. 国务院:2020年国企混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关于国企混改的进展,彭华岗表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和全国的国有企业积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和领域还是不断扩大。在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混改积极稳妥地推进,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实施混改4000多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户数占比超过了70%,比2012年底提高近20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达到54%,引入社会资本超过7000亿元,电力、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央企混改的主要载体,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利润分别占到央企整体的67%和88%。
2020年专门成立了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下一步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2020年中央企业一年当中实施混改超过了900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这方面的工作还在积极推进。
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的经营机制的转换,混合所有制企业以混促改,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员工持股,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等等,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混改在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等方面的效果逐步显现。
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地推动了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当中,引入社会资本形成的少数股东权益,由2012年底的3.1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4万亿元,占比由27%提升到38%。另外,中央企业对外参股的企业超过6000户,国有资本投资额超过4000亿元,这种双向的混改,推动了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性冠军”企业。
彭华岗特意指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各方面都高度关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地以混改的数量、比例、进度、范围等作为国企改革的标识。”
“不能采取‘运动式’、‘一刀切’的方式来推进混改,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工作成熟度,宜改则改,不宜改不强改,避免盲目性,一企一策地加以推进。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分层分类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主要还是保持国有独资或者国有全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
“从目前来看,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还是没有推进引入其他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计划。我们要将改制作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务求改革实效,避免一混了之。要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加强党的建设。”
4. 国企混改的真正目的 国企混改是什么意思
国企混改全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为了让国企在改革中能够增加竞争力和活力。
混合的目的是为企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的有竞争力能够培养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治理体系。国企改革被公认为我国经济改革中最难的环节之一,难就难在各界在一些根本问题上缺乏共识。
在新一轮以“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标志的国资国企改革中,虽然方向已定,但细节未明。在此背景下,如何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路线至关重要。
(4)国企混改中小股东的保护扩展阅读
国企混改的应用
可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式、路径。
一是内部优化重组、改善组织结构,外部合作合伙、联合兼并,实现股份制改制,通过交叉持股相互参股,构建混合型企业。开发新项目、组建新公司,实行股份制,尽可能形成混合型企业。
二是基础好的股份制企业,通过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选择A股、H股等境内外类别,选择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等不同渠道实现IPO。
三是通过股权的流转、增持减持、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私募等方式优化股权结构,促进各类资本的融合。
四是继续坚持和改进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成功做法,深化存续部分改制,培育优质资产推向市场,有条件的母公司可改制为控股公司或投资公司,大企业可以整合子公司争取整体上市,放大资本功能。
五是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参股入股等方式,吸纳外资成为境外公司股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5. 国企混改意义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当前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混合所有制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健康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其竞争力;
也是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各种所有制资本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
国有资本与其他各种资本以混合所有制形态进入社会再生产的领域,这同样也是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保障。
(5)国企混改中小股东的保护扩展阅读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应当考虑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1、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规范运行、效率提升的基础,合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要持续梳理与优化国有企业制度流程体系,规避运营风险,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建立并完善经营计划制订、下达、执行、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及机制。
2、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自上而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能够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能够切实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并强化对地方和部门的职责及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求,构建完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3、遵循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规则。要加快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健全公平、公正、公开、规范、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使产权市场成为各类市场主体有序竞争、资本流动、资产重组、扩张发展的平台。从而有效推进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