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国会为什么会因为“排华法案”而道歉
美国的排华法案,本来就是对中国人人权的蔑视以及侮辱,是不公平不公正的。面对日渐强大的中国,美国不得不对排华法案道歉。
排华法案的设立是因为当时的美国白人想要追求更高工资,寻求更好工作环境的愿望,但是其实在排华法案公布之后,虽然没有了华人,但有很多人口走私集团从其他地方找到了其他的工作者。他们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排华法案是对中国华人的一种歧视以及不屑。也是因为当时中国政府太弱势,无法保护华人的正当权益。现在的中国,永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㈡ 越南排华是7几年
2012年、2014年。
1、越南反华示威是越南河内约200人2012年6月30日举行示威活动,示威从早上8点多开始,持续了约两个半小时。越南警方出动了大量警力负责安全警戒工作,但并没有逮捕任何人,目的是抗议中国在南海招标。
2、2014年5月13日,数百名越南民众冲进胡志明市北方平阳省的台商聚集区,见到华人就叫嚣攻击,并闯进多家台商的工厂,看到设备就砸、抢、破坏。
2014年6月24日,越南政府向受暴力骚乱事件影响的近140家外国企业支付了700多万美元的首笔赔偿,这些企业中许多是中国企业。
(2)排华集团扩展阅读:
5·13越南打砸中资企业事件的事件过程:
中越南海冲突升高,越南民众2014年5月11日在首都河内的中国大使馆前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起初是在胡志明市北方平阳省的越南—新加坡一号工业园区进行,原本仅有二百至三百名员工罢工游行,高举“中国滚出南海”、“越南万岁”、“打倒侵略者中国”、“不要偷我们石油”等标语;后来增加到六千人,其中五千人来自远东集团在当地的工厂。
随后二号园区也爆发示威,超过三千人参与,总计有四个园区受影响。
2014年5月13日演变为群众暴动,越南民众前往各大外资厂商投资的工业区抗议;原先抗议对象是大陆投资厂商和大陆管理人员,但到最后,台商、港商全都遭殃。
位在胡志明市正北方的平阳省传出有暴民冲进平阳省工业区内打砸抢。由于平阳省各大工业区中,是台商成衣纺织及鞋厂投资大本营,且聘用众多大陆管理人员,包括台商顺星、远东纺织、鞋美等厂,都传出遭暴民攻击。
2014年5月13日下午4时,数百名越南民众冲进胡志明市北方平阳省的外商聚集区,叫嚣攻击华人,看到设备就砸、抢、破坏,不少新加坡、韩国、法国、日本企业也遭波及。此前,越南侨民在台北抗议中国“侵略”其领海,上演了“在中国领土上抗议中国‘侵略’中国领海”的戏剧性场面。
因为中华文明对周边产生的影响,许多亚洲国家使用汉语汉字,最终事态发展到越南暴民看到汉字标识就攻击哄抢。越南反华民众还企图焚烧与中国有关的旗帜,此举令新加坡国旗“躺着也中枪”。
㈢ 越南为什么78年会有排华行动,有什么原因
越南排华三大原因:
1、中越国家利益冲突,两国关系恶化
中、越关系从同志加兄弟演变为兵戎相见,其根本原因是:两国关系中,国家利益的因素逐渐上升,且两国国家利益相冲突。越南的“印度支❤那联邦”梦想与中国的反对霸权主义格格不入;中、苏交恶,而越南倒向苏联并加入其反华大合唱;同时黎❤笋集团利用领土领海等问题挑起事端;等等,这些矛盾和分歧具有国家利益冲突的性质。
在中越关系恶化时期,当时的越南领导集团正是出于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考虑而排斥和打击华人华侨的,企图政治上压制华人、经济上铲除华人的影响,通过阻挠华人生计而抑制其经济发展,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华侨的财产,更重要的是排❤华作为反❤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排❤华运动达到打击作为其谋取地区霸权障碍的中国的目的。
2、国际上,越南—中国—苏联三角关系的变局
越南南北统一后,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受到严重削弱,而中国成为当时越南的地区大国梦与苏联以越南为桥头堡进入东南亚的图谋的共同障碍。而越南通过排❤华,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可以促进其实现“印度支❤那联邦”梦,另一方面又可以以此为砝码向苏联索取更多的援助。因此,可以说在国际上,越南—中国—苏联三角关系的变局是越南排❤华的一股推动力。
3、越南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换
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后,越南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为恢复和进行社会建设。为此,对越南南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统一国家和民族意识成为需要。而华侨华人在越南多为从商,且自我文化认同意识强,符合改造对象的标准。而这一时期,中、越矛盾分歧也愈演愈烈,且夹杂着国家利益的冲突,使这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具有摇身一变,城为排斥华侨华人运动的危险,只要越南当❤局稍微利用这场社会主义改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华人华侨的影响力铲除,将其作为一颗资本主义的毒瘤从社会主义制度的越南剔除。同时,越南领导集团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政策的失误,急于求成,从而引发了越南南方的政治混乱与经济衰退,而牟利的市场法则也可能使华侨华人在南方货物与服务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这也可以成为打击和排斥华侨华人的理由。因此,可以说越南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换,为越南排❤华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成为此次排华的重要推动力。
㈣ 美国属于反华势力
应该不属于,美国只是干涉主义,希望别的国家的立场是可控的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而已。
㈤ 经济命脉掌握在中国手中却大肆排华,结局如何
蒙古国是一个典型的小国,虽然忝为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但国内只有人口不足300万,还不如中国的东部沿海的一个发达区县,根据中国201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有27个区县超过了300万人口,较小的人口规模导致了此国发展受限,而蒙古历史的政策变化以及地缘政治,更是蒙古国衰落的最重要原因。
如今的蒙古,再也找不到汉文化影响的影子,在他们的语言中基本使用的是西方语言或者俄文,也正是因此在政治和经济上难以找到双方的亲近感。
㈥ 为什么在l美l国l排l华l的情况下 罗斯福还在l华l人l黑l帮l担任法律顾问 一直到当上总统为了钱吗
当时有排 华吗。麦卡锡主义是反共的。钱学森的回归也有很一大部分是因为这件事
㈦ (高分)请问一下,深圳安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个人发展怎么样
各位师弟师妹,大家好,现在到了找工作的季节了,在这里我给大家解密一个无耻的公司—京安集团(广东安邦)
我将是所谓京安集团(广东安邦公司)的具体情况跟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大家能够清晰的认识这个丑陋公司的本质:
1、公司规模:网上说公司一个集团(总部在香港),下面有11个子公司,可大家知道这个公司有多少人吗?中国人不到100人,外国人主要是佣人和工人,不到30人,这就是所谓的一个集团和11个子公司。取得名字很好听,在印尼还有一个比较猛的“子公司”印度资源集团“,猛吧,在中国至少是个很大的央企。总之公司员工不到150,还有10左右是老板的亲戚。
2、老板亲戚:这帮人可以说是不学无术,当然有一个人还是不错,至少对员工不错,部分老板亲戚普通话都不标准,更别说管理了。而且都管着财务,这个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做事情都要花钱,举个这帮不学无术的人例子啊“(公司试用期员工月180人民币的话费补贴)都离职了,还给他妈的花费补贴”,“吃个**饭,报销”,总之只要报销东西肯定会郁闷的,还有很多钱人家不给报销。
3、公司现状,网上说公司有什么矿之类的,都是吹牛逼,现在只是有煤矿贸易,大家知道印尼很多煤矿,但是都是劣质煤矿,所以这两年业务不好,入不敷出。其他的矿都是子午须有。我就是放弃了一个大公司而被骗过来的,郁闷的一塌糊涂。另外一个地方,有铁矿,但是和当地的人民关系贸易维护好,我就是在这个岛上,中方员工如果路,没走好,不好意思,当地的人或许会砍死你,就有几个中方员工被打过。没办法,在印尼那种为开化,又对中国人不好的国家,中国人的待遇就这样,经常被欺负。安全是得不到保障。
4、公司琐事。
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皇帝统治公司,老板也说了,在中国当孙子(用别人的钱开公司),在国外要当皇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员安排。公司现在基本上是由雅加达统筹,老板,一个太监,几个feizi和gongnv。先介绍这个太监吧,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太监长得怎么样,呵呵,就是你们想的那样,胖胖的,圆圆的连,当然了,不长胡子是肯定的。80后的“男人”,说起话来是笑着脸,可是背后藏着刀,可千万别得罪他。这样的话你可能会有麻烦,他经常拿着假圣旨叫你干活,骂你,经常在邮件里羞辱你,我见过,结果这个人被羞辱了还要当孙子。老板,刚才说了,就是一个皇帝一样,我只说“潜规则”,大家都懂的,只说一句,如果你长得好看,恭喜你,不管你什么专业,以前做过什么,留在雅加达吧,至于有没有消费,我不太清楚,我真没问过。至于feizi,和gongnv又不用说了,肯定不用得罪,天天不干活的那种。
(2)由于公司在印尼不到70人,而且又是贸易,所以大部分都是没活干,天天在那边“玩”,不好意思,印尼是个农村,就是省会城市的公交车,就是比我们的面包车稍微大一点,我是安徽的,据说80年代地级市出现过这种公交车,而且印尼人又排华,所以几乎天天就是在房间里,打牌什么的,几乎没有任何活动。
(3)工作内容,刚才已经讲了,家族小公司,什么事情都是老板说了算,还有那么多亲戚在那边,你在那边最多也是打酱油,就是混个2年,混个经理当,呵呵,回国你也是什么都不会,这是真实的事情。还有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不好意思,都从后勤开始做起吧,本科生,研究生都一样,工作内容非常简单,买菜,买桌子之类的事情。学码头的上山捡东西,学机械的,做综管吧,学水电的,也做综管吧。招你进来的时候说,“码头”“水电”马上开始,但去了之后,会告诉你,可能下半年,每次都说下半年。那你慢慢等吧。
5、为什么出国呢?去这样的公司出国值得吗?我现在告诉你,不值得
(1)出国为了丰富经验。不好意思,所谓的京安集团是小公司,中方员工不到100,在国外有几个个点,而且还是在农村,你打交道的都是民工或者佣人,或者就是那么几个中国人。网站上说什么新员工收获之类的,也只有骗到我们这样的学生,其他写那些文章的人晚上回去都要哭了,昧着良心写文章。这个大家都懂的。不用我多解释。
(2)提升英语,不好意思,公司不说英语,只是偶尔说说印尼语,学了回国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且你还没有学会就想着要回国了。
(3)为了挣钱,我只告诉你,在国外什么都要自己买,在这个公司工资也不算高,回国了什么都要重新开始,包括经验和生活。几乎公司所有的部门都扣过钱,不好意思,不扣的话,总司觉得很不值得,因为你确实没有做什么事情。
(4)为了更好的发展,刚才说了,实在是太闲,公司小,你在那边做了回国几乎要改行,到时候自己的专业忘记了不说,社招生没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很难找到工作的,而且又是在国外,回国了什么基础都没有,这个我们都亲有体会。今年就发生跟学生签了合同,最后没业务就无缘无故单方面解除合同,我就有那学生的公告邮件。这公司真的很无耻。
好吧,就写到这吧。其实我想说的有很多,我说的句句所实,希望大家相互传播这个文章。尊重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要被表面现在所迷惑。
希望我犯的错误,师弟师妹们不要再犯。阿门
㈧ 反对蔡澈出任监事主席的两大股东:基金公司与反华的行业协会
2月25日,戴姆勒两位大股东UnionInvestment基金公司迈克尔·穆德斯与德国证券持有量保护协会CEO马克·图恩勒公开反对蔡澈担任戴姆勒监事会主席,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蔡澈是造成戴姆勒集团市值持续下滑的罪魁祸首。据了解,这是目前跨国车企中少有发生的“股东公开反对监事会主席人选”的事件。
由于德国排放标准升级和企业转型影响了戴姆勒的营收业绩,2019年底,围绕监事会主席人选的问题戴姆勒股东层面开始出现了巨大分歧。戴姆勒内部也分别形成了支持前董事会主席蔡澈的“改革派”和支持现任西门子首席执行官、戴姆勒监事会成员凯瑟的“保守派”。
改革派认为戴姆勒必须主动应对汽车新四化的挑战,彻底改变戴姆勒的企业盈利模式,尤其是不应该将目光死死盯在短期收益上;保守派则认为戴姆勒不应该破坏原有的发展节奏,甚至认为德国不擅长应对快速转型。
2月27日,多位德国汽车人士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认为,两种声音背后其实代表了两大利益阵容,蔡澈是戴姆勒执行管理层和主业基金股东的代表,而凯瑟是戴姆勒非主业基金股东和德国政府保守派的代表。双方的矛盾核心点就在于企业的盈利问题。
在德国当地人士看来,此次两位基金股东公开发表反对蔡澈的声音,和戴姆勒刚刚发布的2019盈利业绩有关。另外,也有消息称,这两位股东对蔡澈对戴姆勒的全球化发展也颇有微词,尤其对戴姆勒与中国的业务往来耿耿于怀。
1
公开抵制蔡澈的两个股东什么来头?
此次公开反对蔡澈担任监事会主席的两位戴姆勒股东分别是来自UnionInvestment基金公司的迈克尔·穆德斯与德国证券持有量保护协会CEO马克·图恩勒。他们甚至直言“不能让蔡澈去监事会,戴姆勒会因此垮掉。”
据了解,UnionInvestment是欧洲十分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其经济实力十分雄厚,与全球多家金融保险机构及投资促进机构的联系都非常紧密。不过,这家投资公司对于项目的选择却有一个十分严苛的标准,那就是合资、合作项目必须具有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和较强的竞争能力且必须有收益。
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涉猎的业务涵盖3大产业,上千个行业,对地产投资尤其热衷。一位曾在Union就职的员工评价UnionInvestment是一家纯粹利益追逐者的公司。
而马克·图恩勒与他就职的德国证券保护协会则一直对戴姆勒中国发展问题持极端反对态度。这家协会甚至强烈抵制蔡澈大力发展中国市场。马克·图恩勒曾公开表示:“如果两家中国企业政治问题走到一起,不光日常运营,戴姆勒都有可能成为中国公司!”
可以看出,一家是注重短线收益的主权基金,另一家则是强烈抵制在华业务的行业协会,加上进入2019年后,德国工业生产指数已环比下滑2%,降幅超出预期,这些都是戴姆勒两位股东反对蔡澈进入监事会的原因。目前,德国当地资本希望稳定实体制造业发展的呼声愈发高涨,保守派代表甚至不断表示,应该拒绝与全球资本的接洽以换取自身工业体系在短期内生产安宁。
2
短期利益受损是核心矛盾
卸任戴姆勒集团CEO不久,现任戴姆勒监事会主席曼弗·雷德比肖夫极力推荐蔡澈担任下一届监事会主席。由于曼弗的任期要到2021年才能结束,因此反对声音初期并不激烈。
随着2019年戴姆勒财报发布,戴姆勒内部两种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正面碰撞。反对的声音中,少数股东将戴姆勒利润下滑、未完全解决柴油排放召回,以及高田安全气囊召回全部原因均归结到蔡澈身上,同时他们认为戴姆勒现阶段盈利表现不佳的原因就是蔡澈导致的。
资料显示,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的“特殊支出”金额高达60亿欧元,包括尾气门赔偿金和安全气囊召回等事宜,乘用车版块上半年的销售回报率仅为1.4%,远远低于2018年同期的8.7%。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这部分特殊支出不只有戴姆勒一家企业,几乎所有德国车企都无一幸免,这一责任不应该被归咎于企业管理层。
戴姆勒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Kaellenius)
尽管所有人知道这种调整是正确的,但也难免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因此,这些变化需要蔡澈这样的改革派人士从监事会层面支持康林松领导的董事会。
另外,作为担任了十几年的戴姆勒董事会主席,蔡澈对戴姆勒的发展可以说十分熟悉,这有利于监事会对戴姆勒财务、人事以及全球决策性事务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并对康林松领导的董事会战略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支持。
德国当地舆论认为,尽管康林松重新调整稳固了董事会架构,但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反对声音是他必须面对的。尤其是内部业务重组后,戴姆勒希望通过全球性发展彻底解决亏损板块,并且引进更多对企业改革有帮助的战略投资和合作者,从这一层面看,蔡澈还需要帮助康林松和“年轻的”董事会团队。
梳理发现,卸任董事会主席的前一年,蔡澈围绕德国本土、美国以及中国等核心市场做出了一系列工作,从政治、经济、贸易甚至社会责任各方面协调自己的资源,并且将改革规划在卸任前对外宣布,不难看出这是蔡澈将改革的压力放在自己身上的表现。
在德国多位汽车人士看来,蔡澈另外一大资源是中国。在他任内,中国成长为戴姆勒全球第一大市场,而且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与资本合作伙伴。不管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不能忽视中国对戴姆勒未来的影响,因此,德国很多人认为,蔡澈作为监事会主席热门人选,不会因为部分股东的反对受到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为什么特朗普越反华他就能得到选票越多
因为很多人被他及他身后的集团误导了,当自己做的不好的时候,诬陷他人,将责任完全推卸给他人就是最好的自救办法,美国的选举,无非就是金钱和谎言的游戏。
㈩ 反华西斯战争70周年是那一天
是2015年9月3号,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包括阅兵式作出总体安排。
据历史记载,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形成侵略集团。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苏联,苏联境内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中国成为东方主战场。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以胜利结束,至2015年正好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