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粮战略概述
整合资源运作
在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奉行着通用电气公司前CEO韦尔奇成长法则 “要么第一,要么第二,要么你就把它整好,要么就卖掉,要么就关门”。 对于中粮,“国有企业、外贸企业、多元化企业以及转型企业,”每一个都存在危险,既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又要强调专业化的优势,因此,宁高宁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型为以产业、实业为根本的企业,同时搞有限相关的多元化,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如对中粮三个长城葡萄酒进行了系统整合,在终端销售上统一,突现品牌的组合力量;如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乙醇和生物能源;并购新疆屯河、收购深宝恒、对中谷的合并、进军保险行业等等,一系列的并购和重组都突出了中粮在资源方面的整合运作,如有些是为了拓展产品线、有些是为了控制上游原材料、有些是为了进入成长性的行业,能够与企业的发展形成协同。为了进一步推进对中粮的整合,最近中粮油大手笔分拆,将食品饮料与农产品各行其道,其中中粮油将主攻食品与饮料业务,公司名称也将从“中国粮油国际有限公司”改为“中国食品”。 而分拆出来的以农产品加工业务为主的“中国粮油”将在香港主板独立挂牌。分拆完成后,中国食品的核心业务将分拆包括四大部分:一是主要从事生产、装瓶、分销及销售的可口可乐饮料酒类业务;二是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长城” 和“华夏”等品牌的红酒及白酒以及绍兴酒;三是以“金帝”为主的巧克力和其他糖果产品;四是“福临门”、“Fortune”及“四海”品牌为主的小包装食用油业务。中国粮油的核心业务则包括生物燃料和生化业务、油籽加工、大米贸易及加工、啤酒原料、小麦加工业务等。
编辑本段发展成长战略
综观中粮的业务范围,目前主要是三大主业:食品加工与制造;粮油、食品贸易,粮油糖期货及物流;保险、酒店、房地产开发经营,整个中粮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兼顾相关行业的发展格局。对于这些行业,则分别由四大板块承担:一是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从事粮油、食品的贸易,主要是进出口业务,也有部分转口业务;二是中粮国际,从事粮油食品的生产加工与制造,包括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长城葡萄酒、中粮面粉、中粮麦芽等系列产品;三是鹏利国际,从事以凯莱酒店为代表的房地产、酒店业务,迄今已在国内开发500多万平米的物业;四是金融板块,包括期货经纪、财务公司、中英人寿、中怡保险,从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嫁接服务。对于中粮的发展成长之道,主要是:
协同多元化战略
中粮从进出口贸易商转型进入实业化发展阶段以来,目前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有:食品制造业、房地产业、酒店业、金融业、保险业、生物能源等,这些业务之间都是一种协同关系,如根据公司的战略定位及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对公司现有业务及集团相关业务进行评估和检讨,通过内部成长和外部扩张的方式获取长期成长动力,对公司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品牌、渠道、研发、生产、物流、采购以及组织架构等。如在食用油方面,已形成市场的主导,从自主福临门到控股鲁花,到开发高端的滋采,形成了系列化品牌,有效形成了品牌区隔;如重组中谷,加强了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优势;进军生物能源,既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又有国家对能源战略的支持,其发展空间巨大;利用资本进入保险和地产,通过强大的资本实力来整合产业,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产生了较好的协调效应。如在房产行业,中粮在收购深宝恒完成以后,把优质房地产开发业务注入深宝恒;并利用深宝恒现有土地资源,在宝安区以租赁厂房或其他合适形式,设立粮油食品、包装等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把深宝恒发展成为集物流、仓储、贸易、采购、地产物业为一体的上市公司。
集团化战略
从目前中粮对所属五大业务群及下属公司的管理模式上看,整个中粮都在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都是采取控股和收购等方式,利用资本杠杆来整合产业,进而形成具有协同效益的价值链和供应链整体。当然,在集团化战略过程中,中粮的集团文化、集团核心竞争能力、集团的统一形象等还没有效形成,虽然旗下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都获得了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集团品牌形象还有待完善。
编辑本段中粮集团远景
“既不能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但也要强调专业化的优势”,对于中粮的未来发展,需要打造中粮资本以外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中粮作为国内粮油行业龙头企业,其行业竞争力并不强,业务发展也不够稳定。竞争手段较少,竞争重点主要局限于产能、布局上,而缺乏对供应链各环节管理、人才、产品、品牌、技术、资源等要素的完整整合,赢利模式、供应链竞争、公司治理与管理系统、企业文化模式等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可能是中粮目前最大的隐痛。 随着进一步的放开市场和来自国外的竞争,中粮集团应该进一步打“组合拳”,培育自己的“芯”,进而在日益国际化的市场格局中不断健康成长。实施行业聚焦,产品聚焦,并不断创新,走“行业一体化”和“市场多元化”的道路;跨地域经营,合理集中与分散资源,提升与建立管控能力和系统,引导内部人力资源发展,追求稳定投资回报;规范化经营,集约化整合,系统化流程,规范化制度,确保优势竞争地位。 正如董桓所言,中粮的核心能力塑造既要内敛,即以企业战略定位为基础,以专业化发展为手段,从中粮现有的品牌、人才、市场网络等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切入,带动企业知识库、创新机制、管理、文化、资源、技术、服务等其他核心资源整合,建立独立的研发系统、有效的管理平台、系统化的公司治理和管控体系、先进适用的企业文化,提高集团管理运作能力和创新吸收能力,发挥“沃尔玛”式效应。又要外展,即以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市场手段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源或掌握核心技术源的人才;与具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并购具有某种比较优势的企业和团体。中粮现在的并购整合和未来可能的国际化不过是外展的一种手段和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中粮要警惕外展时所带来的种种危机和巨大风险,只有当有了足够强大的整合能力、纠错能力和平衡能力,才能确保外展成功。
2. 中粮集团有几个分厂
中粮集团简介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
贸易
中粮集团长期从事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之一。截至2003年,中粮集团进出口额累计1,46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累计785亿美元,进口总额累计683亿美元。
1992年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粮集团加快战略调整,大力实施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产业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中粮集团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兼顾相关行业的发展格局。食用油脂、饮料、酒类、啤酒麦芽、面粉、巧克力、金属包装等业务在国内占有领先地位。中粮产品“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头享誉大江南北,中粮投资的凯莱系列酒店也跻身世界酒店集团300强。此外,中粮还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主要装瓶商。
重组、改制与上市
1999年上半年以来,中粮集团实施重组、改制、上市的发展战略。集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公司内部建立全球视野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通过重组、改制,集团进一步强化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组建了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主营粮油糖政策性贸易业务)、“中粮国际”(香港上市公司,主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业务)、“鹏利国际”(主营地产投资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粮发展有限公司(主营非上市业务)和“中粮金融”(主营人寿保险、保险经纪、期货等业务)5大经营中心。其中,“中粮国际”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和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食品工业的主要渠道。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
中粮集团拥有50余年的国际贸易经验,是中国粮油食品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是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出口的主渠道。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 “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粮国际”是中粮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粮集团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新疆屯河”、“华润生化”、“丰原生化”等4家上市公司。
3. 寻找战略规划案例
我这有个华彩咨询的,是在他们网站上找到的,是他们的咨询成果,应该来说是比较经典的。你看看。
华彩咨询战略规划案例——中粮集团战略规划咨询案
【项目背景】
a) 中粮集团研发战略规划项目:
成立于1952年的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在地产、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卓有成绩,被《财富》杂志列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根据中粮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中粮将从一家主营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将逐步转型为:为消费者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核心是从贸易公司向实业公司的转型。
中粮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商业模式多样,各业务单元强弱不一,差距明显。从贸易向实业的转型中粮有三大举措:其一是集团“更名”,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其二是“换标”,更换了由“梦想蓝、喜悦橙、青春绿”组成的新表示;其三是最为实质性的,建立集团研发部,夯实实业发展基础。
但中粮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创新能力有限,整体协同性也不强。总部层面的研发部刚刚成立,组织管理能力较弱,因此进行集团研发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该研发战略规划项目主要解决如下问题:集团研发战略核心目标是什么?集团研发战略路径如何规划?中粮研发部应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构架? 中粮研发部和业务单元应当建立什么样的界面?研发部在集团层面如何有效组织开展研发工作在研发工作?新产品开发项目怎样发起? 对待这些项目的评价和筛选原则是什么?
华彩提出了“一二三四”为主要内容的研发战略。即,一个核心思路:“研发作为未来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提升公司现有产业升级换代,研究开发出具有未来发展前景的、具有高竞争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改变现有的一些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的产品或产业”;两个支撑体系:研发战略管理,研发项目多层次管理体系;三个运作机制:技术中心实心化,研发战略分级实施,项目管理立体化;四种核心能力:行业研究能力,技术跟踪与开发能力,多层次项目管理能力,成果放大能力
b) 中粮集团主业战略规划项目:
在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下,中粮集团确定了“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策略,并确定了九大主业。
在宁高宁的董事长的亲自领导下,中粮集团开展集团主业战略规划及研讨。华彩咨询有幸为集团粮油产业及包装产业进行战略规划,这2个主业的战略规划,在集团内部举行的巡回战略质询会中,获得集团战略部及宁高宁董事长本人的一致好评,综合评分列于集团前两位。
从战略执行的情况来看,粮油及包装事业部在新的战略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年均50%的成长,利润增长也保持同步增长。
注:主业战略具体内容由于涉及较多敏感经营数据和商业秘密,本案例不具体引用。
4. 中粮期货的中粮集团简介
贸易
中粮集团长期从事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之一。截至2003年,中粮集团进出口额累计1,46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累计785亿美元,进口总额累计683亿美元。
1992年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粮集团加快战略调整,大力实施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产业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中粮集团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兼顾相关行业的发展格局。食用油脂、饮料、酒类、啤酒麦芽、面粉、巧克力、金属包装等业务在国内占有领先地位。中粮产品“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头享誉大江南北,中粮投资的凯莱系列酒店也跻身世界酒店集团300强。此外,中粮还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主要装瓶商。
重组、改制与上市
1999年上半年以来,中粮集团实施重组、改制、上市的发展战略。集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公司内部建立全球视野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通过重组、改制,集团进一步强化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组建了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主营粮油糖政策性贸易业务)、“中粮国际”(香港上市公司,主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业务)、“鹏利国际”(主营地产投资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粮发展有限公司(主营非上市业务)和“中粮金融”(主营人寿保险、保险经纪、期货等业务)5大经营中心。其中,“中粮国际”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和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食品工业的主要渠道。
5. 中粮集团品牌战略
“板块化解决方案”,就中粮集团下属各职能部门、公司机构进行了板块化归位,内明确各自所在的容品牌关系板块和管理方法;同时,对中粮集团下属的众多产品业务品牌进行“统一使用中粮品牌、中粮集团背书品牌、独立品牌”的管理格局,比如“福临门”、“金帝”、“长城”就使用了“中粮出品”的强势品牌背书,以知名子品牌拉动企业品牌认知,企业品牌为子品牌提供信誉支持和品质保证。
这套方案是正邦做的
6. 国企改革“中粮方案”都有哪些
中粮集团1月26日通报,按照十九大指出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2018年集团将以营收同比增长8.4%,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0%为发展目标,实施以“三大拉动”、“四大转型”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升级。
赵双连表示,希望新一年中粮实现三个明显变化——各产业布局清晰并明显优化,大物流体系改造补缺明显变化,品牌市场营销占比明显变化,达成专业化整合、混改、三年攻坚任务三个全面完成。
7. 中粮集团并购蒙牛的战略意义如何啊
中粮要搞全产业链,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集团,他要丰富他的产品结构,听说还要收购白酒呢。
8. 中粮集团简介、概况
公司是中国最早的集装箱专业生产厂和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主要经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罐式储运设备、机场设备制造和销售服务。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是中集集团目前的重点发展业务,自2002年以来,中集利用其在管理、技术、品牌和规模经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收购兼并和投资建设的方式,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规模性扩张。公司目前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集装箱制造集团,客户包括全球最知名的船公司和租箱公司,产品遍及北美、欧洲、亚洲等全球主要的海陆物流系统,在集装箱行业确立了世界级地位。所属行业:机械设备区域:广东省发行价:8.50元公司网址: www.cimc.com电话:26691130董事长:傅育宁控股股东: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LTD证券简称:中集集团证券代码:000039曾用名:深中集A->中集集团->G中集->中集集团主营业务:制造修理集装箱及其有关业务,利用公司现有设备加工制造各类零部件结构件和有关设备,并提供切割、冲压成型、铆接表面处理,包括喷沙喷漆、焊接和装配等加工服务;开发、生产、销售各种高技术、法人代表:傅育宁总经理:麦伯良董秘:于玉群独立董事:秦荣生、靳庆军、徐景安联系电话:26691130传真:26826579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邮政编码:518067工商登记:440301501119369信息披露:注册地址:深圳市南山蛇口工业区港湾大道2号中集研发中心8楼办公地址:深圳市南山蛇口工业区港湾大道2号中集研发中心8楼历史沿革: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本公司”) 的前身为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 ,是由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与丹麦宝隆洋行、美国海洋集装箱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992 年12 月,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深府办复 [1992] 1736 号文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以深人银复字 (1992) 第261 号文批准,由本公司的原法人股东作为发起人,将本公司改组为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1993 年12 月31 日和1994 年1 月17 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深府办复 [1993] 925 号文和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以深证办复 [1994] 22 号文批准,本公司分别向境内、外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 股票和境内上市外资股 (B 股) 股票并上市交易。 1995 年12 月1 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本公司更名为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07 年12 月31 日止,本公司累计发行股份为2,662,396,051 股。发行相关 成立日期:1992-09-30上市日期:1994-04-08发行价格:8.50元发行数量:1200.00万股首日开盘价:12.50元实际募资:9600.00万元发行市盈率:12.30倍
9. 想了解下中粮集团全产业链呢,有知道的没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我是了解一些的,目前,中粮集团所倡导的“全产业链”战略转型与其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国际化竞争的背景下,中粮集团逐渐完成了“粮油贸易企业——实业企业——全产业链企业”的企业战略转型。对了,中粮集团我买网制作的《幸福家味道》系列微电影很棒吧,呵呵。
10. 以您的公司或你熟悉的组织机构作为案例,从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方面论述该企业的战略管理框架。
我这有个华彩咨询的,是在他们网站上找到的,是他们的咨询成果,应该来说是比较经典的。你看看。
华彩咨询战略规划案例——中粮集团战略规划咨询案
a) 中粮集团研发战略规划项目:
成立于1952年的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在地产、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卓有成绩,被《财富》杂志列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根据中粮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中粮将从一家主营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将逐步转型为:为消费者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核心是从贸易公司向实业公司的转型。
中粮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商业模式多样,各业务单元强弱不一,差距明显。从贸易向实业的转型中粮有三大举措:其一是集团“更名”,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其二是“换标”,更换了由“梦想蓝、喜悦橙、青春绿”组成的新表示;其三是最为实质性的,建立集团研发部,夯实实业发展基础。
但中粮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创新能力有限,整体协同性也不强。总部层面的研发部刚刚成立,组织管理能力较弱,因此进行集团研发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该研发战略规划项目主要解决如下问题:集团研发战略核心目标是什么?集团研发战略路径如何规划?中粮研发部应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构架? 中粮研发部和业务单元应当建立什么样的界面?研发部在集团层面如何有效组织开展研发工作在研发工作?新产品开发项目怎样发起? 对待这些项目的评价和筛选原则是什么?
华彩提出了“一二三四”为主要内容的研发战略。即,一个核心思路:“研发作为未来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提升公司现有产业升级换代,研究开发出具有未来发展前景的、具有高竞争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改变现有的一些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的产品或产业”;两个支撑体系:研发战略管理,研发项目多层次管理体系;三个运作机制:技术中心实心化,研发战略分级实施,项目管理立体化;四种核心能力:行业研究能力,技术跟踪与开发能力,多层次项目管理能力,成果放大能力
b) 中粮集团主业战略规划项目:
在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下,中粮集团确定了“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策略,并确定了九大主业。
在宁高宁的董事长的亲自领导下,中粮集团开展集团主业战略规划及研讨。华彩咨询有幸为集团粮油产业及包装产业进行战略规划,这2个主业的战略规划,在集团内部举行的巡回战略质询会中,获得集团战略部及宁高宁董事长本人的一致好评,综合评分列于集团前两位。
从战略执行的情况来看,粮油及包装事业部在新的战略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年均50%的成长,利润增长也保持同步增长。
注:主业战略具体内容由于涉及较多敏感经营数据和商业秘密,本案例不具体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