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近4亿收购天然气集团股份

近4亿收购天然气集团股份

发布时间:2021-01-01 20:13:37

❶ 中国的天然气公司有哪些

一、中国的天然气公司有以下:

1、港华燃气

港华燃气集团是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中华煤气)在内地经营的公用事业企业,业务涵盖城市燃气、城市水务、燃气具零售,以及燃气综合保险、家居精品、高端橱柜等延伸服务。

2、华润燃气

华润燃气集团成立于2007年1月,是华润集团战略业务单元之一,主要在中国内地投资经营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燃气业务,包括管道燃气、车用燃气及燃气器具销售等。

3、新奥燃气

新奥能源(原新奥燃气)于1992年开始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业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之一。新奥能源于 1992 年开始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业务,目前已构建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以城市民用、园区、公建、交通和工商业用户为终端客户,以城市燃气、园区能源、交通能源和分布式能源为主要业务的能源分销体系。截至 2005 年底,新奥燃气已成功气化了中国 15 个省、市、自治区的近 60 座城市,覆盖城区人口超过 3500 万。

4、中油中泰

中油中泰燃气公司于2002年注册成立,公司专业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重点从事城市天然气管网的投资、设计、建设、管理,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煤层气的综合开发利用。

5、中国燃气

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是中国最大的跨区域能源供应服务企业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燃气成功构建了以城市管道天然气业务为主导,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车船燃气、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发电、供热、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以及燃气设备,厨房用具制造,网络电商并举的全业态发展结构。

二、中国现有的天然气公司是属于国营和私营并存的,经营性质是在实践中,衡量企业是否垄断,主要有两个指标——资源占有率和市场占有率。据此分析,传统能源领域中的国有企业的确具有“垄断”性质。

(1)近4亿收购天然气集团股份扩展阅读:

中国燃气的项目布局

中国燃气目前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广泛的项目布局。截至2017年底,旗下公司已超过800家,拥有400多个城市燃气项目,629座天然气汽车及船舶加气站项目,110多个液化石油气分销项目、16个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1个煤层气开发项目

8个液化石油气码头,4个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燃气管网总长10万多公里,各类管道燃气用户2300多万户,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600多万户,燃气供应覆盖城市人口超过1.5亿人。

❷ 昆仑能源收购了昆仑燃气后员工怎么办

从2008年开始,中石油在天然气中下游领域布局了三家“昆仑”: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其中昆仑燃气总部所在地设在北京、昆仑利用总部所在地设在深圳、昆仑能源总部所在地为香港。
然而,三家“昆仑”却没能一起走到最后。在昆仑利用原总经理陶玉春落马之后,昆仑利用被率先踢出局;随后,昆仑燃气和昆仑能源合二为一的消息也几次传出,此次终于消息落地,未来将只有昆仑能源一家“昆仑”独自存世。
2015年7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在计划将旗下的燃气业务整合为一家公司,与私营领域的对手展开竞争。目前,中石油计划以子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收购未上市的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目前,昆仑能源是中石油旗下主要的商业燃气供应商,而昆仑燃气则在中国100多座城市从事燃气分销业务。两家公司都从属于中石油旗下的上市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最终中石油三家昆仑集团~昆仑利用被昆仑燃气收购!昆仑燃气被昆仑能源支付30亿美元收购!昆仑能源胜出!现在2016年 昆仑能源需要经历2-3年的整合集团公司内部 与 员工售后 整个后勤 后续的各种问题 等等等等等!待遇原来挺好的 收购后 就一般了!员工的奖金也是每月拿百分之75了 ,刚上班三、四年的员工 一个月也就两千多元偶尔能达到三千元

❸ 昆仑能源收购了昆仑燃气后员工怎么办

对员工来讲:重组没啥太大好处,两个岗位并一个,人员缩编,职业生涯道路变窄。

❹ 进击路上的吉利,或收购阿斯顿·马丁19.9%的股份,达2亿英镑

【精彩车市1月日报道】进击路上的吉利,继吉利收购沃尔沃、路特斯、英国锰铜、戴姆勒集团近10%带有投票权的股份且前段时间还传出要收购宾利的消息。而眼下吉利似乎又对超豪华品牌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产生了浓厚兴趣,吉利有意投资阿斯顿马丁19.9%股份,涉及金额2亿英镑,而目前双方还在协商当中。中国自主品牌一哥的商业版图扩张的真是越来越迅猛。

熟悉谈判的消息人士还表示,吉利认为阿斯顿·马丁与其自有品牌路特斯(Lotus)整合后,在技术和汽车平台方面可能节省资金。吉利还拥有沃尔沃和德国戴姆勒的股份。

对此报道,阿斯顿·马丁发言人拒绝就该公司是否在与吉利谈判发表评论,只是说与潜在投资者的谈判正在进行。吉利欧洲发言人拒绝置评。

上述消息人士还称,戴姆勒支持阿斯顿·马丁确保其长期未来的努力。戴姆勒持有阿斯顿·马丁5%的股份,并为后者提供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AMG)发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持有戴姆勒9.69%的股份,为最大单一股东。同时,戴姆勒与吉利正在加强合作,在中国成立了合资企业,共同经营smart品牌。

对于吉利入股阿斯顿·马丁,戴姆勒拒绝置评。

早在上个月,路透社报道称,阿斯顿·马丁正与潜在投资者就建立“长期关系”进行初步谈判。作为融资评估的一部分,阿斯顿·马丁表示,这笔交易可能涉及股权投资,也可能不涉及股权投资。

当时消息人士称,来自外部投资者的注资,是阿斯顿·马丁考虑的多项选择之一,这将有助于其改善低迷的财务状况。阿斯顿·马丁与多家潜在投资者举行了会议,其中包加拿大亿万富翁劳伦斯·斯特罗尔(LawrenceStroll),以及其他汽车制造商和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潜在投资者。

业界普遍认为,出售部分股份可能有助于提升阿斯顿·马丁的前景。自2018年10月在伦敦上市以来,阿斯顿·马丁的资金相当紧张,主要由于业绩低迷。自IPO以来,阿斯顿·马丁一直在应对销售下滑和投资者信心崩溃的局面,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上市时,阿斯顿·马丁估值约为50亿英镑,如今其估值约为15亿英镑。

阿斯顿·马丁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亏损。该公司二季度已录得亏损7900万英镑,因此令今年前九个月的的税前亏损高达9230万英镑,去年同期则为盈利2390万英镑。

2019年第三季报,阿斯顿·马丁季税前亏损1350万英镑,去年同期为盈利310万英镑,营收同比下滑11%至2.5亿英镑。第三季度经调整后的营业利润1340万英镑,同比深跌51%。

在销量上,阿斯顿·马丁第三季度其卖给经销商的批发汽车交付量下降16%,至1497辆,在英国、欧洲、中东和非洲、亚太地区的销量也并不景气。

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阿斯顿·马丁税前亏损高达78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93亿元),净亏损达352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1亿元)。当时,阿斯顿·马丁将2019年批发销售量的预估下调至6300~6500辆,而更稍早前的预估为7100~7300辆。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9年,阿斯顿·马丁经历了“非常令人失望的一年”。该公司在2019年售出了5819辆汽车,比2018年下降了7%。经调整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将达到1.3亿至1.4亿英镑,比预期低约6000万英镑;营业利润率将为12.5%至13.5%,低于早前预测的2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大众耗资78.4亿元收购奥迪剩余股份,将达成100%持有

自1964年以来,大众(Volkswagen)集团便从戴姆勒(Daimler)手中收购奥迪()股份,并在持股超过50%后具有奥迪的经营权,成为大家熟知的VAG集团。而近日,大众除了已掌握99.64%的奥迪股份外,更打算将剩下的0.36%股份全数收购,达到100%持有奥迪。

▲预计Audi剩余股权的转移将在今年7月或8月的股东大会上进行,同时未来大众集团高层也可能有一波人事异动。

大众汽车集团高层也可能有些变化,先前即传出保时捷总裁OliverBlume将转任大众品牌,而现任大众总裁HerbertDiess则将辞去职位,并依旧担任大众集团董事长,至于保时捷总裁则将由现任Skoda总裁BernhardMaier接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市公司被境外集团收购80%以上股份,对该上市公司影响怎么样,影响股价

该上市公司失去了控股权、股价会暴涨。

❼ 中国石化收购了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加工及石化产品公司西布尔多少股份

莫斯科时间12月17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与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加工及石化产品公司西布尔宣布,中国石化收购西布尔公司10%股权顺利交割。

❽ 中国石油集团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什么关系

中国石来油天然气股份有限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重组过程中按照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英文缩写:CNPC) 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

❾ 格力多少亿收购长园

十多天后,董明珠将迎来格力电器董事长换届选举的大考。

近个月,围绕在格力身上的关注就没有停歇。

先是宣布不分红,让格力电器(000651.SZ)市值一天蒸发270亿;后董明珠又提出要用500个亿“死磕”芯片,惊呆一批小股东。

发现,长园集团是1986年由中科院创立,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的科技公司,而董明珠此前入股的珠海银隆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公交等新能源汽车,两家公司在业务上的确有所重合。

格力“母子之争”

此次拟收购长园集团股份的主体为格力集团,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母公司。

由于收购范围与董明珠投资领域有所重合,因此市场将其看作新一轮的格力公司的“母子之争”。

其实,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纷争,早已有之。

2003年10月底,一篇《格力进军厨具市场》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市场上弥漫着“格力电器”多元化的声音。

但随后,风云突变,格力电器发表公开声明称,部分公司在媒体刊登的专题报道中,借用“格力电器”和“格力空调”的品牌和良好形象来宣传自己及产品,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是一种对格力电器品牌的侵权行为。

这里的部分公司,不是别人,正是格力集团下属企业珠海格力小家电。直到2005年12月,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才签署了无偿转让商标的合同。

而在这个过程中,格力集团多位高官落马。格力电器趁势用1.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格力集团持有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

纷争并未结束,此前格力集团曾提出要将格力电器卖给外资空调企业开利集团,引起了格力内部的强烈反抗。甚至董明珠也公开提及“没有我就没有格力,没有格力也没有我。”

更明显的是,在2012年5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集团推举了4位董事候选人,但却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最终落选董事会。这也意味着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的控制进一步减弱。

2016年11月,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仅在格力电器任职。

而此次格力集团拟收购长园集团,进军格力电器曾看上的新能源车领域,无疑把“母子之争”的猜想进一步放大。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曾对媒体表示,出现这种集团收购对象和子公司业务方向出现重合,说明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格力集团在计划进行这次收购时,根本没考虑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就本次收购是否涉嫌新一轮的“母子之争”联系了格力电器董秘,对方表示求证问题请联系市场部,但转接后无人接听。

长园或成银隆“替补”?

除了备受关注的母子之争,此次格力收购长园集团的时间节点也是颇令人玩味。

就在5月15日,长园集团宣称收到格力集团的要约收购后不久,董明珠的另一位新能源“宠儿”——珠海银隆却被媒体频频曝出“大面积减产”、“多地停工”、“员工出走”等负面消息,引得外界纷纷猜测,董小姐的造车梦是不是要“黄了”。

要知道,当初为了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自己可是下了血本。回想2016年,董明珠极力看好珠海银隆,想要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其股权,却并未得到股东们的支持。

最终,豪气云天的董明珠一怒之下自掏腰包,并找来万达的王健林助阵,才一举拿下珠海银隆,带领着疑似格力高管开始了新能源造车之路。

时隔一年多,这笔曾一度被董明珠看好的生意,从2018年起却开始“出乱子”。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初银隆新能源实现纯电动客车产销量3189辆,累计增长2228%,市场份额为3.6%,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截止2017年,公司还在全国建造了8大产业园基地,全球建立了5个研究院。

但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财务危机也不小。先是2018年1月10日,有网友和媒体曝出供应商在珠海银隆门口拉“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活!请银隆还钱!”讨债横幅的照片。

接着同月又被《财经》报道、以及当地一家自媒体曝出其通过拆卸、更换车辆电机,更改车辆大架号一系列运作,将1辆车变成2辆车,以此骗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专项补贴。

就连珠海银隆内部人士也曝出公司被收购以后,部分业绩来自于格力方面提供的供应商资源,以及格力品牌的背书。

可见即便如今的珠海银隆不似外界揣测的那般“不行了”、“要黄了”,但至少从这些已有信息看出,珠海银隆的运营确实出了状况,而且根据此前珠海银隆方面的公开回复,公司目前确实在调整阶段。

而反观长园集团这几年的业绩,则比较亮眼。

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1.6亿元、58.5亿元和和74.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8亿元、6.4亿元和1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均为正值。从2016年起公司总资产更是连续达到百亿规模以上。

抛开“母子之争”不谈,在一片珠海银隆的负面消息声中,格力集团的收购是否在为董小姐的造车事业找“新替补”,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不过,长园集团董事长许晓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长园集团与珠海银隆之间没有合作,董明珠也没有参与格力集团与长园集团的谈判。而长园集团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则对表示,公司与格力之前有过业务上的合作。

❿ 青岛啤酒集团耗资约4亿元收购了全国各地的8家啤酒厂,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起:斥资1.5亿元收购上海嘉士伯7

1.B 2.A

阅读全文

与近4亿收购天然气集团股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年期货分类监管 浏览:351
水泥相关股票 浏览:717
人人贷we理财怎么投资 浏览:826
大豆期货交易所哪家好 浏览:509
1400港币换人民币多少 浏览:432
五千新台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530
拾贝理财怎么样 浏览:969
农行玫瑰花贵金属图片 浏览:800
各省小微企业贷款比 浏览:142
投资b股 浏览:556
最新在岸人民币反弹 浏览:84
外汇黄金怎么样 浏览:161
乐视网投资现状 浏览:563
重仓格力的基金有哪些 浏览:107
中国银行现货白银价格走势图 浏览:968
21加币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826
国外橡胶期货实时行情 浏览:159
股票市盈动静 浏览:270
麦田外汇 浏览:202
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