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少年合理理财的好处、、、急求!!
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使用钱财,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
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从此
种意义上说,理财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每个人在开始获得收
入和独立支出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学习理财,从而使自己的
收入更完美,支出更合理,回报更丰厚。一般来说,大学时
代是赚取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时候,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
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如果能够养成一些较好
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往往可以受益终
生。但大多数大学生理财能力薄弱,平常在家要么是大手
大脚惯了,要么从不和钱打交道。因为理财教育的欠缺,很
多人直到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缺乏独立的理财能力。
青少年理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1. 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
一。其实记帐并不难,只要你保留所有的收支单据,抽空整
理一下,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从而对症下药。
2. 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学生时代吃要营养均
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有的大
学生讨厌食堂的饭菜,动不动就吆五喝六去小餐馆撮一顿;
有的大学生讨厌住集体宿舍,去外面租房。这些对学生来
说都是一笔非常昂贵的额外开支,最好还是悠着点。
3. 从小事做起生活中有很多小开支,这里几元,那里几
块,看似不起眼,但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数目。集体生活中
也许有些同学不太重视一些细微的地方,作为舍友就应该
互相提醒,比如出门关灯、节约用水等,全宿舍同学一起来
遵守和监督,使大家从学生时代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每个人都能因此而受益终生。
4. 要将生活保障与投资增值(股票、实业)合理分开。
投资增值是一种长期行为,目的是使生活质量更高,不要因
为投资而降低目前的生活质量。投资资金应该是正常生活消费以外的资金,用这样的”闲钱”投资,投资人才会保持
一个良好的心态。
5. 要保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富余的支付能力,不要将
资金链绷紧。现金为”王”,没有必要的现金支付能力,常
常会使自己陷入一种走投无路的境地,特别是遇到意外事
件时,手持必要现金的重要性就更加体现出来。
其次应该做好理财规划:1. 充分利用助学贷款。大学期间的学杂费、生活费是
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财务状况较为紧张,不妨去申请助学
贷款。因为大学生贷款利率比市场利率优惠,这样既可以
减轻家庭负担,又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2. 树立市场观念,找一些兼职工作。兼职是一项不需
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
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会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
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大学生做兼职工作的范围很广,有的在报社兼职
作记者,有的在公司兼职作办事员,也有的在诸如麦当劳、
肯德基等服务行业兼职作服务生。大学生做推销的也不乏
其人。推销是一个极刺激和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很适合那
些有较强成功欲的学生。当前我国各级学校实行的仍然是
一试定终身的制度。其结果便衍生出“家教”这一特殊时
代的特殊产物。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找一份家教工作,是一
个不错的选择。
3. 学会投资,为今后的个人投资理财奠定基础。目前
大学校园里已经涌现出一些学生股民,他们涉足股市并不
全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步入社
会的个人理财积累一定的经验。当然,大学生投资没必要
局限于股票市场,可适当向其他投资方式倾斜;投资可起用
小额资金,资金来源可从兼职所得和父母赞助两方面入手;
尽管大学生做投资具有一定风险,但作为一种大胆尝试,能
为今后的个人理财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
希望有所帮助哈^_^
② 青少年如何理财
一、什么是理财?
理财就是管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收入像一条河,财富是你的水库,花钱如流水。理财就是管好水库,开源节流。
二、理财的三个环节
1、攒钱: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很多人说做不到。那么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资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个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个方案。那么你给自己做个强制储蓄,发下钱后直接将10%的钱存入银行,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钱花。
2、生钱:基金、股票、债券、不动产
3、护钱: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所以要给自己买保险,保险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钱就像打一口井,为你的水库注入源源不断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还不够,要为水库修个堤坝——意外、住院、大病。因为开车撞人倾家荡产的例子。坐飞机的例子:一个月我有时需要坐十次飞机,每次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我都会双手合十,我并不是信什么东西,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为在天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每次坐飞机我都买了88元保50万的意外险,这是给家人的爱心和责任,这50万够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两年,两年时间她可以改嫁。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以管钱为中心,攒钱为起点,生钱为重点,护钱为保障。
三、多少钱可以开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个月省下100元买基金,从20岁存到60岁,是637800元;30岁存到60岁,是22万;40岁起存,7万;50岁,2万。钱生钱是长跑冠军,理财一定要从年轻时开始。钱的秉性:你不爱我,我不爱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四、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个人的水库应该分成三份。
第一份:应急的钱,6个月至一年的生活费。存银行,活期、定期,或者货币市场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钱,三至五年生活费,定存、国债、商业养老保险。应该是保本不赔,只会多不会少的东西。
第三份: 闲钱,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钱,只有这种钱才可以买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或者跟朋友合伙一起开个什么生意,去做这种投资,那么必须是闲钱。
③ 有哪些关于青少年理财的书籍
60本关于青少年理财的书籍PDF
④ 有没有适合青少年看的关于理财的书
有的呀··《小狗钱钱》,现在也出了第二部。所以1,2你都看看,简单入门级别的内对你来说比较合适呢。
《给女容生的第一本理财书》也是入门级别不错。
这都是鉴于你是未工作的情况下给你推荐的哦。
其他有问题的话欢迎追问我
⑤ 国华人寿少年教育理财险介绍怎么买教育险
英才少儿是个专门针对教育的险种。
⑥ 青少年为什么要理财
培养一种理财意识,为以后做准备,呵呵
⑦ 少儿理财能力等级考试这个课程主要是讲什么的呢
少儿理财能力等级考试(ICF-LECF),由香港少儿财学院组织开展,是一个专为4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教育考试方案,是国内乃至华人圈唯一一个系统全面的少儿理财教育等级学习和考试课程。其分为预备级、一、二、三、四和五级共六个级别:
1、PRE-LEVEL:幼儿理财兴趣课程等级考试(适用年龄4-6岁);
2、LEVEL-1:幼儿理财启蒙课程等级考试(适用年龄7-9岁)[2] ;
3、LEVEL-2:少儿理财起步课程等级考试(适用年龄9-12岁);
4、LEVEL-3:少儿理财进阶课程等级考试(适用年龄11-15岁);
5、LEVEL-4:少年理财高阶课程等级考试(适用年龄14-18岁);
6、LEVEL-5:青少年理财精品课程等级考试(适用年龄16岁以上)。
少儿理财能力等级考试授课教程采用香港少儿财学院设计编写的《少儿理财能力等级考试专用教程》。该教程是一个全面系统研究训练儿童理财教育的教程,富有实践性和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且内容系统全面,循序渐进、针对性强。课程旨在向学员们引荐一种愉快、积极的考试,检测孩子的理财能力学习的效果,调动孩子的学习理财的兴趣和热情,增加荣誉感和成就感。[2]
少儿理财能力等级考试,其考试形式采取统一计算机网络考试。百分制计分,60分合格通过。考试合格的学员可获得由香港【少儿财学院】(ICF)颁发的“少儿理财能力等级考试”相应的等级证书。该证书显示学员经过规定课时的培训辅导和LECF考试,基本掌握了该理财课程相应等级的知识点和能力。[1]
谢谢,请采纳!
⑧ 有没有适合青少年看的关于理财的书
研究人员认为,有许多青少年学生朋友会将自己的零花钱放在自己身边,以供平时使用,这也是青少年自主意识的一个表现,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中很少有人会把钱存在银行,这也说明现在的银行储蓄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并不太适用,尤其是一些还没有拿到身份证的青少年,而且银行储蓄的手续和填写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都不是非常方便,这可能是造成孩子们很少将钱存入银行的一个因素。
有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学生朋友会把自己的储蓄交给父母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在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事实上有很多家长心理较为矛盾:既想让小孩花钱宽裕些,又对小孩存在担忧,生怕小孩乱花钱,以后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而部分懂事的小孩,体谅父母养家的辛苦,将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主动交给父母,也算是尽了一片小小的孝心。
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明略市场策划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良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孩子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是孩子将储蓄回流给父母的现象不值得提倡。同时父母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孩子要啥尽量满足,家庭优越的条件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龙"到头来却是"养子成虫",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再好,学生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