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做自己奶茶品牌 但是中投华创公司说找到我们让他去做融资 我对中投华创 不了解 有谁知道吗
中投华创成立于2006年的华创资本专注于企业软件、前沿科技、生命科学、消费升级等领域的早期投资,并利用深厚的资源与经验帮助所投企业进行战略规划、业务拓展和团队组建。
目前华创资本管理的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合计 80 亿元人民币,投资范围覆盖天使轮到 C 轮,投资金额从数百万元人民币到亿元人民币。代表投资项目包括:什么值得买(创业板:300785)、每日优鲜(NASDAQ:MF)、Wish(NASDAQ:WISH)。
同盾科技、老虎证券(NASDAQ:TIGR)、Ezbuy(NASDAQ:LITB)、别样红(美团 HKEX:03690 收购)、才云科技(字节跳动收购)、小满科技(阿里巴巴 NYSE:BABA 收购)、PingCAP、深鉴科技(赛灵思 NASDAQ:XLNX 收购)。
Airlango(美团 HKEX:03690收购)、Nreal、爱笔智能、蓝箭航天、华科精准、新格元、福贝生物、璧辰医药、应世生物等。
其他:
华创资本斩获2020“投中年度榜”十余项大奖:
5月13日,投中信息连续15年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发布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暨私募股权投资系列榜单“投中榜”,在当日公布的“2020年投中榜”中,华创资本接连获得“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最佳中资创业投资机构”、各细分领域“最佳投资案例”和“最佳退出案例”共十三项大奖。
据了解,投中信息连续15年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发布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暨私募股权投资系列榜单“投中榜”。依托CVSource投中数据,通过投中研究院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总体积分排名评选,覆盖超千家私募股权领域活跃投资机构。
该榜单以严格的标准进行榜单划分,以专业、权威和严谨著称,因此又被称为国内股权投资行业的风向标,目前是诸多大型机构LP的重要出资依据。
在此次年度榜单中,华创资本一举斩获“2020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 40”、“2020年度最佳中资创业投资机构TOP 20”等投资机构大奖。
此外,由华创资本投资的十荟团、WISH、华科精准、新格元、梅卡曼德机器人、壁仞科技、少年得到、文远知行、智加科技、PingCAP、石墨文档等十余家公司分别荣获2020年度互联网、医疗器械、先进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教育培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企业服务等领域最佳投资案例及最佳退出案例。
以上内容参考:华创-官网
② 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有哪些应用
应用场景一:征信与风控 近几年,国内P2P和现金贷的大量涌现,说明了个人小额信贷的市场需求巨大。在过去,针对该类小贷用户,一般单纯地依靠地推人员挨家挨户进行实地征信。如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征信和审批,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多渠道获取用户多维度的数据,如通话记录、短信信息、购买历史、以及社交网络上的相关留存信息等;然后,从信息中提取各种特征建立模型,对用户进行多维度画像;最后,根据模型评分,对用户的个人信用进行评估。同样,对于市场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征信得以解决。 相对于征信,在风控中,贷前要识别贷款人信息的真实性,还要识别其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贷中通过监控贷款人的行为数据及时发现异常,贷后通过反馈数据补充信用评分。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用户数据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有效的智能化风控体系是核心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平台能否持续健康地运营。应用场景二:反欺诈 金融安全是维护金融秩序的基石。与虚拟的社交网络不同,金融用户需要验证身份的真实性,其中可能涉及的技术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等。相对于我们人类,人工智能在此领域往往表现得更加优异,不仅能缩短识别时间,还能降低识别错误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比如指纹付款、扫脸取款等。 此外,人工智能在网络反欺诈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机器可以从海量的交易数据中学习知识和规则,发现异常,比如防止盗刷卡、虚假交易、恶意套现、垃圾注册、营销作弊等行为,为用户和机构提供及时可靠的安全保障。应用场景三: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是在多个市场和大资产类别之间构建投资组合,分散风险,追求长期收益。 与传统方式有所区别,智能投顾可结合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投资者偏好为投资者提供建议,加快释放投资理财的“长尾”市场,具有佣金低和信息透明等特点。更通俗点说,智能投顾实际上是把私人银行的服务在线智能化,服务更广泛的普通老百姓。 当前,智能投顾平台已经在国内市场出现。2016年12月,招商银行摩羯智投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银行业首家推出的智能投顾服务。据介绍,摩羯智投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融入招行多年的业务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公募基金为基础的、全球资产配置的“智能基金组合配置服务”。在客户进行投资期限和风险收益选择后,摩羯智投会根据客户自主选择的“目标-收益”要求,构建基金组合,由客户进行决策、“一键购买”并享受后续服务,使得投资小白也可以轻松使用。应用场景四:营销与客服 在金融平台上,如何识别有效的客户往往是难点。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用户画像和大数据模型精准找到用户,实现精准营销。 另外,在客服中,用户咨询的问题大都是重复性的,而且往往限定在几个特定的领域内,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客服机器人的极佳选择。通过智能客服机器人可以发掘用户的需求,解释和推荐产品,还能带来销售转化。智能客服可以解决用户的大部分问题,在非常确定答案的时候可以直接回答,在不确定时把可能的答案提供给人工客服,由人工客服判断选择最佳答案发送给用户。这样极大地提升了客服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应用场景五:投资决策 在投资机构和投行部门中,日常的工作如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往往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时,机器拥有天然的优势,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理解文本信息,寻找市场变化的内在规律。一个经典案例是沃尔玛超市发现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会增加销量。大数据可以发现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间的关联性,应用在投资领域也会有同样的效果,比如苹果发布新手机会影响哪些公司的股价等。 人工智能还能够根据收集到的市场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判断企业的成长性,从而辅助投资决策。一个著名例子是,美国最大的信用卡行CapitalOne的两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分析了至少170家上市零售公司的信用卡消费情况,并据此预测这些公司的营业收入,然后提前购入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三年内投资收益率高达1800%。虽然是反例,但对于智能预测应用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此外,机器还可以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自动生成大量格式固定的文档,比如招股说明书、研究报告、尽调报告和投资意向书等,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枯燥的重复性工作。
③ 专注人工智能视觉领域的企业有哪些
现在人工智能倍受市场的关注,虽然在技术上的准入门槛非常高,但是除了BAT外仍有不少企业在快速崛起
商汤科技:现在被称为人工智能的融资巨兽,估值达到300亿
旷视科技:资历较深的一家视觉领域人工智能企业,体量仅次于商汤,主要做人脸识别方向的解决方案。
云从科技:广州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十分迅猛主要针对安防和金融领域。
码隆科技:和上面三家不同,码隆专注于比人脸识别更复杂的商品识别,在零售、医疗、安检质检、时尚服装行业的应用落地实力十分突出。
④ 商汤科技十大股东
四川双马
股东关联,IDG参与融资,IDG是四川双马的股东。
国中水务
参股关系,公司是商汤科技B轮战略股东基金的股东。
苏宁易购
参股关系,苏宁联合阿里投资商汤科技C轮融资。
中国平安
参股关系,中平资本参与商汤科技C+轮融资,中国平安为中平资本。
科大讯飞
参股关系,在投资者平台上恢复称公司是全资子公司少量持股商汤科技。
飞利信
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与商汤科技签署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展面向新型数字城市的智能化服务。
东方网力
合资公司公司,与商汤科技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深王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合资公司股份36.66%,除此之外,公司还一直与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教授团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徐立,商汤科技创始人兼CEO。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拥有十余年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经验。
徐冰,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任副总裁。
徐持衡,商汤集团主任工程师兼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
【拓展资料】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以“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以人工智能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促进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虚实结合生活体验”为愿景,旨在持续引领人工智能前沿研究,持续打造更具拓展性更普惠的人工智能软件平台,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并持续吸引及培养顶尖人才,共同塑造未来。
商汤科技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并长期投入于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增强行业领先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涵盖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智能内容生成和智能内容增强等关键技术领域,同时包含AI芯片、AI传感器及AI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关键能力。
此外,商汤还前瞻性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价格,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AI创新和落地,进而打通商业价值闭环,解决长尾应用问题,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商汤科技业务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深受客户与合作伙伴好评。并已在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南平、青岛、三亚、西安、台北、澳门、京都、东京、新加坡、利雅得、阿布扎比、迪拜、吉隆坡、首尔设立办公室。另外,商汤科技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均有业务。
⑤ 木牛科技为何不融资了
已经融资完成了。
木牛科技还获得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中国银行、烟台业达经济发展集团等金融机构数亿人民币的扶持资金和信用贷款。
木牛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毫米波雷达技术创新及其在无人系统、智能系统中的应用。其主要产品包括毫米波汽车雷达、无人机应用雷达、安防和智慧城市感知雷达等。木牛科技的名字来源于“木牛流马”:三国时期诸葛亮等人发明的木牛流马是智能运输工具的雏形。公司团队核心创始团队毕业于北理工雷达技术研究所,有10年以上雷达研发经验。公司在宽带天线、MIMO、信号处理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和研发实力,拥有10余项技术专利。
⑥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公司是个怎样的公司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公司的介绍:
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上海的专注于落地普及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擎朗智能公司以无人配送机器人、智能消杀机器人、导引机器人等商用服务机器人义不容辞地投入了抗疫大军。2020年12月30日。
又传来了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SoftBankVenturesAsia)领投,这是该公司在2020年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总融资额达数亿元人民币的爆炸新闻。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进一步加深擎朗配送机器人在国内餐饮市场的渗透、海外市场拓展以及医疗等新事业部的横向发展,冲盈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此前,擎朗智能在2020年3月完成了B轮融资,2020年年初。
年末两轮融资总金额达数亿人民币。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以智能服务机器人为核心,面向餐饮、医疗、酒店、娱乐、零售、场馆、政务、商务办公、房地产、社区养老、银行、邮政。
金融、保险、机场、车站等商用场景,提供全新智慧无人配送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及室内无人驾驶专家。擎朗已迭代发布十余款产品,并均实现线下商业场景落地,拓宽了无人配送机器人的服务领域与应用场景。
目前拥有1000+人的团队,并在全国23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同时承担获客和运维的工作。同期还建立了全球第一条移动服务机器人量产产线、通过安全的机器人架构和全方位服务体系,为全球客户提供适合自身环境的全新智慧解决方案与品质服务。
创始人李通扎根机器人行业近20年,曾在微软亚洲工程院IncubationTeam,参与微软机器人操作系统项目RoboticStudio项目开发,于今年入榜财富杂志(FORTUNE)“2020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以及36氪“36位36岁以下了不起的创业者”。
⑦ 大家怎么看G7物联网公司最近完成的3.2亿美元的融资
12月10日,物联网科技公司G7宣布,已于10月完成新一轮3.2亿美元融资,这已是该公司第五次融资。本轮融资由厚朴投资领投,宽带资本、智汇基金、晨山资本、道达尔风投、泰合资本参与共同投资。G7现有股东普洛斯、中银投资、腾讯等继续追加投资。据了解,本次融资创下全球物联网领域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此前,G7已先后完成A轮3000万美元、B轮4500万美元、C轮4500万美元、C+轮7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普洛斯、淡马锡、中银投资、国开金融等多家大型机构,G7已成为全球物联网领域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
据介绍,G7基于行业独有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AIoT)技术平台,向大型物流企业和数以万计的货运车队提供车队管理综合解决方案,覆盖安全、结算、金融、智能装备等车队运营全流程。G7还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自动驾驶卡车运营网络,向车队提供全局化的智能装备和资产运营服务。截至目前,G7服务的客户超过6万家,连接车辆超过80万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车队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
G7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翟学魂表示,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全局智能化车队正在彻底改变现有车队运营模式,成为新一代的物流基础设施,并从根本上提升行业效率。新一轮融资将支持G7继续AI+IA(人工智能+智能资产)战略布局,以推动传统物流行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同时,新一轮融资也将继续支持G7吸引顶尖人才队伍、扩大研发投入,深化在各领域的布局。
⑧ 我们该如何看待竞相开花的金融科技
2017年刚过没两月,互金行业便早早跨进了“百家争鸣”的战局。“马太效应”、“巨头天下”等说法,揭示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而金融科技(Fintech),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被不断提起的“洋气词儿”。
在经历过2016年的波折后,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将“金融科技(Fintech)”作为新的标签,其中不乏BAT这样的巨头企业。
从“金融交易的网络渠道”到“Fintech”的加速转换,不仅折射出了行业对技术改变金融的更多期待;同时也将另一个问题留给了我们:面对被频频宠幸的晋升之路,Fintech是否真能守好它的膝下江山呢?
1
井喷的全球金融科技指数
CB-Insights发布了一份名为“THEGLOBALFINTECHREPORT:2016INREVIEW”的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报告,对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Fintech行业共吸引了127亿美元的投资总数,第一季度完成49.3亿美元的投资交易额。而其中,中国国内金融科技企业所获得的投资笔数达到46笔,占全球份额的5.5%;获得投资总额接近46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36%。这两项数字与去年相比,都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另值一提的是,2016年间亚洲地区所获得投资数额最大的10家公司全部来自中国,包括京东金融、51信用卡、HNA在内的Fintech企业,皆位列其中。
虽然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吸金”速度令人惊讶,不过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融资双向能力却更让人咋舌。
在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报告中》,零壹财经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共504笔,累计融资金额达1135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金融科技投融资就占到281笔,总额为875亿元。而在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中,共有18家平台在2016年获得至少两轮融资,除了两家美国公司外,其余16家均为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覆盖了包括网贷(5)、 理财(5)、保险科技(4)、众筹(2)及消费金融(2)五种。
这组双向统计数据让我们看清了过去一年井喷式发展的金融科技,而这也引发了国内巨头的“抢滩逐鹿”。
01
*江湖Miu论的每一篇稿子,都是MiuMiu反复打磨后的作品。
*转载与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