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全称: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
机构简称: 信中利
成立时间: 1999-5 公司总部:北京
机构性质: 其他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
联 系 人: 汪潮涌
投资阶段: 中后期 Pre-IPO
投资领域: IT服务 软件产业 网络设施 半导体芯片 电信通讯 网络产业
地 址: 北京国贸大厦西楼516室
信中利是中国领先的从事风险投资、投资银行,以及基金管理业务的民营产业投资公司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Company)。 信中利深入了解大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富有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经验,熟悉国际资本市场 发展趋势。公司与中国的政府机构、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以及高科技企业保持长期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国际化资源和网络遍及美国硅谷、华尔街、香港,欧洲和中国大陆,强劲的国际化战略联盟以及合 作伙伴使公司的服务涵盖投、融资所有环节。公司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均为来自跨国金融机构和著名高科技企业的杰出人士。信中利及其高级管理层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 关注和报道。致力于为大中华区高成长的科技与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和国际化的风险投资以及财务顾问服务。信中利目前在北京、深圳和香港分别设有办事机构,计有包括16名投资银行与风险投资专业人员在内的20名全职员工。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是中国首家从事风险投资、投资管理,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的民营商人银行 (Merchant Bank),致力于为大中华公司董事长区高成长的科技与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和国际化的风险投资以及财务顾问服务。公司于1999年5月创办。高级合伙人及经理人员分别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高科技企业,除了具备各种专长外,他们还积累了丰富的财务会计、企业运营管理的经验及多领域的高科技行业的知识。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独特地定位于发展迅猛的中国的高科技、媒体、电信等行业,专注于为资本的供、求方提供整体的专业投、融资解决方案。公司以自有资金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投资组合中有十二家高科技公司,如中国最大的防病毒与网络安全公司瑞星科技以及朗新科技公司、双威通讯、富通电脑等,这些公司的总产值超过二十亿人民币,利润近二亿,其中数家公司已开始海外上市准备工作。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明确的发展战略以及创新的商务模式使得公司取得了坚实的经营业绩。国际化资源和网络遍及美国硅谷、华尔街、香港,欧洲和中国大陆,强劲的国际化战略联盟以及合作伙伴使公司的服务涵盖投、融资所有环节。自公司建立至今,信中利已拥有了颇有潜力的投资项目组合,建立了高质量的客户基础。信中利目前在北京、深圳和香港分别设有办事机构。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信中利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为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如并购、私募融资与上市顾问,例如担任北大青鸟环宇股份公司财务顾问,并帮助其在香港创业板市场成功上市。信中利深入了解大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富有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经验,熟悉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公司与中国的政府机构、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以及高科技企业保持长期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❷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的相关介绍
“商业模式+金融模式”创造溢价融资模式
尽管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美国REITs的股价平均下降了50%,但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创造了年均7.8%的回报率。对美国案例的研究显示,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成功的关键是稳定的投资回报,且这一回报应比当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高2-4个百分点。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价值创造秘诀,是好的商业模式与好的金融模式相结合,打造出可持续扩张的增长路径,并通过规模效应创造溢价。它们共同的核心都是通过商业模式提高商业地产回报率,通过金融模式打造规模效应,放大商业优势。
特色商业模式+稳健财务策略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通过对收购物业的重新布局和再招商,挑选特色商家、打造由商家核心组成的特色商圈,创造增值收益,然后利用规模效应将这一增值优势放大。同时,为了保持分红持续稳定以及一定的增长性,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在相对保守的财务策略下,通过股票和优先股融资、债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手段筹集资金,每年收购新的改造目标,保持了每股红利增长的纪录 。
上世纪60年代以郊区的住宅和零售物业为主,1970年高价出售了所持住宅物业,转向零售地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其他地产商都热衷于购买新物业时,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瞄准市区周围成熟社区的老建筑。这类地区人口密度大、收入水平高,而且由于闲置土地少,进入门槛高,现有商业地产的竞争压力较小,再开发的风险也较低。当然,这些地区的物业通常并不便宜,所以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将目光聚焦于那些老旧物业(FRT的很多物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楼),通过翻新(Remer chandise)、重新招商(Redevelop)、重新布局(Revitalize)来使其重获新生,这即是公司的“3R”战略
规模化经营+稳健金融模式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通过低价收购表现不佳的商业地产,然后凭借规模化优势引进大型连锁商,将租金水平提高到行业平均水平,从而创造了平均每年11-12%的投资回报。同时,更强调一种标准化的扩张模式,并借助投资管理基金扩张,将负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以保持长期而持续的融资能力。 汪潮涌,1965年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1990年,进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担任纽约结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成为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位标准普尔高级职员。1999年5 月创办信中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美国融信投资控股公司。汪潮涌先生为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ChinaEquity Group Inc.)董事长与CEO.创建于1999年5 月的信中利,是中国领先的民营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 ),致力为中国高成长企业提供专业化与国际化的投、融资服务,其主要业务包括风险投资、投资银行业务及投资管理业务。作为投资人,汪先生担任北京瑞星电脑科技公司、朗新信息技术公司、中华数据广播技术公司、大鹏控股公司等公司董事。同时汪先生也是国家经贸委/ 世界银行项目顾问、国家开发银行投资业务顾问以及香港中华创业投资协会创始理事及秘书长。
在归国创业之前,汪先生在国际著名金融机构任职十多年,是中国留学生最早进入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之一。1987-1990 年,汪先生任职于美国大通银行纽约总部,从事不动产融资与金融资产证券化工作。1990-1993 年,汪潮涌先生任职于标准普尔证券评级公司,担任纽约结构融资部副主任,从事资产证券化评级业务。1993-1998 年,汪先生曾就职于美国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任亚洲公司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作为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创始人之一,汪先生直接参与和负责为财政部、中国银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实业、北京大唐发电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海外融资业务,海外融资总额达数十亿美元。
1999年至今,汪先生全面负责信中利的投资与投资银行业务,在科技、传媒与金融服务领域共投资十多家公司,也为十多家中国公司私募融资数亿美元。2000年与2001年,汪先生分别被评选为中国20名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信中利也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本土风险投资公司”。
相关人物---汪潮涌
汪潮涌先生于1984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士学位,1984-1985 在年清华大学管理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1985年赴美留学并获美国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1999年,汪潮涌先生建立了信中利,为大中华区的高科技企业提供投资银行及直接投资服务。汪先生在硅谷和中国大陆投资了多家高科技企业,并在其中担任董事。
1998年到1999年,汪先生担任国家开发银行高级顾问,参与筹备和组建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第一位标准普尔高级职员。
1993-1998 年间,汪先生就职于美国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担任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作为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创始人之一,汪先生直接参与和负责为财政部、中国银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实业、北京大唐发电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海外融资业务,海外融资总额达60亿美元。
1990-1993 年,汪潮涌先生任职于标准普尔证券评级公司,担任纽约机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3 年内参与评级的资产抵押债券超过300 亿美元。
1987-1990 年,汪先生任职于大通。曼哈顿银行纽约总部,从事不动产融资与金融资产证券化工作。
❸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的介绍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从事风险投资、投资银行,以及基金管理业务的民营产内业投资公司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Company)。容 公司由留美归国投资银行专家、前摩根士丹利北京代表 处首席代表汪潮涌先生同瑞士投资者共同创办。 公司独特地定位于发展迅猛的中国的高科技、媒体、电信及其他高增长民营企业,专注于为资本的供求方提供整体的专业投、融资解决方案。
❹ 哪个平台可以卖酒
哪个平台都可以。
❺ 汪潮涌的大事记
1965年出生于湖北蕲春一个普通家庭。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19岁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首批MBA班最年轻的学员。
1985年20岁赴美国留学并获美国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金融博士候选人资格。
22岁进入华尔街大通曼哈顿银行纽约总部,从事不动产融资与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
1990年进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担任纽约结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成为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位标准普尔高级职员。
1992年,在美国《债信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破产概率与债信变化》报告,获标准普尔年度总裁奖,并入选《普尔工商名人录》。1993年,受聘于摩根·士丹利,由纽约总部派往香港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任高级经理,负责中国公司股票融资业务。
1995年被提升为亚洲公司副总裁并调任北京代表处,任首席代表。
1998年5月从摩根·士丹利辞职,全职担任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顾问。
1999年5月创办信中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美国融信投资控股公司。
2000年5月,在信中利公司内部信息网的基础上推出中华资本网。
在一年时间里,信中利公司为12家高科技企业募集资金2亿多美元;为20余家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科技企业担任投、融资咨询顾问;直接投资15家高科技企业,主要客户包括北大青鸟、中国家庭网、中华在线、瑞星科技等.同时,还运营企业孵化器业务。
❻ 汪潮涌是何方神圣
华工学人:汪潮涌
By cai, Wed Jul 26 22:31 2000 [HUST Alumni Forum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论坛] (www.hust.org)
--------------------------------------------------------------------------------
发信人: ot (icefan), 信区: HGStudent
标 题: 华工学人:汪潮涌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Wed Jul 26 19:26:34 2000), 站内信件
汪潮涌一年融资2亿美金
1965年出生于湖北一个普通家庭。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19岁成为清华大学经管
学院首批MBA班最年轻的学员。
1985年20岁赴美国留学并获美国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金融博士候选人资格。
22岁进入华尔街大通曼哈顿银行纽约总部,从事不动产融资与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
。
1990年进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担任纽约结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成为来自中国大
陆的第一位标准普尔高级职员。
1992年,在美国《债信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破产概率与债信变化》报告,获标准
普尔年度总裁奖,并入选《普尔工商名人录》。
1993年,受聘于摩根·士丹利,由纽约总部派往香港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任
高级经理,负责中国公司股票融资业务。
1995年被提升为亚洲公司副总裁并调任北京代表处,任首席代表。
1998年5月从摩根·士丹利辞职,全职担任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顾问。
1999年5月创办信中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美国融信投资控股公司。
2000年5月,在信中利公司内部信息网的基础上推出中华资本网。
在一年时间里,信中利公司为12家高科技企业募集资金2亿多美元;为20余家政府机
构、金融机构、高科技企业担任投、融资咨询顾问;直接投资15家高科技企业,主要客
户包括北大青鸟、中国家庭网、中华在线、瑞星科技等,同时,还运营企业孵化器业务
。
以两分钟的时间看完汪潮涌不加任何修饰的简历,就知道,其间的故事是这张新闻
纸里容不下的。何况,他也不愿意再过多对媒体讲述自己的故事。
窗外是炎炎夏日,一袭浅色纯棉装的汪潮涌儒雅而洁净地清瘦着,得体而温和,和
他在国贸西楼那间不算豪华的办公室一样让人觉得很舒服。
“投资家总是在幕后的,一般不与媒体打交道。在摩根·士丹利的时候公司对我们
甚至有这种要求。现在,我接触媒体,并不是业务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传教的心
情。” 填补空白的定位—— 为中小民营企业投融资服务
信中利公司定位在为国内中小民营高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这是根据市场需
求,经过认真的可行性研究的,填补了国内一个空白。”汪潮涌现在对这一决策仍十分
满意,而做“第一”则是他一贯的追求。汪潮涌认为国内除了民生银行外,证券公司、
大投资公司基本上是忽视这块需求的;而国外大投资银行由于成本等等原因也不做这种
业务。“在摩根·士丹利,1个亿美金以下的项目都是没兴趣做的。”这是一个断层。这
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之迫切显而易见,而汪潮涌引入国际资本的优势大得用武之地。
汪潮涌说,别看今天这些民营企业小模小样,可它们是未来新经济的中坚。而我仅
仅凭着早入手就得以与他们为伍,做他们的顾问,这是我的幸运。以后的华尔街回归者
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而许多外国投资机构虽有投资中国的想法,但由于语言、文化、商业环境等背景的
隔膜,总觉得进中国门槛有些高,需要有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中介机构介入,而这正是汪
潮涌的优势。在他这一年做成功的投资顾问业务里就有一些客户是从未在中国投过资的
外国公司。
而且,与民营企业打交道强调的是专业性服务,“灰色”的东西少,对“关系经济
”不在行的汪潮涌来说也是一种“扬长避短”。无可匹敌的业绩—— 国内民营投行顾问
和天使投资第一人
“国内不少企业比我勇敢多了,对融资程序、基本礼仪都不甚了了,两手空空就敢
出去找投资人,希望凭一张嘴说就引起投资人的兴趣。其实这很天真。”与此相反,汪
潮涌在业务上经验老道。从业绩上讲他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民营投资银行顾问和天使投资
人。这显然得益于他多年海外投资银行从业背景,他的专业素质、职业精神、国际资本
市场整合能力。
“投行顾问是所有顾问业中的最高境界,虽然回报已经很丰厚了,但毕竟是人力资
源密集型的产业,是一种很难复制的服务,要追求更高的回报,自然要进行直接投资。
”
目前,汪潮涌更侧重竞争更激烈、回报更高的风险投资。与一般风险投资基金不同
,他的投资大部分是个人资金。“我投的企业有2、3家可能在纳斯达克上市。”
汪潮涌直接投资的制胜法宝是基于投行顾问的独特运作方法。在为企业做投行顾问
,提供私募、购并、战略咨询中发现有前途的项目,选择已处于成长期的参与投资,以
贯彻他坚持的“变现战略是投资首要考虑因素”。
身兼投行顾问和投资人双重角色时,基于对汪潮涌筛选、孵化项目能力的信任,更
相信他对自己财富的爱惜,他的融资能力也随之提升。
“像我这样的人,在华尔街还有很多,但在我之前,没有人跳出来这么做。就我所
知现在有一些人回国来做类似的事了,也许会形成这样一个风潮。”
“那么会加大竞争压力吗?”记者问。
“谈不上竞争吧。从经历和业绩来讲,大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市场很大
,做还做不过来呢。”有骄人的业绩做支撑,加上表达上的平和态度,汪潮涌的自信并
不显得咄咄逼人。
谈到奋斗目标,汪潮涌要做的是中国的摩根和软银。
这是一次言犹未尽的采访。临别,汪潮涌送了我一本由他做中文版序的《沃伦·巴
菲特传》。那序言是一篇自然、真切的好文章,那样纯正的文风久违了。在读万科老总
王石、前大通银行全球并购部高级经理、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王冉们的精彩文字时
我也有这种汗颜的感觉。我想,将来无论有怎样的成功与失败,汪潮涌都将是一个值得
以一本书来书写的人物。
--------------------------------------------------------------------------------
❼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的相关投资
项目名称 融资金额 所属行业 公司地址 发布时间
投资:北京安彩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1000万 化工 美国 2007-11-19
投资:德丰杰龙脉中国基金 1000万 交通 美国 2007-11-19
投资∶北京博泰投资有限公司 不限 房地产 北京 2007-10-26
投资∶北京晨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00万 金融 北京 2007-10-26
投资∶英特尔投资(中国) 10000万 基础建设 北京 2007-10-26
投资∶亿阳集团 1000万 通信 北京 2007-10-26
深圳银联中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0000万 软件 深圳 2007-10-26
投资∶北京金源通财投资有限公司 100万 软件 北京 2007-10-20
投资∶英国富邦国际投资集团 1000万 建筑工程 北京 2007-10-20
投资∶标准资本(环华)基金管理公司 1000万 能源 北京 2007-10-20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000万 钢铁 北京 2007-10-19
投资∶美国中经合集团 3000万 化工 北京 2007-10-19 投资读书人项目
国际著名的投资机构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重组,组建读书人集团,并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新组建的读书人集团立志打造出全新的阅读服务理念,并成为国内最佳的阅读服务提供商。信中利协助读书人制定商业模式与组织架构;为该公司提供融资服务。
信中利投资朗新
信中利帮助朗新管理层筹集到1亿5000万元人民币回购了实达持有的股份,引入英特尔、高盛等国际顶级风险投资公司联合大规模的资金,为朗新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中利协助该公司制定商业模式、确定产品的定位以及人才招募;协助该公司策划首次发行上市和并购战略。投资华谊兄弟
TOM收购35%华谊兄弟的股权的同时,内地风险投资公司信中利国际也参股华谊,占3%股权。
投资瑞星
信中利投资瑞星。信中利协助瑞星管理层制定商业发展计划;协助瑞星选择高级管理人才;为瑞星再融资提供服务;促成瑞星战略规划的制定以及指导其首次上市发行。 项目名称 融资金额 所属行业 公司地址 发布时间
专利合作:气体探测仪 100万元 建筑工程 北京 2007-11-22
专利转让:一种经过深加工的胚胎禽蛋 50万元 化工 河南 2007-11-12
专利转让:一种相机云台 100万元 软件 深圳 2007-10-22
专利合作:活塞油缸往复拔叉式液压舵机 100万元 交通 江苏 2007-10-22
专利合作:一种暗沟立体式地面、
地下双空间交通道路的修筑方法 100万元 基础建设 惠州 2007-10-22
专利名称:排气热风炕连灶 100万元 能源 黑龙江 2007-10-22
❽ 中艾控股集团和北京信中利创始人汪潮涌是什么关系
中艾控股集团是由“北京信中利国际控股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湖北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大健康产业代表人物”汪潮涌先生投资引领,汪潮涌是李时珍养生堂投资人,中艾控股集团董事局成员之一。
「“梅姨”访华,汪潮涌先生出席会议」
作为中艾控股股东之一,汪潮涌先生成立湖北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在蕲春投资数亿元建设养生旅游文化产业,主要对中医药文化产业、旅游行业、影视行业、教育行业、会展行业及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与经营。
目前,汪潮涌旗下公司投资开发的“赤龙湖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度假区”已纳入“湖北省重点项目”和“武汉城市圈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
❾ 少海汇生态圈的有住网是不是也刚刚完成了B轮融资
是的,少海汇生态圈的有住网刚刚完成了B轮融资,由光远资本领投,清晨资本、同威资本、信中利资本参投,融资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