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资银行的ECM, ED, CMD, 和IBD分别指的是什么部门或职务 大概职责是什么
1、ECM=Equity Capital Market 资本市场部门
为投资银行部及其客户提供市场分析,为客户融资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专业建议
2、CMD=Capital Market Department 资本市场部门,叫法不同
协助IBD的证券承销业务,评估和控制承销风险,设计股票或者债券的发行结构,组织承销团,协调市场推介路演,主导定价和配售,以及管理项目收入。
3、IBD=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 投资银行部门
投资银行部主要从事投资理财,也就是皮包银行。是银行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食物链的顶层。这个业务主要在谱银行业务基础上进行包装整合,以效率或者效益的形式整合银行传统产品。因此很多成为金融衍生产品。
4、ED=Executive Director,执行董事
指规模较小的有限公司在不设立董事会的情况下设立的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的职务,它本身作为一个董事是参与企业的经营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人担任执行董事,负有积极地履行董事会职能责任或指定的职能责任。
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s)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是金融市场主要的服务提供者。
投资银行是指传统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服务机构,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特征是风险不隔离;
在美国,投资银行往往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综合性银行分拆而来,典型的例子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证券经纪人发展而来,典型的例子如美林证券。
投资银行的类型:
1、商人银行
这种形式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对现存的投资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或建立自己的附属公司形式从事商人银行及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的投资银行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
2、全能型银行
这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主要在欧洲大陆,他们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
3、跨国财务公司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林、雷曼倒台,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
Ⅱ 成都投资理财做路演有什么好地方
去国际会议中心或成都知名大学总裁班或企业家协会联谊会等场所效果好!
Ⅲ 想一些做高端理财的客户,都是100万起步的理财产品,这类客户怎么找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了解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找合适的理财产品为他们服务,高端人群一般比较注重个性化、专业化同时兼具收益性的理财产品。可以通过银行的VIP卡群,红酒会,基金路演等场合结识和推介。
Ⅳ 路演融资项目计划书有人知道怎么写吗
宣传单页要抄传达两个信息,一个是面对消费者的,一个是面对经销商的。对消费者要传达天之泉水的特点,是带有薄荷味的清凉水;对经销商要传达的是我们要寻找独家代理商,价格及厂家的支持。于是,我们经过突击,在全市范围内,发放5万张宣传单页,所有的便利店、批发商、二批、甚至经销冷饮的小摊位,我们要让所有的经销者都知道有一个新产品来了。同时我们对城乡结合部进行了普投,在大型商超门口和繁华街道进行普投。这样的一轮宣传,已经让大街小巷都有了一种天之泉薄荷水的味道,通过传单的发放,向市场传达品牌要上市的信息。宣传已经做了,下一步就是要让商家能够卖到,要让消费者能够买到。铺货是路演中的关键,只有货品到位,才能引起真正商家的关注,才能够达到招商的目的。除下销售人员专业的销售技巧之外,公司的销售政策必须明确。
Ⅳ 分红型理财产品三分钟路演稿
我们太平洋保险样样红理财就错!给你介绍一下还有礼品好吗?
Ⅵ 什么是路演,和网络路演有什么区别呢
路演(包含但不限于证券领域)是指在公共场所进行演说、演示产品、推介理念,及向他人推广自己的公司、团体、产品、想法的一种方式。
路演的主要形式:举行推介会。
网络路演是实现新股发行公司和中小投资者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并将起到舆论监督、强化信息披露、增加新股发行透明度的作用。
根据网上路演所提供的栏目,投资者可以在网上浏览公司的有关概况,就公司的某些方面的疑问提出问题,如公司的经营状况、经营业绩、发展前景、在同业中的地位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承销商、投资分析专家等网上特邀嘉宾,将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对网友的提问进行回答。
通过网络路演,利用一次性的路演活动就可全方位展现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发行人的时间成本。
相比较而言网络路演更快捷,降低成本。在传统的地面路演推介会中,证券发行商发放大量纸质材料,不便携带和保存,而且每次路演的时间较短,不利于大众深入了解商家的情况。网上路演中,商家可 将大量公司资料存放在数据库中,供人们随时查阅,便于公众反复浏览、研读,加深了解。
Ⅶ 比较靠谱的大型路演平台为自己的创业项目招资。
推荐点掌财经的一路演。有好项目可以在上面进行路演。全国很多热爱理财的观众都在上面,收视率很高的。观众的数很多,如果你能够有足够的吸引力,就会有无数人去看你的路演,且成功率很高的哦。
Ⅷ 一般来说,理财师都是怎么认识分析一支基金的
其实理财师也是正常人,并不因为是理财师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就和普通投资者有什么两样,何况不少理财师自己本身就是高净值客户,是私人银行服务的对象,所以无论是从让客户满意的角度还是从让钞票满意的角度,理财师都应该更挑剔才对。
那接下来就说说自己从业者——虽然暂时还无法体会高净值人士的心情(很抱歉我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要继续努力!)——一般都是怎么学习和认识一只基金,并形成自己的判断的。权当抛砖引玉,轻拍。
目前市场对于财富管理这个行业的共识是非标(各种固定收益类型产品)性价比越来越低,今后产品的主流会向净值型发展。这一点我深表同意,也在以前发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如何将净值波动的不确定性通过研究、分析让它变得可预测,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就成为了全行业着力提升附加值的环节,也是理财师由此前单纯的销售员提升为和律师、医生一样的专家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以我的实际工作经验来说,理财师认识一只基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
1、了解背景。投顾团队是怎样的构成,以往有哪些从业经历、过往产品业绩表现如何,等等。
2、策略研究。这是一只基金最重要的部分。策略说白了就是一只基金赚钱的方法论。总的来说赚钱的方式无非有这么两大类:低买高卖和套利。传统的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赚的都是低买高卖的钱,绝大多数对冲基金赚的是套利的钱(当然也有一部分对冲基金属于趋势追踪者,也是赚趋势上涨/下跌的钱)。另外,这只基金的投资决策是由人完成还是程序完成,交易频率属于高/中/低频等也是策略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3、历史业绩。这是比较有说服力的部分,历史业绩越长说服力越大。不过,历史业绩并不代表未来,所以历史业绩更多是用来更好的理解策略原理,了解投顾的投资/交易/风控等方面的风格。另外,历史业绩分实盘业绩和回溯业绩,回溯是指并没有实盘交易,而是采用过往真实的市场数据模拟交易得出来的结果。目前一些对冲基金历史业绩不够长,会采用回溯测试的办法进行业绩展示,但往往回溯测试的参考性比较低,远不如实盘的参考意义大。
4、产品条款。净值型产品之间基础条款差异并不大,费用也执行行业的通用标准,一般都是由初始认购费、固定管理费(以及托管费)、浮动管理费(业绩提成)构成。这个部分理财师们可能会重点关注一下产品的流动性安排,例如开放日、封闭期的安排,以及产品的预警止损规则等。
通过以上步骤,理财师就基本建立了对一只基金的初步印象。但是很显然,初步印象往往是相当模糊的,因为大多数产品看上去都差不多,而且每家投顾都会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再如何识别和判断呢?
基金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路演。一般为了推动基金销售,基金经理会通过实地或视频的方式和理财师们面对面交流。这个交流中很重要的两个部分,一个是问答环节,除了基金经理会按照准备好的精美PPT向理财师们宣传自己的产品外,还需要接受理财师的提问。一场路演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提问环节,理财师们虽然语气和蔼,面带笑容,但问的问题通常都会直指核心,从策略逻辑、市场环境、风险控制甚至公司的组织架构、核心人员稳定性都会涉及。而且理财师人数众多,每个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再加之市场同类产品也看得比较多,几轮问答下来后产品方方面面的信息就搜集得就比较全了。另一个环节就是通过路演去感受投顾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行为风格。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有的时候比前面问答部分的干货还要重要,因为投资最终是投人,如果一个投顾给人的感觉不踏实或者信赖感不强,理财师们通常会比较谨慎。
路演之后,可以说基金的初次亮相基本结束,一小部分理财师会选择销售,大部分理财师则会选择继续观望。产品成立后,如果基金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只基金就慢慢沉寂了,很难再得到理财师们的关注;如果相反,业绩表现出众或者回撤控制良好,理财师们会重拾对这只基金的兴趣,这时也就是二次认识基金的过程。
进行二次认识时,理财师们对基金的基本情况都比较熟悉了,关注的更多是:1、实盘业绩出色或回撤控制优异的原因;2、对当前市场的看法,未来展望以及操作策略。基金经理更多是采取和理财师动态交流的形式回答理财师们的各种问题。同时在这一连串互动中,理财师可以进一步感受投顾为人处世的风格,从而进一步形成对投顾“人”的层面的判断。经过这个环节,理财师对于投顾的印象就逐渐丰富和生动了。投顾也是人,无论从事什么专业,都会有自己专业上和价值观上的判断。具体到产品中,就会体现为:有的投顾仓位很灵活,市场一好就加仓一不好就减仓,有的投顾则认为只要自己拿的标的没有问题就放着不动,任凭市场波动;有的投顾赌性略强喜欢搏,有的投顾偏保守宁可错过绝不做错……这些不同的行为模式并无对错之分,但却会实实在在体现为产品的净值表现,从而进一步会影响投资人的感受。
至此,一个投顾在理财师心中的形象就逐渐清晰起来,成为一个个有不同喜好的人。用专业术语来形容,这叫识别投顾风格。嗯,这才是本文核心,即:基金研究最重要的部分是识别基金经理的风格,因为历史业绩不一定可持续,而投顾的风格可持续,只有通过识别风格才能有效判断投顾的未来表现,从而一定程度降低产品的不确定性。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理财师看基金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理财经理更关心投顾的风格是什么以及是否发生漂移,而一般人更关心哪只基金赚钱更多。换言之,理财师更关注“因”,一般人更关心“果”,可是没有因哪来果。这不是说理财师的境界就更高,而是只要做投资就一定会犯错,大师和菜鸟的区别只是犯多犯少和犯不犯致命的错。不要因为一两次的错误就急于否定一个靠谱的基金经理,也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正确就急于把钱交给不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这才是最重要的。
Ⅸ 请问大家有木有人了解,私募基金路演的方式有哪些呢
私募基金路演?呵呵,主要是一对一推介吧,可以安排小范围的投资策版略说明会,也权可采用工作晚宴或午餐会的形式。私募嘛,重点是针对少量金主,营造小范围私密商洽的气氛,环境要精致,不要大规模宣传,又不是公募,像菜市场叫卖大白菜,老头老太太都吆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