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姚劲波的创业历程
58同城还未上线,公司也只有五六个人时,软银赛富揣着500万美元找上门。这笔钱刚刚烧完,软银赛富的4000万元人民币追加投资入账了。 2010年,软银赛富拉着DCM进行第二轮投资,这次是1500万美元。就在2010年12月初,他又拿到了华平创投的第三轮融资:6000万美元,接近 2010年42家中国赴美上市公司IPO均值的二分之一。
这是怎样的时节?12月8日,优酷网和当当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首日优酷网市值达到32.6亿美元,当当网市值则达到23.3亿美元。按照市值排名,两家公司都进入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前十。下一个会是58同城吗?姚劲波一句话碰了下创业人群敏感的神经:“我不着急上市,现在上市太亏了,我要做得更大些再上市。”
上市对他来说并无太大诱惑。他已经有将一个公司送上市的经历:学大教育(NYSE:XUE)2010年11月纽交所挂牌,首日涨幅31%,他握有其中10%左右的股份。
中国的创业人群走过了30年,缺钱一直是第一关键词,但随着创业人群的成熟,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成熟,逐渐出现了一批这样的创业者,他们自创业第一天起就没缺过钱,别跟他们提“套现”,他们根本不着急融资,甚至不着急上市,他们相信自己做的事业出售越晚价值越大。姚劲波只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姚劲波的座驾是一辆七座SUV,他对越野、探险并不感冒。“我家人多,两个小孩、两个保姆、两个老人,大家经常一起出去,一般车座不够。”
他在职业生涯中却是极度的自信甚至冒险,早年屡番变换“车道”,在一条道上开顺了,别人都来追赶的时候,他又打轮到另一条道上去了。“我不喜欢在一个岗位上干太长时间,我喜欢去试一下多个角色。” 2000年初,辞去中国银行山东分行技术部门的职位南下创业,他觉得“单纯做技术与志向不符”;2000年底,他把自己创办的一家提供域名交易服务 的网站卖给了中国万网,攫取到第一桶金。这家网站叫易域网,做渠道起家,姚劲波一年时间把它做到了国内最大,遗憾在于“做成了交易公司”,离真正的互联网 远了点。
在万网期间,这位当时的职业经理人俨然把自己当成“老大”,一如既往的自信,常常办出越俎代庖的事儿来。“我就当自己是张向东(万网创始人)。老板 觉得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我更多是站得很高。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长期一贯下来,结果肯定是好的。”他要求自己做到极致,喜欢全权在握,事必躬亲。
他还极度相信自己的直觉。学大教育是他在万网期间与两位同事金鑫、李如彬共同创办的,2005年离开万网,没有去学大任职,他要自己创业,做真正的老大。他瞄准了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 org这一诞生于美国本土的神话,一度认为中国本土复制Craigslist的模式是理所应当的。
一开始他设想得很美好,只要有用户量和收入支撑,再过两三年就去上市。“非常激进地做,甚至去买户外广告。美国市场肯定认可我们的公司,我只需要说自己的目标是中国行业最大、是中国的Craigslist就行了。”58同城起步的确很顺,第一轮融资拿得令同行匪夷所思。
不过在这次创业中,这位老大却屡次将企业的现金链做到悬崖边缘。原以为Craigslist免费模式的全盘拷贝是2005年中国本土的“空白点”,未料得中国分类信息市场的需求迄今仍未被真正唤醒,加之诸多创业者同期拷贝了相同模式,他发觉58同城的最初模式不过是Craigslist反射到中国的一座“海市蜃楼”。待他醒悟到这一点已是2008年,第一笔融资已经烧光了。一路自信走来的他对互联网产生了些许失望,但软银赛富信他,4000万元又追投进来。
姚劲波做了58同城的第一次转型,探究Craigslist的“中国式生存”,撤下《生活圈》DM杂志。但是这次探索的结果也不过是又烧掉了 4000万元。这时候,部分员工已经开始迷茫了,个别高层也熬不住走人了。“彻底回归互联网”是姚劲波的第二次转型,用户增值服务收费模式,涉足团购。 2010年4月,软银赛富和DCM第二轮融资1500万美元又到账。
姚劲波评价自己“走得很顺”,而且“从头就顺”。他实则在这个领域烧了5年的钱,直至2010年才把账面做平。纵观分类信息网站的现状,一部分甘为搜索引擎的赚钱工具陷入亚健康状态,一部分卖给了互联网巨头,更多的则是在烧钱殆尽后退出了跑道。
顺者有顺者的活法,那就是找对方向,自信、坚守。在历年的站长大会上,他还会给台下诸多迷茫无助的草根站长们传授融资之道:“创业者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摊出来四五个项目让VC选择,VC敢投你吗?”
资本确实厚爱58同城,一再“允许试错”。不过姚劲波对资金保持清醒,始终不相信“资金应该成为58胜利的理由”。他在就第三轮融资致员工的信中强调:要避免“用钱解决问题的低级倾向”。两次转型中令他痛苦的,并非“钱烧光了”,而是“钱烧光了,模式还没有找到”。他迄今还会为那些执着到免费的最后一刻、“不得不亲自结束自己的公司”的群体扼腕叹息,比如说,站台网——这家网站没有广告,没有置顶信息收费,也没有会员收费,结果,站打不开了。
第三轮融资从初步洽谈到实质性融资,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周时间。简单说,这家美国著名创投看好58同城的市场前景。依照当前的销售增长速度,姚劲波叩门纳斯达克似乎只是一两年的事情。但姚劲波公开表示,58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准备好——似乎融完这轮资,58距离上市更远了。有人质疑,此轮融资必定令他在股权方面付出不菲代价,同时暴露出58面临的资金压力;也有人提醒他“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只要与“中国”、“互联网”概念沾边,这两年赴美IPO都会捞得好收成,等他醒过闷儿来,这波红利浪潮就不知道刮到哪去了。
姚劲波必须试图让自己静下来。“人总是在艰苦的时候发现很多机会。我们融了很多钱,没有把自己逼到一个绝处,也很难发现更好的机会,这是我比较担心的。”
『贰』 谁知道白焰翼龙在58多少魔攻谢谢了- -
手炮问魔攻干嘛?
莫非你是手炮机械流?
『叁』 58同城做那么多表面文章却不办事,是因为现在出现资金问题急需融资圈钱吗
您好,58同城是一个免费发布信息的平台,每条信息均有审核,但可能还会有不法用户在网站中发布还未被网站发现,在网站中找信息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买东西,一定要选择同城交易,切勿直接网上汇款,找工作要提前交押金等的一律是虚假的,相关的防骗知识请查看http://url.cn/0AwzOw,如您在网站发现类似信息,可以点击举报,我们会及时处理防止其他用户受骗。
『肆』 姚劲波创业最艰难的时候是怎样过来的
他年少成名,23岁靠倒腾域名发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10年后,他是CEO,是董事长,是投资人,14年后,他带领公司走进纽交所,一举创造出700亿的大公司,他就是58同城的创始人姚劲波。
不过,你只看到了成功,却没有看到他的失意。成立8年来,58同城静静地趴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丝毫不起眼。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姚劲波靠卖域名给大家发工资,而等员工离开的时候一个人抱头痛哭。直到最近几年,你才能够看到姚劲波的笑容。
自古英雄出少年
姚劲波天生商业嗅觉敏锐。早在1999年6月,从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不久,姚劲波就开始倒腾域名,他是国内做域名最早的四五个人之一,并创办了专门从事域名交易的网站“易域网”。
与蔡文胜主打拼音域名策略不同,姚劲波主打的是数字,他当时号称2位数字域名金主,手里有5000多个数字域名,并高价成功出售28.com、30.com等域名,直到2000年9月易域网被万网收购。
正是靠着倒腾域名,23岁的姚劲波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因此结交了一大批从事互联网生意的草根高手,如蔡文胜、吴欣鸿等等。日后他创办58同城,蔡文胜二话没说就投了几百万。
这期间,姚劲波还投了从万网辞职出来单干的金鑫、李如彬等人。10年后的2010年11月2日,学大教育在美国上市,光那一笔买卖,姚劲波就赚了几十个亿。
情到深处人孤独
但是,姚劲波的目标是要做老大。所以,2005年12月12日,他决定复制美国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org,在北京创办了58同城,主打生活服务。
而目标是三年实现上市!
不过,获客成本太高了。随随便便一个二、三线女星,代言费就是500万起,再加上地铁、公交、电梯广告投放,分分钟就烧掉1000多万本金,外带蔡文胜的几百万天使投资。一年后软银赛福的1100万美元也见了底。
本想融资,却赶上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市面上根本找不到风投。
姚劲波一下子就被逼上了绝路,最惨的时候,账上只有50多万现金。给500多位员工发完工资后,只剩下8000多元,连缴纳一个月的水电费都不够。没有办法,姚劲波只好便宜卖了几个域名,换了几十万勉强维持。
那段时间,外界质疑声不断,随便打开一份报纸或者一个网站,就会看到醒目的标题,“58同城还能坚持多久?”也是,要产品没产品,要商业模式没有商业模式,是够令人绝望的了。
再后来,员工也撑不住了。2009圣诞节前夕,几个公司骨干死活要辞职,姚劲波拦不住,他咣当瘫倒在公司旁边的咖啡厅,哭了一个下午。
2009年12月31日,北京下着小雪。58的办公室只剩下一张桌子,连电脑都卖了,三个创始人大眼瞪小眼。是撤?还是继续干?姚劲波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那时,团购的风口忽然来了。
2010年春天,以美团和拉手为首的2000多家团购网站,以雷霆之势冲入市场,不仅带火了团购,也带火了生活服务互联网市场。
那半年,姚劲波什么都没有做,每日活跃用户却蹭蹭上涨。到了2010年底,58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400万,用户数、流量与信息发布量在分类信息领域中遥遥领先。
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今的互联网江湖,活跃着一支湘军,他们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如微信的张小龙、陌陌的唐岩、映客的奉佑生、快手的宿华等等,而益阳小伙姚劲波更是把湖南人的“耐得烦”精神发挥到极致。
第一次是因为钱。2010年,姚劲波决定放弃线下策略而改走线上,彻底回归互联网。可拿着新的计划书,他一共找了二、三十家投资机构,却没有一家敢投。
没撤,姚劲波最后又死皮赖脸找到软银赛福的合伙人羊东,好在羊东有魄力,“反正砸进去几千万了,不差最后一哆嗦。”于是,2010年4月,羊东拉着DCM又给姚劲波投了1500万美元。
第二次是因为人。2011年刚开春,赶集网异军突起,尤其是获得今日资本和红杉7000万美元的C轮投资后,杨浩涌更是春风得意。
从大年三十起,无论是地铁、公交,还是中央一套、三套,六套,都在以每天60多次的高密度播放着赶集网的广告,“赶集网,啥都有!”
没有办法,姚劲波只得咬牙应战。赶集投1个亿,他投2个亿,赶集网投2个亿,他投4个亿,“宁可错过一个时代,也不能让对手超过。”
当时赶集的陈小华做流量号称天下第一,姚劲波就想把他挖过来。此后,他先以老乡的名义邀请吃饭,后以过生日的名义邀请 K歌。
陈小华一生气把他拉黑了,姚劲波也不生气,而是连续三次赶到赶集总部,“我已经到你公司楼下,你不下来我就上去。”
“对不起别人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你觉得跟谁干最有可能成事?”一句掏心窝的话打动了陈小华。
而这成了58和赶集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胜负手!8 个月后,58同城流量暴涨80%,反超赶集。
第三次是因为产品。2011年,姚劲波想把58的产品预装在手机上,如日中天的小米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雷军对于小米手机的预装看得非常严,不经过他的点头,谁也无权预装。
于是,姚劲波开始练习晨跑,从秋天一直坚持到冬天,即便是寒风刺骨的大冷天,也会准时出现在雷军小区楼下,就为“偶遇”雷军。
然后,俩人一起跑步,一起聊天。一个冬天下来,俩人熟了,小米手机预装的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第四次是因为合并。2014年7月,58与赶集激战正酣,双方资金消耗都很大。姚劲波心疼钱,试探着给杨浩洋发条短信,“人生苦短,咱们聊聊?”不过,杨浩涌没有好脸色,“你先别挖我的人,我们再谈”。
但姚劲波不死心。
2015年58同城上市后,他又找到杨浩涌,“什么方法能让你我的广告费少支付一些?换点股行不动?”当时,杨浩涌的市场费预算已经从3亿暴涨到15个亿,而且盈利遥遥无期!
就这样,2015年4月13日,两人在三里屯威斯汀酒店一个总统套房,开始对十年恩怨做个了结。当天中午12点,姚劲波踏入房间,没有想到一谈就是22个小时的车轮战。
太阳下去,月亮上来,房间里却灯火通明。
姚劲波以一顶十。这边刚跟杨浩涌谈完,那边又继续跟赶集网的八、九个股东谈。
几乎每隔一个小时,谈话就走到死胡同,然后就是喝啤酒,砸酒瓶子,换股比例也从7:3、6:4再到5:5。到了第二天凌晨6点,律师、会计师、投行都已崩溃。
但到了上午十点,奇迹出现了!伴随着香槟砰然开启的声音,58和赶集宣布合并。姚劲波靠着最后2个小时的坚持,改变了我国整个生活服务业态!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作为来自益阳欧江岔镇的农村孩子,姚劲波对底层百姓的辛酸感同身受。
58同城、58同村,尤其是58到家雇用了大量来自农村的基层员工,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却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靠着搬家、洗车、打孔、保洁等不显眼的服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扎下根。
仅58洗车北京分部的一个普通业务员,一年的收入就能达到8-10万元。
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最高市值700亿,姚劲波的身价也飙升至100亿。
上市当天,他特意带了58名员工去纽约,“这些老员工跟公司一起扛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所以在58同城登陆纽交所这样重要的时刻,他们应该见证。”
敲钟当晚,姚劲波包了一条船,大伙围着曼哈顿群岛转了个圈。姚劲波没哭,但是其他57人都落了泪,“姚总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
2017年年会,姚劲波宣布所有8年以上的同事都可以获得8 万元的股票,“同时,获得一周额外的带薪休假。”日后这也成了一项制度,“任何58员工只要满8年就可以去兑现8万元的股票。”
『伍』 中信银行与58集团建立什么关系
7月10日,中信银行与58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给予后者200亿元授信额度支持,同时为58集团及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发起成立的天津五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天津五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由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发起成立。公司旨在对优质线下汽车交易相关企业进行价值投资,成为汽车行业强有力的推手,共同构建更美好的汽车流通行业生态链。姚劲波发起成立五八车服,将通过对有实力、有潜质、有发展的汽车产业链企业进行投资并开展合作,共同创造更高的价值。
本次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信银行与58集团的合作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之上。未来,中信银行将凭借独具优势的中信集团综合平台业务资源,倾心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58集团稳健发展,共同创造社会价值。
『陆』 小鹏汽车宣布22亿B轮融资有何意义
1月29日消息,今日小鹏汽车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总额2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并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富士康和IDG资本的联合领投。B轮融资完成后,小鹏汽车从资本市场中融得的资金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小鹏汽车产品已经从Beta版、工程量产车(1.0版)到小鹏汽车G3(2.0版)。工程量产车于2017年10月在郑州成功下线;G3为穿电动SUV,将于2018年年内上市,届时宣布具体配置和价格,并计划今年交付。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肇庆基地)已于2017年12月11日奠基动工。
『柒』 怎样识破投融资骗局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在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内部资金积累有限,所以其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很大。而一些金融骗子正是利用了企业的急切心理,用一些鬼魅伎俩诈骗钱财。道人就经历过一次以海外融资为名的骗局。
道人在此告诫各位融资心切的创业者、企业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学会识破金融骗子的融资骗局,免得上当,轻者钱财损失,重者耽误企业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融资
我们来看当时事情的经过:
某天,某公司的CEO给道人发微信,说他到了北京,准备与一家外国投资机构签署融资意向性协议。他表示对方已经原则上同意提供1000万人民币的贷款,利率参照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差不多在6%。道人之前为这家公司在上一年一笔300万元的股权融资提供过意见,知道公司发展得很快,但资金始终是瓶颈。收到这条信息后,我感到非常疑惑,这家公司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而且这家公司的规模偏小,缺乏对这种大额债务的抵押保障,外国投资者凭什么贷款给他呢?
道人在仔细了解此事来龙去脉后,基本可以确定,这家公司很可能是被以帮助企业融资为名的骗子盯上了。所以,道人告诫这位老板,在签订意向书的时候不要同意支付任何以“诚意金”等为名目的款项。
原来,在这家要融资的公司老板到处找资金的时候,有一个所谓北京国际某某投资集团的广州业务代表找到了他,声称可以通过国外资金帮助解决贷款。自己在要融资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喜不自胜,这家要融资的公司给对方提供了一些基本资料。对方很快答复,表示经过初审,公司的项目符合投资方的要求,需要提供中英文的“商业计划书”。对方又声称,为了符合国际标准,容易被美国投资方接受,他们可以收取费用帮助企业主编写并翻译“商业计划书”。
这位老板觉得花这点钱写个计划书相对于融到的资金来说不算什么,就同意了。这家公司在提交了“商业计划书”之后不久,所谓的投资公司就通知这位老板来北京洽谈并签订协议,并且表示投资方已经同意按照人民币贷款利率,向这位老板的公司投资2000万元,一经实地考察后就可以发放贷款。不过,在准备签协议的时候,投资公司提出要这位老板支付10万元“诚意金”及实地考察差旅费用。因为在他们见面前这位老板找过我,听过我的建议,这位老板拒绝了这个条件,但答应以实报实销负担对方的实地考察的各项费用。最终协议没有签成,但双方答应保持联系。之后又过了不久,有新闻报道同类投资公司通过帮助企业融资的名义骗取钱财的内幕,这家公司的人就都一夜之间消失了。幸好,在这场融资骗局中,这位老板没有上当受骗。
怎么识破融资骗局?
正规的融资机构都是专业化运作,非常理性。在没有亲自对融资方进行尽职调查的情况下,不可能作出决定。另外,正式的投资机构不可能收取什么“诚意金”,在签协议之前,双方都是平等的。哪一方都没有理由预收费用。
目前,有很多的融资机构巧立名义收取各种费用,希望各位企业主擦亮眼睛,不要因为着急融资就轻信这些人。最后,鸿蒙创业圈祝愿各位企业主都能够得到很好地发展,企业业绩蒸蒸日上!
『捌』 二手交易平台转转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有多少巨头看上了“二手”生意
9月11日,转转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转转上一轮投资方58同城、腾讯继续参与投资。天眼查数据显示,转转的运营主体北京转转精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法定代表人、疑似实际控制人为58同城CEO姚劲波,最终受益人为张联庆和姚劲波。在此之前的2017
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鼓励发展“互联网+旧货”,“互联网+资源循环”,这对二手交易平台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玖』 在互联网时代,姚劲波不动,到底是有多佛系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相伴马化腾左右的这位看上去很厉害的人物是谁,姚劲波的网站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的网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立了起来,市值达到了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9亿。
姚劲波常常感叹说自己从没有为了钱而发愁,先是顺利获得第一桶金,后来的"金主爸爸"也接二连三找上门,在自己最困窘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所以自己算得上是十二分的幸运了。
姚劲波的梦想是成就一个伟大的公司,他坚信,他的网站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精做细,做成一个更加宏大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