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支持融资租赁的四大支柱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四大支柱在1999年以后已陆续建立并不断完善。现对我国支持融资租赁业的四大支柱作一些简要说明。
(1)交易规则:融资租赁的交易规则体现在《合同法》中,《合同法》第十三章是“租赁合同”,第十四章是“融资租赁合同”。
(2)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于2001年1月1日由财政部发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进行了修改,并发布了经修改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3)行业监管:作为外商投资的租赁公司的监管办法,外经贸部于2001年8月13日发布了《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以后商务部(继承外经贸部)于2005年2月17日发布了经试行和修改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暂行办法》。
与此同时,作为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6月30日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以后银监会(继承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1月23日发布了经修改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4)税收政策:有关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自1993年12月起,不断地发布有关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
❷ 融资租赁行业的四大支柱 1:监管 2:税收 3:会计 4:法律 的相关文件有哪些
与融资租赁业有关的交易规则、会计准则、行业监管和税收政策,业内习惯称其为支持融资租赁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实际上是指支持融资租赁交易的最低限度的法律
❸ 众筹四大支柱是什么
如何来众筹呢?在今天众筹,首先众筹有四大支柱,你必须要去了解,要做到的四大支柱。
众筹四大支柱:
第一大支柱,叫做信用支柱
你今天作为一个项目的领头人,你要在这个项目,让所有的准投资人,要有一定的信用,你看信用体系是最大的,是第一重要的。
同样的一个项目,你来领头和马云来领头,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马云的信用比你的信用好,所以他领头的成功率会比你高很多。
所以我们企业家,大家一定要注意,你的信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信用什么都没有。
信用是怎么来的?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永远记住,我们讲过的话,我们要算数,我们要一点点累积,还有我们的出发点。
第二个方面,我们不要乱讲话,我们很多人乱讲话,答应了别人,最后兑现不了,信用就没了。
第二大支柱,叫做共同的目标
投我们这个项目的人,我们应该有共同的目标,比如说:开餐厅,共同的目标是我们一年开一百家,把目标设计好,那有人说不行,我们一年要开两家,有人说我们一年开一百家,有人说我们要开一百平米的,要开一百家,有人说我们要开一千平米的开两家,目标不统一,那你就不能做,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第三大支柱,叫做共同的价值观
一定有共同的价值观,有一些人投了众筹以后,在今天全民投资的年代,我们大家要清楚,今天如果是你的项目要众筹,要领筹。
你要永远记住,今天有很多的投资,全民投资中的90%的人是不专业的,永远记住:不专业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叫做短视。
他投了以后他立马就想赚钱,有没有这样的人,两个月不赚钱他就跳翻了。
第四大支柱,叫做利益关联
利益要关联,大家利益一定要交叉,要关联,用别人公司的股权激励你的员工,然后部门直接利益关联,团队之间、客户之间、供应商之间,所有的全部利益关联起来,要不然这个就不稳定了。
❹ 金融四大支柱的关系
中国所谓“金融四大支柱”,即:银行、证券、保险、信托。
银行即商业银行,是间接融资渠道。由于银行业前期的“半官半商”色彩和长期经营优势,获得了其他三类金融机构难以匹敌的品牌、资产和渠道优势。目前银行业开放速度加快,国有银行改制行路大半,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分别寻找自己的细分定位。与此同时,有实力的银行发起了保险业投资的新攻势,其公司金融部们也开始向投行功能过度,而带有信托性质的理财业务也逐步开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型银行将成为兼具所有金融业务职能的“全能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
证券业实际上是从商业银行的证券部门分离出来的,也就是欧美所谓“投资银行”。由于市场规则混乱,资本市场低迷,对外开放迟缓。目前的证券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低迷时刻。此时监管层有意放宽证券业开放,国际投行纷纷“逢低吸入”,可以想见,外资将在中国证券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随着高层推动直接融资发展,如果股市复苏,流失到海外的融资大单返回A股上市,证券业或有一线生机。
保险业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国保险业正经历过一波投资高潮,目前正处在盘整期。整体来看,虽然中国人口众多,社保体系不完整,正是寿险业的天堂。但中国贫富差距严重,真正消费保险的群体远未崛起。而在此前的“寿险业大爆炸”中,代理人的诚信广受质疑。所以保险业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惨淡经营的过程。
信托业是中国“特产”。在国际上,信托仅是一种金融协议模式,并不构成一个行业,中国的“信托公司”在国外大致相当于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身为“最有想象力的金融工具”,信托业在中国“兴风作浪”,典型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目前监管层把银行作为重点,对信托业以“严加管教”为主,已经连续进行了5次大规模整顿,中国信托业还在摸索自己的道路,短期之内都不可能进入金融业的主力地位。
❺ 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是哪些
金融体系三大支柱以下:
1、银行
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银行的盈利渠道分别是贷款、银行类保险、销售理财基金类产品、金融机具的销售、金融智能终端业务消费获利、对冲业务、票据业务等。
2、保险
保险,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3、证券
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也指专门的种类产品,是用来证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5)融资四大支柱扩展阅读:
金融体系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组织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
(1)金融调控体系既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健全传导机制、做好统计监测工作,提高调控水平等;也是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包括利率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汇率形成机制、资本项目可兑换、支付清算系统、金融市场的有机结合等。
(2)金融企业体系,既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现代金融企业,也包括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革、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等。
(3)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体制)包括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处理好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建立监管协调机制(银行、证券、保险及与央行、财政部门)等。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
(4)金融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包括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拓展债券市场、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交易、登记和结算体系,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5)金融环境体系包括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证券
网络-银行
网络-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