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房地产三条红线融资新规

房地产三条红线融资新规

发布时间:2021-04-16 21:05:26

A. 住建部、银监会出新规,明年的房价会下跌吗

最近几年房子的热度一直持续不降,房价也是一涨再涨,这给很多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还款压力,虽然政府在一直积极调控,但是房价的热度并没有减退下去,今年住建部和银监会都制定出了新规,那么2021年的房价真的会下降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房价有可能会下降。

综合来看,这两项政策的出台,一个可以限制房企的融资,另一个可以限制购房者的融资,这样就可以加快降低房地产行业总体的负债率,所以对房价的下降是有积极的影响的

B. 2021年,房地产调控又加了“2道新红线”,这两道红线分别是什么

先前,我国产生房价上涨局势的元凶主要是,大水漫灌现行政策肥款。因此,在2008年年末的一轮大加水以后到今年底,我国的居民杠杆率早已超出60%,而2008年的杠杆比率是18%,翻了3倍多。这一数据,早已超出国际性平均,已经迎头赶上资本主义国家,而增长速度之快,则稳居全球前端。

避免家庭负债率快速上升。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住宅行业杠杆率上升5.6个百分点,由去年底的55.8%上升至61.4%。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如果住宅部门的杠杆率超过65%,金融稳定将受到影响。抑制房价快速上涨,房价与居民负债率的关系基本为正。抑制居民负债率快速上升,就是抑制房价快速上涨。防止资金由实转虚,引导资金更多投向产业而非房地产。

C. 银行房地产贷款“红线”划定,房地产贷款占比最高不能超40%

涉房类贷款占比有了明确限制。

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机构覆盖范围、管理要求及调整机制。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设置主要是针对银行投向房地产的借贷设置“安全边界”,避免信贷资源流入房地产进而增加金融体系脆弱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让更多资源流入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战略新兴产业,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根据银行的资产规模、机构类型等因素,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共分为5大档,每档设置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其中,六大国有大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为第一档,两个上限分别为40%和32.5%,在5档中最高。

五档两上限,最高上限为40%

所谓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中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及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应满足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的管理要求,即不得高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的相应上限。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记者表示,从占比限制上看,房地产信贷集中度政策将利好大行,目前大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均未达到该上限。从各档银行整体来看,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压力不大,且政策设有较长的过渡期,对2021年房地产信贷融资影响中性,预计2021年全口径房地产贷款增量将达6万多亿。

差异化管理,设置2至4年过渡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设置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时,监管层并未采取“一刀切”方式,而是差异化管理。《通知》表示,为体现区域差异,确定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时,有适度的弹性,同时,管理制度还设置了过渡期,以保证政策的平稳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要求为,202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2年;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4年。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业务调整过渡期分别设置。

周茂华对记者说,这种差异化管理充分考虑了金融机构资产体量、机构类型、存量房地产贷款等因素,也综合考量了我国国情,市场业务现状、机构承受力等,进一步确保房地产和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另至于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的影响,央行、银保监会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总体而言,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就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开展了广泛调研,与金融机构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相关指标设定充分考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情况,并采取了分类分档、差别化过渡期、区域调节机制等多种机制安排。

“目前,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符合管理要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要求其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相关业务,保持房地产贷款占比及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基本稳定。”央行、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称。

对于超出管理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将要求其合理选择业务调整方式、按年度合理分布业务调整规模,确保调整节奏相对平稳、调整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个别调降压力较大的银行,通过延长过渡期等方式差异化处理,确保政策平稳实施。

此外,对于近期市场颇为关注的住房租赁有关贷款是否纳入监管,《通知》称,为支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住房租赁有关贷款暂不纳入房地产贷款占比计算。目前,央行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住房租赁金融业务有关意见,并建立相应统计制度。

同时,为配合资管新规的实施,资管新规过渡期内(至2021年底)回表的房地产贷款不纳入统计范围。

D. 房地产银行贷款“红线”,对市场影响几何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为各大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规模及占比设置“两道红线”,分别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银行,监管机构给设置了过渡期,并建立区域差别化调节机制。



那么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呢?



01、政策出台背景



房地产贷款占比连年升高至28.8%



长期以来,房地产行业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与金融业深度“捆绑”。近年来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对房地产贷款进行控制,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总量仍然不小,占比依然较高。2011年以来,房地产贷款余额占人民币贷款余额连年升高,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升高至28.8%。而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此外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房地产行业仍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仅5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上限,按照目前比例,房贷不会受到影响。第一档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略微超过了32.5%的红线,业务调整过渡期均为2年。第二档中有2家银行“超标”,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三档中仅成都银行一家触碰到上限。



供给端收紧,中长期来看,房企资金压力加大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对银行房地产余额占比提出上限要求,将从供给侧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有助于降低银行房地产风险敞口、提高金融体系韧性和稳健性。从中长期来看,本次新规在房地产行业资金供给端进行了收紧,房地产在融资上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房企融资渠道、融资能力或是未来其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但从目前设定的管理比例要求来看,基本符合2020年的情况,因此对未来市场相关贷款投放额度的影响相对有限。



总体来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只是防御性制度安排,新规对不同类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分档管理,并且给目前不达标的机构充分的整改空间和时间,有助于保持市场平稳有序发展,总体上对市场影响有限。长期来看,房企供给端资金收紧,有助于引导房地产企业从高周转、高杠杆模式转向长期经营模式。



研究员:蔡艳平

E. “三道红线”压力下 稳居“绿档”房企迎来冲刺窗口期

自去年8月,“三道红线”监管新规公布以来,一直是行业热议的话题。“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力争3年内全行业达标”的计划,让房企在2020年的年报业绩分析中,大都将笔墨着眼于降负债、调结构、增加现金流。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某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500强房企2020年资产负债率均值为78.77%,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净负债率均值为85.08%,同比下降11.62个百分点,相比2019年有大幅改善。

当多数房企都忙于脱“红”之时,部分稳居“绿档”的企业,则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冲刺窗口期。

“三道红线”效果显现 房企整体负债好转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联合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对12家试点房企有息负债规模设置了“三道红线”,其中包括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超过100%;现金短债比要大于1。

依据“三道红线”规定,如果三项指标均不达标,归为“红档”,有息负债规模不得提升;两项不达标,归为“橙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一项不达标,归属“黄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三项指标全部达标,归为“绿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三道红线”监管新规的出台,对房企财务指标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明确限制房企债务规模的无序增长。“控负债、降杠杆”成为众多房企聚焦的热点和发展的方向。

时隔半年有余,随着房企年报的集中发布,“三道红线”的效力开始显现。

截至2020年末,除了龙湖集团、合生创展、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世茂股份、大悦城地产、SOHO中国、信达地产、华侨城A等仍保持“零踩线”以外,迪马股份、越秀地产、金辉集团、远洋集团、中国金茂、五矿地产、建发国际等房企通过“促回款、降负债”等措施的实施,也实现“降档”,跻身“绿档”房企行列。

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统计表明:截至3月31日,超62家房企发布年报,其中近五成房企“三道红线”实现降档,3家房企保持红档,12家房企保持绿档。被统计的房企中,未出现“升档”企业。

综上,贝壳研究院认为,“三道红线”融资新规效果逐渐显现,房企“降负”成为行业整体趋势,且成果显著。同时,房企包括融资、取地、分拆上市等重要经营环节,都将与企业踩线情况密切关联,预期房企整体负债情况将进一步好转。

管理红利时代 良好财务结构构筑更广发展空间

回溯2020年发展,在多家2019年被划为红档的房企忙于降负债、调结构之时,龙湖集团、招商蛇口、中海地产等始终保持在“绿档”的房企显得更为从容。

以龙湖集团为例:根据龙湖集团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净负债率较上期进一步下降至46.5%,达到近5年来最低水平;现金短债比达到4.24倍,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67%,依然稳居“三道红线”绿档。

截至2020年末,龙湖集团综合借贷总额为1673.7亿元,平均借贷成本降至4.39%,平均贷款年限增至6.59年,境外美元票据、国内公司债券的长年期、低票息屡屡刷新业内记录。截至2020年末,龙湖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合计778.3亿元,同比增长28%。

扎实稳健的财务盘面,给龙湖的发展留下了足够的运营和拓展空间,且让其在销售、土地拓展、多元化开拓等方面均取得不错进展。

2020年龙湖实现全口径销售合约销售金额2706.1亿元,销售面积1616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3.5%,目标完成率104%。截至报告期末,新增土储建筑面积2567万平方米,其中权益面积1847万平方米,权益占比72%左右。其中一二线城市获取的土地总建面达到88%。

在商业运营方面,尽管受到疫情黑天鹅影响,2020年龙湖全年仍然守时、保质地新开10座商场,商场销售额增长14%至305亿元,商业租金增长23%至58.2亿元。同时,在租赁住房、智慧服务等也取得新进展。

龙湖集团战略执行层面展现的韧性,亦是其他“绿档”头部企业的一个缩影。在行业整体忙于调整债务结构之时,这些企业在已率先调整好状态迎接行业新的挑战。

例如,中海地产便在不久前的业绩上表示,“未来5年,销售规模肯定会按年两位数增长;商业的收入、物业出租的租金,也应该会按照比较好的两位数增长。”而华润置地亦有着相类似的目标,预计“十四五”末期将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权益签约额和租金收入双翻番。

过往的积累,让绿档头部房企们在充满不确定的大背景下,看到更多确定性。与此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他们也在巩固更多锚定未来的能力。

如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邵明晓所言,多年来,龙湖集团一直在强化能力杠杆、降低财务杠杆。“未来房地产的发展是很难再依靠高的财务杠杆去做,更多要靠未来的能力杠杆去做。”

围绕“空间即服务”战略,龙湖集团的宽业务围栏能力正在不断强化。今年年初,龙湖集团正式推出全新生活服务品牌“塘鹅”,将房屋租售、房屋装修增设为集团新的主航道业务,围绕居住需求的衍生,激发新的增长动能。

有业内人士表示,“三条红线”“两集中”等政策相继出台,标志着房地产行业正式进入管理时代,这是唯有能力者居之的行业新阶段,而达标、稳健的财务数据则是这个时代的入场券。

在这个土地红利、金融红利相继褪去的新时代里,“绿档”房企们的冲刺窗口期或已经来临。

F. 中国地产100强三道红线情况是什么

所谓的“三道红线”,就是央行和住建部将限制开发商融资的政策,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全行业推行。“三道红线”是针对所有的开发商划出的三个标准,分别是:

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2、净负债率大于100%;3、现金短债比小于1。

如果有房企全部踩中了这“三道红线”,那将被归为红色档,其后果就是有息负债规模不得增加。

如果只踩中“两道红线”,则将被归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

如果只踩中“一道红线”,那就被归为黄色档,有息债务规模年增速将扩宽至10%。对于一道都没踩中的房企,则被归为绿色档,有息债务规模年增速可放宽至15%。

(6)房地产三条红线融资新规扩展阅读:

“绿、黄档”安全区房企增多剔预资产负债率仍为“老大难”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联合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对12家试点房企有息负债规模设置了“三道红线”,其中包括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超过100%;现金短债比要大于1。

据中国网地产统计,目前12家试点房企中,除保利发展、阳光城、绿地未发布年报外,其余9家均发布年报及公布“三道红线”数据。其中,中海、华润、华侨城3家为均未踩线的绿档房企,万科、融创、碧桂园、新城、中梁5家房企踩中一条安全线至黄档房企。

依据“三道红线”规定,如果三项指标均不达标,归为“红档”,有息负债规模不得提升;两项不达标,归为“橙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一项不达标,归属“黄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三项指标全部达标,归为“绿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据中国网地产统计的73家房企“三道红线”指标中,绿档房企达33家,占比45.21%,黄档房企32家,占比43.84%,橙档房企5家,占比6.85%,红档房企3家,占比4.11%。

阅读全文

与房地产三条红线融资新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贸信托其他费用普通代扣 浏览:222
成都卖房买方贷款 浏览:317
3000阿里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947
昆山外汇管理局电话 浏览:938
股票里GDX是什么意思 浏览:106
美国期货每日交易时间表 浏览:730
一块钱英镑能换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226
古德理财投资公司 浏览:391
长江证券基金认购怎么撤回 浏览:148
me期货 浏览:756
公积金贷款1年 浏览:373
打新股票仓位 浏览:568
天涯推荐股票 浏览:999
股指期货最少多少资金 浏览:740
华枫投资 浏览:974
炒股炒外汇 浏览:922
港澳一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643
癌症银行贷款 浏览:150
短期理财渠道 浏览:813
段永基投资 浏览: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