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9年净利润达43.56亿元,宁德时代再投300亿元打“产能战”
2月27日,宁德时代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总收入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利润总额55.24亿元,同比增长3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股价大涨超过50%,已接近150元/股,当前滚动市盈率高达75倍,公司市值达到近3300亿元,高居创业板上市公司第一位。
即便如此,随着锂电池行业爆发式成长,国内外的行业巨头以及新能源车企们开始自产电池,处于行业第一的宁德时代现在也未必敢说是高枕无忧。同时,宁德时代还需面临政策补贴逐年退坡和国内外竞争对手夹击的风险,以及能源潜在危机。
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研究报告显示,松下成本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企业,成本大概在111美元/kWh,而LG化学的成本在148美元/kWh,三星SDI和宁德时代的成本都超过了150美元/kWh。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宁德时代没有领先于行业的技术,那就极有可能囿于价格,被削弱竞争力。
为了兼顾利润和成本,宁德时代不得不进一步加码技术研发,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从2015到2018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分别为2.81亿元、10.81亿元、16.03亿元、19.91亿元,2019年公司研发人员增至4678人,近2017年研发人员数量的两倍。而作为宁德时代现阶段的一个关键产品,于2019年下半年推出的CTP技术作为创新降本的成果,能让电池PACK成本有较大程度下降,极具竞争力。
随着补贴退坡新能源行业逐渐市场化,动力电池行业阶段性的局势已基本明朗,虽然变数仍然存在,但宁德时代目前依旧被资本市场看好。同花顺数据显示,2月27日,宁德时代现身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位居深股通港资成交额第1位,港资总计成交17.39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2020开年先筹30亿救急,宁德时代输血背后的“危机”
2020年,不仅仅是二零年代的起点,还是一纪生肖年的起点,开年便着手融资,想必宁德时代也为新年蓄力,至于2020年新能源会如何发展?答案也愈发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宁德时代拟私募融资200亿元人民币 扩大其电池项目产能
据悉,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准备通过私募融资200亿元人民币(约合28.5亿美元),这笔私募资金将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的建设、研发。宁德时代在提交给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为了扩大其在福建、江苏和四川的电池工厂的产能,这笔资金十分重要。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与上汽、广汽等本土车企,以及特斯拉、奥迪、现代等跨国车企达成合作协议,而宁德时代扩充的产能将超过目前的年度装机量,若投资可以正常进行,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其产能将有较快速的增长。同时,宁德时代还规划投资建设宁德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总投资在100亿元左右。该公司预计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建成并可投入生产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08亿元,年均净利润8.07亿元,项目内部收益率16.21%(税后),总投资回收期6.14年。
目前,中国政府为新能源汽车方面提供了许多的政策性便利,同时,中国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研发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但仍居全球第一。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十分广阔,期待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在未来有更高的突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宁德时代成功发行15亿美元境外债券 超额认购超过 9 倍
9月12日宁德时代官方宣布,其两期共15亿美元境外高级双期限固息债券已于9月10日获得超过135亿美元的认购,超额认购超过9倍,创今年依赖中资民营企业S规则美元债最大发行规模。
据宁德时代消息,本次发行的5年期和10年期债券融资规模达10亿美元和5亿美元,票息分别为1.875%和2.625%,定价息差为T+165基点和T+200基点,较初始价格指引分别收窄50基点和55基点。
目前宁德时代主要产品涵盖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及锂电池材料,为中国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实现双下滑,其中营收为188.29亿元,同比下降7.0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77亿元,同比减少24.3%。此次下滑目前市场需求严重下滑,导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下降,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减少。
宁德时代此次成功发行债券也意味着将进一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为后续发展业务以及开拓新的海外市场铺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独家!一文读懂特斯拉牵手宁德时代的前因后果
?到这里我们可以大胆猜想一下为什么宁德时代的公告那么含糊其辞。当然,首先作为供应商一定要有供应商的觉悟,不能太抢主机厂的风头。其次,对于特斯拉而言,如果彻底抛弃掉原有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就意味着,前期与松下合作建设的所有产能将彻底废弃,而松下这个初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也将彻底被抛弃。
这个当然是坚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在特斯拉全面度过难关并开始全新篇章的时候。而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多代表的是未来,或许两年的合作期以及并不限制供应的规模以及数量,实际上是在为了技术快速迭代时不落下风做的充分准备,更为了能够实现平稳过渡期做的妥协。
其实我们从ModelS等车型刚刚开始采用21700单体的动力电池包就能知道,从旧技术到新技术的过度,特斯拉在先期已经按照两至三年的时间来计划。
写在最后:
或许与宁德时代的大规模全面合作还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但是不论需要多少时间的过度,对于电动汽车这个高速技术迭代的新生事物而言,“新陈代谢”总是不断地、快速地发生着。
旧的终将被抛弃、新的终究会到来。对于我们而言,只需要去等待就好。(专栏作者系动力电池技术专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深分析人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宁德时代净利润4年首下滑,动力电池一哥宝座能否坐得稳
两次选择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学习的是船舶工程专业,后来南下广东,就职于东莞一家电子工厂,1999年,他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联合创办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彼时,索尼、松下等厂商,在硬壳、圆柱形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后来者ATL选择差异化路线,下注移动电子通信设备将成为市场主流,果断主攻聚合物锂电池,由于其尺寸灵活多变,更能适应移动设备的电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来到美国,购买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获得该授权的企业有数十家,所有购买者面临同一个困境:贝尔实验室配方制造的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
ATL的厉害之处在于,经过数次实验,团队去除了配方中低沸点的化学物质,造出了不鼓气的电池。在贝尔授权的企业中,ATL是唯一成功将该项技术产业化的公司,由此业界一举成名。
2000年后,MP3、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时代风口,到2002年,ATL内置锂电池首次应用便携式DVD,成为一流代工厂,其后,应用于MP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品类,ATL也陆续进入到三星、苹果、华为、OPPO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
曾毓群个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在职就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然而,他并未过多分享到创业的红利。
创办初期为融资,团队出让了大量股权,投资者美国凯雷、英国3i集团等后来退出,ATL在2005年为日企TDK株式会社收购,中国团队成为经营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级副总裁等职。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个决定,力主ATL成立动力电池团队,主攻环保电动汽车电池。应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黄世霖,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可用于公司的电动车及储能项目。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受限于政策,100%外资的ATL无法进入动力电池行业,于是,曾毓群与黄世霖带领团队,从ATL独立出去创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两大业务方向。无独有偶,曾毓群与黄世霖同为宁德人。
CATL注册资本2亿元,ATL持有15%股权,后于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者,累计出货50亿颗电芯。
宝马的订单
宝马汽车是宁德时代的贵人。
2012年,宁德时代成立不久,宝马公司看重创始团队履历,选择与其合作。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商业化的第一大项目,服务于华晨宝马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旗下的高压电池项目。资料显示,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供800多页纸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为帮助宁德时代制造符合要求的电池,华晨宝马高级别的工程师常驻宁德,待了两年多。
面向企业级客户,标杆效应至关重要。有宝马电池供应商的背书,宁德迅速打响业内的知名度,它也刚好踏入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2012年,国务院对外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推进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作为重点工作。
201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万辆,销售7.5万辆,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
市场成长如此迅速,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2015年,国家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日韩企业被拦在名单外,采用它们的电池无法享受补贴。这一政策,为宁德时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时间窗口,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8.67亿元,一举跃升到次年的57.03亿元。
动力电池的百家竞逐,很快演变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头部企业的对决,其中,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选择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市场,由于原材料资源丰富、应用成本低等特点,磷酸铁锂电池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主流选择,只是,此种材质能量密度低,因此续航能力不足,且低温衰退严重。
宁德时代则率先突破了三元锂电池技术。
2014年,宁德时代与宝马开展三元锂电池的合作,公司内部项目代码为“G38”,经过3个月钻研,这项锂电行业的创新成果诞生,为宁德时代带来35项专利。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等优势,可支持长续航,抗低温,然而,受到撞击和高温时起火点较低,要有非常强的安全保护措施。
双方发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6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对外表示:“比亚迪的电池也暂时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宁德时代没有向下游延展,并且广泛采用“电池商+车企”的合资模式,由其出电芯技术,汽车企业主导装配,这避免了与整车厂的利益冲突。比如,宇通客车一度连续3年位居宁德时代客户榜首,它就是比亚迪客车竞争对手。相反,比亚迪一度拒绝向外出售其动力电池,也维持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优势,坐失市场份额。
2016年,政府恢复三元锂电池客车申请新能源推荐目录的资格,该类电池销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中,三元锂电池占比高达45%。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11.84GWh,同比增长50%,一举超越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规模则达到200亿元。2018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市值逼近800亿元,行业地位已不可动摇。
据宁德时代财报,2019 年实现销量40.25 GWh,较上年增长90.0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且与多家车企深度绑定,缔结战略同盟的整车企业有宝马、丰田、现代、戴姆勒、上汽、广汽、吉利、东风、长安等。
G. 宁德时代Q3盈利但无法扭亏 产能扩张和资产减值拖累
财经网汽车讯宁德时代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10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
尽管第三季度净利回正,但仍未扭转上半年下滑业绩。根据财报,宁德时代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下降3.10%。
宁德时代在上半年财报中解释称,营收下滑主要系宏观经济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严重下滑,导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减少。
2020年1月至9月期间,宁德时代资产减值损失为8.1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1.96亿元。第三季度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为4.79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0.74亿元。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宁德时代采取谨慎式会计原则,三季度收入利润稳健,大额减值计提拖累增速,影响表观利润;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市场份额略微下滑,主要受特斯拉(LG配套)增长及比亚迪销量恢复影响,预计第四季度宁德时代配套的铁锂版本特斯拉放量后,份额有望回升。
就大额减值计提与Q3财报表现,财经网汽车联系宁德时代,但未果。
此外,财报还显示,为“加大产能建设投资与战略投资”,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8亿元;为“新增产能增加投资”,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在建工程价值56.56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183.3%,
今年2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非公开募股的形式筹集不超过200亿元资金,用于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等五个项目。上述项目建成后,宁德时代将新增超过97GWh的产能,约为当时产能的1.7倍。
财报显示,2020年前三个季度,宁德时代通过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为259.24亿元。
在大笔融资、大举扩大产能的同时,宁德时代装机量被韩国LG化学反超,由全球第一跌至第二。
根据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8月单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0.8GWh,宁德时代以2.8GWh的装机量排名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总额的25.9%;LG化学则以2.4GWh的装机量位列第二,占全球装机量的22.2%。
宁德时代与LG化学的竞争愈演愈烈。
日前,外媒报道称,LG化学正计划继续扩大电池生产线,2020年末年产能预计达到100-120GWh,到2023年,年产能将升至260GWh。
东方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宁德时代总产能将达到250GWh。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拟发200亿定增,宁德时代增52GWh产能
2月26日晚间,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增发不超过2.21亿股(占发行前总股本10%),拟募资金额不超过200亿元。
拟募资200亿元中,125亿元将用于总计52GWh的产能投资,包括投建湖西锂电池扩建16GWh、江苏时代动力三期24GWh和四川时代动力一期12GWh。
根据对应产品单价测算,中信证券预计宁德时代配套特斯拉项目(价格预计相对较低)产线将在江苏时代三期之内。
可以看到,宁德时代正在现金流较好的情况下融资加速扩产,强化自己现有的产能壁垒。
同时,根据披露信息,宁德时代此次拟募集20亿用于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的项目,整体将围绕能源材料领域关键问题:将新储能材料、工程设计、应用场景作为三大主攻方向,全力构建从前沿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一体化的全链条布局。宁德时代也将重视储能市场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应用,希望提高储能研发技术能力,通过技术突破、成本下降构建核心竞争力,并将锂电池延伸至船舶、飞机、动车领域。
该项目的落实,将帮助宁德时代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有助于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根据第一电动研究院统计数据,宁德时代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2.5GWh,占比为27.87%,相比于2018年的23.4%,提升了约4.5个百分点。从全行业格局看,2019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合计101GWh,占全球动力电池总出货量高达86.9%,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从去年11月开始,宁德时代的股价便一路飙升,从70元/股左右的价格上涨到最高169.89元/股。此次募集资金投建产能,宁德时代有望进一步加大产能护城河,持续强化竞争力,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邓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I. 观察|宁德时代股价大跌 市值蒸发1000亿
受大股东减持等因素影响,中国动力电池领域独角兽宁德时代股价大跌。
股东减持致股价大跌市值蒸发逾千亿
昨天(3月16日),宁德时代股价大跌9.87%。
宁德时代2月10日曾达到最高市值3649亿元,相比此次大跌,蒸发逾千亿元,降幅达27.95%。据称此次宁德时代股价大跌,源于一份减持计划。
3月13日公告显示,宁德时代股东招银叁号和招银动力计划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41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根据公告当日宁德时代收盘价132.1元/股计,两股东本次减持市值约58.35亿元。
招银叁号和招银动力此次减持的股份是宁德时代上市前持有的股份。根据公告,招银国际通过招银叁号和招银动力,共持有宁德时代1.43亿股,持股比例为6.48%。
这也是宁德时代上市以来,首次遭遇股东减持。
至于减持的原因,公告称是股东出于自身资金需求。
宁德时代曾于2月27日发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营业利润为55.30亿元,同比增长32.68%;归母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扣非归母净利润37.20亿元,同比增长18.91%。
推出CTP电池技术
2019年9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宣布推出CTP电池技术。与之对标的则是比亚迪刀片电池。
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CellToPack),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
宁德时代称,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较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10%-15%,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取得超70项CTP核心专利,预计后期还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在CTP电池包以保障产品安全。
今年2月3日宁德时代公告称,拟与特斯拉签署协议,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供货有效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宁德时代大单跟产能扩张一道,极速向前。
绿擎点评:
亨利·戈培尔和汉弗里·戴维发明了灯泡,爱迪生将其推向了市场,全球受益。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奥斯汀分校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的卓越贡献。宁德时代则将动力电池做到了全球第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J. 净利刚回归正增长即开启扩产模式 宁德时代狂砸300亿扩产1.7倍
经济观察网记者童锋亮?2月27日,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发布了2019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营业利润55.31亿元,?同比增长32.68%;利润总额?55.25亿元,同比增长3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
宁德时代表示,2019年业绩较上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同时,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前期投入拉线产能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此外,公司费用管控合理优化,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这是宁德时代在2018年出现净利同比下滑后,再度回归净利正增长。回顾宁德时代过往几年的业绩,其曾在2017年之前营收与利润连年增长,但2018年上市后交出的首份年度财报中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2018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7亿元,同比下降12.65%。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此前几年的营收从2016年的148.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96.11亿元,但净利润增长率从2016年的206.34%,降落至2018年的-12.66%。
在2019年净利润重回正增长的同时,宁德时代便开启了新一轮的投资扩产。在2019年业绩快报发布的前一天(1月26日),宁德时代发布两条公告:一是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约200亿元资金,用于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三期)、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一期、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5个项目;二是拟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宁德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上述几项投资合计总额约300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55亿元。按照宁德时代公告内容,定增项目中的三个产能项目达产后将合计新增锂离子电池年产能52GWh,加上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设计产能约45Gwh。此番总计新增锂离子电池产能约97Gwh,将于两到三年内建成。
资料显示,宁德时代2019年已投产产能为58Gwh,此次新投资扩产97Gwh,约为已投产产能的1.7倍。实际上,除自有动力电池产线外,宁德时代还与上汽、一汽、广汽等车企品牌合资建立动力电池产线,为其专供动力电池。考虑到其他国内、海外的在建及规划中产能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总产能将达240GWh。
“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市场潜力巨大,公司产能规模不断增加,研发力度持续加强,基于此,充足的资本投入以及流动资金的补充十分重要,此次再融资200亿元,有利于公司业务全球布局,也有利于公司资本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宁德时代的一位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市场和客户需求日益增加,充足的资金、产能、技术、以及项目储备有利于公司更好的把握市场机遇,定增项目中所涉及的项目均是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进行部署,符合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宁德时代自2017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销量第一名。而客户的需求与日俱增是宁德时代扩张产能的重要原因。目前宁德时代已经为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和江铃等品牌车企以及蔚来、威马、小鹏等新兴车企配套动力电池产品,在海外市场还与特斯拉、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等国际车企品牌深化合作。此前多个整车厂都表示过,因电池供应不足而产能受到限制。
事实上,早在去年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称现有产能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巩固市场地位,拟投资建设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时代项目、溧阳动力电池项目来逐步释放产能,此番定增即是对这些项目投入资金支持。此外,宁德时代子公司宁德邦普还拟投资不超过91.3亿元建设镍钴锰酸锂产能10万吨(含前驱体10万吨)项目,加速扩张电池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的扩张之下,宁德时代也暗藏危机。这首先表现在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公司毛利率、净利润等核心指标下滑方面。数据显示,宁德时代自2016年以来毛利率不断下滑,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宁德时代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3.70%、36.29%、32.79%和29.08%。
宁德时代对此解释称,毛利率下滑原因是受到动力电池产能快速提升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影响,动力电池系统售价降幅增大。“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或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使得公司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存在持续下降的风险”。
在宁德时代的定增公告中,其进一步提到,受宏观经济波动及产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毛利率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问题、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与即期回报被摊薄等在内可能存在的风险提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