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确定投资策略
散户的钱不多,应将资金集中,不要买超过2只股票,而使用仓位来对股票进行调节。这里面有几个原因:其一,股票越多,越看不过来,也管不过来,投资是一个很严肃并且很花心思的事情,一个人要管那么多股票,在资金量较小的情况下必然会顾此失彼;其二,中国股市的特征往往是板块轮动,当你把宝压在了不同的版块上,必然造成今天这个版块好了,另一个版块就差了,综合起来,市值的增长会非常缓慢;其三,分散投资容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预期,当你买了一只股票涨了10%,却只赚了500块,从盈利比来说其实不小了,可是相对于你总的资金池而言,500块又很鸡肋,造成原本可以获利了结的,变成犹豫不决。其实长线还是短线,基本上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于投资收益的预期不同,选择的投资策略自然不一样。
目前看来,很少见到能够持股1年以上的投资者,这或许也与A股市场的行情切换速度有关。观点:如果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是跑赢银行定存或者CPI,那么最好以长线为主;对风险对抗能力较强的趋势投资者,可以选择短线;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股票,对于绝大多数的非周期类股票,其实长期持有基本上可以获得超越普通股神的收益,当然长线投资就需要对公司的基本面进行研究,这比较费时费力。学会控制仓位,是每个散户的必修课。强烈地建议每个姓名在踏入股票市场买卖之前,将钱放在股票账户里面1个月不要交易,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忍得住。如果你真能忍住空仓持有现金,那么恭喜你,你的投资成功了一半。
2. 理财规划的策略
成功理财规划是有计划、有步骤、持续地执行并能及时调整的理财方案。
在明确客户理财目标、理财偏好、财务情况等因素后,您对客户个人或其家庭应有一个整体性的评估。评估主要包括:
(1)客户个人或家庭风险承担能力评估;
(2)预期理财结果评估;
(3)理财期间长短的评估。
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理财的三性原则,即流动性、安全性和变现性,设定对客户最合适的理财策略,建立理财工具的合理组合。之后还要随时注意分析宏观经济以及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修订理财策略组合。若遇到个人家庭状况有大的变动,可以按照原先考虑的步骤再重新来一次。
根据您对客户所作的理财需求分析和理财行为偏好测试,在正确处理保障与理财的基础上,可以给出客户以下几种理财策略:
(一)保本型理财策略
该理财策略的目标是保本:一是保证本金不减少,二是理财所得资金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压力,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理财者,如上面所说的超级保守型和有点保守型家庭。主要理财工具是储蓄、国债和保障型险种。参考理财组合:储蓄和保险占70%,债券占20%,其他占10%。
(二)稳定一增长型理财策略
该理财策略的目标是在稳定收入的基础上寻求资本的增值,比较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者,如上述的理想型理财者。主要理财工具是分红保险、国债、基金、汇富贷。储蓄和保险占40%,债券占20%,基金和股票占20%,其他理财占20%。
(三)高收益型理财策略
该理财策略的目标是获取高收益,比较适合具备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者,如上述的冲动型理财者。主要理财工具有股票、基金、投资连接保险等,如有足够的资金还可以买房、炒外汇。参考理财组合:储蓄保险20%,债券和股票占60%,外汇、房地产等占20%。
无论是何种理财组合,每个家庭必须拥有保险计划,只不过不同的理财组合中保险所占的比例和类别有所不同而已。随着理财型产品的出现,保险已不仅仅具有保本安全的功能,它还兼有理财的功能,成为家庭实现资本增值的理想理财工具。
3. 求理财策略
普通工薪家庭,究竟该如何进行合理投资理财?记者就此向多家银行进行了求证。据招商银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理财说难也不难,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小窍门,可先选择一些风险低,有一定收益的投资产品进行尝试。这样可从容面对老人生病,家里买房等之类的“突发事件”。
这位工作人员建议:每月开支列出计划,每个工薪家庭每月总有固定的收入,可将每月的收入作好支出计划,除每月正常开支之外,再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作为家庭基础基金进行必要的投资理财,如储蓄、购买股票、基金、国债等。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股票、期货目前的行情都不太好,而且目前风险较大,工薪家庭的投资面虽然窄,但可以考虑投资国债和保险。国债每年都会发行,利息虽然与银行同期储蓄利息差别不大,但不用交20%的利息税。在家里有部分钱在短期之内用不到时,购买国债自然就是首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市民对购买保险并不是特别认同,但浦发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收入越是低的市民,越有必要购买保险,眼下医疗费用较高,工薪家庭购买医疗保险,这样在出了意外后,才能给自己治疗的机会,才能给家人一份保障。所以建议市民至少要买一份大病险和意外险(现在的大病险虽然都带意外险,可赔率并不高,另保一份意外险也就百十块钱,很划算的)。
银行工作人员还建议要理财的市民,每月要做好开支记账,每月月底进行盘点,这样一个月下来,才能发现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不断进行总结,找到最合理的开支方式。
入世了 工薪族如何理财
--------------------------------------------------------------------------------
储蓄,该降降温了
宋平,外企职员,月收入4500元人民币。
他说:我从前没有太多的理财概念。有了多余的钱就存入银行储蓄,虽然国家连续降息还征收利息税,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我的储蓄热情,储蓄一直是我的首选投资项目。
随着城市居民家庭理财方式的多元化,股票、债券、保险等已成为众多家庭的理财工具,尤其是入世了,我不得不关注起理财来,毕竟银行的利率不高,而且单一。
宋平认为,入世后,居民投资渠道会不断拓宽,各种针对理财的服务机构和部门会不断增多,工薪族会有条件把资金投入到其它收益更高的理财项目中去,储蓄将不再是主要的选择。他已经购买了开放式基金,并且在证券公司开了户,也要投资股票。他说这是入世的需要。
债券,工薪家庭的首选
李小安,银行办事处主管,家庭月收入5000元。
他说,即使是入世后,国债也是家庭投资的首选。李小安认为,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市风险小,对有较多闲散资金的家庭比较合适。由于国债及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免税,所以投资债券要首选国债和银行债券。投资债券可以买凭证式国债,又可以买交易所国债,交易所国债流动性好,你可以像股票一样下单把您的国债变现。凭证式国债可用于质押贷款,对工薪家庭来说比较适用。
股票,搏一搏风险与收益
张世宽,国企营销员,月收入4000元。
他说:中国股市发展前景十分诱人,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当到股市去搏一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购买基金可能更适宜,尤其是入世以后。他说,工薪族几万元入市属于散户,随着股市的规范和机构投资者的增加,做长期和买基金是在股市中平稳赚钱的两大法宝。
张世宽说,在我国,随着华安创新、南方稳健成长和华夏成长等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国人投资理财的方式有了新的选择,他预料未来这种在欧美已行之多年、标榜专家操盘的共同基金将成为工薪族入市的一个主要选择。
保险,保障收益两相宜
孙明明,记者,月收入3800元。
孙明明说自己在入世后要把更多的资金投资到保险上。她说,她于1997年购买的99鸿福保险已经显示出保障与收益两个作用,她说自己当初保少了,今后那种高收益高保障的险种不会有了,但服务会更好。她说,入世后,由于国外保险公司可以进入我国,这为工薪族带来了新的保险投资品种和服务方式,也会带来新的保险理念。人们可以在多家保险公司中选择投保公司。另外,人们会为生活的各个环节购买保险,人们也将因保险的丰富与普及过上一种心里安稳的生活。
她同时认为,今后投资型保险将会成为主流。从国外购买投资型保险的客户群来看,大多数客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资产的长期增值。
商品房,一买一卖学问大
马向红,企业营销主管,家庭月收入5500元。
他认为,个人投资房地产收益稳定,风险不大。他说,入世后,房地产存在较大的升值机会。手中有大笔资金的,可投资商品房,既保值又增值。他告诫投资房地产的朋友,在投资商品房时,要注意选择大型建筑公司施工建筑的项目,要根据自己资金实力确定付款方式,要把握热点地区,以保证房地产保值增值。
此外,钱币、邮币卡收藏品等,如果自己在这方面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可以选择投资,从中也会有不小的收益。
1
入世,由于市场不断开放,风险大了,收益反而小了,但投资的渠道却多了,什么股票、期货、保险、房产、国债、外汇……还有逐步丰富市场的金融衍生品种,如股指期货、股票期货、备兑认股证等等
4. 如何制定理财策略
那要看看你是做什么的喽,企业的话你可以从公司的营运方面考虑。。
5. 如何确定基金投资策略
设定投资组合
基金本身是一个由基金经理所设定的投资组合,所谓投资组合就是一个符合个人投资目标,以及可以承受风险水平的分散投资计划,组合的成分因人而异,部分进取型投资者可以把大量资产投放于衍生工具,而一些保守投资者则可能只会投资在定息的工具上,整存在较高风险的产品完全没有兴趣。
因此,在设计投资组合前,须先行了解一下事项:
个人投资目标
每个人都希望财富可以增值,而增值的幅度自然是越高越好,可是没有目标的投资,要设定投资的组合,那是不可行的。因此,在设定投资组合前,必须先行厘定投资目标,例如要在多少年内获得若干的回报,此目标可能太高,也可能太低,但透过投资不同的基金或产品,都有机会达致回报的目标。
承受风险程度
投资者对「风险」两字极为敏感,因为一面对风险,就代表可能带来损失,所以最好就是投资在没有风险的产品上。不过,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没有风险」的投资产品,而且愿意承受风险的水平越高,其可以获得的回报就越高。衡量本身可以承受的风险,须先行了解投资的资金运作情况。事实上,籍投资于不同风险的基金产品,风险的水平是可以控制的。
落实选择基金
在定出投资目标及衡量风险承受的水平后,已可以落实选择,把资金分散投资在不同程度风险的产品,就可以大致平衡风险之余,争取更高回报的效果。
6. 理财规划有哪些基本原则
一、4321原则
所谓4321,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家庭的收入分成4份,比例分别为40%、30%、20%和10%,把这些钱分别用于投资、基要生活开销、机动备用金以及保险和储蓄。
这种划分理论比较像一个理财金字塔,其中,投资的部分由风险投资和稳妥投资合并而成。
二、80法则
80法则是理财投资中常常会提到的一个法则,意思就是放在高风险投资产品上的资产比例不要超过80减去你的年龄。
比如说你今年30岁,包括存款在内的现金资产有20万,按照80法则,你放在高风险投资上的资产不可以超过50%,也就是10万。
而到了50岁,你的现金资产有200万,那么也只能放30%,也就是最多可放60万在高风险投资上。
80法则的目的很明显,其实就是强调了年龄和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年龄越大,就越要减少高风险项目的投资比例,从对收益的追求转向对本金的保障。
三、双十定律
双十定律的规划对象主要是保险。
所谓双十,就是指保险额度应该为10年的家庭年收入,而保费的支出应该为家庭年收入的10%。
打个比方,你目前的家庭年收入是10万,那么购买的意外、医疗、财产等保险的总保额应该在100万左右,而保费不能超过1万。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用最少的钱去获得足够多的保障。
(6)确定理财策略扩展阅读
1、必要的资产流动性。老百姓持有现金主要是为了满足日常开支,预防突发事件和投机性需要。
家庭生活中,应通过现金规划,用手头现金满足短期需求,预期的现金支出则通过各种储蓄、活短期投资工具来满足。
2、合理的消费支出。个人理财的首要目的是使财务状况稳健合理。实际生活中,学会省钱有时比寻求高投资收益更容易达到理财目标。通过消费支出规划,使个人消费支出合理,使家庭收支结构大体平衡。家庭负债率不能超过25%—30%。
3、实现教育期望。随着人们教育需求的逐渐增长,教育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家庭需要及早对教育费用进行规划,确保将来有能力合理支付自身及子女的教育费用,充分达到个人(家庭)的教育期望。
4、完备的风险保障。人的一生中,风险无处不在,应通过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将意外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好地规避风险,保障生活。专业人士建议大家关注消费型保险。
5、合理的纳税安排。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但纳税人往往希望将自己的税负减到最小。为达到这一目标,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和差别待遇,适当减少或延缓税费支出。
6、积累财富。个人财富的增加有可能通过“省钱”来实现,但财富的绝对增加则要通过收入的增加来实现。薪金类收入有限,投资则具有主动争取更高收益的特质,个人财富的快速积累主要靠投资实现。
根据理财目标、个人可投资额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可以确定有效的投资方案,使投资带给个人或家庭的收入越来越多,并逐步成为个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层次。
7、安享晚年。人到老年,获得收入的能力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壮年时期进行财务规划,以便到了晚年可以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老有所乐”的有尊严、能自立的老年生活。
8、合理的财产分配与传承。
财产分配与传承是个人理财规划中不可回避的部分,要尽量减少财产分配与传承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对财产进行合理分配,以满足家庭成员在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的各种需要。
要选择遗产管理工具和制定遗产分配方案,确保在去世或丧失行为能力时能够实现家庭财产的世代相传。
7. 如何制定自己的家庭理财规划
家庭理财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8. 如何制定家庭理财策略
40%房贷和投资
31定律:每月房贷还款数不宜超总收入1/3 例如,家庭月收入为10000元,月供数额的上限最好为3333元,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家庭资产比例结构发生变化,面对突发状况(疾病、失业、有孩子等等)的应变能力会有所下降,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按照31定律设置承受范围内的房贷价钱,有助于小家庭保持稳定的财产状况。
80法则: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80-自己的年龄 比如你今年30岁,那么根据这个法则,你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不能超过50%,假设个人资产为100万元,那么最多只能拿出50万元投资于股票或股票型基金,超过这个比例就等于超过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利于财务健康。
30%家庭生活开支
发工资前先做好下个月的花销预算 也就是说,先把储蓄的钱扣除,剩下的才是你能花的钱,做好预算的同时也要抑制不理性消费,把消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0%银行存款
大多数情况下由社保来实现。如果是自由职业者或全职太太,应该在缴足社保的 前提下适当配置商业保险。
3-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比如每个月生活开支2000元,房贷每月2000元,那么应急基金为 4000x3~4000x6 ,即 12,000~24,000 元
10%保险
双10定律是一个关于家庭保险投资的比例设置,指的是保险额度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总保费支出应占家庭年收入10%为宜。比如一个年收入10万的白领,她的寿险保障总额度可简单界定在100万元以下,在能力范围内可买足100万元额度,能力有限就可以减半。而保费支出的恰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与4321定律的财产配置结构也相互吻合。
记住双10定律有利于我们合理进行保险的配置,一方面是保费支出不要超出能力范围以外,有助于帮助我们规划合理的保费限额;另一方面是衡量选择的保险产品是否合理,简单的标准就是判断其保障数额是否达到保费支出的10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