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理财又古称

理财又古称

发布时间:2021-08-07 14:46:14

Ⅰ 中国古代有哪些理财名人

一、范蠡
范蠡大概是古代第一个暴发户,而且是单干的。史书上只说他三致千金,但他究竟是
怎么先富起来的,没有记载。这很是急坏了我们这些想富的现代人。
据我猜想,范蠡在激流勇退之后,作了自由作家,写了诸如《我在勾践身边的日子》
、《勾践的成功之路》、《我与西施———不得不说的故事》、《我所知道的勾践》等一
系列畅销书,因而一跃成为富翁的。
大概是出版社约稿太多,忙不过来,齐国人请他做官他都不干;又担心遭人暗算,于
是用了之夷子皮和陶朱公等笔名。

二、伯乐
伯乐原名孙阳,因为善相马,被人称为伯乐。虽然没有看到书上说伯乐有多少钱财,
但伯乐肯定是富起来的一部分———因为他是相马界权威人士。
书上说,有人在市场上卖马,去了三次都没人买,正巧伯乐站在该马前面看了看,临
走的时候还回头看了一眼。结果……结果是该马身价猛增十倍,成了抢手货(暴利啊,物
价部门也不管管)。
接下来的事书上没有说,但可以想像,那个卖马人开心极啦,开心之余与伯乐联手售
马,能不大把赚银子吗?

伯乐还向领导推荐专业人才———九方皋。这九方皋实在不是专业人才,连马的公母
和颜色都分不清,领导问他怎么举荐这样的人时,他居然还说了一番道理。九方皋有没有
送些银子给伯乐,实在有待考证。假如伯乐专门推荐这样的人才,恐怕银子有得赚也。而
且伯乐已经到了给人作序的级别,遂天天给后进们的书作序,润笔费实在不在少数。
非但如此,伯乐自己也写书,至少写过一本《相马经》。这本书的价值有多高我们不
知道,只知道伯乐的儿子看了该书也是不得要领,相马相出了蛤蟆。
虽然书写得不怎么样,但凭着专业领域内的权威地位,伯乐能不富吗?

三、方仲永的爸爸
方仲永是神童,方仲永的爸爸更是致富能手。眼看方仲永身上蕴含着商业价值,就拉
他出去巡回表演(当场赋诗)、签名售书,等等,反正是好处捞了一大把。据说还给方仲永
买了跑车,夫跑车者,高档消费品也,由此可见方氏之富,亦可见方仲永的爸爸的经营头
脑。

四、智永禅师
智永和尚的字写得好————这当然是专业技能。所以上门求字的人这个多呀,竟然
把门槛都踏破了,而我们的智永和尚是很节约的,他在门槛上包了一层铁皮,这样仅仅换
门槛的费用,一年就可以节约开支若干。

智永和尚的妙处不仅仅在于节约,还在于开反炒之先河,人家求字他不给,还呆在楼
上几年都不下来————据说是专心练字。这样一来,名气反而更响,不用说,身价定然
陡增。听说巴黎有一家店铺,专门卖女士皮包,但有规定,每天只卖五十只,来晚了明天
请早,结果是该店生意火爆。很显然,这只不过采用了智永的老办法。

智永和尚还有惊人之举,他写了八百本千字文分赠浙东诸寺。这一行为完全是炒作行
为。首先,千字文不过是一本启蒙读物而已,寺院里要那个干嘛?其次,别人求字而不得
,他偏偏白送若干到寺院里。这整个是追求轰动效应,这种做法,跟现在的人砸大奔砸空
调是一个道理。就凭这吸引眼球的功夫,智永和尚也应该先富起来。

五、柳永
柳永先生一不小心因为一句词丢了前程———本来柳永是打算走三年清知府的路线的
———只好奉旨填词。柳永先生苦思冥想之后,决定走下半身路线。于是写出了大量脍炙
人口的诗歌作品并迅速引起了轰动效应,以至于凡是有水井的地方,就有人看他的作品。
这种情形下,你说柳永先生不富,打死我也不信。

大概那时候大家的版权意识不强,以至柳永一旦丧失了写作能力,就无收入可言,明
乎此就可以知道柳永身后萧条的原因,也可以知道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了。

六、白居易
说老实话,白居易富不富我不知道。但推断起来,恐怕不富不行。

首先,白居易会走后门,初到长安就谒见名士,虽然先被人看不起,但走后门的勇气
是可嘉的。再加上诗确实写得好,出名简直是等闲事耳。
其次,白居易是做官的,千里求官只为财,在任上弄了银子没有,实在说不清楚。
再次,白居易的商业头脑简直是比当时的人高出几个数量级。他在著名的《卖炭翁》
里写道:心忧炭贱愿天寒。这说明白居易已经深刻的理解经商必须注意外部环境的道理。
这比那些卖羽绒服而不知道暖冬来临的人高出了若干倍。

有此数点,白居易先生想要不富,可得之乎?

Ⅱ 古代理财"四大天王"都是谁

范蠡:多元化投资的“暴发户”
这位老兄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出身贫贱,但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就成为暴发户了,后人尊称为“商圣”。具体他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成为富豪的,这一点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来证明。不过,他“三迁定陶”开始,应该是一个节点。
当时他助越灭吴之后来到了齐国,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耕作的同时,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随后,他又涉及了皮革业和制陶业。用今天的话讲,他是跨界经营,多元化投资。
多元化的指导思想,一个好处就是风险的摊分,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我们投资理财也应该如何,但有些人看到哪个产品高收益,结果是蜂拥而上,重仓再重仓,这种思想要改改了。
白圭:索罗斯的前辈
这位哥们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战国时期的人物,《汉书》中评价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最让人熟知的就是他那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主张,当时他也是受到了前辈范蠡的影响的。
白圭是一个市场型的投资者,他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听起来感觉很像索罗斯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的调调,看来投资界的厉害角色,都是善于拨开迷雾,懂得辩证看事看物的。
他的思想,可以用在现在投资那些权益类理财产品上,“人弃我取”,就是别人不愿问津时,就趁机买进,“人取我予”则是当自己手中的货价格大涨时,就趁机卖出。炒股也要这样,把握好时机,获取最佳收益。
吕不韦:擅长挖掘潜力股的操盘手
在投资理财这个江湖,很多人都是喜欢大家热炒的东西,股市高的时候炒股,楼市高的时候炒楼,比特币高的时候炒比特币,大宗商品高的时候搞搞大宗商品,结果死都不知道怎么死,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如果是吕不韦,他不会这样干的。很多人知道他是当年秦国的宰相,但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商人。他的投资思想是:不跟潮流,集中精力挖掘潜力股,然后低买高卖,赚取巨额利差。
当然了,这种方式是很考验个人的投资眼光的,但人家宰相大人就有这种魄力和眼光,吕不韦很适合在这个年代搞搞股权投资,或者当风投基金的操盘手。不过这种投资方式意味着在高收益中伴随着高风险。
事实上,他作为天使投资人,最成功最精彩的一次投资,就是看中了嬴子楚这个当时的“垃圾股”。吕不韦一见到嬴子楚就萌生了“奇货可居”的念头,最后这位天使投资人,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资源运作,成功地让嬴子楚上位了,当年的垃圾股变成了秦国一哥,宰相大人当然也是名利双收了。
不过就像上面讲的,这种方式也是高风险的,前提是你要懂行,对趋势要懂得把握和判断,要不然,各种看起来牛逼的冲动行为,一掷千金,最后会傻逼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那些待价而沽的物品,比如艺术品古玩之类的,还有各种创业项目。不过安心贷小编认为,安心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项目,不知道现在吕不韦在哪里?
苏轼:勒紧裤腰带也是理财方式
很多人经常抱怨,就那么点钱月月花光,怎么理财。要么就说,我那么点钱怎么理财。这种心态,都有一个心理上的预设,那就是理财只是有钱才能理财,或者有很多钱才能理财。
这种心理如果让我们的大文豪知知道,他可能会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疑凝噎。”你们没钱理财就了不起啊,难道不会学着勤俭节约吗,赚钱不行,省钱总可以吧。
是的,我们的大文豪文学成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泰山,但赚钱能力一般般,不知道文人是不是都这样。他一生惨遭政治迫害,被朝廷贬了很多次,实在没什么钱了,所以他的理财很传统很朴素:禁止生活中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当年他老人家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那点公务员收入实在少得可怜,所以他开始实施量入为出的策略。
我们的大文豪怎么搞的呢?他把每月的俸禄分成30份,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房梁上,强制每天最多用一份,杜绝任何的铺张与浪费,而每天没用完的钱便用竹筒装起来。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衙门弄到数十亩废弃的荒地,带领全家人在城东开荒种地,真正做到了开源节流。
看看,人家艰苦奋斗,量入为出,但还是撑住了,最终他在贫寒的环境下,懂得释放压力,多次免费旅游,在黄州城外的赤壁山上游览,然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对了,他带领全家人在城东开垦荒地,最后有了一个雅号:东坡居士。

Ⅲ 理财到底是啥意思

啥是理财?

很多人觉得,理财就是投资,就是钱生钱。

对不对?

也对也不对。

为了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安全稳定,购买保障性高的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这个过程是理财,在理财规划的内容里面称为保险计划。

社会养老保险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要想退休后生活得舒适、独立,必须要有在有工作能力时积累的一笔退休基金作为补充,这个过程也是理财,在理财规划的内容里面称为退休计划。

所以说理财不是简单的获得投资回报,理财是为系统的解决某个问题而合理运用自身资源的过程。

那么,到底如何理财?具体咋操作?

一、记账

摸清自己的家底是理财的前提。要弄清自己的资产状况,就要对自己的收入、存款、负债等存量资产和未来预期收入弄清楚,知道自己有多少财可以理。要摸清自己的家底,记账的最好的方法,最好还是那种事无巨细的流水账。

这样,自己的收入是多少,花费是多少,都花在什么地方,那些的必须的,那些的可有可无的等等,各项收支一目了然。弄清了自己的底细,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规划的生活。

二、理性消费

任何消费都应是理性的,有节制的、按照自己的自身财产状况进行消费。

缺乏对金钱使用的控制,容易产生过渡消费、超前消费。攀比、虚荣、讲排场、讲面子。月收入3000元,却消费了5000元;一百五十平米的房子就能满足居住要求,硬要买三百多平米的房子;收入一般、刚够保证温饱,却要去高消费场所吃喝玩乐。这种消费是一种不健康的、扭曲的,并且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三、投资

我的建议是,拿出30%左右放余额宝,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为这钱日常消费和紧急大额消费都够用。

然后剩下的,可以投入稳健的理财产品去做定期理财。

至于定期理财的选择,个人建议:

如果对于流动性没有太大要求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的范围就比较大了,可以考虑短期理财(券商+银行、P2P/P2B)、大额存单、银行结构性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理财。

短期理财产品,多数收益略高于货币基金,但是流动性稍逊色。

1,短期理财(券商+银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无法主动卖出,也就是到期赎回。

券商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66%,以20万元本金测算,一年的预期收益约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产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间。

P2B很多人说不会选。

说它风险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于蒙眼接飞刀啊!把命运交给老天,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说它风险高呢,上班族如我,以“边投边学”的姿态几年来还算稳妥,它成为了我餐盘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学会怎么选适合的,了解得越多,风险越可控。

我从2014年开始投P2B到现在,没耗费过多精力,每年多挣个几万,收益还比较有优势的。

也比较喜欢稳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所以选的是P2B类的头部平台,简单来说就是风险比较小,省事儿,但是收益顶多也就10%了,如果对收益没有特别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试。

而且门槛低,当时我也是300入门的,哈哈,注册投资还能拿500购物卡,推荐家人和朋友参加过,觉得不错,你们感兴趣也可以看:100红包+500京东卡

ps:专属活动,此页面注册才有奖励

可以去看看他们的理财论坛,体验一下优秀的客服服务和社区论坛,以后投资其他平台也有对比。

2,大额存单和银行结构性存款。

综合部分银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分别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动性更好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大多数是一年期以内,收益率在4%左右,不过现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动等风险需要自己承担。

3,国债逆回购。

个人通过国债回购市场把自己的资金借出去,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时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选择分析

以上几种是目前比较稳健的理财方式,也可以说是我自己投过的理财产品,确实是比较不错的。

说了这么多理财,最重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产品其实没有对错,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找到适合的,就是对的。

不建议购买项:保险、股票、股票基金、各种币。

说句实话,买这些东西能赚钱么?

能,但绝对不会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买股票能赚钱,还不如买彩票实际点。14年有朋友建议我买比特币,当时了解了一下,感觉噱头很大、风险更大,坚决不买,至今我也不后悔。因为,他买了五千多,一个月不到就变两千多了,然后为了止损就都卖了,没有人能够看到四年后今天涨成这鬼样。

如果你手头这两万不急用,就当不存在,你可以全买比特币,十年后再见

四、提升个人素养

提升个人素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就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向自己学习。

向书本学习就是要看书;向别人学习,就是多观察自己周围会处理事情的人,看他们碰到问题时会怎么做。多和自己敬佩的人交流。向自己学习,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自身。”

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按理智判断行事 ,无论什么事情都三思而后行等等这些素质修养是理财所必备的。

Ⅳ 古代为朝廷理财的单位名称,急需四个字,和现在的国家财政相对应。谢谢

户部尚抄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Ⅳ 投资理财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资产配置,资产管理,财富增值

Ⅵ 中国古代理财思想的先秦

对于租税原则,刘晏主张“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新唐书·食货志四》),并在实施中力求做到“知所以取,人不怨”(《刘晏传赞》)。韩愈(768~824)则将工作器具和商通货财看成与农出粟米麻丝一样,同为租税的来源。这是对农业单一税思想的否定。另外,本时期内财务行政概念的周密化,如由封建国家统一掌管所有财政支出,颁发“长行旨条”以为各项财政收支的原则性规定(《唐六典三》),国家财政稽核职能的独立等,也是唐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在财务行政上的反映,并对后代封建财政具有不同程度的启发作用。
尤其是,杨炎除坚持封建国家公赋应独立于封建君主的个人私藏外,第一次提出“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旧唐书·杨炎传》)的新财政原则。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早的创见。他建议的两税法中所体现的简化财政手续、以货币定税额、以财产多寡确定纳税人负担能力等原则,亦属于理财思想上的发展。此外,李珏考虑到税率对价格从而对人民生活和课税品销售的经济影响,认为重税未必能增加收入,轻税未必就减少收入。李翱(772~841)则从税率高低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另一角度出发,得出“人皆知重敛之可以得财,而不知轻敛之得财愈多”(《平赋序》)的相似结论,都是本时期值得注意的理财思想。

Ⅶ 形容“理财”的成语

1.持筹握算

【拼音】: chí chóu wò suàn

【解释】: 原指筹划,后称管理财务。

【出处】: 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2.德本财末

【拼音】: dé běn cái mò

【解释】: 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出处】: 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3.利析秋毫

【拼音】: lì xī qiū háo

【解释】: 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出处】: 《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Ⅷ 古人的理财观念是什么样的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优秀历史的国家,他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科技水平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现在的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会相对提高,所以他们对生活中的理财也有一定的理解,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消费指南来查看自己的消费情况,但是有的人就会问了古代人的理财观念是什么样的呢?他们会通过算盘,记账员等的方法来计入自己的消费观念。
有一个清晰的消费观念,对我们是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自己的消费观念是比较模糊的,不清楚自己的每一笔支出,而在这一点上,古代的人做的比我们现代的人要好,因为他们会通过用算盘来建立自己的一个消费支出和理财观念,他们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或者是自己该消费那些,所以在这一点上,古代人的理财观念比现代人的要好得多。

Ⅸ 古代为朝廷理财的人怎么称呼

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阅读全文

与理财又古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转帐 浏览:214
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50
南京商厦古今内衣价格多少钱 浏览:1000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
社保基金怎么进了盐湖股份 浏览:567
560002基金发行价 浏览:241
贵金属深加工流程 浏览:395
债券价格表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