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单价降低10个点,应该怎么算啊是用单价除以1.1,还是乘以0.
乘0.9
单价降低10个点,以单价为单位1
降低10个点位1-10%=0.9
⑵ 增值税下降一个点后原含税单价应该怎么算
原含税价=不含税价×(1+17%)
新含税价=不含税价×(1+16%)
比如17%的不含税价为11700元
原来的不含税价=11700÷(1+17%)=10000
将原来的不含税价折合现在的含税价=10000×(1+16%)=11600
如果17%的含税价为8元,不含税价=8÷(1+17%)=6.8376
改为16%的含税价=6.8376×(1+16%)=7.9316
含税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单价是不是含税,要看双方签订的合同,如果双方订立的合同是不含税价,那么含税价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如果双方订立的是含税价,那么不含税单价=含税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增值税下降一个点后原含税单价中价外税(如增值税)=不含税单价*(1+税率);不含税单价=含税单价/(1+税率);一般如果给出的条件商品开具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单价一般是指不含税单价;如果给出的条件商品开具的是增值税普通发票,单价一般是指含税单价。
价内税:关税 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1+关税税率);出口货物完税价格=(FOB中国境内口岸)/(1+出口关税税率)。 计算过程中如果没有给出保险费,一般按千分之三的保险费率来计算。
⑶ 高中经济学遇到一个问题:价格上涨,需求减少.需求减少,价格下降.这两句话产生矛盾了,该咋解释啊
价格和需求是相互印象的
两者影响后必将可以达到均衡
“价格上涨,需求减少版.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就是它们达到权均衡的变化过程
比如一样东西一旦涨价,必然买的人就变少,需求就减少
当需求减得过少的时候,这个东西卖不出去了,必然会降价
⑷ 如何降低一个折扣,但折后价格与原来那个折扣的价格不变 ‘ 能不能用一个公式计算出现在的价格
设x1为原价,x2为新价格则
x1*0.8=x2*0.7
x2=8*x1/7
⑸ 单价降低10个点,应该怎么算啊 是用单价除以1.1,还是乘以0.9
乘0.9
单价降低10个点,以单价为单位1
降低10个点位1-10%=0.9
⑹ 这两个题走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个低档品价格下降可以增加需求量,一个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减少了
比如鸡蛋原来卖一块,你是一般收入加庭,买鸡蛋吃的话,生活会很拮据,现在鸡蛋降到0.5元,多买点生活也不拮据!
假设你每月发100万,买车,大部分会买奔驰,
假设你每月发1万,买车,大部分会买大众。
⑺ 淘宝双11真的全部商品打五折还是只降了一点点价格或者说根本是在骗人
他是在原有的定价上提价然后再打折销售的,实质上五折更重要的是会吸引人的眼球
⑻ 用360浏览器打开京东点商品下面会出来一条,可以显示各个电商的价格和价格上升下降那个,怎么弄出来
那个是购物助手,你点击浏览器插件搜索下载即可!
⑼ 增值税下降一个点后原含税单价应该怎么算
原含税价=不含税价×(1+17%)
新含税价=不含税价×(1+16%)
比如17%的不含税价为11700元
原来的不含税价=11700÷(1+17%)=10000
将原来的不含税价折合现在的含税价=10000×(1+16%)=11600
如果17%的含税价为8元,不含税价=8÷(1+17%)=6.8376
改为16%的含税价=6.8376×(1+16%)=7.9316
含税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单价是不是含税,要看双方签订的合同,如果双方订立的合同是不含税价,那么含税价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如果双方订立的是含税价,那么不含税单价=含税价/适用税率(1+17%或13%)。
(9)价格下降一个点和打1折扣扩展阅读
增值税下降一个点后原含税单价中价外税(如增值税)=不含税单价*(1+税率);不含税单价=含税单价/(1+税率);一般如果给出的条件商品开具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单价一般是指不含税单价;如果给出的条件商品开具的是增值税普通发票,单价一般是指含税单价。
价内税:关税
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1+关税税率);出口货物完税价格=(FOB中国境内口岸)/(1+出口关税税率)。
计算过程中如果没有给出保险费,一般按千分之三的保险费率来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含税价
⑽ 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为什么是错的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