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香港和中国岸人民币结算

香港和中国岸人民币结算

发布时间:2021-01-28 09:22:27

㈠ 香港每日人民币结算量有多少

香港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截至 2020 年 4 月底,人民币存款总额(包回括存款证)高达 7,000 亿 元],全答球约 75%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2019 年)。香港的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于 2019 年 12 月录得每日结算量超过 11,000 亿元人民币。

㈡ 听说香港公司可以和大陆进行人民币结算了,谁有多些

是的,香港公司的账户半年后可以申请人民币业务,就可以转人民币了

㈢ 香港人民币和内地人民币有何区别

1.港币与香港来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源:即根据香港银行在香港所定汇率,港币直接换算人民币, 2.美元兑换内地人民币:,即根据内地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所定汇率,美元直接换算人民币,

㈣ 离岸人民币是中国人民币银行与香港哪个机构合作发行的

2009年中,香港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业务,至今刚好5周年。五年来,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稳占全球鳌头。截至今年6月底,包括存款证在内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万亿元,较2010年6月增加约11倍;今年上半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为2.9万亿元,同期内地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总额为3.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债券发行量为1300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未偿还人民币债券余额3800亿元;香港人民币实时支付系统目前每日平均交易量为7000亿元。与此同时,人民币外汇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稳步发展,人民币在全球最常用支付货币榜的排名由第20位跃升至第7位。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发展历程

2004年:香港开创个人人民币业务

早在2001年11月,香港金管局已经向人民银行提出在香港开展个人人民币业务的构思,实质商讨则始于2002年2月。经过多次交流和讨论,2003年6月,金管局与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整体方案基本成形。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准香港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2004年2月25日香港的银行正式开始为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以及扣账卡和信用卡服务。

2004年推出的香港人民币业务旨在便利内地和香港之间的人员往来,引导在香港沉淀的人民币现钞通过银行体系有序回流内地,故服务对象仅限于个人客户和提供个人消费服务的商户。其后在2005年放宽了一些业务限制,2007年开始有内地金融机构获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一阶段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04年底的120亿元人民币逐步增加至2009年中的540亿元,虽然今天看来业务规模有限,但背后的跨境清算和运作安排却是开创性的,不但首次开通了人民币通过银行体系进行跨境交易和流动的渠道,也为2009年以后的飞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09年:香港开展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

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是香港人民币业务踏入第二个阶段的重要分水岭。这项举措不仅把香港的人民币业务由个人扩展至企业和机构,其更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于设计理念和发展模式的突破——从单向的现钞回流内地转变为双向的人民币资金流动,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大的一步。自2009年以来,随着各类跨境人民币贸易及投资业务不断开展和深化,更多连接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桥梁陆续接通,更多人民币在海外使用、流通和沉淀。这成就了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快速和越渐成熟的发展。

2009年推出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范围只包括内地五个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很多配套政策和措施如出口商退税安排尚未到位。在与人民银行商讨后,香港金管局在2010年2月就监管原则及操作安排作出重要诠释,厘清两项基本原则:第一,人民币资金进出内地的跨境流动须符合内地的法规和要求,而内地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是否符合这些法规要求由内地监管当局和银行负责审核;第二,人民币流进香港以后,只要不涉及资金回流内地,银行可按本地法规、监管要求及市场因素发展人民币业务。同年7月,人民银行同意对清算协议作出相应修改,为香港银行开展各种人民币业务提供更大的政策空间和确定性。这些基本原则至今仍然适用,确立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方向。

2010年下半年,人民币贸易结算安排逐步落实和扩大,业务量开始快速增长。但那时候内地可以收取人民币的出口企业仅限于300多家,加上离岸人民币针对当时由内地支付香港的人民币远超回流量,有人质疑人民币贸易结算安排是否沦为炒卖人民币的套利渠道等问题,香港金管局与人民银行商讨并采取果断措施,实时启动货币互换安排以减低因为额度用罄引起的市场流动性紧张,其后更进一步具体化银行为客户进行跨境平盘的监管要求。这些措施推行后,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运作逐渐理顺,企业为跨境贸易结算在内地单向买入人民币的压力下降,而进出内地的支付流向也渐趋均衡。

到了2011年,银行业和市场人士都反映,通过贸易结算交易而积聚的离岸人民币资金除存款外出路不多,发展人民币贷款和其他金融产品的空间也有限。内地有意见则认为流到香港和海外的人民币资金应继续在外面流转和沉淀,不应亦不需要回流内地。但实际上在海外没有广泛使用人民币的经济或金融体系,离岸人民币不可能完全与在岸市场分隔而自我循环使用。这个问题经多方面深入论证,大家基本上接受了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要有适当的联系,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的渠道(包括投资内地债市和RQFII等安排)也逐步建立和扩阔。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为何突围而出

各地金融中心竞相开拓离岸人民币业务,“强敌”环伺,香港如何突围而出?我认为关键在于“PIPs”——政策空间(Policy
Headroom)、市场基建(Infrastructure)、人才和产品(People/Procts)。

人才和产品

我一直强调,国际金融中心制胜之道是人才和产品,这是“软实力”的核心。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能够汇聚人才去设计、开发、销售各种切合消费者需要的金融产品。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方面,业界包括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乃至行业组织如财资市场公会都可以也应该当主角。决策和监管机构的本位是确保金融稳定和保障金融服务消费者,但在评估市场需求和开发金融产品方面,却不宜越俎代庖。

政策空间

市场力量固然重要,但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步伐很大程度仍取决于政策空间。近年来,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一直在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过去5年,内地陆续推出多项政策,为扩大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深度和广度创造政策空间,得使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迅猛发展。其中有四大里程碑:一是2009年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二是2011年起放宽以人民币支付境内外双向直接投资;三是2011年开通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计划的安排,让离岸人民币资金可投资于在岸债券和股票市场;四是2014年4月公布沪港股票交易机制,即“沪港通”,容许香港和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交易所买卖上海A股,并让内地投资者通过上海交易所买卖香港股票。沪港通是内地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历史性的一大步,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之间的互通,也必将有利于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晋升至更高的台阶。

市场基建

离岸人民币市场基建有四大支柱:一是安全和高效的结算交收系统;二是稳健且有利市场发展的监管制度;三是设立金融市场基准,如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定价;四是充裕的流动性。在保持充裕的流动性方面,香港金管局一直致力于推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的措施,2012年6月,推出了T+2交收期的7天回购安排,2013年1月和7月逐步将交收期缩短至T+1、T+0,以便银行更方便和更有效地管理人民币流动性。

展望香港未来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既漫长又复杂的过程,其形态和速度受到内地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影响,也牵涉到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政策框架转变与市场之间的复杂互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条件和结果。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交易的扩大,必会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资金量和流动性,进而提升离岸企业和金融机构采用人民币的意愿和空间。现时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规模仍然有限,存款额(约为1.5亿元)只是在岸(100万亿元)的1%左右,远低于离岸美元存款等于美国本土的大约三成,但可以肯定的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可见未来会有非常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香港能否继续保持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领先地位?现时香港人民币存款和支付交易占全球离岸市场七成,但我认为香港不会亦不应一直占有这么高的份额。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人民币在全球各地更广泛使用和流通,而不同时区的企业和个人需求各异。海外企业和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如长期处于很小的规模,对香港银行提供的融资和代理银行服务的需求也不会很大。换言之,期望香港长期垄断离岸业务并不实际,人民币未能真正国际化,亦不利于香港自身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持续发展。毕竟,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开放和便利是基于国家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在过程中可以发挥重大的推动和催化作用,并借此机遇巩固发展离岸中心,缔造双赢。

香港作为先行者已有十年的经验和根基,但我们更大并且独特的优势在于香港与内地紧密的经贸联系。进入内地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六成源自香港,内地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五成以上是投资于或取道香港,而通过香港进行的转口和离岸贸易也占内地外贸总额的三成。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因而无论在规模、深度与广度都会占优,而这些自身优势不会因为其他地方开展人民币业务而削弱。只要香港不断加强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人民币业务联系,巩固和提升中心枢纽的功能和作用,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将大有可为。(本文根据作者9月15日在“2014财资市场高峰会”的演讲及2月份的文稿整理)

㈤ 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怎么统一

人民币离岸业务是相对于在岸来说的,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人民币在岸业务是指人民币在国内的业务。
人民币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两个市场之间是可以合作的。首先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制度建设上面,实际上是两家一起协商建立一个完整的制度;其次,在人员的培训和队伍的建设方面也有很好的合作;第三、在产品的开发方面也有很好的合作,如QFII、ETF等。人民币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的合作统一,香港将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离岸市场。
香港作为一个离岸市场,它需要有一个投资平台。比如国内的企业到香港发债、上市,这些资金实际上是可以回流到内地来的,否则它在上海也要上市和发债。但是这个交易留在了香港,把二级市场留在香港,把一级市场的资金回来。国家实际上是一个控股公司,下面有两家子公司,一家在香港,一家在内地,谁合适做什么样的角色,做什么样的业务,是国家根据各自合理的进行分配。国内企业到香港去资金回流是合理的,如果国外的企业在其他的地方发行人民币债券,这样就不让它回流。这样可以保证资本投资产品是在香港发生,保障香港作为一个离岸市场。在回流方面,香港企业对于内地直接投资,这已经发生当中。除此之外,像贸易、非贸易这些也正在发生当中。
离岸市场和内地市场的互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融通方面,第二是资本账开放人民币扮演的角色。现在用人民币计价的经济活动大部分都是在国内进行,所以回流的机制在现在阶段是很重要的。欧洲美元市场的经验,就是在开始的阶段是很大部分的美元在欧洲拿到了资金回流到美国的经济活动。
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要统一、要合作。人民币本国货币可兑换,第二就是本国货币在国际下的可兑换,两种安排的路径不一样。人民币国际化安排下的路径,回流就变成了重要的安排,没有回流这个人民币不可能国际化。作为国际货币使用的话,因为人民币是央行的负债,一定要有一个回流机制的安排。这个安排,上海和香港的地位变得非常的重要,上海更重要的位置向海外提供人民币来源,香港的位置在回流机制回来。
所以,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的统一,是国家利益,在人民币国际化安排下,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内地与香港的充分合作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㈥ 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套利怎么做

模式一:利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套利 举例:套利者在内地借取100万美元,按6.20的在岸汇率获取620万人民币,然后从香港进口黄金等低物流成本的货物并用人民币支付,这样620万人民币就流到了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之后,其再通过香港的合伙人,以6.15的离岸汇率换成美元,得到100.813万美元。最后,其再将原先进口来的黄金出口给香港合伙人并用美元结算,完成获利8130美元,流程结束。 模式二:利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利率差套利 举例:如套利者在内地以年利率6%借入1亿元2周,再以3%的利率存到银行,借此要求银行发出信用证。用该信用证,套利者的香港合伙人或关联公司可以从香港银行拿到1亿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然后套利者再从内地出口一些低体积、高价值的货物给其香港合伙人,并收款1亿元,然后他把这1亿还给银行。如何获利?人民币存款利率和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之差,就是盈利。目前,扣除各项成本后,利差70基点。则1亿元两周毛利70万,再扣除贷款一个月的成本是25万,最终获利45万。 模式三:在利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套利 举例:在内地贷款1亿人民币、利率6%,贷两周,把1亿元到银行存成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再让银行发出信用证,假设离岸美元/人民币汇率6.15,境外关联企业可在香港以2%的利率借入1626万美元。境内企业通过出口黄金或高技术产品,将美元贷款回流。此时在岸汇率若为6.2,去除贷款利息,已获利56万元,将利润在放入定期存款中。一年后,定期存款总值1.036亿元,净利约360万元,若一年内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利润可为59.2万美元。

㈦ 香港的人民币和中国的不一样吗>

香港人用的是港币,而我们大陆用得是人民币,港币略微比人民币值钱,专现在的人民属币兑港币汇率是1:1.035左右。随著外汇管制放松,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程度越来越多,而且在香港兑换也很方便。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下,相信将来人民币会和港币等值。

㈧ 为什么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存款利率比境内存款利率低

因为中国特色的清算制度,使得香港人民币市场的存款利率还是受到央行的控制。中内银香港作为唯一的清算容行,需要各参与行上交头寸于中银香港,中银香港再将其存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中银香港可获得0.99%的利息,在扣除一定费用后,中银香港再向其他参加行支付0.865%的利息。这就决定了香港银行业所提供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限。
而传统的欧洲货币市场的欧洲货币是不受货币发行国的控制的,因此无存款准备金,还有税收免除等优惠政策,成本较低,所以利率可高于发行国的存款利率。

㈨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意味着什么 未来给国内普通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人民币离岸业务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而香港现行的内流通货币容主要还是港币,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就是逐渐就要将流通货币由港币转为人民币的一个交易中心。
这是属于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中的一部分。
如果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了,成为世界货币的一部分,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等多方面的影响就会小很多啊,贸易商做生意就可以少很多汇率风险。而且我们也不用留那么多外汇储备了,更多的钱可以用在发展实体经济和改善民生上面。
希望有用。

㈩ 为什么香港是人民币离岸中心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可以这样说,每次人民币的贬值,都是从香港离岸市场开始的,甚至是香港离岸市场引发的。所以,香港是人民币离岸中心。

1、在岸人民币

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汇率的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参考价格,这就叫在岸人民币。

2、离岸人民币

央行开放香港以及其他国家进行人民币交易的汇率就叫离岸人民币,而2010年中国香港实施的人民币离岸交易(CNH)已经是泛指海外离岸人民币交易。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向来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交易是纯粹市场化的,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因此,在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渐露端倪或者形成时,许多市场机构就会利用这一点通过做空,放大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从而投机赚钱,这样的做法就会让人民币的汇率偏离基本面或者央行的合意水平,在市场上形成羊群效应,可能引发踩踏,影响金融稳定,这当然不是央行想要看到的。

(10)香港和中国岸人民币结算扩展阅读: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引进外资可以在国内设立一个特区,使流入资本与其他地区隔离,便于对过程的检测。香港因为其特殊地位具备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香港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自由流动。依托特殊经贸关系安排基础上,利用香港金融市场优势,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让香港作为缓冲区,我们有特殊条件观察人民币国际化当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取得经验,稳步推进。

央行在离岸发行央票,就可以避免以上调控汇率市场和利率市场所形成的对离岸市场的伤害,因为央票的发行更加市场化,更加透明,引导市场预期,央行的意图表露明确,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市场的操作,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化的收益率曲线,对于建设离岸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基础性作用。

阅读全文

与香港和中国岸人民币结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景顺动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势 浏览:898
有贷款房去名字 浏览:115
辽宁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浏览:739
小微融资现状 浏览:521
etf股票有哪些 浏览:961
期货松绑影响股市吗 浏览:999
股票上升五浪 浏览:988
上海杉众投资靠谱吗 浏览:332
11万台币兑换人民币 浏览:739
海美基金 浏览:316
外贸信托其他费用普通代扣 浏览:222
成都卖房买方贷款 浏览:317
3000阿里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947
昆山外汇管理局电话 浏览:938
股票里GDX是什么意思 浏览:106
美国期货每日交易时间表 浏览:730
一块钱英镑能换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226
古德理财投资公司 浏览:391
长江证券基金认购怎么撤回 浏览:148
me期货 浏览: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