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平时,中储粮是如何保管中国13亿人粮食的
粮食是关系到全国上下大大小小城市中,所有人的东西,要保管好如此庞大的人群口粮,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要确保储备粮棉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还真是有一手呢。
一、这个机构的买买买,与广大剁手族们不一样。不仅要锁定优质粮源,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还广泛采用“一卡通”系统,让购买粮食全过程公开,透明,不会存在人情粮食,所有的流程都是受到严格把控的。
四、每一粒粮食都是有生命的,存放一定时间,品质自然会下降。因此,储存一定时间就要推陈储新,稻谷、玉米每2至3年就要轮换一次,小麦每3至5年就要轮换一次,大豆每1至2年就要轮换一次。建立比较稳定的轮换机制。
㈡ 粮食价格是多少
目前中晚籼稻的均价在0.795/斤左右,随着新稻谷的收割上市,普通稻谷的价格会专在0.75元属/斤左右,较去年持平。如果你种植的粳稻的话,价格比普通稻谷高3分钱左右。大豆种植利润应该没有水稻高,现在的油脂企业使用的大豆都是进口的高出油率的大豆,比国内的大豆便宜不少。在这中国的食用油企业已经全面破产,现在的油脂企业都是外国公司把持的,所以不要指望种植大豆发财了。如果你是东北的,建议你种植玉米吧,现在玉米由于生物燃料的发展供不应求,而且由于美国也在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不会再出口玉米了,南美的出口量不可能供给中国,所以现在农民种植玉米还是比较发财的。
㈢ 为中储粮存储粮食给多少钱
中储来粮是以前的粮食局自分离出去的现在是独立的国有企业,属国资委直管,市粮食局下属的国家储备库是属于省级储备粮,地方粮食储备库也就是区粮食局下属的也能储备省级粮食也能储备区级粮食,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是中储粮,中粮,华粮等国有企业,各粮食局下属的粮站的收购是属于他们的代储点和延伸点。
㈣ 全国各种粮食价格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8月18日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回市场成品粮平均价格与上周(答8月11日,下同)相比稳中略涨。其中,早籼米、粳米、标准粉平均批发价格每吨分别为3020元、4180元、2640元,与上周相比分别上涨0.67%、0.48%、0.76%;晚籼米、特一粉、玉米粉平均批发价格每吨分别为3200元、2820元、2600元,均与上周持平。
有兴趣看看这个链接:http://www.cereal.com.cn/agwt/price_zs.html
㈤ 我想问一下是中储粮下文件玉米降价了吗
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日前联合发文,宣布2014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2014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期限为通知印发之日至2015年4月30日。上述价格与2013年相同。
㈥ 现在粮食价格多少
1等14.0水为1.04元/每市斤20个水0.94415元/每市斤,2等14水1元/每市斤20水为.9235。这是今年临储玉米收购价格,这其中你还要保证杂志、生霉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这个价格。希望能帮到你。
㈦ 中储粮每顿粮食仓储费烘干费是多少
烘干费的话85块左右每吨,仓储费就不清楚了
㈧ 粮食价格将如何
专访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 粮食供求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涨 粮食供需基本平稳库存比较充裕 当前粮食宏调重点是“保供稳价” 徐淑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11月19日 第 05 版) 在国际粮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秋粮是否会出现价格大起大落?在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价格波动时,宏观调控部门如何应对?期货市场在稳定粮价上能否有所作为? 对此,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接受专访时说,当前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是“保供稳价”,既要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也要保护好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基本面不支持粮价大涨 问:当前是粮食收获季节,如何预判2010年的秋粮形势? 曾丽瑛: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判断: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秋粮增产主要在东北的黑龙江。目前看,今年东北玉米、稻谷、大豆产量都会比上年有所增加。总体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秋粮收购有良好的物质基础。 问: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什么?夏粮的减产带给部分市场人士粮价持续走高的预期,如今秋粮的丰收对粮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曾丽瑛:粮价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生产成本推动、需求增长拉动、品种结构矛盾方面的原因,也有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传导、心理预期和资金炒作等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各个品种的情况又不一样。比如,冬小麦总产量2176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是连续第七年增产,但国内价格仍然走高,应该说小麦价格上涨的原因并不来自于供求面。而玉米、粳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需求增长较快,在国家持续增加库存粮食投放后价格已基本稳定。 总体而言,粮食价格的稳步上涨,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是我们共同的预期,也是粮食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 但如果出现市场粮价大幅度暴涨,是不正常的,粮食市场的调控,既要防止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也要防止价格大幅度的下跌。既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又要保证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稳,库存比较充裕,供求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度的上涨,国家完全有能力保障市场供应。 问:2010年国际粮食形势比较紧张,俄罗斯等一些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国际粮价一度暴涨。你怎么看待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可能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冲击? 曾丽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国内市场关联度越来越高,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当前,对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品种来说,国际市场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主要是这三大品种国内产需基本平衡。因此,在近几年国际市场粮价出现暴涨暴跌时,国内市场粮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的局面。我想大家对此是看得很清楚的。 玉米进口增加是企业行为 问:我们注意到,增产的1300万亩秋粮中,玉米达到1200万亩,这会对接下来的玉米价格走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曾丽瑛:当前国家玉米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完全有保证,玉米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没有大的改变。今年玉米增产已成定局,玉米供求基本面同样不支持价格大幅度上涨。但当前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因素比较复杂,我们对玉米市场价格还是要密切关注,适时适度做好市场调控工作,以保持玉米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 问:既然玉米库存充足,为什么2010年玉米一度呈现加大进口的态势?未来是否存在大量进口玉米的可能性? 曾丽瑛:据海关统计,2010年的1-8月,我国共进口玉米71.5万吨。我国玉米年消费量在1.5亿吨左右,国内玉米产量基本也保持在这一水平。今年国内玉米生产又获得了丰收,国家玉米库存充裕,因此,总体来看进口的数量不多,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起到一些调剂作用。 当前,玉米进口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并不是国家需要进口玉米来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玉米经营企业是否会增加玉米进口,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的需要和市场价格。 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问:面对当前国内外的粮食形势,国家粮食局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调控目标? 曾丽瑛:一是积极抓好秋粮收购工作,落实好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二是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规范粮食市场秩序,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三是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的销售工作,继续分期分批安排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并适时调整销售品种、数量和底价,保证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四是加强储备管理和应急保障工作,切实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五是加强产销合作,指导销区有序做好到产区采购工作,优化库存地区布局,促进区域平衡;六是完善粮食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体系,扩大监测范围,适时调整监测频率,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信息引导,稳定市场预期。 问: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在稳定粮价方面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曾丽瑛:中国期货市场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做期货交易一般有两个作用,锁定风险和套期保值,在规范的期货市场能够发现价格。美国的农场主基本上都去套期保值,所以他们的期货价格能够反映出现货价格的趋势。而中国由于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很少有农民去套期保值、锁定风险。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参与度还不够,发展潜力还很大。随着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在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等方面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㈨ 中储粮大火烧出粮食安全隐患,造成数万吨粮食、近亿元损失。不知会不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那点不会的,波及粮食不足总产的万分之一,这只是过火部分,况且还有近80-90%的粮食可以做饲料、酿造的原料,所以损失不到千万斤,就相当舌尖上的浪费的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