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预期价格变动率
变动率(Rate of change,ROC)
经典指标ROC
ROC是由当天的股价与一定的天数之前的某一天股价比较,其变动速度的大小,来反映股票市场变动的快慢程度。大多数的书籍上把ROC叫做变动速度指标、变动率指标或变化速率指标。从英文原文直译应该是变化率。
[编辑]ROC概述
1、ROC的参数
ROC中只含一个参数,那就是究竟是同多少天之前的股价进行比较,这个天数N就是参数。
参数的含义其实反映了相比较的股价离现在时间上的远近。N越大,距现在越远。N选得太大,离得太远,对于股价的预测可能没有什么指导意义。N选得太小,离得太近,对预测也可能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参数N应该选多少,这与个人的习惯有关,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N=5和N=10等几种。
2、ROC的特性
1) ROC表示股价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大小。
如果是上升趋势,并且ROC为正值,另外ROC步步上扬,则意味着上升趋势正在加速,若ROC开始走平,这就意味着,现在股价的涨幅与数天前的股价涨幅相近,尽管还处于上升趋势,但速度已经放慢;若ROC开始回落,虽然股价还在上升,但上升的力量已经衰落;若ROC开始延伸到0之下,则近期的下降趋势已开始露头,ROC进一步向下,则下降动力正在加强。
ROC是显示一定时间间隔的两头的股价的相对差价。ROC上升,则股价比数天前的股价有所上升。ROC走平,则当前股价涨幅仅仅同数天前一样。ROC向下,则股价已经比数天数的涨幅小了。ROC就是这样显示当前股价趋势的加速和减速状态的。
对于下降趋势和ROC下降,且为负值的情况,可以类似地叙述。
2) ROC的变化超前于股票价格的变化
因为ROC的构造特点,ROC的变化总是领先于股价的变化,比价格提前几天上升或下降。股价还在上升时,ROC可能已走平,而股价走平时,ROC可能已经下降了。这一点也是背离思想的基本依据。
3)ROC折变化有一定的范围
ROC可正可负,可大可小,但是ROC的变化基本上是有一个范围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使得ROC曲线绝大部分落在这两个数构成的范围内,即比这个正数小,比那个负数大。这样,就好像给ROC加上了上下边界一样。这两条边界对我们今后预测股价的上升高度和下降深度很有帮助。我们可以利用这两条边界通过反向运算的方法,计算出未来的上升高度和下降高度。
3、ROC的应用法则
根据ROC的特性,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法则正确地应用ROC。为了更好地应用ROC,我们还引入了另一个技术指标──ROCAVG(ROCR的移动平均)。
1) 从ROC的取值方面
ROC自上而下跌破0,是卖出信号。反之,ROC自下而上穿过0,是买进信号。这是由ROC描述股价变动速度的特性而定的。
2) 从ROC与ROCAVG的相对取值方面
后者是前者的移动平均,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就如股价与MA的关系一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ROC上穿ROCAVG并且ROC为正值时,是买入信号。同理,ROC下穿ROCAVG并且ROC为负值时,是卖出信号。
3) 从ROC与股价的背离方面
ROC有领先于股价的特性,所以有如下的法则。
如果从高向低ROC曲线出现两个依次下降的峰,而此时,股价却出现新的高峰。这就是背离,是卖出的信号。同理,ROC从低向高形成依次上升的两个谷,而此时,股价却出现了新的低谷。这是买入信号。
ROC(Price Rate of Change)乃以今天之价格比较其N天前之价格,以比率表示之,此指标经由Gerald Apple And Fred Hitschler 两人于"Stock Market Tra Systems"一书中介绍,采用12天及25天周期可达到相当的效果。
买卖原则:
ROC具有超买超卖的原则。
个股经价格比率之不同,其超买超卖范围也略有不同,但一般介于正负6.5之间。
ROC抵达超卖水准时,作买;抵达超买水准时,作买。
ROC对于股价也能产生背离作用。
[编辑]ROC的用途及使用
1、用途
该指标用来测量价位动量,可以同时监视常态性和极端性两种行情。ROC以0为中轴线,可以上升至正无限大,也可以下跌至负无限小。以0轴到第一条超买或超卖线的距离,往上和往下拉一倍、两倍的距离,再画出第二条、第三条超买超卖线,则图形上就会出现上下各三条的天地线。
2、使用方法
ROC波动于“常态范围”内,而上升至第一条超买线时,应卖出股票。
ROC波动于“常态范围”内,而下降至第一条超卖线时,应买进股票。
ROC向上突破第一条超买线后,指标继续朝第二条超买线涨升的可能性很大,指标碰触第二条超买线时,涨势多半将结束。
ROC向下跌破第一条超卖线后,指标继续朝第二条超卖线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指标碰触第二条超卖线时,跌热多半将停止。
ROC向上穿越第三条超买线时,属于疯狂性多头行情,涨涨涨!涨不停,回档之后还要涨,应尽量不轻易卖出持股。
ROC向上穿越第三条超卖线时,属于崩溃性空头行情,跌跌跌!跌不休,反弹之后还要跌,应克制不轻易买进股票。
2. 价格变化率
85年实际价格为2.12\1.3058 ,这样就能算85、84变化率。
3. 统计学上价格变动率怎么计算
1.本期销售额环比变动率=(本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上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上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100%。
4. 什么叫物价变动率
根据你的提问,我估计应该是经济学上的物价指数吧。
物价指数又称为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数。也就是你所说的变化率。
计算方法,是以计算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乘以计算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再除以基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乘以基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
而在实际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情况,用算术平均数或调和平均数来计算。
5. 西方经济学的价格变化率问题
若要求肉肠需求的价格弹性,那得先得出肉肠需求的价格函数。肉肠需示量为Y,肉肠价格为P,则有,Y=M/2P,因为面包与其完全互补,价格又相同。很明显弹性就是-1,因为价格上涨多大百分比,需求量就减少多少百分比。数学论证也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很无意义,我就那么多钱,不就是价格涨多少我就少买多少嘛!而且无论面包价格与肉肠价格是什么比例,都不影响这个结果。
其次再说说这个交叉弹性,意思就是买肉肠的数量增加一定百分比时,面包数量减少的百分比。题目中已经说明了,是完全互补品,那么这个值就一定等于1。如果在两者价格不相等的情况下,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还是1。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你说的变化率,那是错的。变化率不同于变化量,量上是两倍的关系 ,率上肯定是一样的。
6. 价格变动率怎么计算
价格变动率怎么计算?价格变动率比需求变动率这个公式是以基期价格做同度量因素,价格变动率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于1864 年提出,因此,也被称为拉斯贝尔数量指标指数公式。此公式的优点在于把价格固定在基期,价格变动率使指数的计算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从而更确切地反映销售量指标的综合变动程度。其缺点是用此式分析绝对数经济效果时,往往脱离实际。再有,价格变动率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价格变动率有些商品的价格变化很大,加上大批新品种的出现(没有基期价格,只能用现行价格计算),这样,就会使不同时期的指数之间失去可比性。但是,从编制指数的基本任务上来看价格变动率,因为此式排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销售量变动,所以优点还是主要的。
在我国,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一般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价格变动率这个公式是以报告期价格做同度量因素,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派许于1874年提出,因此,也被称为派许数量指标指数公式。价格变动率此公式的特点是把价格固定在报告期,价格变动率在进行绝对数经济效果分析时,避免了(1)式脱离报告期实际的缺点,但由此也带来了新的弊端。
7. 价格变化率是怎么计算的最好能说个定义
我记得小学课本上好象有比如一件商品原价值1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个百分点后,价值若假设过去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1小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意味着现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1+25%=1.25小时,也就是说现在的是过去的1.25倍,那么也就是说过去的价值是现在的1.25倍,过去的是1元那现在的就是1÷1.25=0.8元
8. 变动率怎么算
ROC指标计算公式是:
ROC=(今天的收盘价-N日前的收盘价)/N日前的收盘价*100
ROCMA=ROC的M日移动平均价=ROC的M日累加/M
ROC是由当内天的股价与一定的容天数之前的某一天股价比较,其变动速度的大小,来反映股票市场变动的快慢程度。大多数的书籍上把ROC叫做变动速度指标、变动率指标或变化速率指标。从英文原文直译应该是变化率。
(8)价格变动率扩展阅读:
变动率使用方法:
1、ROC波动于“常态范围”内,而上升至第一条超买线时,应卖出股票。
2、ROC波动于“常态范围”内,而下降至第一条超卖线时,应买进股票。
3、ROC向上突破第一条超买线后,指标继续朝第二条超买线涨升的可能性很大,指标碰触第二条超买线时,涨势多半将结束。
4、ROC向下跌破第一条超卖线后,指标继续朝第二条超卖线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指标碰触第二条超卖线时,跌热多半将停止。
5、ROC向上穿越第三条超买线时,属于疯狂性多头行情,涨涨涨!涨不停,回档之后还要涨,应尽量不轻易卖出持股。
6、ROC向上穿越第三条超卖线时,属于崩溃性空头行情,跌跌跌!跌不休,反弹之后还要跌,应克制不轻易买进股票。
9. 价格变动率是什么
变动率(Rate of change,ROC)经典指标ROC ROC是由当天的股价与一定的天数之前的某一天股价比较,其变动速度的大小,来反映股票市场变动的快慢程度。大多数的书籍上把ROC叫做变动速度指标、变动率指标或变化速率指标。从英文原文直译应该是变化率。[编辑]ROC概述 1、ROC的参数 ROC中只含一个参数,那就是究竟是同多少天之前的股价进行比较,这个天数N就是参数。 参数的含义其实反映了相比较的股价离现在时间上的远近。N越大,距现在越远。N选得太大,离得太远,对于股价的预测可能没有什么指导意义。N选得太小,离得太近,对预测也可能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参数N应该选多少,这与个人的习惯有关,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N=5和N=10等几种。 2、ROC的特性 1) ROC表示股价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大小。 如果是上升趋势,并且ROC为正值,另外ROC步步上扬,则意味着上升趋势正在加速,若ROC开始走平,这就意味着,现在股价的涨幅与数天前的股价涨幅相近,尽管还处于上升趋势,但速度已经放慢;若ROC开始回落,虽然股价还在上升,但上升的力量已经衰落;若ROC开始延伸到0之下,则近期的下降趋势已开始露头,ROC进一步向下,则下降动力正在加强。 ROC是显示一定时间间隔的两头的股价的相对差价。ROC上升,则股价比数天前的股价有所上升。ROC走平,则当前股价涨幅仅仅同数天前一样。ROC向下,则股价已经比数天数的涨幅小了。ROC就是这样显示当前股价趋势的加速和减速状态的。 对于下降趋势和ROC下降,且为负值的情况,可以类似地叙述。 2) ROC的变化超前于股票价格的变化 因为ROC的构造特点,ROC的变化总是领先于股价的变化,比价格提前几天上升或下降。股价还在上升时,ROC可能已走平,而股价走平时,ROC可能已经下降了。这一点也是背离思想的基本依据。 3)ROC折变化有一定的范围 ROC可正可负,可大可小,但是ROC的变化基本上是有一个范围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使得ROC曲线绝大部分落在这两个数构成的范围内,即比这个正数小,比那个负数大。这样,就好像给ROC加上了上下边界一样。这两条边界对我们今后预测股价的上升高度和下降深度很有帮助。我们可以利用这两条边界通过反向运算的方法,计算出未来的上升高度和下降高度。 3、ROC的应用法则 根据ROC的特性,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法则正确地应用ROC。为了更好地应用ROC,我们还引入了另一个技术指标——ROCAVG(ROCR的移动平均)。 1) 从ROC的取值方面 ROC自上而下跌破0,是卖出信号。反之,ROC自下而上穿过0,是买进信号。这是由ROC描述股价变动速度的特性而定的。 2) 从ROC与ROCAVG的相对取值方面 后者是前者的移动平均,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就如股价与MA的关系一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ROC上穿ROCAVG并且ROC为正值时,是买入信号。同理,ROC下穿ROCAVG并且ROC为负值时,是卖出信号。 3) 从ROC与股价的背离方面 ROC有领先于股价的特性,所以有如下的法则。 如果从高向低ROC曲线出现两个依次下降的峰,而此时,股价却出现新的高峰。这就是背离,是卖出的信号。同理,ROC从低向高形成依次上升的两个谷,而此时,股价却出现了新的低谷。这是买入信号。 ROC(Price Rate of Change)乃以今天之价格比较其N天前之价格,以比率表示之,此指标经由Gerald Apple And Fred Hitschler 两人于"Stock Market Tra Systems"一书中介绍,采用12天及25天周期可达到相当的效果。 买卖原则:ROC具有超买超卖的原则。个股经价格比率之不同,其超买超卖范围也略有不同,但一般介于正负6.5之间。ROC抵达超卖水准时,作买;抵达超买水准时,作买。ROC对于股价也能产生背离作用。[编辑]ROC的用途及使用 1、用途 该指标用来测量价位动量,可以同时监视常态性和极端性两种行情。ROC以0为中轴线,可以上升至正无限大,也可以下跌至负无限小。以0轴到第一条超买或超卖线的距离,往上和往下拉一倍、两倍的距离,再画出第二条、第三条超买超卖线,则图形上就会出现上下各三条的天地线。 2、使用方法ROC波动于“常态范围”内,而上升至第一条超买线时,应卖出股票。ROC波动于“常态范围”内,而下降至第一条超卖线时,应买进股票。ROC向上突破第一条超买线后,指标继续朝第二条超买线涨升的可能性很大,指标碰触第二条超买线时,涨势多半将结束。ROC向下跌破第一条超卖线后,指标继续朝第二条超卖线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指标碰触第二条超卖线时,跌热多半将停止。ROC向上穿越第三条超买线时,属于疯狂性多头行情,涨涨涨!涨不停,回档之后还要涨,应尽量不轻易卖出持股。ROC向上穿越第三条超卖线时,属于崩溃性空头行情,跌跌跌!跌不休,反弹之后还要跌,应克制不轻易买进股票。
10. 如何计算建设期内平均价格变动率
根据你的提问,我估计应该是经济学上的物价指数吧。物价指数又称为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数。也就是你所说的变化率。计算方法,是以计算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乘以计算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再除以基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乘以基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而在实际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情况,用算术平均数或调和平均数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