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1月份食品价格开始回落了吗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计影响CPI下降约0.16个百分点。因冬季需求增加,牛、羊肉价格分别上涨0.4%和2.0%;鸡蛋价格上涨2.1%;鲜果价格上涨2.1%,上述四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
希望食品价格可以保持稳定!
Ⅱ 为什么物价会上涨的好厉害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实际上,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仔细分析此轮物价上涨的宏观环境及内部成因,我们认为,有以下10个理由,使我们对于我国的此轮物价上涨不敢轻视。
首先,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其次,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实录)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推荐阅读:今年中国工资涨幅将列全球第一?
第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今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沪深股指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继续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点的高位,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推荐阅读:沪深股市总市值首次超GDP总量 逼近22万亿元
第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增速较1-5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因此,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第六,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上半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历史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就业岗位,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第七,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6月份中国食品价格呈两位数增长
第八,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6月末M2同比增长17.06%,增幅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1.06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投放也有较大增幅,上半年新增贷款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纪录。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第九、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第十、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推动物价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般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加快之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收缩效应,加上调低进口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和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进而拉低国内物价总水平。日元升值过程中其国内物价走势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技术进步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价格水平有所下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信息技术产业。
综合来看,上半年价格上涨呈现出结构性特点,但物价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下半年食品价格仍是引导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可能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我们要正视下半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尤其要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泡沫,及时出台调控措施调节和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各地政府需要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工作,重点照顾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推动CPI上涨了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8%,其中粮食同比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水产品价格上涨3.7%。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上半年的核心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0.9%。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而作者认为,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其中包含了经济增长较快、货币投放过多、投资反弹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上升、消费增速加快等诸多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对策。否则,如果食品价格上涨与其它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叠加效应的话,可能产生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胀风险
Ⅲ 统计局谈猪肉价格下降,这会对其他的商品价格有何影响
猪肉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这也代表着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因为猪肉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肉食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关乎着我们平时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准。而且猪肉的加工生产和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猪的饲料就必须要通过工业加工生产。如果猪肉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的话,这也就意味着饲料行业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当然猪肉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很多消费者并不会过于在意猪肉的价格,而选择放弃提升生活质量的机会。不过也相信很多消费者在冬天也会大量的储备猪肉,因为如果不在这一段时间大量储备猪肉的话,就可能会遇到猪肉价格过高的情况。
Ⅳ 全国物价为何涨得如此厉害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实际上,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仔细分析此轮物价上涨的宏观环境及内部成因,我们认为,有以下10个理由,使我们对于我国的此轮物价上涨不敢轻视。
首先,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其次,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实录)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推荐阅读:今年中国工资涨幅将列全球第一?
第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今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沪深股指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继续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点的高位,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推荐阅读:沪深股市总市值首次超GDP总量 逼近22万亿元
第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增速较1-5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因此,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第六,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上半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历史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就业岗位,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第七,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6月份中国食品价格呈两位数增长
第八,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6月末M2同比增长17.06%,增幅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1.06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投放也有较大增幅,上半年新增贷款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纪录。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第九、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第十、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推动物价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般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加快之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收缩效应,加上调低进口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和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进而拉低国内物价总水平。日元升值过程中其国内物价走势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技术进步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价格水平有所下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信息技术产业。
综合来看,上半年价格上涨呈现出结构性特点,但物价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下半年食品价格仍是引导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可能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我们要正视下半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尤其要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泡沫,及时出台调控措施调节和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各地政府需要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工作,重点照顾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推动CPI上涨了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8%,其中粮食同比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水产品价格上涨3.7%。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上半年的核心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0.9%。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而作者认为,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其中包含了经济增长较快、货币投放过多、投资反弹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上升、消费增速加快等诸多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对策。否则,如果食品价格上涨与其它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叠加效应的话,可能产生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胀风险
Ⅳ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2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4.9%。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答案D
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CPI同比上涨的主要原因、通货膨胀显现主要是游资串通的上涨体现了②③。①无关,④错误
Ⅵ 稳定食品价格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就是维护社会安定,食品价格波动会引起恐慌。
第二,维护行业稳定,无序的价格竞争会毁了一个行业,相互压价大家都没利润,垄断抬价不利于行业发展。
第三,有利于企业生存,维护合理价格,就是维护合理的利润,利润是命脉,没了利润企业就无法生存了。
Ⅶ 2020年CPI较上年上涨2.5%,这一水平说明了什么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消息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也就意味着我国实现了经济恢复,物价总体水平呈现稳定状态。我国的物价持续处于一个合理的空间内,宏观经济稳步发展。2020年受制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呈现低速发展模式,随着国家统一货币、经济政策,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态势,最终实现了经济先抑后扬的走势。
总体来说,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上一年上涨2.5%,为2021年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价稳定基础。2020年CPI指数涨幅达到2.5%,就说明国内经济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刻,由复苏转向发展了,未来2021年的CPI走向预测也会是先抑后扬的,尤其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不断收窄,上半年预计实现同比正增长,2021年全年经济有望实现小幅度的上调趋势。
Ⅷ 关于今年的物价,寻求专家解答。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家,在此闲扯几句,对错与否您全当一笑话别和我这较真!我打字太慢没法跟您哪唇枪舌战!下面可是我花了近一天的时间打完的字。
本轮通货膨胀、物价飙升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Fed,这次物价飙升其实不是在去年下半年开始,而是要从2001年开始算起。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由此导致了美国经济短暂性的衰退。当时还在任的Fed主席格林斯潘生怕美国在他的手上陷入衰退,便疯狂的制造流动性(不停的降息)从而引出了一个畸形的经济现象(当然这是我认为的)盲目的制造出另一个更大的泡沫来抵消现已破裂的泡沫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论调似乎在各界还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这些人自认为他们找到了能够取代、对抗传统经济周期性的法宝,似乎衰退这个词已从他们的词典中抹去了。《无间道》里不是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吗“出来混总是要还的!”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紧紧造成了几个月的衰退,而后美国一边向阿富汗、伊拉克迈出了战争的铁蹄,一边是格老挥舞着资本的魔棒制造出空前的流动性,持续不断的降息附和着美国不断创新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创造出其投放量N倍的流动性(其具体创造的机理、过程、途径,搞得我头都大了,如果哪位朋友能够明白其间机理希望能指点一二)。美元在世界货币界的地位至今仍无人撼动(虽说公信力大不如前),加之近几年凭空繁育出这么多绿色的纸张,这才导致了今天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中国所展现的通胀只是世界各国通胀的一个小小缩影,当然这个缩影有国际气息也有一部分是中国特色,下面我就国际国内两方面来分别做以描述。
首先是国际方面:格老大棒一挥流动性似千军万马般涌向世界各方,无论是黄金还是石油在国际上都仍用美元作为结算单位。比如近期原油创出一百多美元一桶、黄金一千多美元一盎司(包括铜、铝、铅等金属都翻着跟斗的涨)。这后边的计衡单位没改变,假定原油、黄金的开采量、使用量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市场的美元增加了那么多,黄金和石油的价格当然会迭创新高。黄金作为硬通货在人类的货币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换句话说黄金都站在了历史的最高峰,无论是以其货币属性来衡量的其他物资的价格,还是与其有物理相似性的其他金属矿产在这几年间走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奔牛图也就不足为奇了。说到此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近几年来似乎咱中国人有什么什么东西就降价,前些年大豆、小麦等国外进口的价格比国内老农的生产成本还低,渐渐的农民兄弟开始大幅减少种植好多壮劳力来到大城市的建筑工地辛苦一年不比“锄禾日当午”赚得少。此时咱大豆、玉米种的少了,美国又偏偏在此刻搞了个玉米提炼乙醇的替代燃料计划,据说效果微乎其微,并且成本也低不了多少。(具体成效如何小布什也没向我汇报,所以不做探讨)但卓有成效是玉米的市场供给少了价格也上去了,豆子虽然个头不大但身价也日进斗金。比如猪、鸡等多数用豆饼(豆子榨完油的下脚料)、玉米作饲料,吃的奢侈了其身价当然就水涨船高了。这让我想起了《战国策》里边的一个典故,似乎有的人在用咱老祖宗的智慧和俺们龙子龙孙斗法。当然涨价也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先从基础性物资开始,从产业链的上游渐渐地推到中游、下游。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咱老百姓的权益有了更多的保障,也或多或少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尤其是产业链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贵了产品的价格怎么也得上去一点点。这都是小头,重头戏还是原材料的涨价。以前中国是钢铁净出口国,如今是净进口国,与此相伴的钢铁原料—铁矿石却很多依赖进口,今年巴西、印度、澳大利亚都面带笑容的对我们说“涨了、涨了!”,只不过铁矿石涨价65%也有点太快了吧!刚听到消息时我就在想要是有个类似于交警的角儿,向他们一敬礼“请出示驾照,您已超速!”那我心里可就舒服多了。
上段讲的是价格问题—美元泛滥导致物资、金属价格上扬。下面说说收益问题:从星条旗里冒出来的这么多美元,他们会待在金库里忍受潮湿、拥挤的环境吗?有些透过金库的门缝望见了美国的国债,收益比较稳定且相对安全。与此同时好多主权国家也在发愁自己手头的美元拥有颗不安分的心,他们也看到彼岸的债券市场,这便有了成批成批的美元乘着巨轮口中高唱《在路上》,漂洋而过来到了星条旗的债券市场磨刀霍霍。正待此时又有一些不安分的美元伸长他们嗅觉发达的鼻子嗅着比美国国债更解渴的骨头— 房地产以其高收益、抗通货、保值、可以高杠杆操作等多种贤良淑德的品质被重多等待猎食的美元拽去当了压寨夫人。2006年之前的美国、英国、法国以及至今高烧不退的俄罗斯、中国、印度哪家不是猎食的资本强行与其喜结连理的。
房地产业大叫“火了、火了” 房地产在美元的持续贬值及不断降息的情况下价格暴涨(当然美、英等国是06年之前的事了)房地产火爆的同时消费、投资便会跃马扬鞭跑在增长队列的前头。因为自家的房子价值涨了即使我一家三口人就住这一套房子,假设我家住在北京的2、3环以内或上海的浦东,想想我家房子的市值“哇!”我一不留神居然成了百万富豪了,就冲咱这“百万富豪”的头衔今天晚饭怎么也得多买个凉皮,再奢侈一下买一碗不买两碗豆腐乳,还得让卖家多加点调料。就这样“百万富豪”的一个头衔就让我今晚多消费了7、8块钱,这不就刺激了消费了吗!我是穷人况且如此,那些投资楼房、商铺的富裕阶层,他们的资产价格还有租金都在不停的上涨,他们多出的消费怎么也得比1、2个凉皮要多吧!这只是冰山一角富翁们资产增值了他们能从银行抵押出更多的资金,这些资金即可回流楼市又可投资实业(反正没人贷出钱来放到银行吃利息)。就这样Fed放出的美元在不知疲倦的奔忙着,必然的带动投资、消费一波又一波的高涨。对了还忘了一句地产业火了,相关的建材(钢铁、水泥、陶瓷等等)、装饰等一个又一个的领域、市场被激活了,不管是民工还是包工头似乎都有忙不完的活,这又刺激了新一轮的投资及消费的增长。
扯得有点远还说格老麾下的流动性,由于人民币有强烈的升值预期,美国的房地产业已经破灭,对现在的新词叫“次贷”。热钱需要的是利润且要寻找相对安全的容身之所:中国、印度等地都成了他们眼里的大美人。我国的外储如此之高,多多少少流露出世界美元的印迹。首先他们进入国内,不管是走贸易的窗户还是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门,来到国内咱就得付给他们与其外汇等值的人民币,进而导致国内市场的流动性泛滥。这也就不难解释物价高涨的原因了吧,一句话“钱多烧的”。资金的本性是猎取利润,来到我国有一年十几个点的升值预期垫底,再加上中美利差倒挂又能使其运营成本降低一些。除了此等小利,炒房、炒股坐庄一切可以坐庄的东西。你去看看房价、股价(去年10月之前)、兰花、普洱茶、和田玉、寿山石等等不胜枚举,那个价格不是飞龙在天。98年的时候谁见识过此番景致?那时他们在撤离亚洲、如今他们却在涌入目标国。
就国内而言,人一生的主要经济支出莫过于: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四块。教育、医疗在本世纪初已高速运转了几圈,什么看病??上学????的舆论不绝于耳。住房则又以后来者居上的态势技压群雄,而养老的价格没有一量化范围,我把它基本理解为:基本生活物资(柴、米、油、盐)+医疗+栖身之地(买房或租房)。由此看来人生的主要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多方因素共振就让楼主体味到物价上涨的偏快了。
07年美国次贷的恶化,导致涌入目标国的资金有加速迹象,在配合上面提到的因素诸位感受到的通胀就呈现眼前了。至于你所说的收割我就不说了,股市高位放货套住的是谁?是谁会在山脚或半山腰仰着头傻笑!普洱茶去年5月份价格暴挫50%有几个茶商、茶农没损失。没准咱N天前买的绝世兰花现在的价格可能也打了个对折,不要紧咱可以与兰共舞雅兰自赏嘛!
储蓄肯定是负利率(目前),你的资产当然会贬值。首先你的资产得战胜CPI这是保守的!不管资产多少都要学会理财,根据你的投资习惯、风险偏好等因素找出适合自己的理财品种,保住我们现有的财富,并尽量使其不断增值。
你的问题回答完了,楼主及各位看客有时间也帮忙看看我的问题,期待大家的帮助:http://..com/question/48295473.html?quesup1
Ⅸ 下半年物价是否有望延续温和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说,中美贸易摩擦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影响非常有限,下半年CPI有望延续温和上涨态势。
“从目前情况看,价格运行比较平稳,主要是进口大豆的价格可能会有一定上升,会带来豆制品及相关产品价格的一些变化。”毛盛勇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毛盛勇说,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总体比较平稳,中美贸易摩擦对整体经济运行影响有限。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经济都会产生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所以也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和世界贸易持续增长。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下一步的走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Ⅹ 为什么下半年物价有望延续温和态势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中美贸易摩擦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影响非常有限,下半年CPI有望延续温和上涨态势。
“从影响CPI的三大构成来看,食品价格方面,这些年我国粮食产量丰产丰收,为食品价格平稳运行奠定较好基础。从服务价格看,今年上半年一部分地区完成阶段性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任务,下半年服务价格上涨压力有所减轻。
从工业消费品价格看,一方面,今年PPI涨幅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减轻了对下游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传导压力;另一方面,工业消费品总体来说供过于求,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太大。”他分析说。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