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CPI和M2 哪个更能代表人民币贬值情况呢
CPI更能代表人民币贬值情况。
CPI直接反应物价涨幅,也就是通胀率,通关费舍效应进一步影响利率和国际汇率(人民的升值贬值) 。
M2的增速跟货币贬值无直接关系,即使物价不上升,本身GDP增加货币就要跟着增加的。但是M2增速过快会引起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贬值。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Ⅱ 人民币的贬值速度是由通货膨胀率还是广义货币m2来决定
流通当中的货币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而引起中国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比较完善,再加上国家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鼓励外国人来华投资。这使得中国流通当中的货币量增长很快并且大量获取外汇,促进通货膨胀,生产力发展加速了。中国为了要控制通货膨胀,在这方面做的措施是:
1,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国外投资。
2,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
3,让股民们谨慎投资。
4,提高存贷款利率,让部分投资者们把钱存进银行。
5,国家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有效的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控制物价上涨。
其次中国积极发展多边贸易,并且现在与很多国家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这样很多中国人因此获利,人民的口袋鼓了,自然会去消费、投资,所以中国流通当中的货币量又增加了,总需求大于了总供给,物价上涨,这时企业家们为了赚个多的钱又会扩大生产,扩大投资力度,大家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了出来用于投资,这样也导致了流通当中的货币量增加。中国为了要控制通货膨胀,在这方面做的措施是:
1,提高“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进出口关税。
2,提高外企的企业所得税。
近几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了消费的增加,人们把挣的钱要么去消费,要么就去炒股、卖基金、卖债券,流通当中的货币量增加,加快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力度。中国为了要控制通货膨胀,在这方面做的措施是:
1,增加消费税。
2,提高存贷款利率,让部分消费者们把钱存进银行。
再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是当今很多国家所做不到的。一个国家经济想要发展就要有一点通货膨胀,如果处于通货紧缩经济是不会发展的。现在的物价飞涨,尤其是食物价格的飞涨,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讲,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农民所获得利益的增加、农村的发展和整体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有非常好的影响的。
我想中国政府要想马上平息物价,是非常容易的,但为什么只是控制,不直接的平息他呢,我想这与中国经济建设由城市转向农村有关,中国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是农民,国家不可能不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但是经济建设转向农村得初期,不可能对城市一点影响也没有。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通货膨胀必定会引发物价飞涨,这两者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国家想要发展,物价一定会上涨,国家只能是控制,不能直接干预。
通货膨胀要靠国家的有关宏观政策,不能单单靠减少印刷钞票来抑制。
Ⅲ 人民币汇率和M2是成反方向变动吗
一国汇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价格水平、贸易收支以及利率水平。其中M2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物价和利率变动,M2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本币应贬值,但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是长期均衡汇率,短期内可能对汇率影响不大。重要的应该是利率,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会下降,资本将流往国外,导致本币汇率下降。总体来说,是成反方向变动的。例如美国这一段时期以来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本币贬值,以拉动出口,恢复本国经济发展。
Ⅳ 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增加或减少)会有什么影响
狭义货币: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中以m1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所有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在经济学中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比值说明的是狭义货币跟广义货币的比值,以此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中经济活动的构成,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仅此而已。
Ⅳ 人民币m2什么意思
M2: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
M2(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通常来说,M2主要衡量经济体系中投资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买卖活动。
(5)人民币M2值的变化值扩展阅读:
2016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5.0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狭义货币(M1)余额48.66万亿元,增长2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3万亿元,增长8.1%。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50.59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2.65万亿元,比上年多增9257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4.88万亿元,比上年少增924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
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完善后,本期M2余额扩大1.15万亿元,去年同期M2余额扩大8249亿元,数据可比;本期M2余额同比增长8.6%,2017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8.1%。按完善前方法统计,2018年1月末M2增速为8.5%。
Ⅵ 人民币有什么变化
开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快速升值走势。近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年内累计升幅已经接近3%,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29日,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69点,升至2015年11月2日来最高。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267,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3436。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报6.3227,夜盘收盘报6.3295。
人民币汇率走高可减少赴美留学费用
此外,对于赴美留学的学子而言,人民币升值也意味着父母可以少花好多钱。
Ⅶ 央行观察研究m1 m2指标的变化的意义知道答案的快快来,立等!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M1与股市关系最密切,是用于判断经济趋势转折进行抄底逃顶布局的重要指标。
储蓄搬家反映到指标上,即M2减少、M1增加,反之如果投资者将资金撤离股市到银行,即M2增加、M1减少。
两个方法供参考如下——
1、M1持续数月低于10一下,反映资金从股市到银行的抽水过程基本接近尾声,资金面的恶化已经到达极点,行情随时可能触底反弹;而M1持续数月高于20以上,则反映资金从银行到股市的搬家过程可能衰竭,资金面的充裕程度已经到达极点,行情随时可能走熊。
2、M2高于M1且两者之间背离达到极值时,股市由熊转牛的概率很大;反之M1高于M2且两者之间背离达到极值时,股市由牛转熊的概率很大。
有兴趣可以自己做个曲线图跟大盘月线图对比,还是有参考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