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存贷款利差

存贷款利差

发布时间:2021-04-30 10:18:16

『壹』 关于银行存贷款利差问题有一点不明白

当然有必要,若不是这样银行靠什么吃饭。
而且你说得是分别不同的两笔业务,银行吸取存款肯定要支付利息,放出贷款肯定要收取利息,这是必然的。你说的情况只是银行将其所得的利润也放贷出去,作另一种假设,如果那10元银行不能收取利息,那银行为什么还放贷120元呢,不可以放110元吗,那10元银行去做别的事不好?

『贰』 目前的存贷利差是多少

5% 左右

『叁』 什么是存贷款利差

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

『肆』 存贷利差的计算

2.75%=1年期贷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

『伍』 存贷差的定义是什么

存贷差指的是银行的存款大于贷款,即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差额.如某银行存款为10亿,贷款为8亿,则存贷差为2亿。银行可以是单个的银行,也可以是集合的银行,就集合的银行来看,也就是如果把全国的银行看成是一家银行来看,在不考虑黄金外汇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永远等于银行的存款加流通中的现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体系是永远不会存在存贷差的。

在存在外汇和黄金的情况下,由于外汇、黄金转换为货币与一般的影子货币转换为货币的方式不同,银行体系会存在存贷差。比如,国家有外汇筹备8千亿美圆,这8千亿美圆作为影子货币,它不是通过债权、债务关系而转换为货币的,它是通过买卖关系转换为货币的。中央银行收购这些货币需要发行6万4千亿的人民币,这时中央银行的资产为8千亿美圆,负债(或存款和现金)为6万4千亿人民币,显然这6万4千亿的存款或现金就会成为银行体系的存贷差。黄金创造银行体系存贷差的原理和外汇创造存贷差的原理相似,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对于单个的银行来说,不管存在或不存在外汇和黄金,它都有可能出现存贷差。影子货币转换为货币可以在一家银行完成,也可以在一家以上的银行完成。当影子货币转换为货币在一家以上的银行完成时,单个银行的存贷差就出现了。为了解决单个银行的存贷差问题,国家设立了银行之间的拆借市场。比如,张三抵押10亿影子货币给中国银行借得款项8亿人民币,张三将借来的8亿存入工商银行,这时,中国银行有8亿的债权资产,同时,增加8亿的对工商银行的债务,或者减少8亿的存款。如果中国银行只有5亿的存款,这时中国银行就有可能向工商银行拆借3亿的货币,这中间就包含所谓的存贷差的问题。银行间(注意是银行!)净债权的银行就是存差的银行,净债务的银行则是贷差的银行。

如果银行体系的存贷差是由于外汇或黄金转换为货币所引起的,我们要解决存贷差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外汇、黄金转换为货币的问题。至于银行之间存在的存贷差问题,则是永远会存在的,因为每个银行存款和贷款的规模是不一样,通过拆借市场,银行之间很容易以债权债务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

当一个人的存款大于贷款时,此人有储蓄,当一个人的贷款大于存款时,此人就是负储蓄。在不考虑黄金外汇的情况下,由于贷款 = 存款 + 现金,如果把现金当存款处理,则贷款 = 存款。

循环经济学还告诉我们,社会可以解剖为六个层次的人,如果我们把社会的人简化为自然人和企业,再把自然人和企业集合化,则社会就只有集合的企业和集合的自然人了。把人和前面贷款等于存款结合起来看,中国所谓的高储蓄国家就是集合的自然人是存款一方的国家,美国所谓负储蓄的国家就是自然人是贷款一方的国家。在中国,由于集合的自然人是存款的一方,贷款的就自然是集合企业的一方。在美国,由于贷款是集合自然人的一方,存款就是集合企业的一方。

必须指出的是:有储蓄的人不一定是有钱人,没有储蓄的人不一定是穷人。因为资产除了货币资产外还有非货币资产,比如,张三有1千万的股票资产,同时张三有10万的银行借款,李四有10万的银行存款,可李四没有其他的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李四虽然存款比张三的多,张三仍然比李四有钱的多。决定一个人有钱或没有钱的是他的总资产,而不仅仅是他的货币资产。

『陆』 存贷利差的公式

存款计算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税后本息=本金×利率×时间×(1-5%)+ 本金
时间=(税后本息-本金)÷本金÷利率÷(1-5%)
=(q-p)÷p÷r÷(1-5%) 贷款:1。等额本息贷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金额 (简称每月本息) =
贷款本金 X

月利率×[(1+月利率)^ 还款月数 ]
---------------------------------
[(1+月利率)^ 还款月数 ] - 1

2。等额本金贷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金额 (简称每月本息)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 + (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 X 每月利率

『柒』 存贷利差

贷款利率直接影响到企业投资和消费,只要稍一变动,就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存款利率,则由于中国居民的储蓄倾向较高,且以活期存款为主,其变动对经济影响并不明显

『捌』 银行利差收入如何计算

分析人士认为,多数银行通过减少超额准备金,来补充法定存款准备金,钱从“左口袋”进了“右口袋”。因此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利润的影响甚微。 利差收入带来意外之喜从数据来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巨斧”不仅没砍下银行的盈利能力,反而带来了利差收入的高增长,这的确是银行业意外之喜。 年报显示,去年银行的盈利能力均有增长,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幅主要在30-50%,其中深发展、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50%.建行调整后净利润增速为18.02%.净利息收入仍然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增幅高于非利息收入。统计显示,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增幅主要在20-40%,增速很快。这表明,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利差收入影响不大,预想中利差收入受到严重打击的状况没有发生。 虽然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存放央行利息收入异军突起,成了一项重要收入,增速很快。例如,建行“存放央行款项利息收入”72.76亿元,增长9%;中行“存放及拆放同业和存放中央银行利息收入”192.05亿元,占利息收入的8.94%,增幅51.27%.这主要是由于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造成银行存放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幅较大。各银行的年报中该项收入增长都比较明显。 从左口袋到右口袋银行利差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的上升,也就是说“量价齐升”。 贷款规模、债券投资、回购拆借、存放央行规模增长导致了生息资产“量”升。去年各大银行贷款增长迅速,增速在10-30%左右;债券投资、回购增长也比较快;而存放央行资产更是由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增加。去年银行上交的存款准备金共增长5000亿元左右。 存贷款利差上升、债券和货币市场收益率提高、存放央行收益提高,共同导致生息资产“价”涨。建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提高了14个基点,达到4.34%.去年第一次加息只提贷款利率,造成存贷款利差扩大;央行也通过提高央票利率抬高货币市场收益率。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以充裕的超额准备金,抵补不断提高的法定准备金,钱从“左口袋”流到“右口袋”。而且,超额准备金利率仅为0.99%,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却有1.89%,对银行来说更加合算。以5000亿元计算,去年银行从央行多获取了45亿元利息收入。 追根究底,仍然是银行流动性宽裕,导致超额存款准备金较多,帮助银行抵挡了“巨斧”的负面影响。

阅读全文

与存贷款利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综合管廊融资 浏览:498
b股有哪些股票 浏览:698
上海世贵贵金属有限公司 浏览:349
德宽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311
落地房抵押贷款 浏览:76
2016年韩币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856
天齐锂业股票吧 浏览:460
股票前面带s 浏览:732
北京鼎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325
转让1亿融资租赁 浏览:324
招商证券10万资金佣金多少 浏览:82
嘉会创投理财安全吗 浏览:578
吴志祥融资 浏览:832
11月17日人民币台币汇率 浏览:35
去哪网股票价格 浏览:604
融资融券余额差值 浏览:340
国有资产融资是什么 浏览:504
信托的基本职能 浏览:183
两面针股票价格 浏览:354
外汇中长线技巧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