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东省济南钢铁集团是否往滨州无棣搬迁
真有这个趋势,国家的政策就是鼓励钢铁企业退城搬迁,减量搬迁,沿海建设,平稳过度,提高质量,改善供给。国家将采取十大举措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确保完成今年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的目标。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近日在杭州召开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强调,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在建项目一定要落实好产能等量、减量置换承诺。彻底退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过剩产能,坚决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或电炉等落后产能,将地条钢全部清出市场。将“僵尸企业”作为产能退出重点,加快推动僵尸企业整体退出。确保妥善安置职工、防范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发挥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
国家发改委明确,下一阶段,一是因地制宜采取推动城市钢厂转型、引导退出钢铁生产领域、实施减量搬迁等多种形式实现科学发展。二是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核电、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所需高端钢材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三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升钢铁企业研发、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四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一批具有区域市场主导能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一批专用产品优势明显、自我发展能力强的专业化龙头企业集团。
Ⅱ 已经停产的钢铁和煤炭产能能否计入完成任务数量,能否享受奖补资金
可以
引导过剩产能主动退出,包括以下企业
(1)安全方面:煤与瓦斯突出、水文条件极其复杂、具有强冲击地压等灾害隐患严重,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煤矿;开采深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煤矿;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的煤矿。
(2)质量和环保方面:产品质量达不到《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要求的煤矿;开采范围与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及其他依法划定需特别保护的环境敏感区重叠的煤矿。
(3)技术资源规模方面:非机械化开采的煤矿;生产能力小于30万吨/年的煤矿;开采技术和装备列入《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2014年版)》限制目录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与大型煤矿井田平面投影重叠的煤矿。
(4)其他: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煤矿;长期停产、停建的煤矿;资源枯竭、资源赋存条件差的煤矿;不承担社会责任、长期欠缴税款和社会保障费等不履行法人义务的煤矿;其他自愿退出的煤矿。
4.退出过剩产能任务安排
安排退出煤矿123处、产能总计5103万吨。分年度任务安排:2016年退出50处、产能1309万吨,2017年退出11处、产能742万吨,2018年退出31处、产能1151万吨,2019年退出8处、产能440万吨,2020年退出23处、产能1461万吨。按所属区域分:石家庄市1处、产能30万吨,承德市6处、产能155万吨,张家口市65处、产能1891万吨,唐山市8处、产能1010万吨,保定市2处、产能60万吨,邢台市26处、产能989万吨,邯郸市15处、产能968万吨。
Ⅲ 2018年相关部门将如何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落实
报道称,近两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大力推进去产能,成效明显,严重过剩矛盾有所缓解,8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出台了比原办法要求更加严格、压减力度更大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提出要严控新增 杜绝“钻空子”。
“1个必须”指用于产能置换的冶炼装备须是国务院国资委、各省级人民政府2016年上报国务院备案去产能实施方案的钢铁行业冶炼装备家底清单内的冶炼装备,和2016年及以后合法合规建成的冶炼设备。这是“基本前提”项,不在该范围的冶炼设备一律不得用于置换。
“6个不得”具体指用于产能置换的产能不得为:列入钢铁去产能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地条钢”产能、落后产能、在确认置换前已拆除主体设备的产能、铸造等非钢铁行业冶炼设备产能6类产能。这是“一票否决”项,触及其中任何一条一律不得用于置换。
分析人士表示,置换产能范围进一步予以细化和明确,将有利于增强地方对产能置换方案审核把关的操作性,有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产能置换工作监督的针对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严禁新增产能。
Ⅳ 钢铁行业去产能 这50万人怎么办
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初步统计显示,大约煤炭系统是130万人,钢铁系统是50万人,共涉及到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对于如何做好这些职工的安置工作,尹蔚民表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企业挖掘现有潜力,在本企业内部安置职工,即企业依靠现有的场地、设施、技术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能让分流出的职工在本企业继续就业。
第二,促进转岗就业创业,对需要离开本企业的职工,启动就业扶持计划,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出组合拳,帮助职工尽快就业和创业。
第三,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内部退养,即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职工本人自愿,企业同意,可以实行内部退养。
第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对不能实行市场就业的困难职工,政府将开辟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会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作为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同时,失业保险和就业专项资金对其中符合规定条件的也要予以相应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人社部还会妥善做好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等相关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讲得,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初步统计显示,大约煤炭系统是130万人,钢铁系统是50万人,共涉及到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对于如何做好这些职工的安置工作,尹蔚民表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企业挖掘现有潜力,在本企业内部安置职工,即企业依靠现有的场地、设施、技术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能让分流出的职工在本企业继续就业。
第二,促进转岗就业创业,对需要离开本企业的职工,启动就业扶持计划,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出组合拳,帮助职工尽快就业和创业。
第三,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内部退养,即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职工本人自愿,企业同意,可以实行内部退养。
第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对不能实行市场就业的困难职工,政府将开辟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会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作为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同时,失业保险和就业专项资金对其中符合规定条件的也要予以相应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人社部还会妥善做好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等相关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讲得,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初步统计显示,大约煤炭系统是130万人,钢铁系统是50万人,共涉及到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对于如何做好这些职工的安置工作,尹蔚民表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企业挖掘现有潜力,在本企业内部安置职工,即企业依靠现有的场地、设施、技术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能让分流出的职工在本企业继续就业。
第二,促进转岗就业创业,对需要离开本企业的职工,启动就业扶持计划,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出组合拳,帮助职工尽快就业和创业。
第三,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内部退养,即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职工本人自愿,企业同意,可以实行内部退养。
第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对不能实行市场就业的困难职工,政府将开辟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会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作为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同时,失业保险和就业专项资金对其中符合规定条件的也要予以相应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人社部还会妥善做好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等相关工作。
Ⅳ 钢铁行业2015去产能职工安置补贴今年是否能领到
彻底放弃了钢铁产能的钢铁企业正式员工可以领取转型补偿。初步统计显示,大约煤炭系统是130万人,钢铁系统是50万人,共涉及到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对于如何做好这些职工的安置工作,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企业挖掘现有潜力,在本企业内部安置职工,即企业依靠现有的场地、设施、技术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能让分流出的职工在本企业继续就业。
第二,促进转岗就业创业,对需要离开本企业的职工,启动就业扶持计划,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出组合拳,帮助职工尽快就业和创业。
第三,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内部退养,即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职工本人自愿,企业同意,可以实行内部退养。
第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对不能实行市场就业的困难职工,政府将开辟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会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作为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同时,失业保险和就业专项资金对其中符合规定条件的也要予以相应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人社部还会妥善做好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等相关工作。
Ⅵ 钢铁业的过剩能怎么去去哪些债务怎么办
钢铁业的过剩产能怎么去?去哪些?债务怎么办?人员如何安置?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画出了清晰的去产能“路线图”。
五类过剩产能须依法关停退出
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意见设置了这五条红线,凡是有一项不达标的钢铁产能必须退出。
“这是国务院首度明确划定关停退出范围。”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根据意见,污染物排放达不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要求的钢铁产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关闭;对能耗达不到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应在6个月内进行整改,确需延长整改期限的可提出不超过3个月的延期申请,逾期未整改或未达到整改要求的依法关停退出。
对钢材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依法查处并责令停产整改;对未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要求的钢铁产能,要立即停产整改。这两类企业如果在6个月内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则要依法关停退出。
关于技术红线,意见指出,立即关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炼钢电炉等落后生产设备,对生产地条钢的企业,要立即关停,拆除设备。
不过,李锦也担心:“地方上谁来卡这些标准,对标准怎么掌握,谁来督查这些标准的执行还需要细化。”
对于退出的钢铁产能,意见要求拆除相应冶炼设备:具备拆除条件的应立即拆除,暂不具备拆除条件的设备,应立即断水、断电,拆除动力装置,封存冶炼设备,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再恢复生产,并限时拆除。
各地政府、国务院国资委负总责
明确了任务和目标,具体如何实施?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的十六字原则,此番意见重申相关原则,并明确提出,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国资委分别对本地区、有关中央企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负总责。
意见要求各地政府、国务院国资委根据意见研究提出产能退出总规模、分企业退出规模及时间表,并据此制订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
“钢铁企业的属性非常复杂,包括民营企业、中央企业等多种属性。保证去产能工作的顺利推进,地方政府和国资委缺一不可。”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这相当于明确去产能责任人和牵头方,有利于提高去产能的执行效率,也有利于避免因权责不清,相关部门推诿,踢皮球,导致工作推进难等问题。
根据从地方两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去“僵尸企业”成为河北、内蒙古等近20个省份的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多个地方将清理“僵尸企业”视作去产能的“牛鼻子”。比如,钢铁产能集中的河北省就提出,通过清理“僵尸企业”等措施,年内压减钢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
记者也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国资委正在制定工作方案,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处置“僵尸企业”的主体任务,2020年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此次意见还明确将强化监督检查,要求各地区将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年度完成情况向社会公示,建立举报制度。对未完成任务的地方和企业要予以问责。国务院相关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
中央多项政策措施给予支持
“中央支持”在此番“路线图”中得到充分体现。意见明确加强奖补支持、完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职工安置、盘活土地资源等一系列支持钢铁行业去产能实现脱困的政策措施。
职工安置被视为去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安置计划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不得实施。”意见如此强调。
意见提出四方面措施,包括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缓解职工分流压力;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对确需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意见特别要求,对就业困难人员,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基本生活。
首度设立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也将用于化解过剩产能的人员分流安置。意见明确,要结合地方任务完成进度、困难程度、安置职工情况等因素,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符合要求企业的职工安置。
“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开展工作难度大,要对困难做到充分预估,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李锦说。
李新创注意到,意见用推进智能制造、研发高端品种等多达五条措施提出“推动行业升级”:这给外界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去产能”并不是不要钢铁行业了,而是通过整合和优化,让钢铁行业更健康地发展。
对于各界关注的债务问题,意见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加大抵债资产处置力度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支持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支持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不良资产。
同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鼓励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创新产品和投资方式,参与企业并购重组。“目前我国社会资本很多,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去产能过程中来,让市场化的力量发挥更大作用。”李锦说。
Ⅶ 国家对辽宁投了1.5万亿能否上钢铁项目
不可以,钢铁企业一吨产能也不能增加,还要逐步削减过剩产能。国家将采取十大举措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确保完成今年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的目标。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近日在杭州召开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强调,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在建项目一定要落实好产能等量、减量置换承诺。彻底退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过剩产能,坚决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或电炉等落后产能,将地条钢全部清出市场。将“僵尸企业”作为产能退出重点,加快推动僵尸企业整体退出。确保妥善安置职工、防范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发挥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
国家发改委明确,下一阶段,一是因地制宜采取推动城市钢厂转型、引导退出钢铁生产领域、实施减量搬迁等多种形式实现科学发展。二是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核电、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所需高端钢材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三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升钢铁企业研发、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四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一批具有区域市场主导能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一批专用产品优势明显、自我发展能力强的专业化龙头企业集团。
Ⅷ 钢铁行业九龙坡有特殊政策
国家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回答,国家工信部等十六部委已经发布化解落后产能相关问题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大资金扶持。充分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差别电价加价收入和省级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励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安置、转产转型等予以支持。
Ⅸ 货款都压在钢铁行业的国企上了,资金周转受阻借了很多高利贷,都来逼债.欠房东租金
初步统计显示,大约煤炭系统是130万人,钢铁系统是50万人,共涉及到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对于如何做好这些职工的安置工作,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企业挖掘现有潜力,在本企业内部安置职工,即企业依靠现有的场地、设施、技术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能让分流出的职工在本企业继续就业。
第二,促进转岗就业创业,对需要离开本企业的职工,启动就业扶持计划,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出组合拳,帮助职工尽快就业和创业。
第三,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内部退养,即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职工本人自愿,企业同意,可以实行内部退养。
第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对不能实行市场就业的困难职工,政府将开辟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会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作为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同时,失业保险和就业专项资金对其中符合规定条件的也要予以相应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人社部还会妥善做好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等相关工作。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3亿吨,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大概在12亿吨。赵喜子在做了大量的预测研究和趋势性分析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到2020年钢铁年产量必须下降到6亿吨左右,产能减少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