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制造业企业资金交易专题调研

制造业企业资金交易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1-05-04 04:18:39

1. 什么是资金,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是如何循环周转的

资金(funds)
对于资金的定义有很多,有以下表述:
(1)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
(2)资金是以货币表现,用来进行周转,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以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资金是用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有价值的物资和货币。
(4)资金是国民经济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2. 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是怎样进行分类的有什么意义

对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在《基础会计》教材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种:
1.按经济业务与资金运动的关系分类:分为资金进入企业的业务、资金循环与周转的业务和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三种。
2.按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的关系分类:分为影响等式双方会计要素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的业务和只影响等式一方会计要素内部增减的业务两种。
在这种分类方法下,也可以将经济业务细分为以下四种:影响等式双方会计要素同时增加的业务、影响等式双方会计要素同时减少的业务、只影响等式左方会计
要素内部增减的业务和只影响等式右方会计要素内部增减的业务。
3.按经济业务与记账凭证的关系分类:分为收款业务、付款业务和转账业务三种。
4.按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分类:分为资金筹集业务、固定资产购置业务、材料采购及成本计算业务、产品生产及成本计算业务、产品销售及成本计算业务、财务
成果计算及分配业务等数种。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制造业企业的经
济业务加深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展开对会计的有关问题,如会计对象、会计等式、会计凭证以及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什么是资金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是如何循环周转的

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为:1、采购过程:货币资金转化为原材料;2、生产过程:原材料转化为半成品、然后逐步加工为库存商品;3、销售过程:库存商品转化为货币资金。

4. 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是如何循环周转的

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为:

1、采购过程:货币资金转化为原材料。

2、生产过程:原材料转化为半成品、然后逐步加工为库存商品。

3、销售过程:库存商品转化为货币资金。

建筑企业的资金运动采取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形式。在资金的循环周转中,流动资金的运动快于固定资金的运动。资金周转快,表明资金利用效果好,反之,则效果差。加速资金周转运动,能相对节约资金。

(4)制造业企业资金交易专题调研扩展阅读

供应过程中企业运用取得的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这时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随后,原材料投入生产过程,储备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同时,以货币支付的工资及其他费用也转化为生产资金; 产品完工入库后,成为待销的产成品,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在销售过程中,将产品销售出去并取得销售货款,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

随着生产活动的继续进行,流动资金总是通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经营过程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并沿着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的轨道不断改变其存在的形态。

5. 制造业企业主要交易或事项的内容包括哪些举例说明

制造业企业主要交易或事项的内容包括哪些?举例说明。
答题要领
制造业企业主要交易或事项包括五个过程中的交易或事项,分别举例说明:(1)资金筹集过程的交易或事项;(2)供应过程的交易或事项;(3)生产过程的交易或事项;(4)销售过程的交易或事项;(5)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的交易或事项

6. 简要说明制造业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

筹集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资金退出,经济业务的发生,导致资产项目此增彼减,但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这一阶段财务资金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1)财务资金管理以筹集资金为重心,以资金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2)注重筹资方式的比较选择,而对资金结构的安排缺乏应有的关注;

(3)财务资金管理中也出现了公司合并、清算等特殊的财务问题。

(6)制造业企业资金交易专题调研扩展阅读:

财务资金运动理论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有效市场理论、资金结构与融资决策、股利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市场微观结构中的财务资金运动理论问题上。

透视财务资金管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财务资金管理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财务资金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概念,在财务资金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将引起财务资金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重大变革,为财务资金管理注人新的思想和活力,使财务资金管理不断地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7. 制造业与商品流通企业在现金的预算管理上有哪些不同

一、制造业与商品流通企业在现金的预算管理上有哪些不同:
1、现金金额储备量上的不同
(1)制造业属于工业企业,现金的使用量很大(这里的现金指的现金流量,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等),部门环节比较多。
(2)商品流通企业相对于制造业来说,环节少,而且主要的使用是采购和行政部门,使用量就会少许多。
2、现金预算管理的编制内容不同
(1)制造业编制内容要比商品流通企业明细内容多,比如: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部门,而且涉及到的步骤会多些。
(2)商品流通企业编制预算涉及的部门有限,只有采购、销售、行政、人事、财务环节。
3、现金预算管理的方法不同
(1)制造业采用全面预算的方法
(2)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局部预算的方法
二、制造业与商品流通企业
1、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在主要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单位)中,为产品销售而进行的机械与设备的组装与安装活动。
制造业属于工业性质。
2、商品流通企业是指所有独立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企业单位。是通过低价格购进商品、高价格出售商品的方式实现商品进销差价,以此弥补企业的各项费用和支出,获得利润的企业。我国的商品流通企业包括:商业、粮食、物资、供销、外贸、医药商业、石油商业、烟草商业、图书发行以及从事其他商品流通的企业。
商品流通企业通过商品购进、销售、调拨、储存(包括运输)等经营业务实现商品流转,其中购进和销售是完成商品流通的关键业务,调拨、储存、运输等活动都是围绕商品购销展开。
商品流通企业属于商业性质。
3、和工业企业等其他行业企业的经营活动相比较,商品流通企业有三个特点:
一是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商品购销;
二是商品资产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
三是企业营运中资金活动的轨迹。“货币——商品——货币”。
三、现金的预算管理
1、编制日期在每年的年底,通过历年的数据,编制出次年现金的预算计划。
2、通过现金的预算计划与当年的使用进行管理和分析
3、使现金持有量接近于最优水平,节省现金持有成本。
四、全面预算与局部预算
1、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它包括经营预算(如开发预算、销售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和财务预算(如投资预算、资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2、局部预算:主要是指销售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的预算。

阅读全文

与制造业企业资金交易专题调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操盘手培训班 浏览:614
三丰智能股票吧 浏览:959
现在那个理财app好 浏览:495
钯金价格最新走势图 浏览:459
信托第二银行 浏览:994
招商引资融资 浏览:87
股经均线指标 浏览:459
太原融资吧 浏览:605
美亚娱乐股票 浏览:68
股票中的数学 浏览:774
英联股份募集资金 浏览:554
以店融资 浏览:6
钛业股票代码 浏览:867
002514股票行情 浏览:686
工业40相关的基金 浏览:324
经济学外汇 浏览:536
住房贷款合同下来了担保 浏览:221
洛阳银行好贷款吗 浏览:608
丰巢上市融资 浏览:976
哪里可以购买外汇 浏览: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