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冰醋酸的物理参数
乙酸(ethanoic acid)
拼音:yi suan
别名:醋酸(acetic acid)、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
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
分子量:60.05
CAS 登录号:64-19-7
EINECS 登录号:200-580-7
O
‖
分子结构:CH3—C—O—H冰醋酸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典型的脂肪酸。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㈡ 聚四乙烯滤芯价格
不同品牌的聚四氟乙烯滤芯价格不同。 聚四氟乙烯滤芯焊接温度是 260℃ 聚四氟乙烯 介绍 聚四氟乙烯是四氟乙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为PTFE。商品名为“特氟隆”(teflon)。被美誉为“塑料之王”。㈢ 醋酸的物性
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醋酸是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熔点16.6℃、沸点117.87℃、密度为1.0492g/cm3。纯醋酸在16.6℃以下能结合成冰状固体,又称冰醋酸。醋酸易溶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醋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它的水溶液有弱酸性,能跟许多活泼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等反应生成醋酸盐。某些醋酸盐如醋酸锰、醋酸铝可用做染色工业的媒染剂。工业上生产醋酸有两类方法:一类是以粮食或酒为原料,用发酵法酿醋,食用醋常用此法。食用醋除含3~6%的醋酸,还含有其它有机酸、蛋白质等。另一类是用石油裂解气提取的乙烯(C2H4)或丁烷(C4H10)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成醋酸。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等。
㈣ 醋酸的校正因子是多少
醋酸,系统命名为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COOH(也写作CH3CO2H或C2H4O2)。未稀释时,它有时被称为冰醋酸。食醋中乙酸的体积含量不低于4%,使乙酸成为食醋除水以外的主要成分。乙酸有独特的酸味和刺鼻的气味。除了家用醋,它主要用作聚醋酸乙烯酯和醋酸纤维素的前体。它被归类为弱酸,因为它 在溶液中仅部分解离,但浓乙酸具有腐蚀性,会侵蚀皮肤。
乙酸是第二简单的羧酸(仅次于甲酸)。它由一个连接在羧基上的甲基组成。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和工业化学品,主要用于生产照相胶片用醋酸纤维素、木胶用聚醋酸乙烯酯以及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稀释的乙酸通常用作除垢剂。在食品工业中,乙酸作为酸度调节剂和调味品,由食品添加剂代码E260控制。在生物化学中,乙酸的乙酰基是所有生命形式的基础。当与辅酶a结合时,对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十分重要。
全球对乙酸的需求约为每年6.5百万公吨(Mt/a),其中约1.50 Mt/a通过回收获得;其余的由甲醇制造。食醋主要是稀醋酸,通常通过发酵和随后的乙醇氧化产生。
术语
俗名醋酸是最常用和首选的IUPAC名称。系统名称乙酸是一个有效的IUPAC名称,根据替代命名法构建[1]。醋酸这个名字来源于醋的拉丁语单词acetum,它与酸本身有关。
冰醋酸是无水醋酸的名称。与德国名字Eisessig (冰醋)相似,这个名字来自于在16.6℃(61.9℉)的室温下形成的略低于室温的冰状晶体(0.1%的水的存在使其熔点降低了0.2℃)[2]。
乙酸的常见符号是AcOH,其中Ac是代表乙酰基CH3C(= O)的假元素符号;共轭碱乙酸酯(CH3COO)因此表示为AcO−[3] 。(Ac不应与锕元素的符号混淆;这样的背景防止了有机化学家之间的混淆。)为了更好地反映其结构,乙酸通常被写成CH3–C(O)OH、CH3–C(= O)OH、CH3COOH和CH3CO2H。在酸碱反应中,有时使用缩写HAc[4], 这里Ac是乙酸(而不是乙酰基)的符号。乙酸盐是醋酸流失氢离子的产物。乙酸酯的也可以指含有这种阴离子的盐,或乙酸的酯[5]。
㈤ 有朋友找的投资氯乙酸生产,我对这方面不了解,请问现在这个的形势及前景如何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JGY410.015.htm
氯乙酸需求市场和发展前景
氯乙酸(MCAA)作为活性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除莠剂)、医药、染料、油田化学品(钻井汉)、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塑料稳定剂)、纺织助剂、表面活性剂、电镀、香料香精等领域。其最大用途是生产羧甲基纤维素(CMC),其次是生产巯基乙酸。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氯乙酸新的应用领域逐渐得到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氯乙酸生产主要有两种工艺。一是醋酸在硫或红磷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氯化。生成一氯乙酸(MCAA)和二氯乙酸混合物。>99%纯度的MCAA可用结晶法获得。二氯乙酸通过采用氢气和钯催化剂,可通过脱氯化选择性地转化为MCAA。另一路线是三氯乙烯用酸(典型的用硫酸)水解,波兰使用此法,其缺点是产生磺化副产物和需使用较昂贵的原材料,波兰的装置已于2000年关闭。其他路线包括氯乙酰氯水解和亚乙烯基氯氧化,现尚未实用化。其他新技术也在开发之中。
目前世界上氯乙酸的总生产能力约为60万吨/年,实际产量约为50万吨/年,西欧是世界上氯乙酸的主要生产地,生产能力约为30万吨/年,生产厂家主要有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德国赫司特公司和法国的阿托公司等。目前,西欧氯乙酸的产量在25万吨/年以上,约占世界氯乙酸总产量的约50%,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羧甲基纤维素(CMC)和除草剂等,另有相当部分的氯乙酸出口;东欧氯乙酸的生产能力约为10万吨/年,其中俄罗斯的生产能力约为8.0万吨/年;美国氯乙酸的生产能力在5万吨/年左右,另外,南非及南美也各有3万吨/年左右的氯乙酸生产能力;亚洲氯乙酸的生产国主要有日本、印度和中国,生产能力总计约为12万吨/年,其中日本氯乙酸的市场需求量约为6万吨/年,生产厂家主要有日本电气化学公司(生产能力达2.7万吨/年)等。
国内氯乙酸主要用于农药、医药、石油化工、染料、日用化工等行业,2001年国内氯乙酸消费结构为农药占58%左右,羧甲基纤维素约占15%,制药工业占11%左右,染料工业约占10%,其他方面占6%左右。2002年我国氯乙酸需求量为10万吨,消费比例:农药占50%、羧甲基纤维素占18%、医药占12%、染料占9%、其他占11%。据预测中国用氯乙酸作原料的农药、医药、羧甲基纤维素等行业近年内都会有较大的发展,氯乙酸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1)用于农药: 氯乙酸可用于制备乐果、氧化乐果、二甲四氯、甲基胺、丁草胺、克草胺、硫氰乙酸等20个左右农药品种,近年来中国除草剂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农药工业结构调整,将大幅度提高除草剂在农药行业中的比例。而且中国农村对价格适中的传统杀虫剂乐果等需求将稳中有升。因此预计未来5年内农药行业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将以年均8%左右速度增长,2002年需氯乙酸约5万吨。
(2)羧甲基纤维素: 氯乙酸是生产羧甲基纤维素的主要原料之一,1999年消耗氯乙酸约2万吨,随着中国油田开采大多处于多次采油期,油田钻井用泥浆助剂羧甲基纤维素将大幅度增长,加之羧甲基纤维素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预计未来5年对氯乙酸的需求将以年均增长率10%的速度增长,2002年羧甲基纤维素消耗氯乙酸约3万吨。
(3)医药:氯乙酸可生产巴比妥、维生素、咖啡因、茶碱、肾上腺素、氨基酸等药品。1999年用于医药行业的氯乙酸消耗量为5000吨,预计未来5年医药工业对氯乙酸的需求将以10%的速度递增,2002年消费氯乙酸约6000吨。
(4)染料:氯乙酸主要用于合成靛蓝、萘氨基乙酸等产品,近年来氯乙酸在染料工业中应用增长也较为迅速,主要由于靛蓝的出口形势看好,随着世界染料工业中心的东移,中国已成为全球染料生产与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1999年染料工业消耗氯乙酸约4400吨,至2005年染料工业对氯乙酸的需求将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2002年染料消费氯乙酸约5000吨。
(5)化学合成: 由于氯乙酸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适合参加各种化学反应,其在有机合成及精细化工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特别是在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中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1999年化学合成消耗氯乙酸约8500吨,至2005年将以年均7%~9%的增长速度增长,2002年化学合成消耗氯乙酸约1.1万吨。
(6)其他:氯乙酸还可以合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级醇酯类、柔软剂、钙皂等,而且其他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其他方面1999年消耗氯乙酸4000吨,2002年需求氯乙酸约4500吨。
综上所述,2002年中国氯乙酸的总需求量达到11.65万吨。
在农药行业,近年来除草剂发展迅速,随着结构调整,将大幅度提高除草剂比例。另外,一些传统的比较适合国情的农药需求和出口形势仍然看好。估计2005年国内农药行业约消耗氯乙酸6.5万吨。羧甲基纤维素,随着我国油田开采大多处于多次采油期,油田钻井用泥浆助剂羧甲基纤维素需求将大幅增长,加之羧甲基纤维素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将成为氯乙酸消耗增长最快领域之一。预计2005年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将消耗氯乙酸约3.5万吨。医药和染料行业,氯乙酸目前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传统产品,这些产品国内需求和出口量较稳定。随着以氯乙酸为原料的新型医药和染料品种开发,今后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05年将消耗氯乙酸约1.7万吨。化学合成,由于氯乙酸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适合参加各种化学反应,其在有机合成及精细化工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特别是在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中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预计2005年化学合成将消耗氯乙酸约1.3万吨。其他方面对氯乙酸的消耗也在稳定增加,预计2005年约消耗氯乙酸5000吨。预计2005年国内氯乙酸需求约13.5万吨,未来几年将保持年均10%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的需求,将给氯乙酸工业发展提供保证。
㈥ 醋酸溶液的密度
【中文名称】乙酸;醋酸;冰醋酸
【英文名称】acetic acid
【结构或分子式】 CH3COOH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60.05
【密度】1.049
【熔点(℃)】16.7
【沸点(℃)】118
【闪点(℃)】57,39(闭式)
【蒸气压(Pa)】1573(20℃),467(0℃),55595(100℃)
【粘度 mPa·s(20℃)】11.83(20℃),10.97(30℃),8.18(40℃),4.3(1
【折射率】1.3718
【毒性LD50(mg/kg)】
小鼠经口4960。
【性状】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气味
【溶解情况】
溶于水、乙醇、乙醚等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多种乙酸衍生物如乙酸酐、氯乙酸、乙酸纤维素等,适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纺织印染、发酵制氨基酸,也作为杀菌剂。
【制备或来源】
工业生产方法有乙醇、乙烯经乙醛的氧化法、烷烃液相氧化法和甲醇羰化法。也可由木焦油中用溶剂萃取分出。
【其他】
无水乙酸俗称冰醋酸,在16摄氏度以下凝固,凝固时体积膨胀。普通的乙酸含纯乙酸36%,无色透明液体。
㈦ 工业醋酸乙烯的腐蚀性有多大需要什么材质贮存
醋酸乙烯腐蚀性不是很强,关键是一种容易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中间体,也是许多聚合物和乳液应用的组成成分之一。所以保管首要考虑不能用带铁锈的钢铁容器。一般采用PE(聚乙烯)或钢衬塑的储罐储存。
大型的醋酸乙烯储罐采用钢材加涂油漆制造。可以看一份醋酸乙烯储罐材料表
㈧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使用多久可以停药8
避孕原理:由于使用了缓释技术,主要成分醋酸甲羟孕酮在体液中溶解度极低,药物从注射部位缓慢释放与吸收,影响下丘脑—脑垂体—卵巢轴,避孕原理:将一定剂量的孕激素放在硅胶囊管的缓释系统中,然后将此管埋藏于皮下,可立即开始缓慢地释放少量的孕激素,从而改变子宫颈粘液的粘稠度,品名:甲地孕酮硅橡胶阴道避孕环 研...究较多的管型埋植剂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为孕激素,其功能多用于避孕,如氯地孕酮、甲地孕酮、炔诺酮、三烯高诺酮、18-甲基炔诺酮(LNG)、地索高诺酮、孕二烯酮等。如醋酸甲地孕酮制成硅橡胶管,在皮下控释给药,其延缓着床、抑制生育作用和抗排卵作用是常规混悬注射剂的7~13倍。对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血常规,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SGPT,LDH),了解检测雌孕激素受体和Her-2/Neu,可以选用二线内分泌药物:如以前未用过三苯氧胺,则可选择应用三苯氧胺;否则还可选择另一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醋酸甲地孕酮等有效就一直用,醋酸甲孕酮、醋酸甲地孕酮等。用药原则是剂量要大、时间要长。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大剂量孕激素,第 一,应该在术后用患者的子宫内膜 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查,以判断孕激素治疗的有效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疗效好,总有效率能达到20%—30%。第 二,要检查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含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长效雌激素。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抑制排卵,起长效避孕作用。适用于不能放置宫内节育器,主要有三相避孕片、复方炔诺酮片(口服避孕片1号)、复方醋酸甲地孕酮片(口服避孕片2号)、0号避孕药片等,进口药有妈富隆、敏定偶等。网友:患者今年33岁,已婚未孕,2004年查出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经二年醋酸甲地孕酮孕激素治疗,现宫腔镜检并取样活检未见癌,患者伴有多囊卵巢综合症。请问停复发药后是否能怀孕?要停多久能考虑怀孕?如果不打算生育又不愿意动手术切子宫,现保守治疗见效后应怎样预防? 吴令英:停药后可以怀孕。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对肿瘤产生不良影响。 七、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塞、脉管炎)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主要有三相避孕片、复方炔诺酮片(口服避孕片1号)、复方醋酸甲地孕酮片(口服避孕片2号)、0号避孕药片等,进口药有妈富隆、敏定偶等。 1959年10月,醋酸可的松获国家创造发明奖。黄鸣龙在改用高锰酸钾代替昂贵和稀少的四氧化饿合成双氢可的松的研究中,发现20腈-17-孕甾烯-3α,并与有关的生产单位一起选择合成了炔诺酮、甲地孕酮和氯地孕酮等药物。
㈨ 乙酸乙烯酯就酸醋酸乙烯酯吗
一.CH3COOH学名乙酸,俗称醋酸.所以乙酸,醋酸指的是同一种物质.
二.醋酸乙烯就是醋酸乙烯酯的简称.结构简式:CH3COOCH=CH2
三.乙酸乙烯酯就是醋酸乙烯酯
四.乙酸乙烯酯(也就是醋酸乙烯酯)是聚乙酸乙烯酯(也就是聚醋酸乙烯酯)的单体.
还可参考下面资料:
聚乙酸乙烯酯
Polyvinyl Acetate
别名 乙酸乙酯树脂
编码 GB 07.001
性状 白色粘稠液体或淡黄色细粉或玻璃状块,无臭,透明,韧性强。不溶于水、脂肪,溶于乙醇、乙酸乙酯等醇类或脂类。遇光、热不易变色,不易老化。相对密度1.19(20℃),熔点100~250℃,热膨胀为(20~30) ×106/℃(30~70℃),吸水性为2%~3%(25℃,24h)。软化点随聚合度而异,约为38℃,对酸、碱比较稳定。
制法
(1)以乙烯、乙酸与氧为原料,合成乙酸乙烯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催化剂再聚合生成聚乙酸乙烯树脂。
(2)乙酸乙烯单体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聚合,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于70~90℃聚合2~6h制得。
㈩ 高一必修二 乙烯、甲烷、乙醇、乙酸、苯的所有反应和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麻烦写全 拜托了
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分子结构
这烃有4个氢原子的约束,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所有6个原子组成的乙烯是共面。H-C-C角是121.3°;H-C-H角是117.4 °,接近120 °,为理想sp 2混成轨域。这种分子也比较僵硬:旋转C-C键是一个高吸热过程,需要打破π键,而保留σ键之间的碳原子。 双键是一个高电子密度的地区,因而大部分反应发生在这个位置。
编辑本段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编辑本段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编辑本段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编辑本段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编辑本段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编辑本段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100 TLVT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编辑本段九、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9.95% (以体积计)。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 少量乙烯具有淡淡的甜味。 吸收峰:吸收带在远紫外区 pH:水溶液是中性 熔点(℃): -169.4 沸点(℃): -103.9 相对密度(水=1): 0.6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98 饱和蒸气压(kPa): 4083.40(0℃) 燃烧热(kJ/mol):1411.0 临界温度(℃): 9.2 临界压力(MPa): 5.0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fp): 无意义 引燃温度(℃): 425 爆炸上限%(V/V): 36.0 爆炸下限%(V/V): 2.7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聚乙烯(自身加成)、聚氯乙烯、醋酸等,还可用来催熟水果。 其它理化性质: 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作为还原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酸性高锰酸钾被还原而褪色。 方程式:CH2=CH2→CO2 KMno4→MnSO4,K2SO4,H2O 还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会褪色 方程式:CH2=CH2+Br2→CH2—CH2 ∣ ∣ Br Br
编辑本段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编辑本段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编辑本段十二、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生态学作用:乙烯 早在20世纪初就发现用煤气灯照明时有一种气体能促进绿色柠檬变黄而成熟,这种气体就是乙烯。但直至60年代初期用气相层析仪从未成熟的果实中检测出极微量的乙烯后,乙烯才被列为植物激素。而不能相反。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它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在高等植物体内,并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 生长素在低等和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加速呼吸作用。因而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可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则吲哚乙酸通过酶促反应从色氨酸合成。乙烯还可使瓜类植物雌花增多,在植物中,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乙烯是气体,1934年荷兰F.克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结晶,在田间应用不方便。它正是引起胚芽鞘伸长的物质。一种能释放乙烯的液体化合物2-氯乙基膦酸(商品名乙烯利)已广泛应用于果实催熟、棉花采收前脱叶和促进棉铃开裂吐絮、刺激橡胶乳汁分泌、水稻矮化、增加瓜类雌花及促进菠萝开花等。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应给予特别注意。还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在成熟的组织释放乙烯较少,而在分生组织,萌发的种子、凋谢的花朵和成熟过程中的果实乙烯的产量较大。 生理效应:1)乙烯“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of ethylene):①抑制茎的伸长生长;②促进茎和根的增粗;②促进茎的横向增长;2)促进果实成熟,常用乙烯利溶液浸泡未完全成熟的番茄、苹果、梨、香蕉、柿子等果实能显著促进成熟;3)促进脱落和衰老(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4)促进某些植物的开花与雌花分化。5)其他效应,还可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的分泌等。<参考张力军,梁宗锁.2007.植物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它存在于成熟的果实;茎的节;衰老的叶子中。
编辑本段十三、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十四、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1016 UN编号: 1962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编辑本段十五、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 类易燃气体。
编辑本段十六、主要用途
用途:制造塑料、合成乙醇、乙醛、合成纤维等重要原料 乙烯ethylene CH2=CH2,为一种植物激素。由于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并在成熟前大量合成,所以认为它是成熟激素[2](ripening hormone)。可抑制茎和根的增粗生长、幼叶的伸展、芽的生长、花芽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促进茎和根的扩展生长、不定根和根毛的形成、某些种子的发芽、偏上生长、芽弯曲部的形成器官的老化或脱离等。能促进凤梨的开花,促进水稻和水繁缕茎的生长。几乎所有作用的有效气中浓度的阈值为0.0—0.1微升/升,最大值为1—10微升/升。一部分菌类和大部分高等植物均可生成乙烯,而在成熟的果实里可大量的生成。若给营养组织以植物生长素或各种应力(接触、病伤害、药物处理等)则生成量可激增。在生物体内由甲硫氨酸生物合成,其第三、第四位碳转变为乙烯,但合成酶的性质不明。甲硫氨酸脱氨生成的α-酮-4-甲硫丁酸,或后者进一步脱羧生成的甲硫丙醛,在过氧化氢、亚硫酸盐、单酚的存在下由于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而有效地生成乙烯,因此曾被认为是乙烯生物合成的中间体,但甲硫丙醛在生物体内存在尚未被证实。梅普森和沃德尔(L.Mapson.D.Wardale)在体外用转氨酶、过氧化物酶和供给过氧化氢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三种酶的协同作用,显示出由甲硫氨酸合成乙烯的事实,但通过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实验,认为此反应系统在体内不起作用。乙烯也有从除甲硫氨酸以外的物质进行生物合成的情况。 聚乙烯
------------------ 乙烯用量最大的是生产聚乙烯,约占乙烯耗量的45%;其次是由乙烯生产的二氯乙烷和氯乙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和乙二醇。另外乙烯烃化可制苯乙烯,乙烯氧化制乙醛、乙烯合成酒精、乙烯制取高级醇。
编辑本段十七、主要来源
我国乙烯的主要产地:新疆 克拉玛依 原料来源:由于我国轻烃资源很少,原油偏重,从构成和所占比例来看,我国乙烯原料以石脑油和轻柴油为主,加氢尾油和轻烃所占比例较小,其他只是个别使用。近年来,乙烯原料中石脑油比例逐年上升,轻柴油比例逐年下降,乙烯平均收率逐年提高,乙烯原料向优质化发展,单耗逐年降低。 市场价格:目前西南醋酸乙烯的市场报价9300~9400元/吨。 CFR东北亚 1090-1100 美元/每吨 CFR东南亚 1060-1070 美元/每吨
编辑本段十八、结构与化学性质
从乙烯的结构式可以看出,乙烯分子里含有C=C双键,链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叫做烯烃。乙烯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烯烃。 乙烯分子的空间构型 为了更简单形象地描述乙烯分子的结构,我们常用分子模型来表示(如下图)。在下图中,I 的球棍模型里,两个碳原子间用两根可以弯曲的弹性短棍来连接,用它们来表示双键。在下图中,II 是乙烯分子的比例模型。 乙烯分子的模型 实验表明,乙烯分子里的C=C双键的键长是 1.33×10-10m,乙烯分子里的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它们彼此之间的键角约为120°。乙烯双键的键能是 615kJ/mol,实验测得乙烷C-C单键的键长是1.54×10-10m,键能是348kJ/mol。这表明C=C双键的键能并不是C-C单键键能的两倍,而是比两倍略少。因此,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使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这从下面介绍的乙烯的化学性质是可以得到证实。 制取乙烯的原理 乙烯制取方程式
工业上所用的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工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里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里是把酒精和浓硫酸按1:3混合迅速加热到170℃,使酒精分解制得。浓硫酸在反应过程里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制取乙烯的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很快褪色,这是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结果,而甲烷等烷烃却没有这种性质。 实验室制取乙烯装置图
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把乙烯通入盛溴水的试管里,可以观察到溴水的红棕色很快消失。 乙烯能跟溴水里的溴起反应,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CH2Br-CH2Br)液体。 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乙烯分子里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上,生成了二溴乙烷。这种 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乙烯还能跟氢气、氯气、卤化氢以及水等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起加成反应。 乙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点燃纯净的乙烯,它能在空气里燃烧,有明亮的火焰,同时发出黑烟。 跟其它的烃一样,乙烯在空气里完全燃烧的时候,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乙烯分子里含碳量比较大,由于这些碳没有得到充分燃烧,所以有黑烟生成。 乙烯不但能被氧气直接氧化,也能被其它氧化剂氧化。 把乙烯通入盛有高锰酸钾溶液(加几滴稀硫酸)的试管里。可以观察到溶液的紫色很快褪去。 乙烯可被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4)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这种方法可以区别甲烷和乙烯。但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乙烯. 乙烯的化学性质——聚合反应 在适当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乙烯双键里的一个键会断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互相结合成为很长的链。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右式来表示:nCH2=CH2------------(催化剂) -[-CH2--CH2-]-n 反应的产物是聚乙烯,它是一种分子量很大(几万到几十万)的化合物,分子式可简单写为(C2H4)n。生成聚乙烯这样的反应属于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里,分子量小的化合物(单体)分子互相结合成为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这种聚合反应也是加成反应,所以又属于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由于它性质坚韧,低温时仍能保持柔软性,化学性质稳定,电绝缘性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乙烯分子中碳碳原子间以双键相连, C═C双键的键长比C—C单键的键长略短,C═C双键的键能比两倍C—C单键能略小,所以其中的一个键较易断裂,这就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不饱和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的氢原子数,这种烃叫做不饱和烃。乙烯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不饱和烃。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CH3CH2OH→浓硫酸、170℃→CH2═CH2↑+H2O (2)发生装置:选用“液+液 气”的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因乙烯的密度跟空气的密度接近且难溶于水)。 (4)反应类型:消去反应 (5)注意事项: 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沸石或其他惰性固体,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在140℃时会生成乙醚,麻醉性气体)。 ④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SO2能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因此,在做乙烯的性质实验前,应将气体先通过碱石灰将SO2除去,也可以将气体通过10%NaOH溶液以洗涤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 ⑤空气中若含3.4%~34%的乙烯,遇明火极易爆炸,爆炸程度比甲烷猛烈,所以点燃乙烯时要小心。 (6)收集方法 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相当,所以不能用排空气取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检验:点燃时火焰明亮,冒黑烟,产物为水和C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高锰酸钾褪色。 (7)实验现象 生成无色气体,烧瓶内液体颜色逐渐加深 3.乙烯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4.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②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CH2═CH2+3O2→2CO2+2H2O ③烯烃臭氧化: CH2=CH2+O2—催化剂、加热→2HCHO CH2=CH2+(1/2)O2—Ag、加热→CH2—CH2 \ / O (2)还原反应:CH2=CH2+H2→CH3-CH3 (3)加成反应: CH2═CH2+Br2→ CH2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CH2═CH2+HCl—催化剂、加热→CH3—CH2Cl(制氯乙烷) CH2═CH2+HOH—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制酒精) CH2═CH2+H2—Ni或Pd→CH3CH3 (4)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 nCH2═CH2→ -(CH2—CH2)- n (制聚乙烯)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分子中不饱和的C═C双键中的一个键会断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互相形成很长的键且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到几十万)的化合物,叫做聚乙烯,它是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化合物(单体)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这种聚合反应是由一种或多种不饱和化合物(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又属于加成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最简单的烯烃。分子式CH2=CH2 。少量存在于植物体内,是植物的一种代谢产物,能使植物生长减慢,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无色易燃气体。熔点-169℃,沸点-103.7℃。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和丙酮。 乙烯分子里的 C=C双键的键长是1.33×10 -10 米,乙烯分子里的 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它们彼此之间的键角约为120°。乙烯双键的键能是615千焦/摩,实验测得乙烷C—C单键的键长是1.54×10 -10 米,键能 348千焦/摩。这表明C=C双键的键能并不是C—C单键键能的两倍,而是比两倍略少。因此,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使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这是乙烯的性质活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等的原因。 在形成乙烯分子的过程中,每个碳原子以 1个2s轨道和2个2p轨道杂化形成3个等同的sp 2 杂化轨道而成键。这 3个sp 2 杂化轨道在同一平面里,互成 120°夹角。因此,在乙烯分子里形成5个σ键,其中4个是C—H键(sp 2 — s)1个是C—C键(sp 2 — sp 2 );两个碳原子剩下未参加杂化的2个平行的p轨道在侧面发生重叠,形成另一种化学键:π键,并和σ键所在的平面垂直。如:乙烯分子里的C=C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形成的。这两种键的轨道重叠程度是不同的。π键是由p轨道从侧面重叠形成的,重叠程度比σ键从正面重叠要小,所以π键不如σ键牢固,比较容易断裂,断裂时需要的能量也较少。
编辑本段十九、中国乙烯工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乙烯工业的发展,供需平衡关系将逐步得到改善,市场竞争则更加激烈。面对以市场国际化、资源国际化、技术与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市场占有率主要取决于产品品种、质量和成本。因此,每个乙烯厂应有各自的特色,形成自身的强势,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建设,产品结构雷同,则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中国乙烯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和消费增长空间,国产乙烯的市场占有率一直较低。为缓解国内乙烯供应紧张,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虽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加快实施乙烯扩能计划,但预计到2010年中国乙烯当量消费供需缺口将达1119万吨。从整体情况看,中国乙烯工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本段二十、生产方法
由石油分离生产 乙烯是由石油化工裂解而成。在这个过程中,气态或轻液态烃是加热到750-950 ℃ ,诱使许多自由基反应,然后立即淬火冻结的反应。这个过程中,把大型碳氢化合物转换到较小型的碳氢化合物,并反应出不饱和烃。 由煤合成方法 煤合成烯烃(MTO):煤基制烯烃技术,它是C1化工新工艺, 是指以煤气化的合成气合成的甲醇为原料,借助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形式,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技术。
编辑本段二十一、植物激素
乙烯在植物生理上扮演植物激素的角色。植物体的催熟剂,以气体方式微量作用在植物,刺激或调节果实成熟、开花和植物叶片掉落。因以气体形式扩散,甚至会影响别株植物、其他个体。 在植物体内乙烯合成主要是由甲硫胺酸做起始物,1-胺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关键中间产物。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
编辑本段你知道乙烯有哪些用途吗?
乙烯[3]的主要用途有以下三个方面 1)、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聚乙烯等一系列化工产品。 2)、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在生命周期的许多阶段,如发芽、成长、开花、果熟、衰老、凋谢等都会生成乙烯。 3)、乙烯还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南方产的水果,多数在未成熟时采摘下来,运到北方。向存放未成熟水果的库房中充入少量乙烯,催熟之后再销售。反之,为了延长果实或花朵的寿命,方便远距离运输,人们在装有果实或花朵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用来吸收水果或花朵中产生的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