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要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比重意义是什么
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重大意义与现实挑战一、人民币国际结算已经具备良好条件 1、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含义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本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即本币在国 际贸易中执行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职能, 是指在居民与非居民进行国际贸易 (包括商品与服务 两个方面,大致相当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时,进出口合同以本国货币计价;居民向非居民 可以用本币支付,并且允许非居民持有本国货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因此,人民币 用于国际结算即允许进出口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 允许非居 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 在实践中,进出口合同以特定货币计价,基本上反映了该国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的重要 性和该国货币在世界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同时也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习惯以及融资的便利性。 为此,进出口合同如果能以本国货币计价,说明该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 国货币取得了较高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贸易金额通常较大,现金携带与结算不 便,贸易结算总是以银行账户存款的转划进行。如果本国货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那么,非 居民方的银行就会在本国银行中持有本币存款账户,以此来进行国际结算。如图 1 所示,当 本国向外国进口时,非居民银行持有的本币存款就会增加;当本国向外国出口时,非居民银 行持有的本币存款就会减少。当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时,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方式运作。 图 1:本国货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引起的存款转划 本国 外国 (以本币计价) 进口商本币存款账户 进口商 ------------------------ 出口商 ↓ B 银行本币账户存款增减 A 银 行 ---------------------- B 银行 ↓ (以本币计价) 出口商本币存款账户 出口商 -------------------------- 进口商 注:→表示存款转划方向。 在现金结算问题上,正常的国际贸易总是通过银行账户转划进行,采用现金结算一般 仅限于小额的边境贸易或者违法的黑市交易中,因而可被视为一种例外。严格地说,它并不 表明其货币真正执行了国际结算职能。 近年来在我国边境贸易中出现了人民币现金结算, 且 有不断发展之势, 但相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总量来看现金结算量还十分小。 现金结算方式存在 是因为通过银行运作成本较高且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不能通过银行进行。 2、与货币自由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货币自由兑换包括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两项内容。货币自由兑换由 政府决定,并大多采用对外宣布的形式,例如,我国宣布 1996 年 12 月 1 日起人民币在经常 项目下实行可兑换。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属于货币自由兑换中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内 容。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还可以分为境内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和境外经常项目自由兑换, 目前我国所实现的只是前者。 如果人民币可以广泛地用于国际结算, 即实现了境外经常项目 自由兑换。 不能认为只有人民币实现了完全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才能用于国际结算。 事实上,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身就是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一种表现形式或一个发展阶段。 我国政府 已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宣布,人民币将最终成为完全自由兑换货币,这是我国外汇体制改 革的最终目标。 但人民币自由兑换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 即从经常项目自由兑换逐步走到资 本项目自由兑换, 从境内自由兑换走向境外自由兑换, 可见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身就是人 民币自由兑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或阶段。 通常货币国际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币在一般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地 用来计价结算; 第二层次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 第三层次是成为各国外 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 如果本币广泛地用于计价结算, 那么该币将有可能逐渐地成为外 汇交易的主要对象货币。 如果本币被广泛用于国际交易, 那么该币就可能成为政府干预外汇 市场时买入外汇的对象货币,其结果是本币成为储备货币。因此,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是货币 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尽管政府在本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货币国际化的 进程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即便政府想推动货币国际化,但如果本币对非居民没有吸引力, 货币国际化也是难以实现的。例如,上世纪 80 年代过后,日本政府一直希望推广日元国际 化,可是自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日元国际化程度反而趋于下降。2008 年,我国经济总 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总量稳居世界第三位,贸易依存度达 60%左右,全年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 900 亿美元, 说明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已相当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和开放深度及广度的进一步扩大, 必将产生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需求, 这种需求目前已部分 地从边境贸易和地下交易中反映出来,而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 段。 3、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良好条件 首先,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明显需求。本国居民在对外交往中自然 愿意使用本币, 但通常只有非居民对本币的接受程度比较高, 愿意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使用本 币作为结算币种, 本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才可能成为现实。 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相当 大,2008 年进出口总量高达 2.56 万亿美元,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需求日 益发展。当前,对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需求较大的境内外企业主要有以下六类: (1)具有选择结算币种和定价能力的境内进出口商。如果境内企业在行业内具备竞争 优势、定价能力较强,为了控制汇率风险、节省成本、加快资金使用效率,他们会倾向于用 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 (2)希望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取收益的境外出口商(向我国出口)。在人民币存在升值 预期的情况下, 向我国出口的境外企业具有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倾向, 希望从人民币 升值中获益。目前有些企业提出了开立人民币信用证的要求,正是这种需求的反映; (3)母公司在境内、在东亚和东南亚区域有直接投资的中资企业。这种类型的公司在 母公司与子公司贸易往来中,会倾向于使用人民币清算,以达到减少汇率风险、加快资金的 周转和改善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的目的。调研中了解到,这类企业普遍具有这类愿望; (4)母公司在境外、在大陆有一定投资规模的中资企业。这类企业有相当部分的收入 来自大陆,以人民币形态表现,其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人民币升值的预 期下,它们会倾向于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以达到合理匹配币种、规避汇率风险,控制交易 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以及赚取汇差收益的目的; (5) 母公司在境外、 在大陆有相当规模的投资、 人民币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的外资企业。 如香格里拉集团在大陆境内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 人民币占收入的比重较高, 而其相当部分 的物品要从东南亚进口, 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显然有助于该公司合理配置币种、 规避汇率 风险、锁定交易成本,加速资金周转; (6)母公司在境外、在大陆境内设有地区总部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交易类型基本与上 述几类相同, 只是其结构和层次稍稍复杂一些。 这些外商投资企业的地区总部既要与境外的 母公司开展贸易, 又要与境外的公司之间展开贸易; 同时地区总部对境内的子公司还要进行 财务上的集中管理。因此,外商投资企业的地区总部(通常设在北京和上海)对人民币用于 国际结算也会产生较为明显的需求。 其次,人民币汇率和我国通胀率较为稳定。非居民对本币计价结算的需求首先取决于 对外经贸活动规模的扩大,其次是本币(一般是指与美元的)汇率与通胀率的稳定。如果本 币汇率经常变动,特别是贬值,那么该货币就不会有吸引力。如果一国通胀率较高,无论是 从货币购买力下降还是可能产生货币贬值预期看, 非居民采用该货币用于国际贸易的计价结 算的需求将明显减弱。2005 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展望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人民币将基本处于这样一个平稳升值的状态。与 此同时,尽管 2008 年近 6%的 CPI 涨幅较往年偏高,但仍属可控,且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 同作用下, 未来逐步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确立。 稳定坚挺的汇率和低位运行的通胀率十分有 利于推行人民币国际结算。 第三,我国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并逐步开放。本币用于计价结算的结果是非居民在本国 银行中持有的本币账户存款额的变动。以对外贸易为例,如果本国的贸易收支为顺差,非居 民的本币存款会减少,由此产生在国内金融市场上融资的需求。反之,如果出现收支逆差, 非居民的本币存款就会增加,由此会产生投资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如果较为发 达,并且非居民在市场上可以自由地进行资金交易,那么,本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的吸引力 就会大大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投资领域不断扩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 市场等金融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就为非居民的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提供了便利。 展望 未来, 我国的金融市场将进一步趋于开放。 如果允许非居民人民币账户在境内实行直接投资 和委托银行在境内进行理财,则近期内人民币对非居民的吸引力就相对较大。 二、人民币国际结算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 1、企业是人民币国际结算的直接受益者 第一,有利于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美、欧、日等境外企业与我国境内企业之间的贸易, 通常以美元、欧元和日元进行计价结算,由此带来的美元、欧元和日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风险通常主要由境内企业承担。 如果能以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 则境内企业可以避免承受这 类汇率风险。 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其中主要是与东南亚和韩国等的贸易通常是以第三国货 币进行计价结算, 这样我国境内企业和这些国家企业也都要承担汇率风险, 其中主要是美元 的汇率风险。 当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时, 我国和周边地区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的企业所 承受的外币汇率风险即可部分消除。 第二,有助于营运成果清晰化。当我国企业以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时,通常其经营成 果较为透明, 表现为进口企业的成本和出口企业的收益能够较为清晰地固定下来, 这有利于 企业进行财务核算。 第三,节省了企业进行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有关费用。当企业在贸易中以非本币进行 结算时, 通常为规避汇率风险而委托银行进行衍生产品交易, 从中资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的 收费标准来看,买入三个月的美元按交易金额的 2.5‰收取费用,卖出三个月的美元按交易 金额的 5‰收取费用。而外资银行这项交易的收费标准则普遍高于中资银行,根据调研,委 托银行进行衍生产品交易约占企业营业收入的 2—3%。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进行国 际结算主要使用美元、 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 因此为控制汇率风险承担了大量的外币衍生 产品交易的费用,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若人民币用于国 际结算,我国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所承担的衍生交易费用即可消除。
『贰』 人民币在世界汇率排第几
根据汇率比价,人民币是12位。根据综合实力,人民币可以排进前5大货币。人民币是回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所占答份额为1.6%。
如果仅关注跨境支付并剔除掉欧元区内部交易,美元和欧元所占份额甚至更高,合计将近81%;而人民币仅能位列第八位,排在加元、瑞士法郎和澳元之后。
(2)人民币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扩展阅读
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具体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2020年7月9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收复7.0关口,重回“6时代”。
『叁』 现在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比起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这些货币的竞争力怎样
1、根据SWIFT的排名,去年至今,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占比大致在1.5到2%之间内,排名在第四名容到第七名之间波动,和加元、瑞郎互有胜负。与英镑相比还是差的远。人民币国际化任重而道远。
3、人民币占比之所以与中国经济体量如此不匹配,主要是和人民币当前不可自由兑换有关,加之人民币当前汇率的不稳定,导致境外持有人民币的信心不足。这个宏观政策环境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说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肆』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创新高,这说明了什么
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作为外汇,主要取决于这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的认可能力,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能够成功成为外汇储备,所以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实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认可度,比越高面证明国家货币在国际上被认可的程度越高。
面对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人民币支付结算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要成为主要的支付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发展道路还有很长,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也必将是未来的主要支付结算货币,但目前而言,人民币国际化这条道路绝对不会一帆风顺,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的杂多,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我们必须坚定地认识到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需要我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信心,同时不断地拓展国际贸易,这样才能够为人民币的国际支付结算提供必要的贸易基础你站起,积极的应对贸易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伍』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排名
当地时间11月30日中午来12:0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源总裁拉加德表示,人民币满足包括“自由使用“在内的所有入篮要求,并将在2016年10月1日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特别提款权中的第五种货币。
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五种货币所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当期汇率确定,所占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
『陆』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的比值是多少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支付市场中的比值1.99%,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值是1.95%。
『柒』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了吗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使用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将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人民币国际合作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末,人民银行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在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欧洲、中东、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便利境外主体持有和使用人民币。
祝祖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捌』 人民币排在全世界货币第几
根据汇率比价,人民币是12位。根据综合实力,人民币可以排进前5大货币。人民币是版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权所占份额为1.6%。
如果仅关注跨境支付并剔除掉欧元区内部交易,美元和欧元所占份额甚至更高,合计将近81%;而人民币仅能位列第八位,排在加元、瑞士法郎和澳元之后。
从分币种的外汇交易规模比较来看,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排在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
(8)人民币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扩展阅读:
在全球所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重超过了一半。在全球所有的国际贸易结算中,美元的比重也接近达到一半。美国能够成为今天的全球霸主,有三根支柱:军事、科技和美元。有了美元这个霸权,美国可以调动全球的经济、金融资源为其服务。
影响力第二大的货币应该是欧元。在欧盟地区有19个国家采用欧元,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大概在十五六万亿美元左右,经济实力较强。在目前的国际贸易结算中,用欧元支付的比重也超过了30%,但是有不小的差距。
『玖』 人民币国际化成果怎么样
人民币近年来虽然币值有所波动、国际结算比例有所反复,但国际化务实成效不断,全球结算和人民币金融产品日益增多。今年年初,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央行)批准了贸易商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巴基斯坦央行此举为人民币进入巴基斯坦市场亮了绿灯。分析人士指出,巴中双边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不仅可以帮助巴方缓解美元储备持续走低的外汇储备压力,同时也可以让巴基斯坦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块“试验田”。
“去年,人民币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在这一背景下,外国投资机构持有的人民币现金可以更为便利地转化为人民币资产,这也增加了外国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的信心。”他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人民币无论在贸易活动中还是在直接投资中,也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拾』 人民币的制造水平在世界货币中处于什么地位,世界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在跨境贸易结算中提升人民币的重要性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数据显示了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中,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达1.6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不变,占贸易总额的30%左右。
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全球支付货币中,中国的占有率继续缓慢上升。截止2015年2月,人民币占全球支付货币市场份额的1.8%,较一年前的1.4%上涨,使得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稍稍落后于加拿大元和瑞士法郎。要跃升超过占全球支付货币市场份额2.8%的日元,或需要较长时间。
国际清算银行(BIS)关于外汇市场成交量的数据,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人民币的全球地位。不幸的是,BIS回顾每三年才开展一次。2013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排名第九,占全球外汇成交量的2.2%。基于Swift支付数据,人民币的排名很可能已经比2013年时稍微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