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GDP是如何计算的
1、GDP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总产出就是大家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市价,中间投入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外购非固定资产物品和对外支付服务的市价之和。比如一个面包店生产了 100 元的面包,在做的过程中烤箱坏了,花了 40 元请人修好了烤箱(对外支付服务),同时又用掉了买来的 20 元的面粉、牛奶、鸡蛋等原料(外购非固定资产的物品),那么计入 GDP 的就是 100 - 40 - 20 = 40 元。
2、GDP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这个计算其实就是对上面提到的生产法中的价值增值进行拆分,看看生产出来的价值都分配给了哪些要素,也可看作收入分配。
3、GDP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 ( 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 +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存货增加 ) + ( 货物和服务出口 - 货物和服务进口 )
(1)资金流量表怎么计算可支配收入扩展阅读:
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⑵ 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怎么计算
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在时间上必须填写某一具体的日期。而应收账款则需要根据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各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预收账款各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对应坏账准备计提(对于经济业务频繁的企业预付的贷款计入预收账款,之后缴纳的贷款计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计算公式: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净额,即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包括建立应收账款核算办法、确定最佳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严格赊销手续管理、采取灵活营销策略和收账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等几方面内容。
重视信用调查
对客户的信用调查是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可以通过查阅客户的财务报表,或根据银行提供的客户的信用资料了解客户改造偿债义务的信誉,偿债能力,资本保障程度,是否有充足的抵押品或担保,以及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情况,进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作为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信用的依据。
控制赊销额度
控制赊销额是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就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确定赊销额度,对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赊销限额。必须将累计额严格控制在企业所能接受的风险范围内。为了便于日常控制,企业要把已经确定的赊销额度记录在每个客户应收账款明细上,作为金额余额控制的警戒点。
⑶ 资金流量表计算国民初次分配总收入和国民再次分配总收入中需要把国外部门计算在内吗
当然计算在内了。
从初次分配的角度计算=GDP+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
从再分配的角度计算=国民可支配总收入-(自国外转移收入ー对国外转移支出)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
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净金融投资=总储蓄+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
供参考。
⑷ 年净现金流怎么计算
年净现金流计算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净现金流量有营运型和投资型两类。
营运型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追加投资
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是对拟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在建设期,投产期和达产期整个寿命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投资型净现金流入量-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
投资型净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产回收
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固定资产投资+注入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特种基金
这一指标,按照资金来源可分为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自有资金现金流量、国内投资现金流量和国外投资现金流量。在评估实务中,因评估的是技术资产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利后的归属,所以一般用全部投资的净现金流量作为预期收益颇。
(4)资金流量表怎么计算可支配收入扩展阅读:
年净现金流包括:
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私营企业的纯收入;家庭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如存款的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收益、股息与红利收入、知识产权收入;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
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
精确地说,它等于GNP减去所有税收、企业储蓄和折旧,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转移支付,还有政府利息支付。
可支配收入就是拿到手的收入。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扣除它们后所剩下的钱是可以随意支配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净现金流
⑸ 自由现金流怎么计算
FCF【自由现金流量】
= EBIT【息税前利润】 -Taxation【税款】+Depreciation&Amortization【折旧和摊销】-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营运资本变动】-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支出】
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即将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营业利润扣除实付所得税税金之后的数额)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
它是公司所产生的税后现金流量总额,可以提供给公司资本的所有供应者,包括债权人和股东。
(5)资金流量表怎么计算可支配收入扩展阅读:
自由现金流的应用:
企业价值与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它的价值也就越大。我们把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的管理定义为企业价值管理。
企业价值指标是国际上各行业领先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业绩考评指标,而自由现金流量正是企业价值的最重要变量。企业价值和自由现金流量因其本身具有的客观属性,正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替代传统的利润、收入等考评指标,成为现代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
自由现金流是股东评估公司价值的一个重要测量工具。它是公司给付所有现金开支以及运营投资后所持有的剩余资金, 它是公司为各种求偿权者尤其是股东所能提供的回报。
许多投资者把公司产生自由现金流的能力摆在考察指标的第一位。利润、股息和资产价值也许是重要的指标,但最终这些指标的增长都是由公司产生现金的能力所决定的。丰富的现金流让一个公司可以提高股息、研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偿还债务、回购股票,甚至成为被并购对象。
利润和市盈率指标主导公司表现的评估和股价的估值。但是,会计方法的轻微变动就会引起收益的变动,从而造成不同时间或不同公司间的利润不可比。实际的现金流可以克服这一不足。
⑹ ·现金流量表中如何计算运营资本支出
提示:以下内容为网友帖,仅供参考. 基技合壁 我们知道计算自由现金流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净利润或税后净营业利润开始起算,二是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起算。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对营运资本增加的扣除与否,近来我也对此开始犯晕: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起算自由现金流要不要再次减营运资本增加项?难道说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当中已经扣除了营运资本增加额? 下面是从网上搜寻到的中国人按照“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P.S萨德沙纳姆教授在其所著的(兼并与收购)一书中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的内容给出的计算自由现金流的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我也拿捻不准,请各位发表自己看法。 自由现金流量指标 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在充分考虑了持续经营和必要的投资增长对现金的要求后,可用于对债权人还本付息和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后的剩余现金流量。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称谓很多,有超额现金流量、多余现金流量、可分配现金流量等。虽然目前理论界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内涵存在多种观点,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产生于正常的经营活动,并考虑了维持持续经营所需现金流量的要求。自由现金流量可以在维持现有增长的前提下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由于对自由现金流量具体内涵有不同的认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形式也各有不同。肯尼斯。汉克尔认为:“自由现金流量概念的不同决定了自由现金流量计算方式的差异,没有一个分析师可以运用现金流量表的数据计算出精确的自由现金流量,只能大致预测自由现金流量”。确实因数据采集的影响,一些看似精确的公式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这里,选取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P.S萨德沙纳姆教授在其所著的(兼并与收购)一书中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是:投资现金流出的税后的运营现金流量净值称之为自由现金流量。根据萨德沙纳姆教授的定义: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额。 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克服了会计利润的不足。首先,针对企业可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会计利润的缺陷,自由现金流量认为,只有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中产生的营业利润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所有因非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不计入自由现金流量的。其次,会计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的,而自由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正因为在会计上不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利润才会有较大的操纵空间,而自由现金流量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为依据,对它来说大部分粉饰利润的手法不起作用。利用该指标较强的盈利识别能力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 一、现金流入三项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税费返回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现金流出四项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过程一般有以上七项,不同类型的公司会略有不同,但基本是这七项。现在假设该公司营运资本比上年有增加,即营运资本增加额为正,此时它是怎样影响到上述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的呢? 运营资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负债), 运营资本=(流动资产-货币现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短期借款), 看来是真的能影响。
⑺ 资金流量表的应用领域
分析收入分配关系
研究分析国民总收入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分析消费率及消费结构
消费率可反映消费水平和国民消费倾向,其计算公式为:
总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0%
对于消费率可以做动态比较分析,也可以做地区间或国际比较分析,以便揭示存在的问题。
对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可计算出各种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比重,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分析其变化和发展的合理趋向。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指国外捐赠及灾害保险索赔等)=总消费+总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扣除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后可用于投资的部分)
分析投资率及储蓄率
投资率可反映出投资水平,计算公式为:
总投资率=总投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0%
总储蓄率=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0%
总消费率+总储蓄率=1
总储蓄(总结余)和总投资平衡分析按机构部门进行,基本方法是分别计算各机构部门的储蓄率和投资率,通过比较发现不平衡,然后分析总体上各部门之间的资金调剂和如何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
分析金融交易流量结构
金融交易流量结构是指各种金融交易项目的金额占融资总额的比重,它可以分析各机构部门对金融投资的偏好,对金融交易流量结构进行动态比较,可以分析各种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
总之,资金流量表编制得越细,用处就越大,它可分析出许多经济问题,如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储蓄行为分析,财产分配金融市场分析等等。
⑻ 资金流量表如何填写
三、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核算主要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它反映一定时期各机构部门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以及各机构部门间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一)基本结构资金流量表采用矩阵结构。主栏表示交易项目,宾栏代表机构部门。每个机构部门下面列出两栏,即“来源”栏与“使用”栏,分别代表机构部门资源的筹集和资源的使用,“来源”放在右端,“使用”放在左端。主栏交易项目按交易的不同性质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这样资金流量表就分为主栏不同、宾栏相同的两大部分,即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二)基本记录原则资金流量表采用复式记账原理,对每笔交易都作双重反映。在实物交易方面,一个部门的收入同时是对应部门的支出。收入记录在来源方,支出记录在使用方。在金融交易方面,一个部门金融资产的增加(减少),一般伴随着对应部门负债的增加(减少)。金融资产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使用方,负债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来源方。这一记录原则使资金流量表上的各种收入、支出和金融流量始终保持收支相等、借贷对应的平衡关系,整张表的上下、左右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平衡系统。各个机构部门发生的各种交易都能得到一致反映,社会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三)基本概念1.实物交易是指与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使用、收入分配和无偿转移有关的交易活动。2.金融交易是指以现金、信用、证券等金融资产负债为交易对象的交易活动。3.初次分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指生产活动形成的收入在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及政府之间的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劳动力所有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劳动报酬;土地所有者因出租土地而获得地租;资本的所有者因资本的形态不同而获得不同形式的收入:借贷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收入,股权所有者获得红利或未分配利润。政府因对生产活动或生产要素征税而获得生产税或因对生产进行补贴而支付生产补贴。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个机构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各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之和就等于国民总收入。4.可支配总收入在初次分配总收入的基础上,通过经常转移的形式对初次分配总收入进行再次分配。再分配的结果形成各个机构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各机构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之和称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5.总储蓄是指可支配总收入用于最终消费后的差额。各机构部门的总储蓄之和称为国民总储蓄。6.净金融投资从实物交易角度看,它是指总储蓄加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减非金融投资后的差额。从金融交易角度看,它是金融资产增加额减负债增加额的差额。(四)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1.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收到的劳动者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 2.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3.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4.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它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5.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负债增加(五)基本编表方法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大部分,分别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编制。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编表方法是:(1)按照交易的项目和机构部门的类别,逐项、逐部门收集原始资料;(2)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和原则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对遗漏或有缺口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调查或参考有关指标放大推算;对同一交易项目有两种以上资料的进行比较、对照,选取最佳资料;(3)将分项资料按照各个部门的特点分摊到各个机构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资金流量表初表;(4)对资金流量表初表的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进行反复平衡,得到实物交易与金融交易平衡后的资金流量表;(5)将经过实物交易与金融交易平衡后的资金流量表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其他部分,如投入产出表、国际收支表、资产负债表进行协调,得到最终的资金流量表。附:资金流量表表式: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资 金 流 量 表(金融交易)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1年)单位:亿元 指 标 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省内合计国内省外国外部门总 计使 用 来 源使 用来 源使 用来 源使 用来 源使 用来 源使用来 源使 用来 源使 用来 源 1、净流出 242.60 -1188.18 -945.58 2、增加值 6828.31 369.20 837.62 2612.58 10647.71 10647.71 3、劳动者报酬 2455.09 127.89 582.95 1782.26 4948.19 4948.19 4948.19 4948.19 4948.19 工资及工资性收入 2338.87 114.08 551.50 1782.26 4786.71 4786.71 4786.71 4786.71 4786.71 单位社会保险付款 116.22 13.81 31.45 161.48 161.48 161.48 161.48 161.48 4、生产税净额 1259.08 109.23 22.05 1419.10 465.69 1856.05 1419.10 436.95 1856.05 1856.05 生产税 1291.05 109.23 22.05 1462.79 477.41 1899.74 1462.79 436.95 1899.74 1899.74 生产补贴 -31.97 -43.69 -11.72 -43.69 -43.69 -43.69 -43.69 5、财产收入 1036.49 450.49 998.01 997.35 48.57 4.19 542.28 2038.69 2038.69 2038.69 2038.69 利息 994.16 450.49 997.35 997.35 32.79 3.19 514.07 1994.70 1994.70 1994.70 1994.70 红利 18.26 0.66 18.92 18.92 18.92 18.92 18.92 土地租金 15.09 15.78 0.69 15.78 15.78 15.78 15.78 其他 8.98 0.31 9.29 9.29 9.29 9.29 9.29 6、初次分配总收入 2528.14 131.42 1700.29 5850.91 10210.76 679.55 -1188.18 9702.13 7、经常转移 512.91 18.77 14.81 7.46 30.57 601.72 339.00 302.53 897.29 930.48 50.77 83.96 981.25 981.25 收入税 263.50 11.38 392.74 117.86 392.74 392.74 392.74 392.74 社会保险付款 161.49 161.49 161.49 161.49 161.49 161.49 社会补助 90.29 2.40 11.80 104.49 104.49 104.49 104.49 104.49 其他 159.12 18.77 1.03 7.46 18.77 47.49 59.65 198.04 238.57 271.76 50.77 83.96 322.53 322.53 8、可支配总收入 2034.00 124.07 2271.44 5814.44 10243.95 730.32 -1272.14 9702.13 9、最终消费 1934.30 3907.02 5841.32 5841.32 居民消费 3907.02 3907.02 3907.02 政府消费 1934.30 1934.30 1934.30 10、总储蓄 2034.00 124.07 337.14 1907.42 4402.63 730.32 -1272.14 3860.81 11、资本转移 97.69 213.43 115.74 213.43 213.43 213.43 213.43 投资性补助 97.69 213.43 115.74 213.43 213.43 213.43 213.43 其他 12、资本形成总额 3290.79 20.10 220.35 329.57 3860.81 3860.8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64.56 20.10 217.77 289.75 3492.18 3492.18 存货增加 326.23 2.58 39.82 368.63 368.63 13、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14、净金融投资 -1159.10 103.97 19.10 1577.85 541.82 730.32 -1272.14 0.00
⑼ 收支表应该怎么看
钱对于家庭来说,只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收入,二是支出。收入是挣钱,支出是花钱。理财首先要了解自己家庭每月的收入有多少,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支出情况,要了解钱是怎么花的?哪些是必须花的?哪些是可花可不花的?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学会记账,因为家庭理财是从记账开始的。只有把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尽可能真实的记下来,才能便于自己或理财师帮助你进行较真实、科学的理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制订理财规划方案,有效地进行家庭理财。
“家庭月收支表”也可称为“家庭月损益表”,由于使用的记账方法是现金收付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因此“家庭月收支表”(损益表)实际上也就是现金流量表。这张表反映的是上一个月内家庭收入、支出及余额的财务状况。收入比较简单,一般有三种形式:工资收入、兼职收入和投资收入。支出比较复杂,分可控支出和不可控支出两大类。
1.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是指整个家庭剔除所有税款和费用后的可自由支配的纯所得。
对普通家庭来说,家庭收入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工作所得(全家所有成员的工资、奖金、补助、福利、红利等);经营所得(自有产业的净收益,如生意、佣金、店铺等);各种利息(存款、放贷、其他利息);投资收益(租金、分红、资本收益、其他投资等);偶然所得(中奖、礼金等);针对不同的家庭,其收入项目可能是不一样的。但理清家庭收入的所有项目、并编排出适合自己家庭的收人类目,是家庭记账的基础。
2.家庭支出
家庭支出是指全家所有的现金支付。
家庭支出相对家庭收入来说要繁杂得多。如果家庭没有详细的记账记录,可能大部分家庭都不一定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支出状况。要罗列所有家庭的开支项目确实比较困难,但针对普通家庭来说,我们可能归类为以下几种:
日常开支:每天、每周或每月生活中重复的必须开支。一般包括饮食、服饰、房租水电、交通、通讯、赡养、纳税、维修等。这些支出项目是家庭生活所必需的,一般为不可自行决定的开支。
投资支出:为了资产增值目的所投入的各种资金支出。如储蓄、保险、债券、股票、基金、外汇、房地产等各种投资项目的投入。
奢侈消费:学费、培训费、休闲、保健、旅游等。这些是休闲享受型支出,并不是家庭生活所必需的,一般为可自行决定的开支。
实际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支出分类。原则上只要把您的支出分类清晰,便于了解资金流动状况即可。
一般来说,收支表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日支出表和月收支表:家庭日支出统计表单位:元年月日支出明细金额支出明细金额支出明细金额一、可控支出耐用品购置费培训费1.日常生活费自行车9.保险费粮食电动车社保缴费油盐酱醋调料汽车意外伤害险蔬菜水果家具用具餐具健康险肉、蛋电器器械设施寿险早点5.旅游娱乐费财产险午餐盒饭、快餐旅游费交强险餐厅请客、家宴书报杂志费汽车全险烟酒水饮料电影、歌厅10.税费熟食、糕点俱乐部会员费房产税其他食品其他娱乐费契税内衣裤、袜子6.投资费印花税鞋帽、头巾银行储蓄个人所得税西服、外衣、毛衣分红、万能等车船使用税大衣、皮衣债券11.还贷款床上用品基金房贷服饰、首饰股票车贷其他衣物商品期货投资贷款2.交通费金融期货助学贷款公车车费外汇消费贷款出租车费黄金停车、存车费收藏品汽油机油、防冻液房地产投资过路、过桥费实业投资汽车年检、养路费车维修费二、不可控支出3.医疗保险费7.家庭基础消费医疗费水费保健营养品电费美容美发煤气、燃气费化妆品物业管理费洗涤灵、洗衣粉电话、通讯、上网费牙膏、香皂、浴液洗发液8.教育费游泳、打球保姆费其他健身运动学杂费化妆品教材费家庭月收支表年月一、收入金额(元)1.工资收入(包括奖金、津贴、加班费、退休金)2.兼职收入(包括劳务报酬、稿酬、咨询、中介费)3.投资收入(包括房租、利息、股息、红利)其他收入收入总额二、支出可控支出1.日常生活消费(食品、服饰费)2.交通费(公交、出租车、存车、汽油、汽车维修、年检、养路费)3.医疗保健费(医药、保健品、美容、化妆品、健身费)4.耐用品购置费(购车、家具、家用电器费)5.旅游娱乐费(旅游费、书报费、视听费、会员费)6.投资费(储蓄、分红、万能险、债券、基金、股票、期货、外汇、黄金、收藏品、房地产、实业)不可控支出7.家庭基础消费(水、电、气、物业、电话、上网费)8.教育费(保姆、学杂、教材、培训费)9.保险费(社保、意外伤害险、健康险、寿险、财产险、交强险、车全险)10.税费(房产税、契税、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11.还贷费(房贷、车贷、投资贷款、助学贷款、消费贷款)其他支出支出总额三、盈余收入总额-支出总额=盈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做,但是如果有这个习惯非常好。我们都应该做一个个人或者家庭的收支表,看看究竟钱用到哪里去。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第二点——支出。很多人觉得这个费用是我必需的,但是你真正要问自己一句,这个费用是不是对于你来说是必要的,还是说根本是不需要的。娱乐是不是必要的?买汽车那个汽车的费用是不是必要的?自己要衡量一下。理财不是说你一定要在生活上怎么样节俭或者省多少钱,而是说找适合你自己的生活,在适合你自己的喜好之下,有些费用是必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