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who报告显示癌症晚期患者出现明显疼痛
我想了解一下,为什么癌症晚期患者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疼痛。我曾经见过肺癌的患者肠癌的患者,还有乳腺癌以及肝癌的患者,我发现所有的癌症患者到晚期的时候,他们的疼痛感都非常的强烈,这一点我不是特别的清楚,为什么癌症到了晚期的时候,患者会这么疼。有一些患者即使到最后的时候吃吗啡片或者是注射吗啡都起不到缓解疼痛的效果,真的非常痛苦。
步骤/方法:
1、 癌症疼痛,这是一种医学名词,到了晚期的时候,因为癌细胞不断的扩散转移,身体的很多器官都会被癌细胞所侵占身体的各个器官逐渐的失去它原本的功能。这必然就会导致身体疼痛。
2、 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有一些癌细胞它会压迫患者的神经,比如说疼痛神经,这自然的就会反射到相应的部位疼痛剧烈,所以说癌症患者到了晚期的时候最难忍受的一是没有办法进食二就是疼痛。
3、 而且对于到底怎么样才能够减轻癌症患者晚期的疼痛其实现在的医学上只是让患者一味的吃止痛药,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止痛药的效果,就越来越减弱。
注意事项:
现在医学上对于止痛药采取三阶梯的方式,对于早期的疼痛往往建议只要吃普通的止痛药就可以到了中期和后期的时候会分别吃一些含有弱i阿类和强阿类的止痛药物。
⑵ 麻醉药品有那些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醋托啡、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醋美沙朵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满意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我回答的动力!
⑶ 我想知道,肿瘤晚期用的止疼泵里面装的是什么药谢谢
你好,根据你的以上问题,疤痕体质和止痛泵没有直接关系。 刀口上的新肉考虑瘢痕组织引起的肉芽组织,一般问题不大,有恢复的可能。
⑷ 吗啡缓释片储存在
阿片类镇痛药可分为强阿片类药和弱阿片类药。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主要包括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哌替啶、羟考酮、氢吗啡酮等,用于中、重度疼痛治疗;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主要包括双氢可待因、曲马多等,用于轻、中度急性疼痛治疗。
⑸ 镇痛药!!!!!!!
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方法,就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原因适当的选择相应的镇痛剂。即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应主要选用解热镇痛剂类的止痛剂;对于中度疼痛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对于重度疼痛应选用强阿片类药物。三阶梯的标准止痛药是阿司匹林、可待因及吗啡。
第一阶梯为解热镇痛药,其代表药物为阿司匹林,替代药物有消炎痛、扑热息痛、布洛芬、双氯芬酸、萘普生等。此类药物还可依镇痛需要做第二、三阶梯药物的辅助用药。由于此类药物多有胃肠不良反应,且剂量增加其毒性加重,所以用了一段时间疼痛仍持续存在时应加用或改用第二阶梯药物。第二阶梯药物为弱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可待因,替代药物有强痛定、羟考酮、曲马多、右丙氧芬等,主要适用于第一阶梯用药后仍有疼痛的患者,可待因、右丙氧芬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如氨芬待因、安度芬、丙氧胺酚等可单独用于中度疼痛患者的止痛。第三阶梯用药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吗啡,替代药物有氢吗啡酮、羟吗啡酮、左马喃、美沙酮、芬太尼贴剂和丁丙诺啡等。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重度疼痛和应用了第二阶梯药物后疼痛仍持续存在的患者。
三阶梯用药是镇痛药临床应用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它符合科学的合理用药基本要求。由于强调从非阿片类用起,逐渐升级,不仅增加了用药的选择机会,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依赖的发生。
⑹ 癌症晚期的疼痛用什么泵好使吗
建议使用电子PCA镇痛泵,静脉或者硬膜外都可以,还可以配合鞘内镇痛,可有效减少用药剂量,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注意镇痛药物的剂量增长和不同镇痛药物(初期建议使用吗啡,中后期可用舒芬太尼或者氢吗啡酮)的轮替,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⑺ 酮字结尾的药
酮字结尾的药:
黄体酮、
枸橼酸坦度螺酮、
多潘立酮、
雪诺酮、
氢吗啡酮、
氯美扎酮、
噻唑烷二酮、
喹诺酮
⑻ 奥施康定盐酸氢考酮缓释片最多一次能吃几片
【主要成份】盐酸羟考酮。
【成 份】
分子式:C18H21NO4·HCl
分子量:351.83
【性 状】本品为圆形、双凸黄色薄膜包衣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缓解持续的中度到重度疼痛。
【规格型号】40mg*10s
【用法用量】
1.必须整片吞服,不得掰开、咀嚼或研磨。如果掰开、嚼碎或研磨药片,会导致羟考酮的快速释放与潜在致死量的吸收。
2.每12小时服用一次,用药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和既往镇痛药用药史。疼痛程度增加,需要增大给药剂量以达到疼痛的缓解,对所有患者而言,恰当的给药剂量是能12小时控制疼痛,且患者能很好的耐受。除难以控制的不良反应影响外,应滴定给药至患者疼痛缓解。
3.当脱离给药方案的需求(当需要用既释镇痛药物理突破性疼痛)超出每日2次,表明应增加该药的药剂量。
4.每次剂量调整的幅度是在上一次用药剂量的基础上增长25-50%。
5.首次服用阿片类药物或用弱阿片类药物不能控制其疼痛的中重度的疼痛的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一般为5mg,每12小时服用一次。继后,根据病情仔细滴定剂量,直至理想止痛。
6.大多数患者的最高用药剂量为200mg/12h,少数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迄今,临床报道的个体用药最高剂量为520mg/12h。
7.已接受口服吗啡冶疗的患者,改用本品的每日用药剂量换算比例:口服本品10mg相当于口服吗啡20mg。
【不良反应】
1.可能出现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不良反应。
2.可能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3.常见不良反应:便秘(缓泻药可预防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瘙痒、头痛、口干、多汗、思睡和乏力。如果出现事恶心和呕吐反应,可用止吐药冶疗。偶见不良反应:厌食、紧张、失眠、发热、精神错乱、腹泻、腹痛、血管舒张、消化不良、感觉异常、皮疹、焦虑、欣快、抑郁、呼吸困难、体位低血压、寒战、恶梦、思维异常、呃逆。
4.罕见不良反应:眩晕、抽搐、胃炎、定向障碍、面红、情绪改变、心悸(在戒断综合征的情况下)、幻觉、支气管痉挛、吞咽困难、嗳气、气胀、肠梗阻、味觉反常、激动、遗忘、张力过高、感觉过敏、张力过低、不适、肌肉不自主收缩、言语障碍、震颤、视觉异常、戒断综合征、闭经、性欲减退、阳痿、低血压、室上性心动过速、晕厥、脱水、水肿、外周性水肿、口渴、皮肤干燥、荨麻疹、变态反应、过敏性反应、类过敏性反应、瞳孔缩小和绞痛。
5.可能发生排尿困难、胆道痉挛或输尿管痉挛。
6.服药过量可能发生呼吸抑制。
【禁 忌】缺氧性呼吸抑制、颅脑损伤、麻痹性肠梗阻、急腹症、胃排空延迟、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哮喘、高碳酸血症、已知对羟考酮过敏、中重度肝功能障碍、重度肾功能障碍(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慢性便秘、同时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2周。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禁用。手术前或手术后24小时内不宜使用。
【注意事项】本品按照麻醉药品管理。每张处方量应不超过15日量。用于非癌症慢性疼痛冶疗时,应遵循&ldquo;强阿片类药物在慢性非癌痛冶疗中的指导原则&rdquo;的各项规定。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应适当减低用药剂量。本品慎用于下列情况:颅内高压、低血压、低血容量、胆道疾病、胰腺炎、肠道炎性疾病、前列腺肥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急性酒精中毒、慢性肝肾疾病和疲劳过度的年长或体弱的患者、粘液腺瘤、震颤性瞻望。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不宜服用,一旦发生或怀疑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应立即停药。患者长期使用可能会对本品产生耐受性并需逐步使用更高剂量以维持对疼痛的空制。患者可能产生身体依赖性,在此情况下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的发生。羟考酮与其他强阿片类激动剂具有相同的被滥用特性。潜在的或明显表现的成瘾者有可能寻求和滥用本品。对疼痛患者的正确冶疗中,对阿片类镇痛药产生心理依赖的报道是罕见的。然而,还是缺乏数据确定慢性疼痛患者中心理依赖的实际发生率。由于用药剂量和个体对药物敏感程度等因素影响,羟考酮可能改变患者的反应能力。因此,如果患者的反应能力受到药物的影响,不得从事开车或操作机器等工作。诊断明确的非癌性慢性疼痛(如:骨关节疼痛、腰背痛、神经血管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等)经非阿片类药物冶疗无效时,可使用本品,在冶疗期间,若发现患者同时找两位以上医师开具此药,用药量剧增或有其他异常行为时应停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禁用于怀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羟考酮可随母乳分泌,并可能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儿童用药:目前,尚缺乏15岁以下患者的用药资料,因此不推荐用于18岁以下的患者。老年用药: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的羟考酮的清除率仅较年青人略微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不受年龄因素影响。因此,成人服药剂量和用药隔时间用亦适用于老年患者。
【儿童用药】目前,尚缺乏18岁以下患者的用药资料,因此不推荐用于岁以下的患者。
【老年患者用药】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老年患者(年龄大于 岁)的羟考酮的清除率仅较年青人略微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不受年龄因素影响。因此,成人服药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亦适用于老年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禁用于怀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羟考酮可随母乳分泌,并可能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
【药物相互作用】类似基他阿片类药物,本品可以与下列药物有叠加作用:镇定剂、麻醉剂、催醉剂、催眠剂、酒精、抗精神病药、肌肉驰缓剂、抗抑郁药、吩噻嗪类和降压药。尽管未观察到羟考酮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发生相互作用,但是服用任何阿片类药物都应避免同时使用胺氧化酶抑制剂。部分羟考酮经细胞色素P450-2D6酶作用,代谢成为羟氢吗啡酮。羟氢吗啡酮的浓度不足给药总量的15%。某些药物(如抗抑郁剂,胺碘酮和奎尼丁等心血管药物)可能阻断该代谢途经。然而,合用具有抑制细胞色素P450-2D6酶作用的奎尼丁,并未影响羟考酮的药效。可能抑制羟考酮的代谢的其他药物包括:甲氰咪胍。酮康唑和红毒素等细胞色素P450-3A酶抑制剂。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羟考酮为阿片受体纯激动剂。对脑和脊髓的阿片受体具有亲和力,羟考酮的作用类似吗啡。主要药理作用是镇痛,其他药理作用包括抗焦虑、止咳和镇静。无极量限制,镇痛作用无封顶效应,只受限于不能耐受的副作用。从几项研究资料可以认为,羟考酮对人产生基因毒性的危险性较低。下述试验表明羟考酮不致突变:在艾姆斯氏沙门菌和大肠杆菌试验中不论存在代谢活性状态与否,剂量直到5000ug时;在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不存在代谢激活状态下)剂量直到1500ug/ml时,以及在代谢激活状态剂量直到500ug/ml作用48小时情况下;在小鼠体内骨髓微核试验中(血浆药物浓度直到48ug/ml时)。羟考酮在下述情况产生致突变效果:在人体染色体突变试验中存在代谢激活状态下剂量大于或等于1250ug/ml,作用24小时而非48小时情况下;在小鼠淋巴瘤试验中存在代谢激活状态下剂量等于或大于50 ug/ml。以及不存在代谢激活状态剂量等于或大于40 ug/ml时。
【药代动力学】本品的活性成份是羟考酮。口服后,会出现两个释放相,即提供快速镇痛的早期快释放相和随后的持续释放相,药物持续作用12小时。本品吸收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0%-87%,与即释口服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健康志愿者多次用药后,24-36小时内达稳态血药浓度。用药剂量与血药峰值浓度(Cmax),以及用药剂量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成比例变化。其平均表观消除半衰期为4.5小时,约1天内达稳态。羟考酮的主要代谢物是去甲羟考酮和羟氢吗啡酮,代谢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口服本品后约3小时达血药峰值浓度。本品10mg每12小时服用一次与羟考酮普通制剂5mg每6小时服用一次相比较,峰谷血药浓度相同。
【贮 藏】密封避光。
【包 装】每盒10片装。
【有 效 期】3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