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

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

发布时间:2021-05-14 00:59:00

㈠ 香港隔夜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是什么意思

HIBOR (Hong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是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

指香港货币市场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从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变化出来的。另外,从LIBOR变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借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借利率(NIBOR)、上海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SHIBOR)、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等等。

㈡ 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如何厘定

HIBOR我不知道,我感觉和SHIBOR差不多,因为SHIBOR和LIBOR差不多

=3=

SHIBOR接触的比较多,我来说说吧

SHIBOR和LIBOR的拆借利率是国内16家银行报价到SHIBOR后的加权评平均,得出数值。

所以我认为HIBOR和他兄弟也应该差不多。

顺带一提,因为这些银行报价到交易所,所以有可能被交易所控制,因此SHIBOR LIBOR曾经遭受过信任危机

㈢ cnh hibor 是什么意思

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离岸人民币拆息

望采纳

㈣ 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到期日定价是什么意思

HIBOR (Hong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是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指香港货币市场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从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变化出来的。另外,从LIBOR变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借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借利率(NIBOR)、上海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SHIBOR)、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等等。

㈤ 国内各大主要银行,港币的利息有无差别那家最高

中国三大商业银行上调小额港元存款利率5到10倍

据道琼斯通讯社昨天(23日)报道,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三家:中行、工行、农行,自本周一(21日)起,均大幅上调了小额港元存款利率,各期限港元存款利率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了5倍到10倍不等。

其中,1年期小额港元存款利率从0.1%上调至0.5%,6个月期从0.02%上调至0.10%,3个月期存款利率从0.005%上调至0.05%,1个月期存款利率从0.0025%上调至0.025%;7天通知存
款利率从0.001%上调至0.015%,活期存款利率则从0.0001%上调至0.0050%。

除农行外,中行和工行的网站上均已公布了这一最新的港元存款利率,并表示新利率从2月21日起开始实行。

中国的小额外币存款是指低于300万美元或等值外币的存款。

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先行者,外币存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较快。2000年9月21日,中国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3年7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原来国家制定并公布的7种减少到境内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4种;2003年11月,中国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下限放开,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央行公布的利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

据央行网站披露,人民银行规定的1年期港元存款利率上限为0.8125%,6个月、3个月、1个月、7天通知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利率上限分别为0.625%、0.05%、0.375%、0.1875%和0.0625%。

但一直以来,中国银行业实行的仍是统一的外币存款利率。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资金计划处交易员徐明表示,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调高可能是促使三家银行调整港元存款利率的原因。

今年2月3日,鉴于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由2.25%上调至2.50%,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将贴现窗口基本利率同步上调了25个基点,由3.75%上调至4%。

徐明表示,香港实行的是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去年在热钱不断涌入的情况下,香港并没有跟随美国的步伐同步加息。但2005年始,在香港股市走软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的影响下,大量资金开始流出香港,香港金管局和一些香港银行纷纷调高利率以遏制资金流出。

据《联合早报》报道,2月4日,香港几家大银行渣打、汇丰及中银香港在美联储再度加息后将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大幅调高了5至10倍不等。例如,汇丰银行将1个月港元定存利率由0.01%调升至0.05%,6个月定存利率由0.125%升至0.2%,50万港元以上大额存款6个月定存利率则由0.25%至0.3%。但当时香港各家银行均将港元最优惠贷款利率及储蓄利率维持不变。

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近日走高,香港市场本周盛传,部分主要银行近期将可能宣布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和储蓄利率。

香港目前的基准利率通常是以三大发钞行特别是汇丰银行的最优惠贷款利率为准。目前汇丰银行的最优惠贷款利率为5%,其在香港当地的100万港元(不含)以下1年期港元定期存款利率目前在0.55%~0.65%之间。

此外,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北京分行周三向道琼斯通讯社表示,该分行内地的港元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没有变动,仍为0.18%。

㈥ 香港隔夜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拆放利率飙升是好事还是坏事

最近一周香港离岸人民币拆息大幅走高,离岸市场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美元大涨后,套息交易资金未能及时从人民币资产撤离,平补美元头寸,且CNH与CNY价差持续,导致人民币回流内地。
加上年近岁末,内地流动性趋紧,间接拉高离岸市场拆息走势。且中长期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境内外资金进出管道逐步放宽等长期因素,对离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逐步显现。
以下是报告全文:
1月中旬以后,内地拆息保持高位,Shibor一周价格在3.75%以上,而离岸CNH市场短期拆息则波幅较大,波动幅度在3.5%至7.8%之间,特别是1月末至今一周隔夜的CNH HIBOR FIXING 维持在4.6%至6.3%的水平,最高达到7.8%,离岸人民币拆息大幅扯高。
首先,目前离岸市场主要以银行间外汇掉期交易来获得人民币流动性,即以外汇(美元)与人民币进行掉期操作,相当于以外汇为抵押获取人民币的融资方式,目前外汇掉期市场日均交易量可超过200亿美元,是境外市场获得人民币流动性的主要来源。但近期以来,俄罗斯危机、瑞士央行突然宣布放弃瑞郎挂钩欧元、超预期欧洲版QE政策推出,令国际市场动荡不断,严重冲击市场信心,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最高突破95点,带动离岸市场美元买盘突然增加。由于国际套息资金一直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美元资金,兑换成人民币后,摆布于内地套取利差收益。如今美元短期内走强,套息交易资金未能及时从人民币资产撤离,平补美元头寸,带动离岸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波动加剧。
其次,CNH与CNY价差持续,导致人民币回流内地。近日受美元走强影响,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出现贬值,几度逼近低于中间价2%的最大波幅,境内外价差也一直保持在100点之上。特别是上周市场对央行放水(降息)有较强预期,离岸人民币即期价格曾打破去年最低点6.2713跌至6.2860,境内外价差(和境内收盘价格比)扩大到350点。CNH与CNY价差保持一定时间后,引起部份跨境结算资金于香港结汇,部份人民币资金回流,减少了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

再次,年近岁末,内地流动性趋紧,间接拉高离岸市场拆息走势。比如1月27日至2月4日,内地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加权平均)由3.91%飙升至4.58%;29日后,1月期质押式回购利率由5.27%攀升至5.95%。春节期间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行为较容易形成季节性流动性紧张,另一方面内地二级市场新股发行、新增外汇占款近期潜在下降等宏观因素对内地流动性也造成影响。随着春节时间内地市场资金紧张时点,内地MCB等资产收益率居高不下,境外人民币资金较多停留于内地享受高息,对离岸市场流动性带来压力。
尽管内地央行宣布降准以引导内地资金利率下行,但如前所述,春节消费需求、新股上市、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汇率差导致的资本跨境流出等因素,节前内地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因素并未有根本性缓解,银行间市场利率仍处于高位(7天期国债质押式回购利率4.44%,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4.80%)。
除上述短期因素以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境内外资金进出管道逐步放宽等长期因素,对离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逐步显现。
首先,近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境内外资金进出管道大幅度放开,如增加境外机构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自贸区等跨境贷款使用量不断增加,离岸资金持续流入内地。
其次,沪港通至开通以来,以「北上」资金流向为主,其中,沪股通累计净流入798.92亿人民币,港股通净流出289.50亿人民币,两者净差560亿人民币进入内地市场,占目前香港整体人民币资金池的5%。
再者,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在境外作为资金交易及支付清算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虽然海外已建立多个人民币清算行,但根据SWIFT国际组织公布的交易资料反映,香港地区仍是境外人民币交易支付清算的中心枢纽,目前香港人民币RTGS系统日均交易金额已增加90%至平均每天8400亿元人民币,在内地季结/半年结/年结、企业贸易结算等日子,通过香港办理的跨境资金收付的交易量,明显地较平日为多。而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的增长速度(截至2014年底,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合计1.13万亿元,年增速为7%)与境外人民币资产运用和市场容量提升速度差距较大,较易引起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问题。
2014年以来金管局已推出多项短期流动性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但鉴于近期香港离岸市场发展迅速,离岸人民币交收量快速增长,外汇市场规模快速攀升,市场需要规模更大、操作更便捷的即日短期流动性支持,以更好地避免离岸市场受短期因素影响而造成波动。

㈦ 离岸人民币是中国人民币银行与香港哪个机构合作发行的

2009年中,香港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业务,至今刚好5周年。五年来,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稳占全球鳌头。截至今年6月底,包括存款证在内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万亿元,较2010年6月增加约11倍;今年上半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为2.9万亿元,同期内地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总额为3.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债券发行量为1300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未偿还人民币债券余额3800亿元;香港人民币实时支付系统目前每日平均交易量为7000亿元。与此同时,人民币外汇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稳步发展,人民币在全球最常用支付货币榜的排名由第20位跃升至第7位。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发展历程

2004年:香港开创个人人民币业务

早在2001年11月,香港金管局已经向人民银行提出在香港开展个人人民币业务的构思,实质商讨则始于2002年2月。经过多次交流和讨论,2003年6月,金管局与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整体方案基本成形。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准香港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2004年2月25日香港的银行正式开始为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以及扣账卡和信用卡服务。

2004年推出的香港人民币业务旨在便利内地和香港之间的人员往来,引导在香港沉淀的人民币现钞通过银行体系有序回流内地,故服务对象仅限于个人客户和提供个人消费服务的商户。其后在2005年放宽了一些业务限制,2007年开始有内地金融机构获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一阶段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04年底的120亿元人民币逐步增加至2009年中的540亿元,虽然今天看来业务规模有限,但背后的跨境清算和运作安排却是开创性的,不但首次开通了人民币通过银行体系进行跨境交易和流动的渠道,也为2009年以后的飞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09年:香港开展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

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是香港人民币业务踏入第二个阶段的重要分水岭。这项举措不仅把香港的人民币业务由个人扩展至企业和机构,其更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于设计理念和发展模式的突破——从单向的现钞回流内地转变为双向的人民币资金流动,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大的一步。自2009年以来,随着各类跨境人民币贸易及投资业务不断开展和深化,更多连接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桥梁陆续接通,更多人民币在海外使用、流通和沉淀。这成就了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快速和越渐成熟的发展。

2009年推出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范围只包括内地五个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很多配套政策和措施如出口商退税安排尚未到位。在与人民银行商讨后,香港金管局在2010年2月就监管原则及操作安排作出重要诠释,厘清两项基本原则:第一,人民币资金进出内地的跨境流动须符合内地的法规和要求,而内地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是否符合这些法规要求由内地监管当局和银行负责审核;第二,人民币流进香港以后,只要不涉及资金回流内地,银行可按本地法规、监管要求及市场因素发展人民币业务。同年7月,人民银行同意对清算协议作出相应修改,为香港银行开展各种人民币业务提供更大的政策空间和确定性。这些基本原则至今仍然适用,确立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方向。

2010年下半年,人民币贸易结算安排逐步落实和扩大,业务量开始快速增长。但那时候内地可以收取人民币的出口企业仅限于300多家,加上离岸人民币针对当时由内地支付香港的人民币远超回流量,有人质疑人民币贸易结算安排是否沦为炒卖人民币的套利渠道等问题,香港金管局与人民银行商讨并采取果断措施,实时启动货币互换安排以减低因为额度用罄引起的市场流动性紧张,其后更进一步具体化银行为客户进行跨境平盘的监管要求。这些措施推行后,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运作逐渐理顺,企业为跨境贸易结算在内地单向买入人民币的压力下降,而进出内地的支付流向也渐趋均衡。

到了2011年,银行业和市场人士都反映,通过贸易结算交易而积聚的离岸人民币资金除存款外出路不多,发展人民币贷款和其他金融产品的空间也有限。内地有意见则认为流到香港和海外的人民币资金应继续在外面流转和沉淀,不应亦不需要回流内地。但实际上在海外没有广泛使用人民币的经济或金融体系,离岸人民币不可能完全与在岸市场分隔而自我循环使用。这个问题经多方面深入论证,大家基本上接受了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要有适当的联系,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的渠道(包括投资内地债市和RQFII等安排)也逐步建立和扩阔。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为何突围而出

各地金融中心竞相开拓离岸人民币业务,“强敌”环伺,香港如何突围而出?我认为关键在于“PIPs”——政策空间(Policy
Headroom)、市场基建(Infrastructure)、人才和产品(People/Procts)。

人才和产品

我一直强调,国际金融中心制胜之道是人才和产品,这是“软实力”的核心。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能够汇聚人才去设计、开发、销售各种切合消费者需要的金融产品。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方面,业界包括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乃至行业组织如财资市场公会都可以也应该当主角。决策和监管机构的本位是确保金融稳定和保障金融服务消费者,但在评估市场需求和开发金融产品方面,却不宜越俎代庖。

政策空间

市场力量固然重要,但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步伐很大程度仍取决于政策空间。近年来,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一直在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过去5年,内地陆续推出多项政策,为扩大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深度和广度创造政策空间,得使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迅猛发展。其中有四大里程碑:一是2009年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二是2011年起放宽以人民币支付境内外双向直接投资;三是2011年开通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计划的安排,让离岸人民币资金可投资于在岸债券和股票市场;四是2014年4月公布沪港股票交易机制,即“沪港通”,容许香港和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交易所买卖上海A股,并让内地投资者通过上海交易所买卖香港股票。沪港通是内地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历史性的一大步,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之间的互通,也必将有利于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晋升至更高的台阶。

市场基建

离岸人民币市场基建有四大支柱:一是安全和高效的结算交收系统;二是稳健且有利市场发展的监管制度;三是设立金融市场基准,如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定价;四是充裕的流动性。在保持充裕的流动性方面,香港金管局一直致力于推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的措施,2012年6月,推出了T+2交收期的7天回购安排,2013年1月和7月逐步将交收期缩短至T+1、T+0,以便银行更方便和更有效地管理人民币流动性。

展望香港未来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既漫长又复杂的过程,其形态和速度受到内地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影响,也牵涉到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政策框架转变与市场之间的复杂互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条件和结果。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交易的扩大,必会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资金量和流动性,进而提升离岸企业和金融机构采用人民币的意愿和空间。现时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规模仍然有限,存款额(约为1.5亿元)只是在岸(100万亿元)的1%左右,远低于离岸美元存款等于美国本土的大约三成,但可以肯定的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可见未来会有非常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香港能否继续保持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领先地位?现时香港人民币存款和支付交易占全球离岸市场七成,但我认为香港不会亦不应一直占有这么高的份额。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人民币在全球各地更广泛使用和流通,而不同时区的企业和个人需求各异。海外企业和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如长期处于很小的规模,对香港银行提供的融资和代理银行服务的需求也不会很大。换言之,期望香港长期垄断离岸业务并不实际,人民币未能真正国际化,亦不利于香港自身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持续发展。毕竟,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开放和便利是基于国家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在过程中可以发挥重大的推动和催化作用,并借此机遇巩固发展离岸中心,缔造双赢。

香港作为先行者已有十年的经验和根基,但我们更大并且独特的优势在于香港与内地紧密的经贸联系。进入内地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六成源自香港,内地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五成以上是投资于或取道香港,而通过香港进行的转口和离岸贸易也占内地外贸总额的三成。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因而无论在规模、深度与广度都会占优,而这些自身优势不会因为其他地方开展人民币业务而削弱。只要香港不断加强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人民币业务联系,巩固和提升中心枢纽的功能和作用,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将大有可为。(本文根据作者9月15日在“2014财资市场高峰会”的演讲及2月份的文稿整理)

阅读全文

与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埃及币0元对人民币是多少 浏览:536
画饼融资 浏览:292
情久融资 浏览:543
融资租赁的企业公司 浏览:723
融资专题会 浏览:332
黄金柱怎么取 浏览:271
温州刚创业如何融资 浏览:672
代写融资计划书 浏览:125
理财用哪个 浏览:765
雀巢融资并购 浏览:930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总监 浏览:89
融资计划书格式 浏览:356
79年拾元外汇换卷价格 浏览:263
工厂项目融资 浏览:193
解决融资难问题 浏览:473
投融资展会 浏览:904
能融资的网站 浏览:604
定增融资方案 浏览:497
美国股票万倍 浏览:776
融资骗局揭秘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