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不良贷款是怎么形成的

不良贷款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1-05-15 17:30:39

1.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怎么形成的

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全国银行业的80%,但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之初背上的沉重包袱难以下卸,信贷资金大量沉淀和死滞,1998年的资产回报率不到0.2%,1999年帐面需核销的呆滞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2.7%,但加上需核销的逾期和呆滞贷款,全部坏帐比率为8%-9%(该坏帐比率并不包括已剥离的资产和债转股在内)。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贷款总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总余额超过六成,8%-9%的坏帐率即达5000-6000亿元,四大商业银行1999年有3500亿元的不良资产被剥离,经独立评估后与企业签定债转股协议的也近1000亿元。此外,几十家股份制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也相当严重(5万多家农村信用社,二千家左右的城市信用社及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性金融不良资产的增量和存量更是突出。)。从此可以看出,尽管中央从1995年全国金融工作管理会议以来,要求各商业银行要将不良资产比率每年下降一定的比率,最近两三年银行的贷款质量虽有所提高,但是不良资产比率仍然较高,信贷资产风险依然较大。

2. 隐形不良贷款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如何应付

隐性不良贷款,从管理上讲就是事实上已经属于不良贷款,而在银行各类统计报表中没有纳入不良贷款管理的贷款。
不良贷款的解决办法:
1、加强金融企业的业务监管,保证今后每一笔贷款的质量,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2.加大企业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的经营和竞争机制。
3.适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给一些能救活的企业输血,使之起死回生。
4.发行基础货币,冲淡不良贷款。
第3和第4种办法都是增加货币供给,通过适度通胀抵消不良贷款,从而活跃经济,使经济增加活力。

3. 不良贷款率的形成原因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不外乎来自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和银行内部管理的内生内性因素容。 从金融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还有地方政府干预的因素,银行的贷款曾经支持过企业、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无论从受益的原则还是从造成损失的原因去追究,债务人和地方政府都应当在这种错位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中承担相应份额的合理成本。从本质上来说,不良资产处置是对历史上形成的错位的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其尽可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但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的损失,如果全部由银行来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担不良金融资产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改善当地的投融资和信用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4. 什么叫不良贷款是什么意思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
贷款
。一般而言,
借款人
若拖延还本付息达
三个月
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
利润
中予以注销。
逾期贷款
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帐面上提列
坏帐损失
准备。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
信贷
管理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的
资产
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
资产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通过对上市前的工商银行不良资
产的特点
和信贷
制度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建立完善的信贷制度是控制不良贷款增
长的主要手段和
措施
。最后采用和国外
商业银行
信贷制度借鉴和对比的方法,对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贷款五级分类
资本充足率
核销
以物抵贷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
协议
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
贷款本息
,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
呆账贷款

呆滞贷款
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该制度按照贷款的
风险
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
损失
。不良贷款主要指
次级
、可疑和
损失类贷款

1.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估算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
信贷业务
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
指标
等。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
不良资产
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
国有银行
为最。
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946亿元,下降4.56个
百分点
,已降至13.2%。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
银行业
的平均水平,
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
比率
仍处于高位,不仅已超过《
巴塞尔协议
》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
银行不良贷款
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如果考虑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数字相对保守的
因素
,那我国商业银行的
资产质量
更是可想而知。
表1-1
截至2003年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
单位:亿元人民币
银行名称
贷款
不良贷款额
不良贷款率
中国工商银行
29578.37
7598.78
21.56%
中国建设银行
17663.88
2679.60
11.90%
中国农业银行
19129.60
6982.03
30.07%
中国银行
18161.89
4085.31
18.07%
合计
84533.74
21345.72
25.26%

5. 结合实际谈谈不良贷款形成原因有哪些应如何加强不良贷款的管理

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抄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却迥然不同。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和信用与法律环境三个方面,主要经营管理者应树立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理念,同时应建立责权清晰、相互牵制的组织架构,前、中、后台部门应联动协作控制不良零售贷款。此外还应建立系统、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 一是信贷业务发展和贷款质量控制指标应有机统一的纳入到机构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去,所占分值比重不应差距过大。二是信贷前、中、后台部门应有明确的季度、年度信贷质量考核指标,如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清收额、不良贷款清收率等。三是信贷客户经理的绩效兑现周期应与贷款产品的风险暴露周期相吻合。

6. 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一、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
二、投融资体制约束版了银行自主经营权
三、商业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仍有混同不清
四、会计核算处理上的弊漏
五、通货膨胀造成企业虚盈实税,影响资金周转
六、囿于财务制度的限定,使积聚的不良贷款未能及时冲销
七、经济转制、结构变化,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带来贷款风险
八、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借机逃废银行债务
九、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人员素质不高
十、利率调整,利差缩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增大

7. 什么是不良贷款

最后采用和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借鉴和对比的方法,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预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帐面上提列坏帐损失准备。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信贷管理制度研究 资产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通过对上市前的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和信贷制度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建立完善的信贷制度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最后采用和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借鉴和对比的方法,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1.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估算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 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946亿元,下降4.56个百分点,已降至13.2%。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仍处于高位,不仅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

8. 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有哪些因素

贷款必须要满足其条件才可以进行贷款。
贷款申请条件:
1、要有固定收入内,要看工资明细;容
2、年满18-65周岁;
3、如果贷款用于经营或购车,要有担保人和抵押;
4、征信良好。
贷款申请资料:
1、贷款人身份证;
2、贷款人近半年征信信息,且征信信息良好;
3、贷款人名下近半年的银行卡流水,无中断;
4、贷款人居住证证明(租房合同、房产证、近三个月水、电、费煤气发票);
5、贷款人工作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
6、社保、保单、公积金月供也可贷款。
如果想贷更高的额度,可以做抵押贷款,例如房、车等。

9. 什么是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逾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帐面上提列坏帐损失准备。

阅读全文

与不良贷款是怎么形成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达微交易燎原外汇 浏览:136
我的理财额度 浏览:237
理财节是什么 浏览:363
2017年大学生贷款app 浏览:36
去家玩融资 浏览:704
优信行金融理财 浏览:66
什么是有限合伙理财产品 浏览:943
买了理财性保险个人破产了怎么办 浏览:874
金额理财师 浏览:772
2018年psl贷款 浏览:569
银行理财怎么 浏览:299
传嘉宝理财 浏览:972
道口贷理财 浏览:764
相融网理财 浏览:708
一年期理财收益 浏览:80
哲奔投资 浏览:938
三沙理财 浏览:616
新型理财产品 浏览:603
小喵理财 浏览:5
AG投资理财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