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和人为控制是种矛盾。
东西涨价,涨到一定程度,大家都不买了,那么东西就会自然降价。这种调节方式就要市场化,是按供求关系去调节。
人民币是钱,也可以看成是种资产,货物。只要是货物,那么就有供给和需求。按照供求关系去调节人民币利率那么就是市场化。
对外贸易的供求关系则由汇率调节。美国式的浮动汇率就是市场自由调节。
通俗点讲,改革就是让市场决定利率,不是人为的去控制它。
2. 人民币汇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是一回事吗
汇率和利率当然不是一回事。
汇制改革是汇率制度的改革,目前人民币是挂靠美元的,改革也只是每日的波动幅度有所扩大。
利率是存银行钱,银行要付给储户的利息水平,改革也只是给允许银行在官方的利率水平下有20%的浮动。
不过他们都属于金融改革中重要的部分,且利率和汇率的波动还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是一回事的,认为他们的相关性很大而已。
3.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将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利率定价权的改革。既往存贷利率均以央行基准利率为轴,存款利率封顶,贷款利率有底,对银行业实行完好的存贷差保护,以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性,而这也是过去十年间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但是,随着今年7月农行正式上市,银行系统改革的主要目的已由改善资产负债表转向提高服务和竞争力,这使得“十二五规划”期间内,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监管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对于银行而言,如果继续保持3%左右的存贷差,将削弱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的激励。削弱存贷差保护,意味着将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权从央行下放到各商业银行,促进商行间的竞争,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宏观审慎调控体系,维护竞争的秩序,帮助银行寻找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均衡点;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意味着人民币利率产品的多样化,增加利率产品的吸引力,进而言之即固定收益衍生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只有利率市场产品多样化,异质化,才能降低企业进入固定收益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门槛。扩大直融比例是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的主要方式,有助于将流动性导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而非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同时,对于银行自身而言,利率市场的扩大与深化有助于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在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中,不至于因目前分业经营的格局处于劣势地位;
第三,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可相互借力。利率是国内资金的价格,汇率是国内利用国外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客观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目前看来即人民币的升值提出了要求,同时,发达的利率市场所提供的人民币产品也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足够的吸引力。结合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目前基础货币的发行由于贸易及资本渠道涌入的国外资产而呈现失控状态,此种情况下,如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对于信贷的控制,则会导致基础货币发行情况的进一步恶化,最终使得经济发展的成果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可以预料的是,如若央行按照“十二五规划期间,利率市场化会有明显进展。”的时间表推进改革,则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也将于同期稳步推进,人民币升值势在必行。
4.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如何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体系;(3)中央银行作为利率调节的主体。
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一个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进而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但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利率的完全自由化,中央银行仍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基准利率,进而影响其他金融产品的定价。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我国在利率的管制上一直比较严格,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先后放开了我国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以及人民币贷款利率,目前仅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上限管理。人民银行已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呈加速推进态势,至今仅剩存款利率放开最后一步。
我国在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同时,多年来一直同步推进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自1996年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制开始市场化利率体系培育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有序推进: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现已初步建立了以SHIBOR为代表的短期市场基准利率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中长期市场基准利率;二是在利率双轨制背景下,通过创新存贷款替代产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夯实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基础;三是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推动中央银行逐步向利率间接调控方式转变,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
5.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什么
基准利来率是金融市自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是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基准利率的依据只能是货币政策目标。当政策目标重点发生变化时,利率作为政策工具也应随之变化。不同的利率水平体现不同的政策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最新基准利率链接:
6. 春节过后银行存款利率会上涨还是下降如何存款才能获得最高的利息
2018年受流动性宽松影响,市场利率是不断下降的,从余额宝的收益率也可以看出来,从4%以上一直跌到3%以下。
7. 目前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是多少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版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