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加权平均法单价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法是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具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拓展资料:
加权平均法,利用过去若干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同一变量的观测值并以时间顺序数为权数,计算出观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以这一数字作为预测未来期间该变量预测值的一种趋势预测法。
加权平均法可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贰』 加权平均价是什么意思
比如A队4个人,B队6个人,那么平均就是(4+6)/2=5人,这里的权数是0.5,对于每个队来说,乘上回0.5相加就是平均数。答
假设A队4个人都是小孩,每个小孩算半个大人,B队都是大人,那么总共的人数就是(0.5*4+6)/2=4个大人,这里A队前面的就是权数。
加权平均价和这个差不多,假设是股票哈,A股票有300股,每股
4元,B股票有700股。每股6元,那么加权平均价就是
300/(300+700)*4+700/(300+700)*6=5.4
其中A的权数就是300/(300+700),
B的权数就是700/(300+700)。
就是按照比重乘上价格的意思
『叁』 怎样算加权平均价
加权平均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对于我们在财会人员来说,这可是每月都要进行一次的操作。因为在会计工作中,加权平均法一般会被用来计算月末的成本结算。
加权平均法就是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对于贸易型公司来说,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将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我们举个例子来学习一下:
A企业的商品成本是30元,购买了10个,B企业商品的成本是20元,购买了20个,那我们买A企业商品和B企业商品的平均价格是多少呢?
普通人可能会直接用(30+20)/30,但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数量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而加权平均法里面涉及到的“权”,其实就是指数据出现的次数,在这个例子中,就是指购买的数量了。只有当各项数据一致的时候,他们的权重一样,则加权平均数就等于算术平均数,但在这个例子里显然不是,所以我们要用加权平均法来算,用所买的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具体的计算方法是:
(30*10+20*20)/(10+20)≈23元/个
『肆』 什么是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价是指用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平均计算的价格。
中文名称
加权平均价
用 途
进行平均计算的价格
归 属
统计学
实 例
石油价格计算等
『伍』 怎样用EXCEL表中求加权平均价
输入
=SUMPRODUCT(A2:A5,B2:B5)/SUM(A2:A5)
详见附图示例
『陆』 什么是加权平均价
加权平均是统计学的一个概念,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的频数称为权重,简单说就是,数值乘以频数再除以总数据个数 就是加权平均了。
加权平均就是,每个数乘以自己所占的份额(%),然后加起来的和。
比如:一种物品,它有A、B、C、D四种报价,各自的份额为20%,15%,30%,35%则加权平均数(价)就是(A*20+B*15+C*30+D*35)/100
黄金报价:
有最高价和最低价2种,其中最高价261.79,占57.3%;最低价255,占42.7%。
那黄金的加权平均价为:261.79*57.3%+255*42.7%=258.89
『柒』 加权平均价的公式
加权平均法是指企抄业以袭库存材料的数量为权数,平均计算其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发出材料存货的计价标准的一种方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一般于月末计算,因此,又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之称。其计算公式:
①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结存材料数量 本月收入材料数量)
②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现材料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例:现库存材料明细账所列圆钢为例,计算如下: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200 12800)÷(800 3000)=4.21(元/千克) 会.计奥.网
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100×4.21=4631(元) 会,计奥网
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简单,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比较合理,存货成本分摊较适中。但由于平均单位成本集中在月本一次计算,发货凭证的计价、汇总与登记等工作,也都必须因此而集中在月末进行,这既加重了月末核算的工作量,又影响核算的及时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人们又提出了另一种加权平均法,即移动加权平均法。
『捌』 加权平均价是什么
加权平均价是指用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平均计算的价格。
加权平均就是,每个数乘以自己所占的份额(%),然后加起来的和。
比如:一种物品,它有A、B、C、D四种报价,各自的份额为20%,15%,30%,35%则加权平均数(价)就是(A*20+B*15+C*30+D*35)/100
黄金报价:有最高价和最低价2种,其中最高价261.79,占57.3%;最低价255,占42.7%。
那黄金的加权平均价为:261.79*57.3%+255*42.7%=258.89
(8)加权平均价格扩展阅读:
加权平均法可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上月月末材料或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上月月末结存材料或产品金额/上月月末结存材料或产品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