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民币什么时候能取代美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
按照目前的情况是没指望了
泡沫经济体的货币,最终会和手纸一样
② 人民币能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吗
不得不说,美元至今为止在全球仍然享有霸权地位。或许是因为霸权位置坐得太久,所以也助长了美元的蛮横,以致遭遇越来越多国家的不满。但是,美元的霸权地位并非牢不可破,如果全世界除美国之外的国家都联合起来的话,彻底抛弃美元也并非不可能。如果有一天美元的霸权地位不再,甚至全世界的国家都不再使用美元,会发生什么?
如果各国不再使用美元,会发生什么?
首先,如果美元被抛弃,肯定需要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作为替代。这种新货币会是什么?虽然有人认为会是人民币,但从客观角度看,人民币还很难取代美元的位置,最有可能的应该是欧元。欧元是目前与美元实力最接近的货币,尤其是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有率上,欧元只比美元少了4%左右。
那人民币呢?不用怀疑,虽然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元一旦失宠,人民币的地位肯定会大幅提高,挤进前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全世界不再使用美元后,欧元可能会成为最大赢家,而人民币也将得到很大好处。
其次,如果全世界放弃美元,美国将遭到沉重打击。美国印了那么多美元,一旦美元失去国际货币的地位,美元毫无疑问将大幅贬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美国将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经济陷入萧条。而美国人现在欠的那么多债务可能几代人都还不完。所以,一旦全世界都不再用美元后,美国或许就会变成现在的委内瑞拉的样子,甚至更惨。
再次,中国也会受到一定波及。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国,中国每年可以从美国赚几千亿美元,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对中国的贸易和经济也肯定会有不利影响。而且中国还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都是以美元和美债的形式存在的。如果美元大幅贬值,这些外汇储备必然会受到很大损失。当然,去美元化毕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在这期间,中国可以逐步减小对美贸易和美元的依赖,把损失降至最小。
最后,美元如果失去霸主地位,中国将加速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算美元的地位没有被取代,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也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有了美元被取代这一出之后,速度会加快。如果以目前的经济增速,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大概还需要11年左右,可如果美国经济增长陷入停滞,中国经济继续维持现在的增速,只需6年时间就能赶超美国,就算中国经济增长下降至5%,也能在8年左右的时间赶超美国。
③ 韩祖平:人民币会取代美元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3日的表态暗示其将把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篮子,也就是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这样看来,总有一天人民币会取代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可能在11月30日的会议上对该传闻进行官方确认。我们估计IMF将给予人民币在这个篮子中大约13%的份额。今年7月,IMF提出了关于人民币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而中国也迅速回应把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包括把人民币的隔夜回购利率调整至即期汇率的水平(许多分析师把此举错误解读为蓄意贬值)。
相比起中国人均GDP上升至能和西方国家相提并论的速度,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会更快。当今全球97%的外汇储备都投资在四种货币上(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这四国的中央银行滥用它们的储备货币地位,通过量化宽松项目印制纸币,它们之所以这样做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这些政府无法推进那些致力于以供应来主导经济增长的改革。量化宽松政策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和(或者)货币贬值,反过头来,这些结果会导致全球严重缺乏完整的储备货币。上述种种都预示着人民币将快速被各国央行采纳。
人民币注定会取代美元成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而中国中央政府债券市场将成为固定收益债券的主要参考市场。由于中国人口比美国多不止四倍,其规模之大注定了上述预测将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中美两国人均GDP按照2011-2015年间两国各自的平均速度增长,也就是自从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的几年时间里的增速增长,那么中国的人均GDP将在2043年赶超美国。
若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人民币将被各国央行采纳,这将使其更加稳定,如此一来,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在过去几个月出售了大量美元以后,该银行10月将转为净美元买家。这意义深远。最终,我们已看到中国10月的通货膨胀率同比增幅仅为1.3%,这保证了相比现有的储备货币国家,中国政府债券的实际收益率比它们高很多。
④ 人民币真的能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吗
世界货币史可以概括为一种货币取代另一种货币的过程,下一轮站在国际货币舞台主角的将是人民币。未来15年内人民币将取代美元,这是基于历史事实的推断,也是出于中国自身利益考虑的抉择。
对于人民币未来趋势的质疑,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一是如克鲁格曼指出的那样,各国在货币使用上具有很强延续性,很难在短时间内转为使用其他货币。一个常用的论据就是在英国GDP总量落后美国的50余年内,英镑仍保持着货币上的统治地位。这就意味着即使今天中国在经济上取代了美国,也不代表人民币能在短期内取代美元地位。二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无论在深度、广度上都不足以支撑起一种国际货币,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目前对于资本账户的种种管制,也反映在金融产品的匮乏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三是中国政府能否给予国外投资者可信赖的产权保护,尤其是当中国自身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
总结:事实上,在东亚地区,已经出现了人民币超越美元地位的迹象。通过对比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这两个时间段,可以发现东亚10种主要货币中盯住美元的货币由6个下降至3个。与此相反,盯住人民币的货币由3个上升到7个。一升一降显示的是人民币在这一区域的地位正不断攀升。同时放眼世界其他地区,各国货币与人民币的联动性正不断提升,其背后原因是各国与中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⑤ 未来美元有可能被人民币取代吗
美元未来会被人民币取代吗?从美元取代英镑的过程看,人民币可能在64年后取代美元地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取代过程可能缩短至50年。
理论的东西就不再分析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很多都是在空谈。正因如此,才有了人民币15年内取代美元的说法。
短期内唱衰美元的声音可以休矣,不切实际的口号对人民币发展没有好处。只有正视二者差距,才能完成最终超越。
⑥ 人民币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世界货币,取代美元
预计在2050年左右,这个只是个大概是时间节点
⑦ 人民币什么时候能超过美元
人民币想要取代美元,需要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各方面都比美国强大。
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没有强大到足以使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或者像美元取代英镑那样,用人民币取代美元是不可能的,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
英镑是典型金本位制度,美元是典型的黄金货币制度,都有黄金作为他们的后背,人们相信美元和相信英镑,是相信他们背后的黄金,而中国人民币一开始就没有把黄金作为它的价值基础,就没有含金量。
人民币只是作为货币推出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显然走的国际化道路不可能像美元、英镑那样,只能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向资本项目可兑换。今年2月23号,央行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叫做加快资本帐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何泽荣认为,按照央行的报告,中国到2022年就实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而问题在于资本项目可兑换之线之后,也未必等不等于人民币国际化。
要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关键就是利益的市场化和汇率的市场化,而这两个市场化不是我们所能够完全控制的。因此他觉得最好不要设定一个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时间表,也不要去用利率市场化或者汇率市场化来完成解决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问题,因为中国还没有具备这方面的东西。
而目前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可实现面临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人民币开始兑换就面临这个难题,美元之所以能够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7年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实际上是就是美国对按欧洲经济经济恢复发展援助计划,因此美元之所以能够大量流向世界,特别是流向欧洲,有马歇尔计划起了很大作用,而我们中国现在虽然也对世界一些国家提供支持或者援助,但是我们还没有可能让人民币大量的流向世界各地。
第二,会受到美国的打压,如果说人民币要国际化,甚至人民币成为与欧元和美元一样的第三大货币的话,一定受到美元打压。
第三,中国现在宏观经济是不是已经具备了,或者能够承受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由于利率汇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