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2006中国人民币贷款增加额

2006中国人民币贷款增加额

发布时间:2021-05-22 12:47:32

Ⅰ 急求2000到2006年的财政'货币政策

央行2006年货币政策
如果把资金比作经济发展的血液,那么2006年中国的经济血液将会有多少呢?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南昌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解答了这一疑问。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这是央行确定的2006年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

根据最新的数据,2005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3%,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7%;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2万亿元。而2005年央行计划的调控目标是M1和M2增长率均为15%,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5万亿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彭兴韵对此的评价是: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央行计划的2006年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还是比较合理的。

从央行的预期调控目标看,今年的货币政策将偏松还是偏紧呢?彭兴韵表示:“很难用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如果以M2来衡量,从今年的计划和去年的实际看是偏紧的,但是从M1和新增贷款的增长来看,它又是偏松的。

他认为,央行之所以如此设定货币政策目标,首要出发点是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虽然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物价稳定、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事实上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还是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他说。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的宏观调控尤其是近两年主要起作用的还是货币政策调控,把资金供应控制在一定水平的出发点是保持物价水平比较平稳的增长,不要出现物价水平较大幅度的反弹。但是央行也要防止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担心的通货紧缩问题。这造成了今年的调控目标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他预测,今年实际的信贷增长可能要比去年还低。2004~2005年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行业的价格上涨比较快,虽然房地产稍微调整了一下,但从全国的角度来讲基本还是上涨;石油等原材料也在上涨,导致工业企业的利润上涨率在去年还是比较高的,银行在去年的信贷风险并不特别突出。到了今年,物价的走势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走势对信贷增长的影响将比较突出,一旦风险暴露,信贷增长可能受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还将取决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高的状况在今年继续维持下去,货币供应的高增长基本就是肯定的了。

而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从央行今年确定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来看,货币政策整体上在2006年是有所宽松的。

他说,货币政策既要看总量又要看结构。从总量来看,虽然信贷总额增速是在下降的,但是代表现实购买力的M1是增长的,另外新增贷款是企业可直接动用的资金,这一目标也高于去年实际增长数。

他认为,央行之所以要采取稍偏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担心经济下滑。从目前情况看,尽管经济增长率在9%以上,但是从反映经济景气的领先指标来看,经济可能开始进入一个下降通道。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上游价格(主要看大宗原材料价格)还是下游价格(主要看 C P I),2 0 0 5 年与2 0 0 4 年相比有大幅回落;第二,企业利润增速也在明显回落;第三,反映国内需求变化的进口也明显回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货币政策不择机进行调整的话,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速下滑,导致比较大的通货紧缩风险。

另外,M2与M1的差距在2005年持续扩大,只看M2的话资金是非常宽裕的,但实际上许多企业的资金很紧张。从今年调控目标看,央行正力图缩小M2与M1的差距,两者差距缩小会使企业资金偏紧的局面有所缓解。

Ⅱ 从2006年到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怎么算

经查,2006年1月28日5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为6.12%,那么,从1月28日到2013年8月19日,一共是7年6个月零22天,那么
利息=80000*6.12%/360*(7.5*360+22)=37019.20(元)
连本带利一共应付金额=80000+37019.20=117019.20元

Ⅲ 由图可知,中国GDP从2006年开始大幅增加,请告诉我用什么政策GDP是大幅增加!!^_^

既然是2006年开始,GDP增速提升,你可以看看我国“十一五”成就总结吧
简单来说,原因包括高附加值的三产比重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出口情况很好外汇储备剧增。至于政策,你看看形成上述3方面优势的政策,包括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方面的巨额投资、人民币汇率控制等等
http://wenku..com/view/b4045eedb8f67c1cfad6b8f1.html

Ⅳ 评述2006-2007中国货币政策

2006年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3日,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号),旨在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丰富外汇交易方式,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公告》宣布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OTC)方式,并保留撮合方式。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1月12日,与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2006]5号),明确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的管理办法,加快信用社区建设,推动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与信用社区建设的有机联动协调机制。

1月24日,发布实施《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6]27号)。开展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利于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工具,解决资产负债结构错配问题,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2月6日,向全国人大财经委汇报2005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21日,发布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2日,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开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定盘利率。有利于加强我国市场利率指标体系建设,增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完善市场收益率曲线以及推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第四次例会决定,对92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总额度为50亿元。

3月1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正式签署了国际货币产品交易合作协议。引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相关金融产品,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实践中提高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更加有效的进行国际货币汇率和利率的风险管理。

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06年第一季度例会。

4月13日,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0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4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5号公告,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服务贸易售付汇、境内居民个人购汇以及银行代客外汇境外理财、保险机构和证券经营机构对外金融投资等六项外汇管理政策。

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发〔2006〕121号),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

4月24日,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工作指引》(银发[2006]130号),进一步明确兑付考核标准和程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及时兑付专项票据资金。

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5月25日,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5月31日,发布2006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第五次例会决定,对江苏等6个省(市)辖内的18个县(市)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9.8亿元,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兑付工作正式启动。同时,对新疆等3个省(区、市)辖内34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额度为3.4亿元。

6月2日,颁布《中国人民银行外汇一级交易商准入指引》,为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外汇一级交易商提出了具体的执行办法。

4月27日、5月18日和6月13日,分别召开“窗口指导”会议,传达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要求商业银行统一思想,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合理均衡发放贷款,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06年第二季度例会。

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8%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暂不上调。

7月6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经纪公司进入银行间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6]231号),以规范货币经纪公司业务行为,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流动性,促进银行间市场的健康发展。

7月11日,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建住房[2006]171号),就外商投资房地产市场准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商经营管理、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等提出意见,并进一步规划和落实了监管责任。

7月13日,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06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8月1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8.5%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暂不上调。

8月9日,发布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9月15日起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执行4%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8月15日,召开“窗口指导”会议,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合理均衡发放贷款,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8月19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为0.85倍,其他商业性贷款利率下限保持0.9倍不变。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第六次例会决定,对江苏等6个省(市)辖内60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35.78亿元。同时,对新疆等2个省(市)辖内8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额度为3.26亿元。

9月11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拆借期限相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6]322号),延长存款类金融机构拆入资金最长期限至1年,拆出资金期限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对手方的拆入最长期限。

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规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06年第三季度例会。

10月16日,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06年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1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9%存款准备金率。

11月3日、12月8日,分别召开 “窗口指导”会议,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合理均衡发放贷款,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11月14日,发布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第七次例会决定,对江苏等7个省(市)辖内82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49亿元。

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06年第四季度例会。

12月25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3号”,公布《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进一步便利个人贸易外汇收支活动,明确和规范了资本项目个人外汇交易和相关外汇收支活动等。

12月27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关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451号),要求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相关金融服务工作。

12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独立清算所,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清算风险,提高清算效率和市场流动性。

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开始运行。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完)

Ⅳ 什么是新增人民币贷款

  1. 新增来人民币贷款自即新增贷款,新增贷款是用来反映我国金融机构向企业和居民发放的人民币贷款的增加额的一个统计数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向社会公布。

  2. 新增贷款的计算方式为:新增贷款=本期末贷款余额-上期末贷款余额。

  3. 新增贷款是指现有的贷款款额。

    A.其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① 传统行业多,新兴行业少;

    ② 一般贷款品种占比多,创新贷款占比少;

    ③ 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多,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少;

    ④ 实际用于铺底的多,用于周转流动的少。

    B.新增贷款结构主要表现有以下特点:
    ① 传统行业多,新兴行业少。
    ② 一般贷款品种占比多,创新贷款占比少。
    ③ 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多,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少。
    ④ 实际用于铺底的多,用于周转流动的少。

Ⅵ 历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多少或者告诉我每个月的,或同比增长多少,急,,,,

什么叫 贷款余额 ?现在银行的额度都不够用,没有余额。
一级城市一个支行能拿到几千万算好的,真贷的话,几个亿都不成问题。
2011年3月全国增长12.4% 主要是生产型贷款

Ⅶ 06年人民银行最高贷款利率是多少

年利率(%)
一 、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 5.22
六个月至一年(含) 5.58
二、 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 5.76
三至五年(含) 5.85
五年以上 6.12
三 、贴现 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按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加点。

注: 本利率从2005年3月17日起执行

Ⅷ 2006年1月1日至今的银行贷款利率变动过几次

中国人民银行
历年人民币贷款利率变动一览表

单位(%) 短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
调整日期 六个月(含) 六个月至一年(含) 一至三年(含) 三至五年(含) 五年以上
94年9月21日 10.98 10.98 12.24 13.86 14.04
95年9月21日 12.24 12.24 13.5 15.12 15.30
96年5月1日 9.72 13.14 14.94 15.12
96年8月23日 9.68 10.08 10.98 11.70 12.42
97年10月23日 7.65 8.64 9.36 9.9 10.53
98年3月25日 7.02 7.92 9.00 9.72 10.35
98年7月1日 6.57 6.93 7.11 7.65 8.01
98年12月7日 6.12 6.39 6.66 7.2 7.56
99年6月10日 5.58 5.85 5.94 6.03 6.21
02年2月21日 5.04 5.31 5.49 5.58 5.76
04年10月29日 5.22 5.58 5.76 5.85 6.12
06年4月28日 5.40 5.85 6.03 6.12 6.39
06年8月19日 5.58 6.12 6.30 6.48 6.84
07年3月18日 5.67 6.39 6.57 6.75 7.11
07年5月19日 5.85 6.57 6.75 6.93 7.20

Ⅸ 中国从2000年到2010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分别是多少

  1. 中国从2000年到2010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

    2010年5.73万亿元,2009年4.4万亿元,2008年3.01万亿元,2006年2万亿元,2004年1.59万亿元,2003年1.2万亿元,

  2. 个人房屋抵押贷款是指:

    (1)借款人以本人名下的房产抵押,向贷款人申请用于个人合法合规用途的人民币担保贷款,用途包括个人购房、购车、消费、经营及其他合规合法等多种用途。

    (2)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Ⅹ 央行: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898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3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3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83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1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82亿元。
11月11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披露了2020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据报告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898亿元,同比多增285亿元。
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于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9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5.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于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7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0.0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898亿元,同比多增28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3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3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83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13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1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82亿元。
到10月末,外币贷款余额为9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当月外币贷款增加238亿美元,同比多增250亿美元。同时,本外币存款余额21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10.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
10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3971亿元,同比多减634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956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8642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05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8亿元。
10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76.16万亿元,日均成交4.48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0.4%。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13%,比上月高0.33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22%,比上月高0.29个百分点。

阅读全文

与2006中国人民币贷款增加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庆新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843
证大无抵押贷款工作怎么样 浏览:795
凤竹纺织的股票行情 浏览:979
汇鼎理财群 浏览:624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