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4月1日稀土价格

4月1日稀土价格

发布时间:2021-05-22 23:44:10

A. 今年的稀土价格如何

肯定还会继续上涨,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中国稀土的替代

那么今年还会继续上涨

B. 稀土一顿多少钱

稀土分轻稀土和重稀土,包括15个镧系元素和钪.钇共计17个元素,不同元素有不同价格,如在去年十一月稀土氧化铕毎公斤1.8万元.氧化钐每吨价才7万元.前年十一月氧化铕每公斤0.3万元,氧化钐每吨1.8万元.另外还根据含量.运费和釆购数量等才能精确定价.

C. 5.矿产品价格

(1)矿产品价格总体上升三成

2010年,矿产品价格呈现迅速回弹之势,综合价格水平同比增长28.3%(图44)。三季度价格虽有所回落,但进入四季度矿产品价格重新上扬,部分矿产品价格逼近甚至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首先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年同期矿产品价格比较低,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回暖,矿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其次是一季度以中国等“金砖四国”经济的较快稳定运行,拉动了矿产资源的需求;再次是4月开始的房地产新政和6月开始的节能减排风暴暂时压制了矿产资源的需求造成三季度矿产品价格有所回落,进入四季度随着被压制需求的释放价格开始回升。从月度看,重要能源和金属矿产品价格铝略有回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处于高位盘整状态;重要非金属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进一步回落,但三季度开始呈现摆脱金融危机之势,价格趋于上扬。

图 44 矿产品年度综合价格变化情况

(2)能源价格上涨较快

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大庆原油现货价格全年平均为78.1美元/桶,同比增长45.5%;从月度来看,呈波动上行态势。从1月的76.9美元/桶上扬至4月84.4美元/桶,之后回落至7月的72.7美元/桶,8月开始缓慢上涨,12月均价涨至91.2美元/桶,12月30日一度高达93.7美元/桶(图45)。同期,美国纽约原油现货均价为78.4美元/桶,同比增长31.6%;从月度看,呈现振荡调整状态,从1月的79.2美元/桶涨至4月的84.4美元/桶,再回调至5月的73.6美元/桶,6月开始上扬至12月的89.1美元/桶,12月31日一度高达91.4美元/桶,2011年1月18日冲至97.3美元/桶。油价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美元走弱,刺激了市场对原油期货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预期看好引起的。因为2010年全球原油供需平衡。根据IEA最新的报告,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是8660万桶/日,比2009年增加160万桶/日。原油需求的增量主要来自于非OECD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的非OECD国家,需求增量占世界需求增量的一半以上。而OECD国家特别是欧洲地区的OECD国家由于需求较弱,原油需求量反而比2009年降低了10万桶/日,仅为4540万桶/日。年内原油价格的调整主要原因是希腊债务危机,整个欧洲经济的不景气,美国实体经济复苏难有显著起色,吉尔吉斯斯坦和朝韩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伊朗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坚持对伊朗实行制裁,伊朗威胁如果美国进一步加强制裁,其可能会中断石油出口。尽管OECD国家充裕的库存和OPEC600万桶的剩余产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伊朗中断出口的担忧,但伊朗问题如果恶化仍会刺激国际原油市场敏感的神经。伊拉克自2003年海湾战争后国内教派冲突频繁,局势动荡。另外,欧洲、美国及中国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也是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

图 54 水泥价格变化

D. 中国稀土主要出口哪些国家 中国稀土出口现状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稀土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稀土资源是我国具有优势的矿产品之一。作为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在稀土市场上占有92%以上的份额。但一直以来我国处于稀土出口量不断增加,而价格却不断下降的尴尬局面。为改变中国在稀土出口上的被动局面,我国对稀土出口逐步采取了出口配额、出口关税等措施。本文将对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特点

1.1 收紧出口配额

商务部2007年开始对稀土出口实行指令性规划,减少稀土出口,对符合稀土出口资质的企业发放相应的配额。图1为2008-2013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变化图。图中显示自2008年至2011年中国的稀土配额逐年下降,直到2012年稀土配额开始回升,2013年保持增长。

1.2 征收并不断提高出口关税

我国从2007年起对稀土征收出口关税,在2005年以前对稀土出口实施的是鼓励性质的出口退税政策,从出口退税转变为出口关税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逐渐重视对稀土重要原料的保护。

2005年5月1日,中国取消了对稀土的出口退税制度。2007年我国开始对稀土实施出口征税政策调整了稀土出口税率。2008年1月1日,将稀土产品出口税率上调,最高税率调整为25%。2011年1月1日起,为规范稀土出口,中国大幅提高了稀土产品(主要是中、重稀土)的出口关税,金属钕的出口税率由15%提高到25%;并首次对金属镧、金属铈、氯化镧及按重量计含稀土元素10%以上的铁合金征收25%的出口关税;对氟化铽、氟化镝、氟化镧、其他氟化稀土等产品征收15%的出口关税;其他产品的关税保持不变。同年还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税额上调幅度达10倍之多。根据《2014年出口关税实施方案》,39个中重稀土的税目条文中,征收25%关税的税目条文有21个,约占54%。我国现阶段正逐步限制中重稀土的资源输出,以达到保护本国资源和完善市场机制的效果。

1.3 设置行业准入门槛

201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从生产布局条件、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置稀土行业准入门槛。比如,根据该准入条件要求,轻稀土矿山企业生产建设规模的年处理矿石量应不低于30万吨;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应不低于3000
吨/年。同时企业需要建有完备的三废处理系统,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不得采用氨皂化工艺等。从设置行业准入门槛规范稀土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稀土出口量。

2 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效应分析

2.1 出口管制政策对出口量变动的影响

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稀土实行出口配额管制,从初期的宽松管制政策,到如今的严格管制阶段,管制力度不断加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稀土的出口。

图2为2008-2013年稀土出口量与出口配额的双y轴趋势变化图,左y轴为出口量变动范围,右y轴为出口配额变化范围,x轴为年份。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出口量明显受到出口配额限制。总体上看来,稀土的配额管制措施是造成稀土出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出口管制政策对出口价格变动的影响

中国管制政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稀土价格:一是缩减出口配额制度,通过控制稀土出口的总量,引起稀土价格的上升。二是提高关税税率,对稀土原材料及简单加工产品的出口征税,而且逐年提高税率,从而增加稀土产品的出口成本,使得稀土出口企业减少稀土出口,进而引起稀土价格的上升。

图3为2003-2013年稀土出口价格与出口量的双y轴趋势变化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出口量与出口价格走势整体呈反向关系,出口价格的增加引起出口量的降低。由于中国的稀土关税措施是导致稀土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严格管制阶段,实行征收、上调稀土出口关税的措施,使得稀土出口价格迅速提高,缩减了稀土产品的出口量。

2.3 出口管制政策对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

价格贸易条件(NBTT)显示一国在一段时期内出口商品的进口盈利能力,价格贸易指数可表示为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NBTT=PX/PM

其中,PX表示一同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本文选定2007年作为基期,出口价格指数PX为当年出口价格与基期出口价格之比,进口价格指数PM为当年进口价格与基期进口价格之比,设定基期2007年的NBTT为1。

如果NBTT大于1,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改善.NBTT小于1,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

本文利用海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2007—2013年稀上价格贸易条件。如图4所示2007—2013年稀土价格贸易条件总体呈改善趋势,稀土产品出口价格贸易指数深受政策影响。布宽松的鼓励山口政策下,稀上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下则促使稀土出口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改善。

3 我国稀土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稀土出口采取的管制措施,本质上只是控制资源的出口,保护本国自然资源。这些措施应与限制国内生产消费一同实施,才不违反WTO规则。而中国在限制“准出”的同时,并没有对国内进行同等限制。在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国内对于稀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不高。不仅国内的稀土产业本身存在大量问题,而且相关的下游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提高。

3.1 稀土开采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人、企业非法开采中国稀土。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只有国务院或者省级国土主管部门才有采矿审批权,且一个采矿证只能有一个开采点,擅自增设开采点的行为即为违法。然而,在短期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和个人无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导致稀土的非法开采十分严重,破坏了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稀土产业集中度低,稀土流失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缺乏战略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了多方参与开发的混乱局面,而各环节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上下游之间无联系纽带,部分资源品种无法有效利用,资源浪费极大。

而过于分散的格局和现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监管体系,也为不少稀土企业违规运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加上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使得中国稀土企业在对外报价时往往竞相杀价,国外买家往往使用最低价就能购买大量的稀土。

(3)稀土开发严重破坏环境。

由于我国稀土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部分稀土行业环保投入少又缺乏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设施,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一是开采环节对植被的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影响;二是稀土分离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若不慎落入农田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流入河中则会对水生物产生极大的危害。三是稀土尾矿中的放射性元素具有辐射污染,对人、畜、农作物具有危害。

3.2 稀土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端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不足。

中国虽是稀土生产大国,然而对稀土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投入不足,导致稀土应用技术含量低,跟踪仿制多,独立创新少。在“原矿、精矿、分离产品、功能材料、器件、实用商品”这样一个稀土产业链中,中国在原矿分离产品环节上做得较为出色,但后续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极为有限。而稀土的最大价值恰恰在于从功能材料到器件再到实用商品这几个环节。由于中国处于稀土产业链的低端,大量出口低级产品的同时,利润却极低。

(2)外资企业变相交易

为保护稀土资源,中国政府对为外资进入中国稀土行业有严格的规定,禁止外商在中国境内建立稀土矿山企业,但允许外商投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限于合资、合作),同时鼓励外商投资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项目。简言之,外资企业虽在国内被禁止涉足矿山开采和初加工领域,但在深加工环节不受限制。而正是这种规定,使得外资有利可寻,在中国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地规避了中国出口配额的限制。

3.3 稀土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1)稀土配额加重稀土外流,同时配额倒卖严重。

我国的配额计算方式,使得企业为使出口资质达标、争夺出口权重,而逐渐偏向出口昂贵的且稀有的稀土元素,最终出现国内储量丰富且价格较低的稀土过剩,而国内储量稀少、价格昂贵的稀土管不住的现象。国家的本意是保护国内稀缺的稀土元素,而最终出现鼓励企业出口稀有稀土元素的反效果。

一个地区稀土的配额分配量是根据上一年度稀土产品的销售额、出口额来决定的。为了争夺宝贵的配额,有的企业尽量压低稀土价格,扩大自己的销售额和出口额,从而在来年获得更多配额,以配额交易来弥补在产品上的缺失,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中国稀土的出口秩序。

(2)走私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我国政府逐步收紧出口配额,稀土出口量明显缩减,但长期依赖中国稀土的日韩及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需求增加,为中国稀土走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于稀土出口配额针对的是初级产品,而稀土合金在出口时并不受配额限制,因而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将国内的稀土简单加工正大光明变相走私出境,这种新型的走私方式更难以监管。

3.4 对企业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分布零散,监管部门职能重复,监控管理困难。

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对稀土的监控管理力度,但因为我国稀土资源大多处于边远山区,而监管机构大多位于大城市,导致监管出现很多盲区。而从稀土矿山开采到出口,在国家层面涉及的管理机构就有国土资源部、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环保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这些机构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和指挥,更使各自的监管困难重重。

(2)行业组织缺位。

行业组织具有民间性、自律性、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填补政府和企业职能的空白。然而,作为一个稀土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的稀土行业却一直没有一个自己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进行协调工作,只有几个地方性的行业协会,基本上各自为政、分而治之,根本无法发挥大的影响力,无法有效整治稀土行业。

4 对稀土产品市场的相关建议

4.1 稀土开采方面

(1)严控稀土矿开采,整治稀土产业混乱局面。

国家有计划的开采、实施总量控制予以宏观调控,有利于维护稀土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稳定、均衡的供求关系。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季报进行严格审核,并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国家总体战略利益。

严厉打击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的行为,深入清理超越批准范围采矿、超量开采的行为,全面查处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行为,严厉查处越权审批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2)全行业整肃,采矿权向国企集中,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国家应对矿山加以整治,将国内稀土矿的开采权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同时开展稀土开发秩序专项整治,重点地区集中整治乱采滥挖行为,扭转部分地区的混乱局面,建立长期监管机制。

对分离企业进行重大重组,逐渐构建以若干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3)制定环保标准,走可持续发展方式。

要提高中国稀土在世界上的地位,实现由稀土大国到稀土强国的转变,必须切实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稀土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标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2 稀土加工方面

(1)着力产业由低端走向高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应支持和鼓励稀土深加工和应用产业发展,努力营造规模优势,培育一批新型产业。鼓励稀土深加工企业投入资金和吸引研发人才,提高稀土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促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稀土产业良性发展的目标。

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稀土产业的增长方式。同时下力气搞好稀土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力争研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优先支持拥有一定研发力量和研发团队的企业,开辟新的稀土应用领域,研究新的生产工艺,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

(2)对外资限制与鼓励并重。

鼓励外资进入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等项目,在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的稀土项目中,凡涉及矿山的资产及业务不能进入合资范围。国家对外资的限制,将使外资无法进入上游的初级产品领域,不得不进入到下游的加工应用领域,这将对提高中国稀土产业的整体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4.3 稀土销售方面

(1)改进配额制度。

17种稀土元素不能使用单一的配额指标,可将稀土元素按照其稀缺程度,分解成多个标准。利用标准的差异性体现稀土的稀有程度,保证配额计算方式和实际保护意义相统一。

(2)加大走私查处力度。

稀土作为国家重点控制的出口商品,应作为海关重点稽查的对象,加大海关监管力度、提高货物查验率。对稀土走私者进行严惩,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4.4 企业监管方面

(1)全面整合稀土产业链,形成有关部门的协调机制。

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加强对稀土进出口的宏观指导,协调好国内各大贸易商的关系。同时,要发起全产业链的整合,调动起金融、物流、生产、贸易的多个环节。协调各大企业和进出口商的关系,建立进出口联盟,完善统一对外谈判机制,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

(2)建立统筹性稀土协会。

建立一个统筹全国稀土生产企业并有效实现南北联合的稀土协会,是稀土行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组织条件,协会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指导、市场调研、行业管理、中介服务、贸易摩擦预警等,还可以以组织的形式对稀土行业的重点问题如出口价格、出口配额等施加更大的影响,从而使中国稀土产业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E. 矿产品价格

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美债争端、日本地震及地缘政治冲突等事件笼罩全球市场,矿产品价格高位剧烈振荡。2011年,矿产品价格比上年进一步上扬,综合价格水平同比增长11.6%(图42)。但在三季度出现明显回落。矿产品价格的高位波动,支撑了矿业市场的繁荣,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矿业,有利于矿业的加速发展,能够更多的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涨的矿产品价格推高了通货膨胀,大幅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本,成为未来经济发展预期下调的重要因素。

图51 水泥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国研网

F. 稀土金属

崔荣国

2005年世界稀土矿产品产量25万t,同比增长15%。世界稀土矿产品消费量10万t,同比增长12.6%,供应量远超过需求量。主要消费国为中国、日本、美国等。预测未来几年电子、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对稀土的需求将会增加,年增长率平均可达3.2%。

一、储量和资源

已知含稀土的矿物约有200余种,但已开采利用的仅10种左右,其中轻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有:磷钇矿、褐钇铌矿、钛铀矿等。除中国外,独联体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地都有较丰富的稀土资源。自2002年开始,由于中国和巴西公布的稀土资源数据与以往有较大的变动,致使美国地调局估计的全球稀土储量由10000万t调整为8800万t,储量基础仍保持15000万t(表1)。世界稀土资源丰富,可长期满足世界的需求。

表3 美国、中国、世界稀土消费量 单位:t(REO)

注:1992~2005年美国视消费量数据引自美国地调局Minerals Commodity Summaries相关年度的统计;1992~2005年中国消费量引自《中国矿产资源年报2005》;世界总消费量参考了Judith Chegwidden、姚钰、林成河等及中国稀土在线的文献资料;NA表示资料暂缺。

我国自1998年起稀土消费量就已超过美国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国稀土产品消费量为51900t,同比增长55.3%,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1.2%。其中,高科技材料的用量为2.5万t,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7.5%;冶金及机械9738t,占18.8%;玻璃和陶瓷6500t,占12.5%;石油与化工6000t,占11.6%;农业、轻工和纺织5000t,占9.6%。

日本是世界上稀土研究开发水平最高的国家,其稀土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永磁体、荧光粉、镍氢电池、抛光粉和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上。按视消费量统计,2005年美国视消费量为15000t,同比下降8.5%,居世界第三。欧洲稀土年消费量约10000t,主要消费领域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玻璃抛光粉等。

四、贸易和市场

世界稀土贸易主要在稀土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我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稀土出口国的特殊地位,不仅是世界第一稀土出口大国,也是高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国。在世界稀土市场上,我国是唯一能够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中国稀土产品出口主要流向日本、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和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一方面从中国、法国、印度等国家进口稀土,另一方面向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稀土产品。2005年美国稀土产品进口量为22351t,同比下降4.9%,美国稀土金属和化合物进口源主要为中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出口量为9680t,同比下降20%,主要是因为德国、加拿大、爱沙尼亚和日本的进口量下降引起的。

日本没有稀土资源,需利用进口稀土原料来发展其稀土产业。2005年稀土产品产量为9030t,进口量为31106t,同比增长16.2%,其中稀土化合物和稀土金属进口量增长,而钇的进口量下降。来源于中国的进口量为27279t,占87.7%。来源于其他进口来源包括美国、法国、印度、爱沙尼亚、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瑞典、丹麦、奥地利、德国、挪威等地。

价格方面,2000~2005年中国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稀土市场仍处于低谷时期。其中,金属钐(Sm≥99%),2005年价格为100~140 元/kg,保持不变;金属铈(Ce≥99%),35~40元/kg,同比下跌11%;氧化镧(La2O3≥99%),12~26 元/kg,同比下跌20.0%;氧化铕(Eu2O3≥99%),1800~2200元/kg,同比下跌21.4%;只有金属钕,Nd≥99%,价格上涨为95~105元/kg,同比增长31.9%。主要原因是稀土产品过剩,各厂家削价竞销所致。

美国国内市场价格比较平稳,2004~2005年变化不大。2005年氟碳铈矿精矿价格为5.51美元/kg,保持不变,独居石精矿价格保持0.73 美元/kg。而进口价格上升的产品有:稀土金属,从5.22美元/kg上升到6.68 美元/kg。进口价格下降的产品是铈化合物(不包括氯化铈),从4.67美元/kg下降到3.27美元/kg;氯化稀土,平均进口价从2004年的2.41美元/kg下降到2.37美元/kg。其他产品2005年进口价基本与2004年持平。

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格也比较稳定,与2004年相比,2005年价格基本未变(表4)。

表4 2005年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 价格单位:美元/kg

资料来源:Minerals Yearbook,2005。

五、展望

近年来,稀土产品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并且在2001年下半年还出现了价格战,不仅导致了某些产品价格下跌40%以上,而且给产品的利润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迫使许多效益不好的企业破产,即便是现存的企业其大多数也在极低的利润下运作,2003年稀土的消费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产量仍然过多,导致价格持续低迷。

根据美国商业通讯公司的分析,似乎这种状况在2003年已经到达最低点,预计境况即将出现扭转。特别是随着汽车、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移动式电子装置需求的增长,稀土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尾气催化剂、永磁体和充电电池中的应用将会持续增加。在未来几年,用于永磁体以及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钕、铈的需求量将会以较大的幅度增加。Ni-MH电池、医疗设备、传感器以及牙科与外科用激光器对稀土需求也会增加。磁制冷将会商业化。掺铒(Erbium-Doped)光导纤维将进入新一轮需求旺期。

因此,美国商业通讯公司预测,今后几年全球对于稀土的需求将以平均每年3.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将达9万~10万t。届时,全世界稀土的产值将达20亿美元。增长强势的行业有电子、永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

主要参考文献

[1]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7

[2]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U.S.Geological Survey,Minerals Yearbook,2005

[3]Jane Spooner,Rare Earths.Mineral Annual Review,2006

[4]稀土信息,No.1~No.3,2006

[5]稀土信息,No.1~No.3,2007

[6]香港第二届国际稀土会议闭幕——中国稀土发展势头强劲.中国稀土在线:http://www.cre-ol.com/aboutus/meeting/0328b.htm

G. 稀土期货 稀土金属期货

你要明确你是要做期货,还是现货,这是两个不同的平台
期货相对风险较大,行情走势快,专资金相对较高,属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
现货平台相对稳定,风险较低,适合新人及大众参与。
支持国家,这个口号不太正,能在盘中稳定赢利,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支持

H. 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政策

我国稀土生产采取产量配额制。据官方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稀土产量配额为66000吨,相当于2019年全年生产配额的50%。但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数字已经较去年同期的60000吨增加了10%。而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0年4月份,我国稀土出口为4316.7吨,同比出口量持平。2020年我国1-4月的稀土出口量为15357.3吨,同比下滑1.7%。由上述数字可以得知,我国并未对稀土出口有所限制。需指出的是,在疫情之下,工信部日前发文要求做好稀土行业惠企政策对接落实工作,对该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

I. 稀土有什么用处

1、军事方面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

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2、冶金工业

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中,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并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铁合金、稀土硅镁合金作为球化剂生产稀土球墨铸铁,由于这种球墨铸铁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被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稀土金属添加至镁、铝、铜、锌、镍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

3、石油化工

用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因而取代了硅酸铝催化剂用于石油催化裂化过程;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为助催化剂,其处理气量比镍铝催化剂大1.5倍;在合成顺丁橡胶和异戊橡胶过程中,采用环烷酸稀土-三异丁基铝型催化剂,所获得的产品性能优良,具有设备挂胶少,运转稳定,后处理工序短等优点;复合稀土氧化物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环烷酸铈还可用作油漆催干剂等。

4、玻璃陶瓷

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超导陶瓷、压电陶瓷、导电陶瓷、介电陶瓷及敏感陶瓷等。

稀土氧化物或经过加工处理的稀土精矿,可作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片、显像管、示波管、平板玻璃、塑料及金属餐具的抛光;在熔制玻璃过程中,可利用二氧化铈对铁有很强的氧化作用,降低玻璃中的铁含量,以达到脱除玻璃中绿色的目的;

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其中包括能通过红外线、吸收紫外线的玻璃、耐酸及耐热的玻璃、防X-射线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并能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被广泛用于陶瓷工业。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功能复合陶瓷备受关注,稀土掺杂在功能复合陶瓷的开发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浙江大学陈昂等,采用常规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YBa2Cu3O7-x和铁电陶瓷BaTiO3复合,获得了铁电性与超导性共存的YBa2Cu3O7-x-BaTiO3系复合功能陶瓷,其电导特性符合三维导电行为,并当YBa2Cu3O7-x含量较高时呈超导性。

华中理工大学周东祥等的研究指出,LaCoO3-SrCoO3系和LaCrO3-SrCrO3系复合功能陶瓷,可用作磁流体电机的电极材料和气敏材料;而在NTC热敏复合材料NiMn2O4-LaCrO3陶瓷中,新化合物LaMnO3导电相决定着陶瓷的主要性质。

智能陶瓷是指具有自诊断、自调整、自恢复、自转换等特点的一类功能陶瓷。如前所述在锆钛酸铅(PZT)陶瓷中添加稀土镧而获得的锆钛酸铅镧(PLZT)陶瓷,不但是一种优良的电光陶瓷,而且因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即体现出形状自我恢复的自调谐机制,故也是一种智能陶瓷。

智能陶瓷材料概念的提出,倡导了一种研制和设计陶瓷材料的新理念,对拓宽稀土在近代功能陶瓷中应用极为有利。近年的研究还表明,稀土在生物陶瓷、抗菌陶瓷等新型陶瓷材料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由于稀土元素可与银、锌、铜等过渡元素协同增效,开发的稀土复合磷酸盐抗菌可使陶瓷表面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从而增强了陶瓷的抗菌性能。

稀土陶瓷颜料主要是指五种色相的组合着色锆英石基稀土陶瓷颜料。

它可用作彩釉砖、外墙砖、地砖等建筑陶瓷的装饰材料,尤其适用于卫生洁具陶瓷制品的彩饰,还可用作瓷器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的色基。组合着色锆英石基稀土陶瓷颜料,是以二氧化锆、二氧化硅为基质材料,以过渡元素和稀土元素为组合着色剂,添加少量矿化剂,经高温900~1150℃固相反应合成。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色相有红、黄、蓝、绿和灰,稳定性小于或等于1280℃最高可达1300℃),适应气氛为氧化焰,颗粒直径小于15μm的不少于92%,大于30μm者为零新材料

稀土钴及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被广泛用于电子及航天工业;纯稀土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铁化合而成的石榴石型铁氧体单晶及多晶,可用于微波与电子工业;用高纯氧化钕制作的钇铝石榴石和钕玻璃,可作为固体激光材料;稀土六硼化物可用于制作电子发射的阴极材料;镧镍金属是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贮氢材料;

铬酸镧是高温热电材料;当前世界各国采用钡钇铜氧元素改进的钡基氧化物制作的超导材料,可在液氮温区获得超导体,使超导材料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稀土还广泛用于照明光源,投影电视荧光粉、增感屏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复印灯粉;在农业方面,向田间作物施用微量的硝酸稀土,可使其产量增加5~10%;在轻纺工业中,稀土氯化物还广泛用于鞣制毛皮、皮毛染色、毛线染色及地毯染色等方面。

5、农业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养分吸收。稀土还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还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强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大量的研究还表明,使用适当浓度稀土元素能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转化和利用。玉米用稀土拌种,出苗、拔节比对照早1~2天,株高增加0.2米,早熟3~5天,而且籽粒饱满,增产14%。大豆用稀土拌种,出苗提早1天,单株结荚数增加14.8~26.6个,3粒荚数增多,增产14.5%~20.0%。喷施稀土可使苹果和柑橘果实的V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均有所提高,促进果实着色和早熟。并可抑制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降低腐烂率。

(9)4月1日稀土价格扩展阅读:

稀土(Rare Earth),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 种稀土矿。最早发现稀土的是芬兰化学家加多林(John Gadolin)。于1794 年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中分离出第一种稀土“元素”(钇土,即Y2O3),因为18 世纪发现的稀土矿物较少,当时只能用化学法制得少量不溶于水的氧化物,历史上习惯地把这种氧化物称为“土”,因而得名稀土。

根据稀土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不同的离子半径可产生不同性质的特征

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

重稀土包括: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按矿物特点分类:

铈组(轻稀土)—镧、铈、镨、钕、钷、钐和铕;

钇组(重稀土)—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钪。

按萃取分离分类:

轻稀土(P204弱酸度萃取)—镧、铈、镨、钕;

中稀土(P204低酸度萃取)—钐、铕、钆、铽和镝;

重稀土(P204中酸度萃取)—钬、铒、铥、镱、镥、钇。

中国的稀土储量最多时占世界的71.1%,目前占比在23%以下。

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后必须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的角色,结果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

日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四处寻找能够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源。东京计划投资12亿美元用来改善稀土供应状况。日本已经与蒙古闪电达成协议,从本月起开发该国的稀土资源。另一稀土消耗大国韩国也有类似的计划。本月初,韩国宣布将投资1500万美元,在2016年前储备1200吨稀土。

阅读全文

与4月1日稀土价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
上市再融资概念 浏览: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