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资金的定义

资金的定义

发布时间:2021-05-23 19:23:35

㈠ 请问资金的定义是什么

狭义的理解,资金就是指钱,银行存款和现金、以及可以立即变现的各种票据。广义资金的定义,是指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包括资本金和资本溢价,未分配利润等。

㈡ 请问资金的定义和资本有什么区别

资金是指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债券等,其目的为了支付,或是一种价值的储存和中介方式。

而资本则不同了,资本是专用来投资的资金,其目的是为了完成资本-->生产-->(资本+剩余价值)的过程(即西方经济学中的投资过程),从而获得利润或者叫剩余价值,简单讲就是为了钱生钱。

资金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货币
资本中的一部分是资金.还可以是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
资金只有成为企业注册资金后,才能转化为资本.

㈢ 资金的基本含义

对于资金的定义有很多,有以下表述:
(1)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
(2)资金是以货币表现,用来进行周转,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以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资金是用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有价值的物资和货币。
(4)资金是国民经济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共性,那就是资金是一种货币表现,是流通中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
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运动保存并增加其自身价值的价值。是社会主义公有资产的价值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满足全社会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手段,体现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关系。
资金的分类方式主要有:
①按分配的形式,可分为通过财政收支形式而分配的财政资金和通过银行信贷形式而分配的信贷资金。
②按用途可分为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和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
③按融资平台来会选择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融资平台投融界提供了资金信息。
④按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情况,可分为表现为房屋、机器设备等的固定资金和表现为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商品、银行存款等的流动资金。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资金,都必须参与社会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资金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存价值并使原有的价值得到增值。
企业的资金来源于贷款、债券发行和股东出资等渠道。
把低成本资金引入实体经济
在当前的金融体制下,低成本融资能否进入实体经济还相当不确定,需要靠制度安排来保证。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前提,是中央政府对“实体经济”做出严格界定,建立起化解弱势行业及企业融资困难保障机制,制定严格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法律制度。
确保经济有质量的增长,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一条重要途径。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几个基本条件。比如界定清楚什么是实体经济,比如金融体系运作必须有效,比如不同融资工具之间必须具有替代效应,采取市场化方式而不是政府主导等等。若没有这些基本条件,融资成本降得再低,这些资金是否会进入实体经济仍是相当不确定的。没有这些基本条件,低成本融资不仅无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反而会吹大资产价格泡沫。

㈣ 资金筹集的定义

资金筹集是指公司从各种不同的来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筹集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这些资金由于来源与方式的不同,其筹集的条件、筹集的成本和筹集的风险也不同。因此,公司理财中对资金筹集管理的目标就是寻找、比较和选择对公司资金筹集条件最有利、资金筹集成本最低和资金筹集风险最小的资金来源。
资金筹集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活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资金企业将难以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谓筹资,是指企业根据生产、对外投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市场,运用筹资方式,有效的筹集企业所需要资金的财务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起点,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应科学合理地进行筹资活动。

㈤ 资金的概念

资金(funds)

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运动保存并增加其自身价值的价值。是社会主义公有资产的价值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满足全社会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手段,体现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关系。

资金的分类方式主要有:

①按分配的形式,可分为通过财政收支形式而分配的财政资金和通过银行信贷形式而分配的信贷资金。

②按用途可分为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和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

③按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情况,可分为表现为房屋、机器设备等的固定资金和表现为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商品、银行存款等的流动资金。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资金,都必须参与社会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资金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存价值并使原有的价值得到增殖。

㈥ 资金流的定义是什么

资金流的定义指的是在供应链成员间随着业务活动而发生的资金往来。

资金流作为电子商务的四个构成要素之一,是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作为电子商务中连接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纽带,银行是否能有效地实现电子支付已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

在常见的B2C交易中,持卡顾客向商家发出购物请求,商家将持卡人的支付指令通过支付网关发给银行的电子支付系统;银行接着通过银行卡网络从发卡行获得批准,并将确认信息再从支付网关返回商家;商家取得支付确认后,向持卡人发出购物完成信息。剩下的工作就是银行系统内部的资金拨付和行间结算。

(6)资金的定义扩展阅读:

贸易资金流具有的特征

1、预付性

资金的投入都带有预付性或垫支性。贸易组织从事贸易经营活动,必须垫支两部分资金:

①为购进商品而垫支相应的资金量;

②为购置流通手段和预付流通费用而垫支的资金量。这两部分资金的投入都带有预付性质,是贸易部门开展经营活动的必要前提。

2、周转性

资金流运行是直接同商品购销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在发达形式的商品交换中,其运动公式为:G—W—G—W—G…。这个过程表明,易资金运动必定经过货币一商品和商品一货币两个交换阶段,按照货币一商品一货币的形态变化,不断反复地循环和周转运动。

贸易资金正是通过不断地循环和周转运动,使商品流通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保持连续不断。贸易资金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贸易资金运行正常,商品流通运行畅通,贸易企业经营效益也越好。所以,贸易资金周转运动是其发挥功能作用的重要条件。

3、补偿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去的货币,必须流回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

这就是说,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问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商品经营者投入到流通中的商品资金仅仅是一种暂时的垫支,随着商品的出售,经营者预付的货币会重新回到经营者的手中。贸易组织垫支资金的回收,就是贸易资金的补偿。

4、增值性

资金流在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价值量,使其在起点和终点的货币量不同。通常情况下,终点的货币量大于起点的货币量,即经营者在收回货币时可以得到一个增值。这是贸易资金运行的本质要求。

㈦ 关于资金的定义理解

资金是指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债券等,其目的为了支付,或是一种价值的储存和中介方式。

而资本则不同了,资本是专用来投资的资金,其目的是为了完成资本-->生产-->(资本+剩余价值)的过程(即西方经济学中的投资过程),从而获得利润或者叫剩余价值,简单讲就是为了钱生钱。

资金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货币
资本中的一部分是资金.还可以是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
资金只有成为企业注册资金后,才能转化为资本.

㈧ 资金的定义是什么资金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资金是指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债券等,其目的为了支付,或是一种价值的储存和中介方式。
资金管理是指在风险市场,通过限制单次投入资金的比例;来控制风险。

阅读全文

与资金的定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
上市再融资概念 浏览:542
08325股票 浏览:15
万达融资历史 浏览:596